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4544-2023 潮滩与盐沼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技术规范
DB32/T 4544-2023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investigating carbon storage in coastal beach and salt marsh ecosystems
基本信息
本文件适用于潮滩和草本类滨海盐沼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
发布历史
-
2023年09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地球化学勘查与海洋地质调查研究院、南京大学
- 起草人:
- 闫玉茹、彭修强、高抒、左平、张刚、孙祝友、梁飞刚、罗敏、刘群、刘宪光、姚才华、汤倩、葛松、范海波
- 出版信息:
- 页数:28页 | 字数:46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07.060
CCSA45
!7,
DB32/T4544—2023
潮滩与盐沼生态系统碳储量
调查技术规范
The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investigationofecosystemcarbon
stockinthetidalflatsandsaltmarshes
2023-09-22发布2023-10-22实施
!7,
+,0)
'.
'
DB32/T4544—2023
目次
前言……………………………Ⅲ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调查内容……………………2
5调查方法……………………3
5.1分布和面积……………3
5.2样线布设………………3
5.3站位布设………………4
5.4样方设置………………4
5.5调查时间和频次………………………5
6样品采集与分析……………5
6.1准备工作………………5
6.2样品采集………………5
6.3样品贮存与运输………………………6
6.4实验室分析……………6
7计算方法……………………7
7.1沉积物碳储量…………………………7
7.2盐沼植物碳储量………………………7
7.3碳储量综合评估………………………8
8质量控制……………………9
8.1遥感识别质量控制……………………9
8.2样品采集和处理分析质量控制………………………9
8.3人员质量控制…………………………9
附录A(资料性)植物群落特征调查方法…………………10
附录B(资料性)调查和实验所需仪器和工具……………11
附录C(规范性)柱状沉积物样品采集及分样方法………12
附录D(规范性)潮滩和盐沼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记录表………………13
参考文献………………………20
Ⅰ
DB32/T4544—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苏省自然资源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地球化学勘查与海洋地质调查研究院、南京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闫玉茹、彭修强、高抒、左平、张刚、孙祝友、梁飞刚、罗敏、刘群、刘宪光、姚才华、
汤倩、葛松、范海波。
Ⅲ
DB32/T4544—2023
潮滩与盐沼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潮滩和盐沼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技术的调查内容、样品采集与分析、计算方法和质量
控制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潮滩和草本类滨海盐沼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2763.1海洋调查规范第1部分:总则
GB17378.2海洋监测规范第2部分:数据处理与分析质量控制
GB17378.3海洋监测规范第3部分:样品采集、贮存与运输
GB17378.5海洋监测规范第5部分:沉积物分析
GB17378.7海洋监测规范第7部分:近海污染生态调查和生物监测
HJ1273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遥感解译审核与质量控制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潮滩tidalflat
位于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植被盖度小于30%的黏土粉砂质堆积体。
[来源:GB/T18190—2017,2.3.16,有修改]
3.2
盐沼saltmarsh
生长有禾本科、黎科、莎草科等耐盐植物且植被盖度大于或等于30%的潮间盐水沼泽。
[来源:GB/T15919—2010,5.55,有修改]
3.3
碳库carbonpool
具有累积或释放碳的能力的库或系统。
注:潮滩生态系统碳库通常包括沉积物碳库。盐沼生态系统碳库通常包括盐沼植被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
量)、盐沼植被枯落物和沉积物三个碳库。
3.4
有机碳密度carbondensity
单位面积的植物体和沉积物中的有机碳储量。
1
DB32/T4544—2023
3.5
有机碳储量carbonstock
在特定时间和空间内,存留在潮滩和盐沼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碳总量。
3.6
植被生物量plantbiomass
某一特定时刻单位空间群落中各层次的生物量之和。
注:包括盐沼植被地上、地下活生物量。
3.7
地上生物量above-groundbiomass
地表以上以植物干物质表示的所有活体植物的质量。
注:包括地上叶片、叶鞘、茎、花和果实等。
3.8
地下生物量below-groundbiomass
地表以下以植物干物质表示的所有活体植物的质量。
注:包括根和根状茎等。通常不包括难以从沉积物有机成分或枯落物中区分出来的活细根(直径小于2.0mm)。
3.9
枯落物量litterbiomass
以干重表示的盐沼植物脱落或死亡的叶片、叶鞘、茎、根、花和果实的质量。
3.10
植被碳储量plantcarbonstock
特定空间范围内盐沼植物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枯落物量所含的有机碳总量。
3.11
沉积物碳储量sedimentcarbonstock
指定沉积层所含的有机碳总量。
4调查内容
潮滩碳储量调查包括潮滩分布调查、沉积物碳储量调查2部分,盐沼碳储量调查包括盐沼植被分布
调查、盐沼植被生物量碳储量(草本植物活生物量)调查、枯落物碳储量(地表死生物量)调查和沉积物碳
储量调查4部分。具体调查内容与指标见表1。
表1潮滩与盐沼碳储量调查内容与指标
调查内容调查指标调查方式调查方法
潮滩分布调查分布、面积遥感解译、现场调查参照HY/T147.7
潮滩碳储量
容重参照6.4.3.1
调查沉积物碳储量调查现场调查、室内分析
有机碳参照GB17378.5
分布、面积遥感解译、现场调查参照HY/T147.7
盐沼碳储量
盐沼植被分布调查群落特征:种类、密度、
调查现场调查参照附录A
盖度、高度
2
DB32/T4544—2023
表1潮滩与盐沼碳储量调查内容与指标(续)
调查内容调查指标调查方式调查方法
地上生物量参照HY/T147.7
盐沼植被生物量碳储
地下生物量参照6.2.2.2
量(草本植物活生物
植物有机碳(地上生物量、
量)调查参照6.4.3.2
盐沼碳储量地下生物量)
现场调查、室内分析
调查枯落物碳储量(地表死枯落物量参照6.2.2.3
生物量)调查枯落物有机碳参照6.4.3.2
容重参照6.4.3.1
沉积物碳储量调查
有机碳参照GB17378.5
5调查方法
5.1分布和面积
潮滩和盐沼分布面积通过遥感识别与现场核查方法获取。大尺度范围应选择米级或亚米级空间分
辨率的卫星遥感影像,小尺度范围可选择航空遥感影像。遥感信息提取过程如下:
a)建立解译标志:依据各地物在影像上的灰度值、几何形状、分布特性及空间纹理特征等差异建立
遥感解译标志;
b)遥感解译:采用人机交互识别方式,依据遥感解译标志,对影像进行判读,提取并判读影像中的
潮滩和盐沼分布信息;
c)野外核查:以遥感影像为背景,叠加潮滩、盐沼分布、行政界线和有关地物等矢量数据,生成野外
调查工作图,在实地调查中对解译的潮滩和盐沼边界进行修正;
d)信息统计:将遥感解译后的生境分布图斑与已有生态系统分布历史数据进行矢量叠加分析,明
确潮滩和盐沼生态系统分布位置,求算其面积。
5.2样线布设
5.2.1布设原则
样线布设的原则如下:
a)调查样线的设置宜考虑全面性、典型性、代表性及可达性;
b)样线的布设尽可能全面,分布在整个调查区内的各代表性生境;
c)调查区域内不同类型盐沼,均需设置调查样线。
5.2.2样线数量
在潮滩和盐沼连续分布区,应设置统一调查样线;对于非连续分布区,应单独设置调查样线。
样线数量应根据调查区面积确定,面积小于或等于100hm2,样线数量不少于1条;面积大于
100hm2且小于500hm2,样线数量不少于3条;面积大于或等于500hm2,样线数量不少于5条。
3
DB32/T4544—2023
5.3站位布设
5.3.1通则
站位布设一般要求如下:
a)满足调查目的及准确度的要求,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确定站位数量;
b)优先布设在无人为干扰或干扰少的位置;
c)调查站位四周应有10m以上的缓冲区,各站位间距应大于10m;
d)站位设置应全面反映植被类型(芦苇、盐地碱蓬、互花米草)和植被分布的潮带(高潮滩、中潮滩、
低潮滩);
e)最大程度上降低对潮滩和盐沼生态系统的干扰和破坏。
5.3.2站位布设方法
具体的站位布设方案需根据调查的目的,调查区的自然地理和植被类型空间分布的实际情况而定。
一般采用样线调查法,样线应尽量与海岸垂直。样线无法覆盖的典型和特殊盐沼植物群落,应单独布设
调查站位。
5.3.3站位数量
在潮滩和盐沼连续分布区,每一条样线应至少设置3个10m×10m的盐沼调查站位和3个潮滩调
查站位,在非连续分布区,每一条样线应至少设置3个10m×10m的潮滩或盐沼调查站位。
5.4样方设置
5.4.1样方布设方法
根据调查方案确定的站位方位,使用差分GNSS接收机记录样方的具体位置。样方应布设在人类
活动干扰少的地方,且能反映潮滩和盐沼生态系统的变化特征。一般采用随机、三角形、直线型方式布
设。盐沼植物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枯落物样方应一致。
5.4.2样方数量
样方数量应满足如下要求:
a)潮滩:每个站位应设置不少于1个沉积物调查样方;
b)盐沼:每个站位应设置不少于3个植被调查样方和1个沉积物调查样方,各样方之间距离不小于
5m。
5.4.3样方大小
样方大小通常根据生态系统类型进行确定,具体见表2。
表2样方尺寸选择标准
生态系统调查对象
类型盐沼植物枯落物沉积物
潮滩——0.5m×0.5m
盐沼0.5m×0.5m或1m×1m0.5m×0.5m或1m×1m0.5m×0.5m
4
DB32/T4544—2023
盐沼需根据植物种类、分布特征确定,一般高大植物或分布不均匀的低矮植物样方应为1m×1m,
分布均匀的低矮植物样方可为0.5m×0.5m。
5.5调查时间和频次
盐沼地上生物量碳库的变化速率相对较快,可采取以年或生长季等间隔频率进行采样。植物碳储量
的测定尽量选择每年生物量达到峰值(如每年7月—10月)的时候进行测量,重复测量应在每年的同一
时间段进行。沉积物碳库活跃程度较低,采样间隔可设为5年,对于受人为或自然干扰强烈的区域建议
采样间隔设为1年。如需评估更小时间尺度的变化,则可根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JB/T 14005-2020 滚动轴承 乘用车转向器用四点接触球轴承 2020-08-31
- JB/T 14002-2020 气动真空发生器 2020-08-31
- JB/T 14008-2020 滚动轴承 振动机械用轴承 2020-08-31
- JB/T 14007-2020 滚动轴承 医用X射线管联轴轴承及其单元 2020-08-31
- TB/T 2331-2020 铁路桥梁橡胶支座 2020-09-24
- JB/T 13990-2020 带遥控装置的器具开关 2020-08-31
- TB/T 412-2020 标准轨距铁路道岔 2020-09-24
- JB/T 14001-2020 液压传动 电液推杆 2020-08-31
- JB/T 13991-2020 无刷电动工具用开关 2020-08-31
- JB/T 14006-2020 滚动轴承 高碳铬轴承钢零件 残留奥氏体检测规程 2020-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