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324.5-2007 农作物品种试验操作规程 第5部分:玉米

DB11/T 324.5-2007 Cultivar Test Operations Procedure Part 5: Maize (English translation)

北京市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废止 页数:21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1/T 324.5-2007
标准类型
北京市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7-01-11
实施日期
2007-03-15
发布单位/组织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北京市农业局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2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01

B21

备案号:20114-2007DB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324.5—2007

农作物品种试验操作规程

第5部分:玉米

Guidelinesforregionaltrialsofagriculturalvarieties

Part5:maize

2007-01-11发布2007-03-15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1/T324.5—2007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试验申报...........................................................................................................................................................1

4试验操作...........................................................................................................................................................1

4.1组别设置........................................................................................................................................................1

4.2对照品种........................................................................................................................................................1

4.3试验种子........................................................................................................................................................1

4.4试验地点........................................................................................................................................................1

4.5试验设计........................................................................................................................................................1

4.6播种...............................................................................................................................................................1

4.7田间管理........................................................................................................................................................1

4.8收获和计产....................................................................................................................................................2

4.9调查记载........................................................................................................................................................3

4.10专项鉴定......................................................................................................................................................3

4.11试验报废......................................................................................................................................................3

4.12试验总结......................................................................................................................................................3

附录A............................................................................................................................................................4

附录B............................................................................................................................................................5

附录C..........................................................................................................................................................10

附录D..........................................................................................................................................................14

附录E..........................................................................................................................................................18

I

DB11/T324.5—2007

前言

农作物品种试验是品种审定和新品种推广的重要依据,为规范农作物品种试验,保障试验的科学性

和准确性,在多年品种试验工作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

DB11/T324《农作物品种试验操作规程》分为六个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小麦

第3部分:大豆

第4部分:西瓜

第5部分:玉米

第6部分:大白菜

本部分为DB11/T324的第5部分。

本部分附录A、B、C、D、E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北京市农业局提出。

本部分由北京市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种植业分会归口。

本部分由北京市种子管理站负责解释。

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市种子管理站。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白琼岩、叶翠玉。

II

DB11/T324.5—2007

农作物品种试验操作规程第5部分:玉米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玉米品种试验操作程序、方法和调查记载标准。

本部分适用于玉米品种试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DB11/T324.1-2005农作物品种试验操作规程第1部分:总则

3试验申报

按照DB11/T324.1第4章的规定执行。

4试验操作

4.1组别设置

根据各参试品种的生育期可设置春播组(含晚熟组和中晚熟组)和夏播组;根据品种的其它特性视

需要可设置相应的组别。如每组试验参试品种数量较多,可开设预备试验。

4.2对照品种

按照DB11/T324.1第5.2条的规定执行。

4.3试验种子

试验种子的数量和质量按照DB11/T324.1第5.3条的规定执行。

供种时间为每年3月31日以前送达试验主持单位。

4.4试验地点

按照DB11/T324.1第5.4条的规定执行。

4.5试验设计

预备试验采用间比法排列,一次重复,每个参试组合种植一个小区,小区面积大于等于33.33m2,5

行区,行距0.60m~0.70m。每隔6个小区设一个对照。

区域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三次重复。小区形状为长方形,5行区,小区面积大于等于33.33m2,

行距0.60m~0.70m(如果试验方案有特殊要求,按试验方案执行)。重复间设置1.5m~2.0m宽的观察道。

试验地四周种植5行以上同一品种或对照品种作为保护行。

生产试验不设重复,每点每品种面积300m2~667m2。

4.6播种

4.6.1播种期

春播晚熟组试验在4月下旬~5月中旬播种;春播中晚熟组试验在5月下旬~6月上旬播种;夏播

试验6月17日至6月23日播种。

4.6.2小区播种量及密度

春播玉米品种种植密度3300株/667m2~4000株/667m2,夏播玉米品种种植密度4000株/667m2~4500

株/667m2,鲜食玉米品种种植密度3500株/667m2左右,青贮玉米品种种植密度4500株/667m2左右。若

试验方案对种植密度另有要求,则种植密度应在当年区试方案中注明。

4.6.3播种方法

采用人工点播、穴播或机械精量播种,播深3cm~4cm。播种前需将每小区播种量的种子按照小区

行数分成等份,每份种子均匀地播入每一行中。

4.7田间管理

4.7.1施肥

施用有机肥,一般每667m2底施农家肥2m3或商品有机肥300kg左右。

施用化肥,一般每667m2施用氮肥(按纯N计算)15kg左右,春玉米,按照底肥:追肥=2:3的比

2

例施用;夏玉米,按照底肥:追肥=3:2的比例施用。每667m施用磷肥(按P2O5计算)5kg左右、钾肥

(按K2O计算)9kg左右,全部一次底施。

1

DB11/T324.5—2007

每3年施用锌肥和硼肥1次,施用量为每667m2底施硫酸锌1.5kg,硼酸1kg。

4.7.2灌溉

播种时要求田间持水量60%~75%,低于指标的地块应浇底墒水。

小喇叭口期和抽雄期根据土壤墒情及时浇水,授粉期遇干旱,应及时浇水。

4.7.3间苗定苗

4~5叶期间苗,5~6叶期定苗,使留苗数量达到试验要求的密度。若缺苗超过15%,该试验按报

废处理。

4.7.4中耕培土

在小喇叭口期进行中耕并培土,一般中耕深度5cm。

4.7.5杂草防治

杂草防治以化学除草为主,辅助人工除草。在玉米播种后出苗前进行土壤封闭处理,出苗后仍有杂

草,及时进行化学除草或人工拔除。

4.7.6虫害防治

应防治地下害虫、玉米螟等玉米害虫,但不防治病害。

4.8收获和计产

4.8.1收获时间

普通玉米成熟时一次性分区收获。鲜食甜玉米在授粉后21d左右收获,鲜食糯玉米在授粉后23d

左右收获。青贮玉米在乳熟后期收获(授粉后40d左右)。

4.8.2普通玉米测产方法

4.8.2.1单株有效穗数

有效穗是指穗粒数在50粒以上的果穗。单株有效穗数等于小区有效穗数与小区株数之比(保留一

位小数)。

4.8.2.2区试、预试小区测产方法

a)每个重复、每个小区收获中间2行作为测产区。

b)把测产区的果穗剥去苞叶,计算果穗数,称鲜穗重。

c)将测产区果穗风干、脱粒、称重,测定籽粒含水量,统一校正到标准水分(14%),再折算成小区

产量和667m2的产量(保留一位小数)。

4.8.2.3生产试验(展示田)测产方法

a)在每个参试组合的生产试验田中随机选取3个生长正常的、有代表性的小区进行测产。每个测

产小区行数不少于3行,面积不小于12m2。

b)测产方法同4.8.2.2.b)、c)。

c)计算3个测产小区产量的平均值,折算成667m2的产量。

4.8.3鲜食玉米测产方法

4.8.3.1单株有效穗数

同4.8.2.1。

4.8.3.2区域试验小区测产方法

a)按参试品种表提供的吐丝期至采收时的天数(最佳采收期)适时采收。测定鲜果穗重,籽粒鲜重。

b)每个重复、每个小区收获中间2行作为测产区,剥去果穗苞叶称鲜穗重,折算成全小区的鲜穗

产量和667m2的鲜穗产量。

c)把测产区果穗及时脱粒,称其鲜籽粒重,以之折算出全小区鲜籽粒重和667m2的鲜籽粒重,并

计算出籽率。

4.8.3.3生产试验小区测产方法

同4.8.3.2。

4.8.4青贮玉米测产方法

4.8.4.1区域试验小区测产方法

a)每个重复、每个小区收获中间2行作为测产区,从地上部20cm处全株刈割。收获后立即称重,

折算成全小区的生物产量(鲜重)和667m2的生物产量(鲜重)。

b)从每个小区收获的植株中,随机选取10株,全株粉碎,充分混合后取样1000g左右,装入布袋,

称鲜重,然后在65℃条件下烘干至恒重,称干重。计算植株含水量。

c)根据小区鲜重和小区含水量计算小区干物质产量和667m2的干物质产量。

4.8.4.2生产试验测产方法

2

DB11/T324.5—2007

a)在每个参试组合的生产试验田中选取3个生长正常的、有代表性的小区进行测产。每个测产小

区行数不少于2行,面积不小于12m2。

b)称干重、计算小区含水量的方法同4.8.4.1的b)。

c)根据小区鲜重和小区含水量计算小区干物质产量。计算3个测产小区产量的平均值,折算成667

m2的干物质产量。

4.9调查记载

各试验点设专人负责试验,按照《北京市玉米品种试验调查记载标准》(附录A)和《北京市玉米

品种试验调查记载档案》(附录B、C、D、E)进行调查记载。

4.10专项鉴定

参加区域试验的品种,需进行抗病性专项鉴定,申报审定前进行品质鉴定,鲜食玉米还须做风味品

尝鉴定。鉴定单位由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指定。

4.10.1抗病鉴定

参加抗病鉴定的种子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