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2338.2-2016 谷子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程 第2部分:谷瘟病
DB13/T 2338.2-2016 Grain Rust Resistance Identific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Part 2: Grain Rust Disease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6年05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B16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2338.2—2016
谷子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程
第2部分:谷瘟病
2016-05-23发布2016-07-01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3/T2338.2—2016
前言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DB13/T2338《谷子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程》分为6个部分:
——第1部分:谷锈病;
——第2部分:谷瘟病;
——第3部分:白发病;
——第4部分:粒黑穗病;
——第5部分:线虫病;
——第6部分:粟芒蝇。
本部分为DB13/T2338的第2部分。
本部分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提出。
本部分起草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志勇、董立、王永芳、白辉、全建章、马继芳、郑直、刘磊、董志平。
I
DB13/T2338.2—2016
谷子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程第2部分:谷瘟病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谷子抗谷瘟病鉴定技术方法和抗性评价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谷子品种(系)和种质资源对谷瘟病抗性的田间鉴定和评价。
2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谷瘟病
由灰梨孢[Pyriculariagrisea(Cke.)Sacc.异名PyriculariaoryzaeCav]引发的气传流行性病
害,从谷子苗期到成株期均可侵染发病,为害谷子叶片、叶鞘、节、穗颈、穗轴或穗梗等各个部位引起
叶瘟、穗瘟等不同症状。
3接种体制备
3.1病原物的分离和保存
采集谷子主产区谷瘟病样品,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上分离纯化,在斜面培养基上4℃
保存。
3.2接种体繁殖
谷瘟病菌株在PDA培养基上活化后,转到高粱粒培养基上繁殖,10d~15d后,将长满菌丝体的高粱
粒用自来水冲洗,滤干后平铺在有2层湿滤纸的搪瓷盘中,上盖2层纱布,置于25℃培养4d~5d,使其产
孢。接种时洗下谷瘟病菌的分生孢子,制成浓度为1×105个孢子/ml分生孢子悬浮液,加入吐温20使其
终浓度为0.05%。采用喷雾接种方法,将菌液均匀喷雾到鉴定材料和诱发行上,使叶面布满菌液且菌液
不滴下。接种后进行田间灌水。2d~3d内应在诱发行上再次接种。
4田间抗病性鉴定
4.1鉴定圃设置
鉴定圃应设置于谷瘟病适发区。选择具有良好自然发病条件,地势平坦、灌溉便利、土壤肥沃的地
块。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GY/T 241-2009 高清晰度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2009-11-04
- HG/T 30005-2012 分散深蓝H-GL(C.I.分散蓝79)生产安全技术规范 2012-05-24
- JC/T 639-2013 玻璃熔窑用耐火材料气泡析出率试验方法 2013-04-25
- SY/T 5466-2013 钻前工程及井场布置技术要求 2013-11-28
- JB/T 11066-2010 梳齿榫对接机 精度 2010-04-22
- YD/T 2666-2013 双栈防火墙设备技术要求 2013-10-17
- YD/T 2659-2013 国家通信网互联互通监控中心互联网监测系统测试方法 2013-10-17
- JB/T 11286-2012 固结磨具 烧结刚玉砂轮 2012-05-24
- QB/T 1455-2012 涂布邮票纸(含涂布邮票原纸) 2012-05-24
- JB/T 20133-2010 中药煎药机 2010-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