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6453.1-1996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坡耕地治理技术
GB/T 16453.1-1996 Regulation of techniques for comprehensive control of soil erosion—Technique for erosion control of slope land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1996年06月
-
2008年11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水利部水土保持司
- 起草人:
- 郭廷辅、刘万铨、廖纯艳、胡玉法、马至尊、鲁胜力、徐传早、佟伟力、宁堆虎
- 出版信息:
- 页数:16页 | 字数:29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坡耕地治理技术
发布实施
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
NeteaseIVPivpinfo@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
目录
前言
第一篇保水保土耕作法
范围
基本规定
第一类保水保土耕作法
第二类保水保土耕作法
第三类保水保土耕作法
第二篇梯田
范围
引用标准
基本规定
规划
设计M
O
施工C
.
管理G
N
附录提示的附录水平梯田断面尺寸参考数值O
e
sG
aI
前言U
E
tH
eS
本标准系列共分四项第一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第二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
N
W
技术规范第三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第四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
W
本标准是上述系列中的第二项
W
本项标准包括个标准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荒地治理技术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沟壑治理技术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小型蓄排引水工程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风沙治理技术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崩岗治理技术
本标准是包括保水保土耕作法与梯田两篇内容
本标准的附录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系列的四项出版后将全部代替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部颁标准
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参加起草单位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上中游管理
局黄河水利委员会农村水利水土保持局长江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松辽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
处珠江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海河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淮河水利委员会农田水利处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廷辅刘万铨廖纯艳胡玉法马至尊鲁胜力徐传早佟伟力宁堆虎
NeteaseIVPivpinfo@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坡耕地治理技术
第一篇保水保土耕作法
范围
本篇规定了坡耕地上采取保水保土耕作方法的分类适应条件和具体作法M
本篇适用于全国各地的水蚀地区和水蚀与风蚀交错地区O
C
.
基本规定G
N
保水保土耕作法eO
sG
在坡耕地上aI
结合每年农事耕作采取各类改变微地形或增加地面植物被覆或增加土壤入
EU
tH
渗提高土壤抗蚀性强以保水保土减轻土壤侵蚀提高作物产量的耕作方法
eS
.
保水保土耕作法的分类N
W
第一类改变微地形的保水保土耕作法主要有等高耕作沟垅种植掏钵穴状种植抗
W
旱丰产沟休闲地水平犁沟等W
第二类增加地面植物被覆的保水保土耕作法主要有草田轮作间作套种带状间作合
理密植休闲地上种绿肥等
第三类增加土壤入渗提高土壤抗蚀性能的保水保土耕作法主要有深耕深松增施有
机肥留茬播种等
在实施保水保土耕作法之前应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坡耕地治理的全面规划根据不同的
地形土质降雨等条件分别设置各类梯田保土耕作法和坡面小型蓄排工程对以下未修梯
田的坡耕地采用保土耕作法进行治理
采用保土耕作法的同时在坡耕地内部及其上部外侧需设置坡面小型蓄排工程防止外水进入
每一保土耕作法的具体作法与有关规格尺寸各有其不同的适应条件应根据各地不同的地
形土质降雨和农事耕作情况因地制宜合理确定
第一类保水保土耕作法
结合农事耕作改变坡耕地的微地形使之既能容蓄雨水又能便利耕作以减轻水土流失提高
作物产量
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实施
NeteaseIVPivpinfo@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
等高耕作也称横坡耕作
我国北方干旱少雨地区耕作方向要求基本沿等高线以有利于保水保土我国南方多雨
且土质粘重地区耕作方向应与等高线呈的比降以适应排水并防止冲刷
在横坡耕作基础上采取的沟垅种植休闲地水平犁沟等措施其沟垅方向都照此原则处理
将原有顺坡沟垅改为横坡沟垅时应先经过耕翻再进行横坡耕作形成新的横坡沟垅
实施横坡耕作的坡耕地在坡面从上到下每隔一定距离还应沿等高线修筑若干道土埂
或种草带灌木带或用套二犁作成水平犁沟以截短坡长减轻水土流失
土埂初修高度为草带宽左右每年耕作时从上向下翻土使两埂或两
带间的地面坡度逐渐减缓同时每年加高土埂使之逐步形成水平梯田
土埂或草带的距离随不同坡度和降雨条件而异坡度陡雨量大的地方间距小些坡度
缓雨量小的地方间距大些一般以上陡坡地埂间距以下缓坡地埂间距
在有风蚀的缓坡地区改顺坡耕作为横坡耕作时应兼顾耕作方向与主风向正交或呈
角
沟垅种植M
O
在坡耕地上顺等高线或与等高线呈的比降进行耕作形成沟垅相间的地面以容
C
.
蓄雨水减轻水土流失G
N
播种时起垅由牲畜带犁完成按以下步骤进行O
e
sG
在地块下边空一犁宽地面不犁从第二犁位置开始顺等高线犁出第一条犁沟向下翻
aI
EU
土形成第一道垅垅顶至沟底深约t将种籽肥料撒在犁沟内
H
eS
在此犁沟上部犁半犁深虚土覆盖犁沟中的种籽肥料
.
N
W
再空一犁宽地面不犁在其上部顺等高线犁出第二条犁沟向下翻土形成第二道垅沟相
W
间此后照上述步骤依次进行
W
在沟中每隔作一小土土当高左右相邻两沟间的小土土当呈品字形错开
中耕时起垅主要用于玉米高粱等高秆中耕作物由人工操作按以下步骤进行
在坡耕地上顺等高线条状播种播种时不作沟垅
第一次中耕时苗高用锄将苗行间的土取起培在幼苗根部取土处连续不
断形成水平沟培土处连续不断形成等高垅
取土时在沟中每隔留一高约的小土土当相邻两沟间的小土土当呈品字形错
开
畦状沟垅适于我国南方种红薯等作物由人工操作其步骤如下
按照的步骤将坡地作成沟垅
每隔条沟垅留一田间小路兼作排水道形成坡面长畦沿排水道每作一
横向畦埂将长畦隔成短畦
掏钵种植
适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人工操作
一钵一苗法
在坡耕地上沿等高线用锄挖穴掏钵以作物株距为穴距一般为以作物行
距为上下两行穴间行距一般
穴的直径一般深约上下两行穴的位置呈品字形错开
NeteaseIVPivpinfo@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
挖穴取出的生土在穴下方作成小土埂再将穴底挖松从第二穴位置上取表土置于
第一穴内施入底肥播下种籽
以后各穴采用同样方法处理使每穴内都有表土
一钵数苗法
在坡耕地上顺等高线挖穴穴的直径约深约挖穴取出的生土在穴下
方作成小土埂穴间距离约
将穴底挖松深约再将穴上方约位置上的表土取起约
均匀铺在穴底施入底肥播下种籽根据不同作物情况每穴可种株
以作物的行距作为穴的行距相邻上下两行穴的位置呈品字形错开
抗旱丰产沟
适用于土层深厚的干旱半干旱地区
人工操作步骤见图
M
O
C
.
G
N
eO
sG
aI
EU
tH
eS
.
N
图抗旱丰产沟人工操作步骤
W
W
W
从坡耕地下边开始离地边约顺等高线方向开挖宽约的一条沟深
将挖起的表土暂时堆放在沟的上方见图中
将沟内生土挖出堆在沟的下方形成第一条土埂见图中
将沟底用锹翻松深见图中
将沟上方暂时堆放的表土推入沟中同时将沟上方宽约深约的原地面上的
表土取起推入沟中大致将沟填满见图中
在宽去掉表土的地面上将上半部宽位置挖一条沟深挖出的生
土堆在下半部宽位置上作成第二条土埂见图中
将第二条沟底翻松深见图中
将第二条沟底上方约宽的表土取起约深推入第二条沟中见图中
按此继续操作直到整个坡面都成生土作埂表土入沟沟中表土和松土层厚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12/T 330-2007 应急避难场所标志 2007-07-03
- DB11/ 485-2007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规范 2007-07-04
- DB11/T 487-2007 物业保安服务质量要求 2007-07-04
- DB12/T 328-2007 优势水产品产业带 彭泽鲫养殖园区建设 2007-06-25
- DB11/ 238-2007 车用汽油 2007-07-04
- DB11/ 239-2007 车用柴油 2007-07-04
- DB11/T 486-2007 血液管理信息指标代码与数据结构 2007-07-04
- DB11/T 488-2007 出租小轿车营运服务规范 2007-07-04
- DB12/T 326-2007 优势水产品产业带 浅海滩涂贝类增养殖园区建设 2007-06-25
- DB63/T 650-2007 65铝塑组合保温节能窗 2007-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