GB/T 29042-2012 汽车轮胎滚动阻力限值

GB/T 29042-2012 Thresholds of rolling resistance for motor vehicle tyres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GB/T 29042-2020 | 页数:1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9042-2012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2-12-31
实施日期
2013-11-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轮胎轮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9)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轮胎滚动阻力限值标准用术语和定义、要求、测量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新的轿车子午线充气轮胎和新的载重汽车子午线充气轮胎。
本标准不适用于仅供临时使用的备用轮胎、公路型挂车特种专用ST轮胎、轻型载重汽车高通过性轮胎、速度能力80 km/h及其以下的载重汽车轮胎。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杭州中策橡胶有限公司、双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华南橡胶轮胎有限公司、山东检验检疫局工业品检测中心、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三角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赛轮股份有限公司、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首创轮胎有限责任公司、朝阳浪马轮胎有限公司、大连固特异轮胎有限公司、普利司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米其林(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固铂成山(山东)轮胎有限公司、锦湖轮胎(中国)研发中心、四川海大橡胶集团有限公司、青岛高校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起草人:
王克先、徐丽红、张建军、苏红斌、罗吉良、刘晓民、李昭、乔玲玲、陈少梅、王玉海、李代强、赵冬梅、于海莉、尹庆叶、傅广平、陆奕、许广成、杨晓春、杨齐、秦军存
出版信息:
页数:16页 | 字数:28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83.160.10

G4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9042—201×

代替GB/T29042-2012

汽车轮胎滚动阻力限值和等级

Thresholdsandgradingofrollingresistanceformotorvehicletyres

(征求意见稿)

201×-××-××发布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20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29042-2012《汽车轮胎滚动阻力限值》,与GB/T29042-2012相比,主要技术变化

如下:

—调整了轮胎滚动阻力系数限值指标(见4.1,2012年版的第6章);

—增加了轮胎滚动阻力系数分级的要求(见4.2);

—修改了检验规则(见6.1和第7章,2012年版的第6章);

—增加了轮胎滚动阻力系数分级的判定(见7.2);

—增加了轮胎滚动阻力湿滑噪声等级标识及尺寸和颜色配比要求(见附录C和附录D)。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轮胎轮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9)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29042-2012。

I

GB/T××××—201×

引言

本标准包括了通过建立基准实验室来计算轮胎滚动阻力测量结果相关性的方法,以便于实验室之间

测试结果进行比对。使用这种方法得出的测试结果,有利于开展轮胎滚动阻力不同实验室之间测试结果

的比较,做出相对公平的评判。

为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轮胎滚动阻力分级的需要,该标准还给出了轮胎滚动阻力测试设备的校

准方法、轮胎滚动阻力等级标识、等级标识尺寸及颜色配比要求。

轮胎滚动阻力测试设备的校准、轮胎滚动阻力测试基准实验室的建立、轮胎滚动阻力等级标识分别

见附录A、附录B和附录C。

II

GB/T××××—201×

汽车轮胎滚动阻力限值和等级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轮胎滚动阻力限值和等级标准用术语和定义、滚动阻力系数限值和等级要求、

试验方法、滚动阻力系数测试值的确定及检验规则和判定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新的轿车子午线充气轮胎和新的微型、轻型载重汽车子午线充气轮胎和新的载重

汽车子午线充气轮胎。

本标准不适用于轮辋名义直径≤10吋和轮辋名义直径≥25吋的轮胎,也不适用于仅供临时使用

的备用轮胎、公路型挂车特种专用ST轮胎、轻型载重汽车高通过性轮胎、速度能力为80km/h(不

含)以下的载重汽车轮胎、赛车轮胎、镶钉轮胎及专用越野轮胎。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326轮胎术语及其定义

GB/T29040汽车轮胎滚动阻力试验方法单点试验和测量结果的相关性

3术语和定义

GB/T632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专用越野轮胎professionaloff-roadtyre

主要用于恶劣的越野条件下使用的特殊用途轮胎。

3.2冰地轮胎icetyre

指轮胎花纹、胎面胶料配方和轮胎结构设计与雪地轮胎不同,其在冰地上行驶时,比雪地轮胎

具有更好的启动性能、操控性能及刹车性能的轮胎。

4滚动阻力系数限值和等级要求

4.1滚动阻力系数限值

轿车轮胎和微型、轻型载重汽车轮胎及载重汽车轮胎的滚动阻力系数应不小于表1的规定。

1

GB/T××××—201×

表1轿车轮胎和微型、轻型载重汽车轮胎及载重汽车轮胎的滚动阻力系数限值

轮胎类型a

滚动阻力系数/(N/kN)

轿车轮胎10.5

速度符号≥N9.0

单胎负荷指数≤121

微型、轻型载

速度符号≤M6.5

重汽车轮胎

单胎负荷指数>1216.5

载重汽车轮胎6.5

a雪地轮胎和自体支撑型缺气保用轮胎滚动阻力系数限值可增加1.0N/kN,冰地轮胎滚动阻力系数限值可增加

1.5N/kN。

4.2滚动阻力系数等级

4.2.1轿车轮胎滚动阻力系数等级要求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轿车轮胎滚动阻力系数等级

等级滚动阻力系数/(N/kN)

1RRC≤5.4

25.5≤RRC≤6.5

36.6≤RRC≤7.7

47.8≤RRC≤9.0

59.1≤RRC≤10.5

610.6≤RRC≤11.5

711.6≤RRC≤12.0

注:滚动阻力系数未达到限值要求的轮胎不分等级。

4.2.2微型、轻型载重汽车轮胎和载重汽车轮胎滚动阻力系数等级要求应符合表3的规定。

2

GB/T××××—201×

表3微型、轻型载重汽车轮胎和载重汽车轮胎滚动阻力系数等级

滚动阻力系数/(N/kN)

等级单胎负荷指数≤121且速度单胎负荷指数≤121

且速度符号≤M的微型、轻型载重汽车轮胎或

符号≥N的微型、轻型载重

单胎负荷指数>121的微型、轻型载重汽车轮胎或载重汽车轮

汽车轮胎

1RRC≤4.4RRC≤3.1

24.5≤RRC≤5.53.2≤RRC≤4.0

35.6≤RRC≤6.74.1≤RRC≤5.0

46.8≤RRC≤8.05.1≤RRC≤6.0

58.1≤RRC≤9.06.1≤RRC≤6.5

69.1≤RRC≤10.06.6≤RRC≤7.5

710.1≤RRC≤10.57.6≤RRC≤8.0

注:滚动阻力系数未达到限值要求的轮胎不分等级。

4.3滚动阻力系数限值和等级一致性检查

4.3.1轮胎滚动阻力系数限值进行一致性检查时,其判定值允许超过限值0.3N/kN。

4.3.2轮胎滚动阻力系数等级进行一致性检查时,其判定值允许超过所声明等级上限值0.3N/kN。

5试验方法

轮胎滚动阻力系数按GB/T29040规定的方法进行测量,所得滚动阻力系数按照GB/T8170的规

定进行修约。

6滚动阻力系数判定值的确定

6.1滚动阻力系数限值判定值的确定

将被测试轮胎测试的滚动阻力系数值(用RRC表示),转换成基准实验室的滚动阻力系数值(用

x

RRC表示),作为限值的判定值。

rl

注:X为参与组建基准实验室的比对实验室编号。

6.2滚动阻力系数等级判定值的确定

3

GB/T××××—201×

将被测试轮胎测试的滚动阻力系数值(用RRCx表示),转换成基准实验室的滚动阻力系数值(用

RRCrl表示),作为等级的判定值。

注:X为参与组建基准实验室的比对实验室编号。

7检验规则和判定原则

7.1滚动阻力系数限值检验规则和判定原则

被测试的轮胎应在其类型范围内随机抽取,每次抽取1条轮胎进行测试。若测试结果符合4.1

的规定,则判定该类型范围内的轮胎其滚动阻力系数达到限值的要求;若测试结果不符合4.1的规

定,则应再次在该类型范围内随机抽取2条轮胎进行复检,复检结果若2条都符合4.1的规定,则

判断该类型范围内轮胎的滚动阻力系数达到限值的要求,否则为未到达限值的要求。

7.2滚动阻力系数等级检验规则和判定原则

被测试的轮胎应在其类型范围内随机抽取,每次抽取3条轮胎(这3条轮胎应尽量覆盖所属类

型轮胎的范围)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若均达到某一等级规定的要求,则判定该单元范围内轮胎的滚

动阻力系数达到该等级;若测得的这3条轮胎的滚动阻力系数值出现跨级,则该单元范围内轮胎的

滚动阻力系数应判定为最低级。滚动阻力系数等级不应进行复试。

4

GB/T××××—201×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轮胎滚动阻力转鼓试验机(测力法)校准规范

A.1概述

本规范适用于测量轿车轮胎、载重汽车轮胎滚动阻力的转鼓试验机(测力法)(以下简称试验机)

的校准。

试验机是用于进行轮胎滚动阻力性能测试的试验设备。

试验机由主机(机架、转鼓)、加载和负荷测控系统、驱动和速度测控系统、轮轴力测量系统等

组成。转鼓的钢制表面作为模拟路面,转鼓由电动机驱动,其转速可以调整。轮轴上装有测力传感

器来测量轮胎负荷及其滚动阻力。

A.2计量特性

A.2.1转鼓

A.2.1.1转鼓直径:(1700±17)mm或(2000±20)mm。

A.2.1.2转鼓径向跳动不大于0.25mm。

A.2.1.3转鼓表面:钢制光滑鼓面的粗糙度Ra应不大于6.3μm。

注:在用有纹理鼓面代替光滑的钢面的情况下,应在试验报告中注明上述事实。而且,鼓面纹

理深度应为180μm(80粒度)。

A.2.1.4转鼓宽度:转鼓表面宽度应大于轮胎行驶面宽度。

A.2.2侧偏角和外倾角

A.2.2.1侧偏角最大允许偏差为1mrad(约0.057º)。

A.2.2.2外倾角最大允许偏差为2mrad(约0.114º)。

A.2.3试验负荷

A.2.3.1测量范围:(0.1~60)kN。

A.2.3.2分度值:0.001kN。

A.2.3.3示值最大允许误差:

测量负荷指数(LI)≤121轮胎的试验机:±20N或±0.5%,取较大者;

测量负荷指数(LI)>121轮胎的试验机:±45N或±0.5%,取较大者。

A.2.4轮轴力

A.2.4.1测量范围:(50~2000)N。

A.2.4.2分度值:0.1N。

A.2.4.3示值最大允许误差:

测量负荷指数(LI)≤121轮胎的试验机:±1.0N或±0.5%,取较大者;

测量负荷指数(LI)>121轮胎的试验机:±1.5N或±0.5%,取较大者。

A.2.5转鼓速度

A.2.5.1测量范围:(15~120)km/h。

5

GB/T××××—201×

A.2.5.2示值最大允许误差:±0.5km/h。

A.2.5.3波动度在15min内不超过1.0%。

A.2.6动负荷半径

A.2.6.1测量范围:(100~500)mm。

A.2.6.2分度值:0.1mm。

A.2.6.3示值最大允许误差:±1mm。

A.2.7稳定性

用控制轮胎进行三次独立测量,测量结果的标准差应满足:

测量负荷指数(LI)≤121轮胎的试验机,不大于0.075N/kN;

测量负荷指数(LI)>121轮胎的试验机,不大于0.060N/kN。

否则应按照7.6确定最小试验次数。

A.2.8温度

5.8.1试验温度:(25±5)℃。

5.8.2示值最大允许误差:±0.2℃。

A.3校准条件

A.3.1环境条件

a)温度:(20~30)℃。

b)相对湿度:≤85%。

c)工作电源:电压的波动范围不超出额定电压±10%。

A.3.2标准器及辅助件

A.3.2.1标准器

a)标准测力仪两台,测量范围分别为(50~5000)N和(0.1~60)kN;准确度等级:0.1级;

b)角度测量仪一个,测量范围:±5º;分度值:0.01º;

c)转速表,测量范围:(1~1000)r/min;准确度:0.1%;

d)游标卡尺一支,测量范围:(0~500)mm;分度值:0.01mm;

e)百分表一个,测量范围:(0~10)mm;准确度等级:1级;

f)秒表一个,分度值:0.01s;

g)砝码一套,测量范围:(5~200)kg,准确度等级:M3级;

h)用于车加工表面的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一套,Ra值应包含0.8μm、1.6μm、3.2μm、6.3μm;

i)钢卷尺一个,测量范围(0~10)m,分度值:1mm;

j)水平仪一个,精度:0.02mm/m;

k)标准测温仪,测量范围(0~50)℃,准确度0.1℃。

A.3.2.2辅助件

6

GB/T××××—201×

a)测力仪支架及力传感器支座;

b)用于稳定性测试的校正轮胎一套(含标准轮辋)。

A.4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A.4.1转鼓

A.4.1.1转鼓直径

用钢卷尺分别测量转鼓鼓面中部及两边距离边缘50mm处的周长,取平均值,按公式(1)计算

其直径

L

D(1)

其中:D——转鼓直径,mm;

L——转鼓周长测量值,mm;

——圆周率,=3.14。

A.4.1.2转鼓径向跳动

用百分表测量转鼓鼓面中间及两边边缘150mm三处的径向跳动,取最大值为校准结果。

A.4.1.3转鼓表面粗糙度

对于光滑的钢鼓表面粗糙度,用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测得的Ra应小于6.3μm。

注:只对新试验机进行转鼓的校准,使用中的试验机可不进行此项校准。

A.4.2外倾角和侧偏角

A.4.2.1外倾角α

用角度测量仪测量外倾角α。重复测量3次,取算数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A.4.2.2侧偏角β

用水平仪测量侧偏角β。重复测量3次,取算数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注:只对新试验机进行外倾角和侧偏角的校准,使用中的试验机可不进行此项校准。

A.4.3试验负荷及轮轴力

A.4.3.1试验负荷

在水平方向将标准测力仪的传感器装于轮胎支承轴和转鼓校准用支座之间,调整其位置,使其

中心线与转鼓轴和轮胎支承轴中心的连线重合。

缓缓加载,在测量范围内取大致均匀分布的5点进行测试。当标准测力仪达到所取测量值时,

读取试验机相应示值。重复测量3次。按公式(2)计算负荷示值误差。

7

GB/T××××—201×

FF

qii0i100%i=1,2,3,4,5,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