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2384-2013 种猪场消毒技术规范

DB37/T 2384-2013 Sow farm disinfe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山东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废止 页数:1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7/T 2384-2013
标准类型
山东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3-09-22
实施日期
2013-10-25
发布单位/组织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种猪场消毒设施、消毒方法、常用消毒剂及设备、消毒制度、消毒管理、消毒防护及消毒记录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种猪场,其它猪场参考使用。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山东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山东省畜牧总站、山东省畜牧兽医研究。
起草人:
李云岗、周开锋、柳尧波、张洪杰、张栋、徐淑华、杜兰荣、刘波、李守远。
出版信息:
页数:1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30

B41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2384-2013

种猪场消毒技术规范

Technicalregulationfordisinfectionofswinebreedingfarm

2013-09-22发布2013-10-30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7/T2384-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畜牧兽医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山东省畜牧总站、山东省畜牧兽医研究。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云岗、周开锋、柳尧波、张洪杰、张栋、徐淑华、杜兰荣、刘波、李守远。

I

DB37/T2384-2013

种猪场消毒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种猪场消毒设施、消毒方法、常用消毒剂及设备、消毒制度、消毒管理、消毒防护及

消毒记录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种猪场,其它猪场参考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16548-2006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

GB/T16569-1996畜禽产品消毒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预防性消毒preventiondisinfection

在没有发现传染源的情况下,对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圈舍、动物体和相关工作人员等

进行的消毒。

3.2

疫源地消毒disinfectionofepidemicfocus

对存在有传染源的动物及其污染的圈舍环境进行的消毒。

4消毒设施

4.1大型消毒池

猪场场区入口处设置消毒池。采用防渗硬质水泥结构,宽度与大门宽度基本等同,长度为进场大型

机动车车轮周长的2.5倍以上,深度不少于10cm。场区入口处有专人负责进出场人员、车辆和物品的消

毒、登记工作,负责消毒池的维护以及池内消毒剂的更换。

4.2消毒室

4.2.1消毒室是对进入猪场的人员进行消毒的场所。一般设在猪场入口处。

1

DB37/T2384-2013

4.2.2消毒室地面设有浅池,池底垫入弹性的塑料地毯,并加入消毒剂,定期更换,用于入场人员鞋

底消毒。

4.2.3消毒室人员通道设自动喷雾设备进行喷雾消毒。能有效阻断外来人员携带的各种病原微生物。

消毒剂可用10%聚维酮碘(1:500稀释)或二氧化氯(1:600稀释)。两种消毒剂1~2个月互换1

次。

4.2.4消毒室配备消毒洗手盆,配备擦手干毛巾。

4.3消毒更衣室

4.3.1设置于生产区入口处。

4.3.2消毒池消毒池长、宽、深与本场运输工具车相匹配。

4.3.3消毒间开两门,一侧通向生活管理区,一侧通向生产区;安装紫外线灯管、室内设有更衣柜、

洗手池(盆),地面有消毒垫、更衣换鞋及专门淋浴等设施。

4.4猪舍入口消毒池和消毒洗手盆

消毒池深度一般不少于10cm,注满消毒液或铺设消毒垫。

4.5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设施

可设置焚尸炉或建设病死猪无害化生物处理车间。

5消毒方法

5.1喷雾消毒

适用于舍内消毒、带猪消毒、外环境消毒、车辆消毒等。

5.2浸泡消毒

适用于器具、洗手、工作服、胶靴等的消毒。

5.3熏蒸消毒

适用于密闭式空猪舍及污染物表面的消毒。

5.4紫外线消毒

适用于消毒间、更衣室的空气消毒及工作服、鞋帽等物体表面的消毒。

5.5喷洒消毒

适用于猪舍周围环境、入口、产床和保育床的消毒。

5.6火焰消毒

适用于猪栏、猪床、产房、保育舍、地面、墙面等猪只经常接触并可耐高温的地方的消毒。

6常用消毒剂和消毒设备

6.1常用消毒剂

2

DB37/T2384-2013

参见附录A。

6.2消毒设备

猪场配备喷雾消毒机、火焰喷射器等。

7消毒制度

7.1日常卫生

每天坚持清扫粪污、冲洗猪圈,保持圈舍地面清洁卫生。尽量做到猪、粪分离,保证舍内清洁干燥,

适时通风换气。保持饲槽、水槽、用具干净。

7.2环境消毒

7.2.1消毒池的消毒液保持有效浓度,大门口、生产区入口处的消毒池每周更换1~2次消毒液。猪舍

入口处的消毒池、垫的消毒液每天更换1次。可选用碱类消毒剂、氧化剂类消毒剂轮换使用。

7.2.2场区道路、猪舍周围环境经常清扫,保持场区清洁卫生。可用10%漂白粉或0.5%过氧乙酸等

消毒剂,每2~3周喷洒消毒1次。

7.2.3排污沟、下水道出口、污水池定期清除通顺干净,并用高压水枪冲洗,每1~2周至少用漂白粉

消毒一次。

7.2.4赶猪通道、装猪台、磅秤每次使用前后及时清理、冲洗、消毒。装猪台是动物疫病一个重要的

传入和传出口,减少外来人员流动。

7.2.5被猪粪、尿及分泌物污染的地面土壤,可用5%~10%漂白粉或2%~5%氢氧化钠溶液消毒。

7.2.6尸体剖检室或剖检场所、运送尸体的车辆及所经道路使用后立即用2%~3%氢氧化钠溶液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