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630-2015 马铃薯脱毒试管苗(薯)繁育技术规程
DB14/T 630-2015 Potato de-contamination micropropag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 (spud)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1年12月
-
2015年11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21
DB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14/T630—2015
代替DB14/T630-2011
2022年10月14日确认有效
马铃薯脱毒试管苗(薯)繁育技术规程
2015-11-30发布2015-12-30实施
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4/T630—2015
目 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1
4生产设施、仪器设备、试剂和培养基2
5MS培养基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母液配制3
6脱毒技术4
7脱毒试管苗扩繁6
8试管薯诱导7
I
DB14/T630—2015
前 言
本标准按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14/T630—2011《马铃薯脱毒试管苗(薯)繁育技术规程》,与DB14/T630—2011
相比差异如下:
——增加了脱毒核心试管苗、脱毒基础试管苗的定义,修改了脱毒试管苗的定义。
——增加了风淋室、臭氧消毒机等设施及仪器设备。
——增加了臭氧环境净化内容,并对6.5内容进行了调整。
——修改了病毒检测方法、种性鉴定方法、污染苗处理方法。
本标准由山西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薯类脱毒中心、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山西汾水源薯业科
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姬青云、杜珍、王拴福、田肉虎、穆艳娥、姚鹏、齐海英、柴生武、杜培兵、
邓利爱、张东红、石维山、冀晓慧。
本标准2011年12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I
DB14/T630—2015
马铃薯脱毒试管苗(薯)繁育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马铃薯脱毒试管苗(薯)繁育的术语、定义和缩略语,生产设施、仪器设备、试剂和
培养基,MS培养基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母液的配制,脱毒技术,试管苗扩繁和试管薯诱导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马铃薯脱毒试管苗(薯)的繁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7331马铃薯种薯产地检疫规程
GB18133马铃薯种薯
GB20464农作物种子标签通则
GB/T28660马铃薯种薯真实性和纯度鉴定SSR分子标记
NY/T401脱毒马铃薯种薯(苗)病毒检测技术规程
NY/T1962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检测
NY/T1963马铃薯品种鉴定
NY/T2678马铃薯6种病毒的检测RT—PCR
NY/T2744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检测技术核酸斑点杂交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试管苗plantlet
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封闭容器内繁殖的种苗。
3.2
脱毒核心试管苗coreplantlet
应用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技术获得的,不带PVX、PVY、PVS、PVA、PVM、PLRV和PSTVd,经
鉴定具有原品种特征特性的试管苗。
3.3
脱毒基础试管苗basicplantlet
由脱毒核心试管苗繁殖的、用于保存和大量扩繁的无病毒试管苗。
1
DB14/T630—2015
3.4
脱毒试管苗in-vitroVirusfreeplantlet
由脱毒基础试管苗大量扩繁的、用于繁育试管薯和原原种的无病毒试管苗。
3.5
脱毒试管薯Microtuber
无菌条件下,在封闭培养容器内用脱毒试管苗诱导形成的小块茎。
3.6
原原种pre-elite
用脱毒试管苗或脱毒试管薯在防虫网室(棚)等严格隔离条件下,采用无土栽培技术生产的、经质
量检测达到GB18133相应要求,用于原种生产的微型薯。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PVX:马铃薯X病毒(PotatovirusX)
PVY:马铃薯Y病毒(PotatovirusY)
PVS:马铃薯S病毒(PotatovirusS)
PVM:马铃薯M病毒(PotatovirusM)
PVA:马铃薯A病毒(PotatovirusA)
PLRV:马铃薯卷叶病毒(Potatoleafrollvirus)
PSTVd: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otatospindletuberviroid)
DAS-ELISA: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DoubleAntibodySandwichELISA)
R: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ReturnPolyacrylamideGelElectrophoresis)
RT-PCR: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Transcription-PCR)
NASH:核酸斑点杂交(NucleicAcidSpotHybridization)
MS:MS培养基(Murashige&Skoog(1962))
6-BA:6-苄胺基嘌呤(6-Benzylaminopurine)
CCC:矮壮素(ChlormequatChloride)
IBA:吲哚丁酸(Indole-3-ButyricAcid)
KT:激动素(Kinetin)
IAA: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34/T 233-2002 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2002-03-26
- DB31/T 273-2002 城市轨道交通单程票非接触式集成电路(IC)卡(筹码型)技术规范 2002-05-16
- DB34/ 235-2002 带电辅助加热家用太阳热水器安全与质量要求 2002-04-24
- DB34/T 181-2002 学生公寓用梳棉胎 2002-04-05
- DB52/ 440-2002 纤维类填充材料 2002-06-01
- DB15/ 144-2002 敖汉细毛羊 2002-05-01
- DB36/T 380-2002 江西省归档文件整理规范 2002-04-22
- DB52/ 439-2002 蚊帐 2002-06-01
- DB34/T 234-2002 回弹法检测砌体中普通粘土砖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2002-03-26
- DB52/ 437-2002 床罩 枕套 2002-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