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T 9773.2-1999 柴油机 起动性能试验方法
JB/T 9773.2-1999 Diesel engine starting performance test method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1999年09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
- 起草人:
- -
- 出版信息:
- 页数:1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27.020
J91
JB/T9773.2999---1
柴油机起动性能试验方法
Dieselengines—Testofstartingperformance
1999-09-17发布2000-01-01实施
国家机械工业局发布
JB/T9773.2----1999
前言
本标准是对ZBJ90002—87《柴油机起动性能试验方法》的修订。修订时,对原标准作了编辑性
修改,主要技术内容没有变化。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ZBJ90002—87。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内燃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内燃机研究所、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瞿俊鸣、潘用利、蒋丽庆。
本标准于1987年首次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9773.2----1999
柴油机起动性能试验方法
代替ZBJ90002—87
Dieselengines—Testofstartingperformance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小功率柴油机在人工温度或自然温度环境中所进行的起动性能评定试验。
本标准适用于中小功率柴油机。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JB/T8127.1—1995燃油加热器基本参数
JB/T8127.2—1995燃油加热器技术条件
QC/T29064—1992汽车用起动机技术条件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起动极限温度
指按本标准规定的条件和要求,柴油机能够起动的最低温度。
3.2起动时间
从开始转动曲轴到柴油机自行运转、转速开始持续上升所经历的时间。
3.3起动辅助措施
除拖动柴油机曲轴旋转的外力外,再借助其它外界能量帮助起动的器具和方法。如燃烧室电热塞、
进气预热塞、喷注起动液、低温起动加热器等。
4试验条件
4.1柴油机起动性能的质量,用起动极限温度和起动时间进行评定;必要时还应考核预动作时间、暖
机时间等指标。
4.2柴油机生产厂应将起动极限温度作为柴油机主要技术规格之一[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中第A1
章]列入产品样本和使用说明书中。
4.3柴油机装有辅助措施出厂时,应标出使用辅助措施时的起动极限温度(见附录A中第A2章~第
A5章)。
4.4蓄电池–起动电机系统
4.4.1与柴油机配套的蓄电池,其容量应保证在柴油机规定的使用温度范围内、按6.6.2规定的时间、
使用选定的润滑油、停止喷油进行拖动,能重复进行6次以上,每次间隔2min,并要求曲轴拖动转速
国家机械工业局1999-09-17批准2000-01-01实施
1
JB/T9773.2----1999
不能下降。
4.4.2蓄电池若不能满足4.4.1的要求时,允许使用蓄电池保温箱,使电解液温度保持在273~298K
(0~25℃)之间,以弥补由于温度下降造成的容量损失,并在使用的温度范围内进行评定。
4.4.3连接蓄电池和起动电机的导线,在试验温度下电压降应不大于4%。
4.4.4起动电机应符合QC/T29064规定的要求。
4.5柴油机使用的润滑油、润滑脂、燃油和冷却液,均应与使用的环境温度相适应。润滑油和冷却液
的凝固点应低于使用温度10K(10℃);燃油的浊点应低于环境温度3~5K(3~5℃);润滑油的高温粘度
应适应柴油机运转的要求。
4.6柴油机按使用地区温度的不同,生产厂应配备必要的起动辅助措施。
4.7柴油机及其起动辅助措施,在柴油机曲轴转动后应能分别独立地工作,也能同时工作。
4.7.1若选用柴油机低温起动加热器,则应符合JB/T8127.1和JB/T8127.2的规定。
4.7.2燃烧室电热塞和进气预热塞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4.7.3起动液加注装置应能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使用,和保证每次有稳定的加注量,并应备有安全机
构。
起动液应具有稳定的成分,在柴油机上按规定的喷注量使用时,气缸内压力升高率、瞬时最大转速
不得超过该机的设计允许值。
4.8起动用压缩空气瓶的容量,应保证柴油机连续起动的次数不少于6次。
5试验准备
5.1试验前必须对柴油机进行检查。
5.1.1记录试验柴油机的名称、型号、出厂日期、编号、生产厂名。
5.1.2检查柴油机及起动辅助措施的原始状态和技术参数是否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并记录与起
动有关的性能参数。
5.1.3测量润滑油、燃油、冷却液等主要的低温性能指标,至少应测量以下数值:润滑油的粘温特性
(或试验温度下的粘度)、凝固点;燃油的浊点、凝固点、十六烷值;冷却液的比重、沸点、凝固点等。
5.2润滑油、燃油、冷却液的更换
试验前应更换符合4.5要求的润滑油、燃油和冷却液等。更换方法如下:柴油机在常温下起动运转,
待润滑油温度升高到313K(+40℃)、冷却液温度升高到333K(+60℃)以上时停机,将润滑油、燃油、
冷却液排放干净,清洗机油滤芯、燃油滤芯,擦洗油底壳和油箱,加入试验用油和冷却液;再一次起动
运转,待润滑油温度与冷却液温度分别升高到313K(+40℃)和333K(+60℃)以上时停机,将润滑
油排放干净(燃油箱的燃油和冷却液除外),再次加入试验用润滑油,补足燃油和冷却液,在常温下起
动运转,升温后停机待试。
5.3蓄电池试验前预处理
5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35/ 396-2000 20%杀扑·噻乳油 2000-05-17
- DB35/ 398-2000 25%单甲脒水剂 2000-05-30
- DB35/ 384-2000 9%烟碱·辣椒碱微乳剂 2000-04-05
- DB35/ 390-2000 10%苄·甲可湿性粉剂 2000-05-17
- DB35/ 393-2000 22%毒·氯氰乳油 2000-05-17
- DB35/ 382-2000 4.5%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 2000-03-28
- DB35/ 381-2000 无公害蔬菜通用标准 2000-02-15
- DB35/ 395-2000 15%哒·砜乳油 2000-05-17
- DB35/ 391-2000 0.1%阿维·100亿活芽孢/g苏可湿性粉剂 2000-05-17
- DB35/ 394-2000 20%杀扑·毒乳油 2000-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