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324.4-2005 北京市农作物品种试验操作规程 第4部分:西瓜

DB11/T 324.4-2005 DB11/T 324.4-2005 Beijing Agricultural Variety Test Operating Regulations - Part 4: Watermelon

北京市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废止 页数:1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1/T 324.4-2005
标准类型
北京市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5-12-27
实施日期
2006-03-01
发布单位/组织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北京市农业局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50.01

B04

备案号:17778-2006DB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324.4—2005

农作物品种试验操作规程

第4部分:西瓜

Guidelinesforregionaltrialsofagriculturalvarieties

Part4:watermelon

2005-12-27发布2006-03-01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1/T324.4—2005

前言

农作物品种试验是品种审定和新品种推广的重要依据,为规范农作物品种试验,保障试验的科学性

和准确性,在多年品种试验工作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

DB11/T324《农作物品种试验操作规程》分为六个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小麦

第3部分:大豆

第4部分:西瓜

第5部分:玉米

第6部分:大白菜

本部分为DB11/T324的第4部分。

本部分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北京市农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由北京市种子管理站负责解释。

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市种子管理站。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赵娜。

I

DB11/T324.4—2005

农作物品种试验操作规程第4部分:西瓜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西瓜品种试验操作程序、方法和调查记载标准。

本部分适用于西瓜品种试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DB11/T324.1-2005农作物品种试验操作规程第1部分:总则

3试验申报

参照DB11/T324.1第4章的规定执行。

4试验操作

4.1组别设置

根据西瓜栽培方式和品种特性,设置保护地小型组、早熟组、中晚熟组等。试验中将根据试验具体

情况,决定各组是否分设有籽组和无籽组。

4.2对照品种

参照DB11/T324.1第5.2条的规定执行。

4.3试验种子

参照DB11/T324.1第5.3条的规定执行。。

4.4试验地点

参照DB11/T324.1第5.4条的规定执行。

4.5试验设计

区域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3次~4次重复,小区形状为长方形,面积15m2~25m2,每小区种

植株数不少于20株,各重复之间相同品种不得排在同一栽培行上,试验区周围设保护行。

生产试验可不设重复,对照品种同区域试验,也可选当地主栽品种作为第二对照,试验面积一般以

300m2~600m2为宜,品种多时可缩小每品种种植面积,但每品种不能少于100株。

4.6播种育苗

小型组、早熟组试验要求采用营养钵或穴盘育苗方式,播前进行浸种催芽,无籽西瓜播前进行磕籽。

4.7整地作畦

要及时整地,使土壤在播前达到平整、细碎、保墒状态,并结合整地施入基肥。按照田间设计要求

和参试品种数量划好田间小区,按照株行距做畦,保护地立架栽培的,瓜行的方向与大棚(温室)走向

垂直。

4.8嫁接

重茬地种植的,可根据当地枯萎病发病情况,决定是否采用嫁接栽培。采用嫁接栽培的,同一组试

验必须使用相同砧木品种。

1

DB11/T324.4—2005

4.9定植

小型组要求定植于保护地。早熟组、中晚熟组定植后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同一组试验要在同一天内

完成定植,及时检查缓苗情况,缺苗的小区要及时补苗。

4.10整枝方式

小型组采用多蔓整枝,留2个果。早熟组、中晚熟组采用(2-3)蔓整枝,留1个果。

4.11肥水管理

同组试验要保证肥水管理的一致性,同一农事操作要在同一天内完成,至少当天完成同一重复。

4.12收获计产

掌握好收获期,收前进行缺株调查,各品种果实完全成熟后及时分批收获并计产,单位为千克,精

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生产试验收获时分别计量试验品种和对照品种的产量,测量小区测产面积和实际种

植面积。

4.13调查记载

按本部分附录A进行调查,各承试点统一使用本部分附录B进行试验记载。

4.14专项鉴定

4.14.1抗病性鉴定

参试品种于试验第二年进行抗病性鉴定,由参试单位提供种源与品种试验相同的种子100粒,在农

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指定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抗病性鉴定,并出具鉴定报告。

4.14.2品质鉴定

当果实成熟时,以手持式折光仪对西瓜果实可溶性固定物含量进行测定,其结果作为评价品种品质

的主要依据。

在同一试验点选择能充分反映品种特征特性的果实,每品种取3个,由品种审定委员会西瓜专业组

专家对每品种果实的口感、风味、剖面、质地、纤维含量等品质性状进行现场品尝鉴定。

4.15试验报废

参照DB11/T324.1第5.11条的规定执行。区域试验中当小区缺株达10%以上时,试验按报废处理。

4.16试验总结

参照DB11/T324.1第5.12条的规定执行。

2

DB11/T324.4—2005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北京市西瓜品种试验调查记载标准

A.1主要物侯期

A.1.1播种期

播种当天的日期,以日/月表示。

A.1.2定植期

定植当天的日期,以日/月表示。

A.1.3伸蔓始期

50%的植株主蔓长5cm的日期。

A.1.4坐果期

50%的植株幼果鸡蛋大小的日期。

A.1.5果实发育期

从坐瓜节位雌花开花到商品瓜形成所经历的天数,每品种选择10株,开花当天挂牌标记进行记载,

取平均值。

A.1.6全生育期

从播种到80%果实成熟的总天数。

A.2生长势和抗性

A.2.1生长势

在坐果盛期和采收前分二次用目测法调查各品种的生长势,分强、中、弱三级。

A.2.2抗病性

在坐果盛期和采收前分二次用目测法调查主要病害的发病情况,分强、中、弱三级。

A.2.3抗逆性

在出现异常气候时调查,重点调查耐涝性、耐寒性。

A.3坐果性

A.3.1第一雌花出现节位

第一朵雌花着生所处的节数,取10株平均值。

A.3.2雌花间隔

主蔓第一雌花至第三雌花之间的节数,取10株平均值。

A.3.3坐果率

坐果率(%)=(每株坐果数总和/总株数)×100。

A.3.4商品果率

商品果率(%)=商品果总数/总果数×100。

裂果、畸形果、单果重太小的果实均为不具有商品价值。

A.4产量性状

A.4.1平均单瓜重

10个有代表性果的平均重量(kg)。

A.4.2小区产量

3

DB11/T324.4—2005

小区实际收获的产量(kg)。

A.5果实性状

A.5.1果实纵径

以cm表示,量取果实最高处,取10个果的平均值。

A.5.2果实横径

以cm表示,量取果实最宽处,取10个果的平均值。

A.5.3果形指数

果形指数=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实纵径、横径应取10个果的平均值。

A.5.4果皮厚度

以cm表示,取10个果的平均值。

A.5.5果皮硬度

韧、较脆、脆三级。

A.5.6皮色

分为白、绿白、浅绿、绿、黄绿、深绿、墨绿、浅黄、黄、深黄十种。

A.5.7条带

分为狭条带、宽条带、狭齿条、宽齿条、细条纹、细网纹、不规则网纹七种。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