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JDZ 0010-2018 绿色水稻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T/PJDZ 0010-2018
团体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T/PJDZ 0010-2018
标准类型
团体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18-03-12
实施日期
2018-04-18
发布单位/组织
-
归口单位
盘锦北方稻作协会
适用范围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绿色水稻优质高效栽培的产地选择、整地、育秧、插秧、施肥、灌水、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收获等生产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辽河三角洲地区及类似生态区的绿色水稻优质高效栽培;
主要技术内容:1 平衡施肥技术肥料施用应符合NY/T 394-2013有关规定,使用符合生产绿色水稻允许使用的肥料,增施有机肥降低化肥施用量,平衡施入氮、磷、钾、硅肥。基施化肥应与机械整地、移栽相结合,实现全层施入。翻耕或旋耕前施入充分腐熟的优质农肥(22.5~30.0)t/hm2。施氮肥N(150~180)kg/hm2、磷肥P2O5(75~90)kg/hm2、钾肥K2O(90~150)kg/hm2、硅肥(SiO2含量≥20%)(1200~1500)kg/hm2、锌肥(ZnSO4含量≥21%)22.5kg/hm2。氮肥分为基肥60%~70%、蘖肥(一、二次蘖肥比例4:6)20%~30%、穗肥10%~15%。基肥于旋耕前施入,蘖肥于水稻插秧后1、3叶龄期两次施入,穗肥于水稻倒4叶龄期施入。磷肥、硅肥、锌肥全部做基肥施入,钾肥分为二次蘖肥65%、穗肥35%。基施氮素以控缓释肥替代常规氮肥。2 节水增效技术灌溉用水应符合GB 5084-2005、NY/T 396-2000 中对灌溉水质的要求。水稻移栽期保持水层(1~3)cm,缓苗期保持水层(5~8)cm;至分蘖前期保持水层(3~4)cm;分蘖中期保持水层(0~4)cm;茎蘖数达到收获穗数90%或有效分蘖前一个叶龄期适度晾田;幼穗分化形成期保持水层(2~4)cm;孕穗期保持水层(3~5)cm;抽穗开花期及灌浆前期保持水层(0~5)cm;灌浆后期及成熟期采取浅、湿间歇灌溉。3 病虫草害安全高效防治技术农药使用应符合NY/T 393-2013有关规定。采用生物防治、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综合防治。通过合理移栽基本苗、节水灌溉、平衡施肥等农艺措施提高水稻抗性,喷施适宜的药剂等防治措施防治病虫害,同时采用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和昆虫性引诱捕器,利用昆虫趋光性特点和个体昆虫对性信息素产生反应进行诱杀,可降低农药施用量和劳动力成本,解决农药残留问题
发布历史
-
2018年03月
文前页预览
当前资源暂不支持预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
- 起草人:
- 隋鑫、王宇、杜萌、马畅、李旭、任海、荆华、贺双梅
- 出版信息:
- 页数:-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暂无内容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QJ 167A-1995 热塑性塑压件通用技术条件 1995-06-27
- QJ 2105-1991 地面管路颜色标志 1991-02-01
- HB 3842-1986 弹簧定位销钳子 1986-07-14
- HB 5330-1985 航空用K9合金锭 1985-10-08
- HB 5387-1987 航空用液态密封垫拆卸扭矩试验方法 1987-04-01
- EJ/T 297.6-1987 花岗岩、花岗岩铀矿石组份分析方法 氧化镁量的测定 1987-08-08
- JB/T 3411.58-1999 千斤顶 尺寸 1999-05-20
- SJ/T 10898-1996 电子玻璃中氧化铁和二氧化钛的分光光度分析 1996-11-20
- EJ/T 656-1999 γ谱仪用系列点标准源 1998-12-30
- HB 3876-1986 内螺纹第Ⅰ系列工艺底孔用针式量头单头止端光滑塞规 M1~M3 1986-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