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T 1381-2013 甘薯品种抗瘟鉴定技术规程
DB35/T 1381-2013 Sweet potato variety resistance identific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3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 起草人:
- 刘中华、邱思鑫、余华、许泳清、邱永祥、罗文彬、纪荣昌、李华伟、汤浩
- 出版信息:
-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7.080.20
B15
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1381—2013
甘薯品种抗瘟鉴定技术规程
TechnicalstandardforevaluationofsweetpotatoresistancetoRalstonia
solanacearumSmith
2013-12-04发布2014-03-01实施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5/T1381—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由福建省农业厅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中华、邱思鑫、余华、许泳清、邱永祥、罗文彬、纪荣昌、李华伟、汤浩。
I
DB35/T1381—2013
甘薯品种抗瘟鉴定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甘薯品种抗瘟鉴定的接种液制备、田间诱发、人工接种、病情调查、抗瘟性评价、鉴
定记录。
本标准适用于福建省甘薯品种的抗瘟鉴定。
2术语与定义
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田间诱发鉴定
利用自然条件下能充分发病的田块种植甘薯品种,根据不同品种的自然发病程度判别品种抗瘟性的
方法。
2.2
人工接种鉴定
模拟自然发病条件,接种人工培养的薯瘟病菌,根据甘薯的发病程度判别品种抗瘟性的方法。
2.3
剪叶接种法
用带有薯瘟病菌的剪刀进行剪叶接种的方法。
2.4
浸根接种法
将具有新鲜剪口的甘薯种苗浸入到薯瘟病菌悬浮液中,使其感染薯瘟病菌的接种方法。
3接种液的制备
3.1培养基的配制
3.1.1固体培养基
洗净去皮的马铃薯200g,切成细块,加800mL水煮沸20min后,用双层纱布滤去薯块,置于适当
的加热容器中,再加入蔗糖20g、蛋白胨5g、牛肉浸膏3g、琼脂16g,加热至琼脂完全融解,转移到
量杯中,pH值调至7.2,定容至1000mL,121℃高压灭菌25min。
1
DB35/T1381—2013
3.1.2液体培养基
除不使用琼脂外,配方与制备方法均按3.1.1规定进行。
3.2薯瘟病样的采集
采集具有典型症状的薯瘟病样,置入取样袋,贮放在4℃条件下,备用。
3.3薯瘟病菌的分离
3.3.1前处理
取褐变的维管束2cm~3cm,75%乙醇中消毒0.5min,取出,用无菌水漂洗2次。
3.3.2划线法分离
3.3.2.1平板制备
取3.1.1制备的培养基100mL融化后,待培养基冷却至约45℃,加入浓度为1%的2,3,5-氯化三苯四
氮唑1mL,混匀后倒入灭过菌的培养皿,制成平板。
3.3.2.2划线分离
将3.3.1处理过的维管束剪成约2mm碎段,置于消毒过的载玻片上,加3~5滴无菌水,1min~2min
后,用灭菌过的接菌环沾取载玻片上的菌液,在3.3.2.1制备的平板培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CZSPTXH 013-2018 潮州菜 油泡螺球烹饪工艺规范 2018-09-15
- T/MZFSCX 008-2021 客家菜 留隍沙爆猪皮烹饪工艺规范 2021-09-01
- T/DYXSYMYXH 01-2019 卓筒井盐 2019-02-28
- T/LZLSF 003-2022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柳州螺蛳粉 2022-04-20
- T/FSSP 002-2018 团餐配送膳食 2018-11-16
- T/CI 091-2023 植物有机硒肽粉 2023-07-10
- T/GDPRXH 48-2023 广府早茶 传统叉烧包 2023-07-31
- T/CZSPTXH 165-2021 潮州菜 功德菜烹饪工艺规范 2021-07-20
- T/GDFCA 059-2021 粤港澳食品追溯 数据安全及隐私保护通用要求 2021-11-29
- T/AQQYGYPPTG 1001-2022 "安品味来“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使用规范” 2022-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