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3515-2024 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规范

DB15/T 3515-2024 Forest management plan preparation specifications for state-owned forest farms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5/T 3515-2024
标准类型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4-06-28
实施日期
2024-07-28
发布单位/组织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2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40

CCSB64

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3515—2024

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规范

Technicalregulationforcompilingforestmanagementplan

2024-06-28发布2024-07-28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5/T3515—2024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目的与原则.........................................................................3

5编案程序...........................................................................3

6内容与深度.........................................................................4

7技术要求...........................................................................4

8成果要求..........................................................................10

附录A(资料性)森林经营评价指标....................................................12

附录B(资料性)森林经营目标主要指标测算方法........................................13

附录C(资料性)森林分类经营及方向..................................................14

附录D(资料性)森林类型及经营措施..................................................15

附录E(资料性)森林作业法类型......................................................16

参考文献.............................................................................18

I

DB15/T3515—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监测规划院、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工作总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蔡丽艳、姜海光、冯倩男、于振海、罗洪斌、张婷、宝力道、牛锋、建原、李

卓君、韩兆敏。

II

DB15/T3515—2024

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目的与原则、编案程序、内容与深度、技术要求和成果要求等相关

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

GB/T15781森林抚育规程

GB/T18337.3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

GB/T26424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

GB/T38582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

LY/T1594中国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

LY/T1646森林采伐作业规程

LY/T1690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

LY/T1821林业地图图式

LY/T2007-2012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规范

LY/T2786三北防护林退化林分修复技术规程

LY/T2894国有林场综合评价指标与方法

LY/T3313国家储备林可持续经营指南

3术语和定义

LY/T2007-201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forestmanagementplanofstateownedforestfarm

国有林场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以及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以新定位、新理念、新目标和新体

系为指导,编制的森林培育、保护和利用的中长期规划,以及对生产顺序和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和利用

措施的规划设计。

森林经理期forestmanagementperiod

1

DB15/T3515—2024

森林经营主体为实现其阶段目标任务,在一定时段内按照既定的经营方针、目标与任务,对所属

森林资源进行资源调查、配置的适宜时间间隔期。森林经理期一般为10年。

[来源:LY/T2007-2012,3.3]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forestinventoryforplananddesign

以森林经营单位或行政区域为调查总体,查清森林、林木和林地资源的种类、分布、数量和质量,

客观反映调查区域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状况,为开展林业区划规划、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制定森林采伐限

额、指导森林经营等需要进行的调查活动。简称“二类调查”。

小班subcompartment

内部特征基本一致,与相邻地段有明显区别,而需要采取相同经营措施的森林地块,是森林资源规

划设计调查、统计和森林经营管理的基本单元。

森林功能区划divisionofforestfunctiondistrict

根据森林资源生态区位、主导功能、利用方向,结合自然地理与气候条件等,采用系统分析或分类

方法,将经营区内森林划分为若干个独立的功能区域,实行分区经营管理,从整体上发挥森林资源的多

功能特性的管理方法或过程。

[来源:LY/T2007-2012,3.6]

森林经营分类forestmanagementcategory

将经营目标、经营周期、经营管理水平、立地质量和技术特征相同或相似的小班,划归同一类型,

采取相对一致的经营方式与经营措施的小班集合体。

[来源:LY/T2007-2012,3.8]

森林作业法silviculturalsystem

根据特定森林类型的立地环境、主导功能、经营目标和林分特征所采取的造林、抚育、改造、采

伐、更新造林等一系列技术措施的综合。

目标林相targetforestfacies

以培育健康稳定高价值的森林生态系统为总体目标,通过树种组成、龄级结构、林层结构、林分密

度、目标胸径(或培育周期)、单位面积蓄积量、生长量、更新方式等指标描述的目标森林状态。

[来源:LY/T3313-2022,3.1]

2

DB15/T3515—2024

景观landscape

在较大区域内,由相互联系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功能,具有生态、经济、文化

等多重价值的自然综合体。

森林景观恢复forestlandscaperestoration

从景观尺度恢复退化土地的森林功能和生态系统完整性,提高其生产力和经济价值的过程。

生态服务产品ecologicalserviceproducts

人类从森林生态系统获得的支持、调节、供给、文化服务产品的总称。

基准年baseyear

上一森林经理期的最后一年或为将森林资源、经营状况、社会经济等各类基础数据资料统一到一个

水平基准上选取的年份。

4目的与原则

目的

本规范编制目的包括:

——保护森林资源和资产,保障区域生态安全;

——优化森林资源结构,提升森林质量,提高林地生产力;

——提升森林生态效益,统筹兼顾经济和社会效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优化森林景观,提供高质量的人居环境,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原则

本规范编制原则包括:

——坚持保护优先、统筹兼顾,具有可持续性;

——坚持多方参与、科学实用,结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

——坚持以水定绿,合理确定经营目标、措施,具有实用性;

——坚持森林景观恢复、功能提升,具有时代性。

5编案程序

资料收集

收集编案单位拟经营森林区的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基础资料,以及森林资源现状及经营状

况、所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发展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

森林资源调查

3

DB15/T3515—2024

具体调查内容及方法按照GB/T26424的要求。

数据库更新与数据统计

根据森林资源调查或补充调查数据,结合近期森林资源动态变化情况,更新小班数据库,编制资

源数据统计表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统计表。

分析评价

对基本情况、景观、生态系统、经营成效、森林经营需求、主要问题等进行系统分析,确定经营方

针、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建设内容。

方案编制

按照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有关文件要求,开展森林经营方案文本、图表编制,形成“征求意见稿”。

方案评审

编制完森林经营方案征求意见稿后,征求编案单位所在地林草主管部门以及相关部门和专家的意

见,结合有关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形成报批稿。

6内容与深度

编制内容

森林经营方案应包括森林资源与经营评价、森林经营原则、经营方针与经营目标、森林功能区划、

森林经营分类、森林作业法设计、小班经营措施规划与设计、森林经营基础设施与能力建设、森林经营

产品规划、森林健康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森林经营生态与社会影响评估、实施保

障措施等主要内容。

编制深度

森林经营方案应以经营小班为基本的规划设计单位,将前5年造林(更新造林)、封山育林、森林

抚育、退化林修复、森林采伐和保护经营任务落实到山头地块(或小班),后5年落实到森林经营类型。

7技术要求

森林经营分析评价

7.1.1森林经营状况分析

森林经营状况分析包括森林经营、森林经营管理与人员现状以及森林经营对比分析等内容:

a)森林经营现状分析:包括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林种、森林类别、造林面积、森林抚育面

积、退化林修复面积、苗圃规模、林分生长量、群落组成、年龄结构、空间结构、层片结构等

反映森林资源数量、质量、结构特征因子以及动态变量的分析;

b)森林经营管理水平分析:包括管理制度、技术体系、人员队伍、经营基础设施等客观评价森林

经营和管理水平的分析;

c)森林经营成效对比分析:森林经营成效评价按照LY/T2007-2012中的8.2经营成效评价执行。

7.1.2森林经营条件分析

4

DB15/T3515—2024

对编案单位林地进行立地类型划分,评价立地质量,划分等级,提出适地适树的造林树种。通过对

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水文、生物资源等自然条件,人口、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相关政

策等社会经济条件,以及森林经营关键技术、专业技术团队、相关科研成果转化和推广等技术条件,自

然灾害、人为负面干扰等不利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明确森林经营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7.1.3区域需求分析

以区域社会、经济、生态、资源需求等方面发展预期为基础,结合历年森林资源经营情况,分析本

经理期内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生态建设对森林生态系统调节服务、生态文化服务、支持服务和林产品供

给服务的需求,说明编案单位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7.1.4景观分析

根据国有林场地类、群落等生态系统景观分类要求,深入分析景观特征、演替阶段和发展变化情

况,为森林景观恢复和优化提供依据。

7.1.5综合评价

归纳总结编案单位森林经营特点、存在问题及原因、经营需求,得出综合评价结论,并有针对性地

提出森林经营应解决的重大问题、措施与建议。森林经营评价指标参见附录A,评价方法与指标标准参

按照LY/T1594和LY/T2894的规定。

森林经营方针与目标

7.2.1经营方针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地方政策,结合森林资源及其保护利用现状、经营特点、技术与基础条件

等,确定森林经营的方向、重点、思路和目标等,应有时代性、针对性、方向性,统筹好当前与长远、

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协调好森林多功能与森林经营多目标的关系,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生态、经济和社

会等多种效益。

7.2.2经营目标

根据编案单位森林资源现状,结合森林经营方向、经营措施和经营任务,确定森林经营目标。森

林经营目标应与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长期目标保持一致,应与国家、自治区、县级森林经营规划目标相

衔接。森林经营的核心目标是培育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发挥供给、调节、服务和支持

等多种功能,提出与森林资源总量增加、结构优化、质量提高直接相关的指标,如森林覆盖率、森林

蓄积量、每公顷乔木林蓄积量、混交林比例、异龄林比例、森林植被碳储量等。编案单位可根据当地

实际情况增加其他森林经营目标指标,特别是经营灌木林的目标指标,如灌木生物量等。相关指标测

算方法参见附录B。

森林经营分类

7.3.1森林经营类型的划分

森林经营类型划分为公益林、兼用林和商品林,具体划分标准见《全国森林经营规划(2016-2050

年)》林规发〔2016〕88号。

7.3.2森林经营类型的命名

根据主导功能和经营目的,参照“严格保育的+经营目的”“集约经营的+经营目的”“经营目的+为

5

DB15/T3515—2024

主的兼用林”“景观元素类型+经营目的”命名。如“严格保育的自然保护林”“集约经营的速生丰产用

材林”“水源涵养为主的兼用林”。森林经营目的的主要类型按照GB/T26424的林种类型。按照严格保

育的公益林(1+代码)、多功能经营的兼用林(2+代码)和集约经营的商品林(3+代码)三个类别,对

森林经营分类进行编码。

7.3.3森林经营方向

森林经营方向详参见附录C,同时需说明主要经营措施和经营目标。

7.3.4森林经营组织方式

森林经营组织方式分为区域经营、类型经营、小班经营。区域经营主要针对国家级公益林集中分

布地区,如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类型经营主要针对经营目标和景观元素类型相同,地域不一定

相连的各经营小班;小班经营主要针对经营水平较高的国有林场,针对各小班,分别设计和组织经

营。

森林作业法类型设计

7.4.1森林作业法设计

根据编案单位森林类型、主导功能、目的树种或树种组成特征等,确定适宜编案单位或满足本地

经营特色要求的森林作业法,构建编案单位森林作业法体系。根据森林作业法类型的分类要素和方

法,对严格保育的公益林、多功能经营的兼用林和集约经营的商品林,组织森林经营类型落实到小班

地块,做到小班全覆盖、不重不漏,即使地域上不连续,但经营目标、经营方向、经营技术措施相同

或相近。

7.4.2森林经营作业法设计内容

7.4.2.1森林经营作业法名称

采用“主要树种(组)的森林类型(或起源)+经营目的+森林作业法类型”方法,对小班森林经

营作业法类型进行命名,如“油松-蒙古栎人工混交水源涵养林群团状择伐作业法”“山杏-油松人工

疏乔灌木水源涵养林块状渐伐更新作业法”“柠条锦鸡儿人工灌木防风固沙林带状渐伐更新作业法”

等。森林类型划分参见附录D。

采用“起源+乔木或灌木+经营目的+森林作业法类型”原则,对严格保育的公益林小班进行森林经

营作业法类型命名,如“天然乔木自然保护区林保护经营作业法”“人工乔木水源涵养林保护经营作

业法”“人工灌木自然保护区林保护经营作业法”。

经济林命名分为经济林和特色经济林。特色经济林特指集中连片,形成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