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05/T 158-2024 余甘子种质资源异地田间保存技术规程

DB5305/T 158-2024 The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off-site field conservation of wild germplasm of Momordica charrutum

云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305/T 158-2024
标准类型
云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4-06-10
实施日期
2024-09-11
发布单位/组织
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保山市林业和草原局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保山市林业和草原技术推广站、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护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起草人:
董章宏、段红莲、许建初、黄佳聪、王娟、何森辉、蒋华、杨晏平、吴建花。
出版信息:
页数: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CCSB61

DB5305

保山市地方标准

DB5305/T158—2024

余甘子种质资源异地保存技术规程

2024-06-10发布2024-09-11实施

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305/T158—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保山市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保山市林业和草原技术推广站、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护局、中

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董章宏、段红莲、许建初、黄佳聪、王娟、何森辉、蒋华、杨晏平、吴建花。

I

DB5305/T158—2024

余甘子种质资源异地保存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余甘子种质资源异地保存的术语和定义、保存对象与方法、建圃、抚育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余甘子种质资源异地保存。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DB5305/T157余甘子主要病虫害监测及防治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种质

种质指通过生殖细胞传递到下一代的所有遗传物质,是个体或群体的遗传基础。通常指植物的种子

或其他繁殖材料。

3.2

种质资源

指新品种的基础材料,包括各植物的栽培种、野生种的繁殖材料以及利用上述繁殖材料人工创造的

各种植物遗传材料。

3.3

异地保存

将种质资源迁移出原生地栽培保存,又称迁地保存。

4保存对象与方法

1

DB5305/T158—2024

4.1保存对象

近缘种、良种、地方(农家)品种、决选优树、引种品种、有价值的杂交育种子代、优良芽变品种、

诱导育种体等优良、特异种质。

4.2来源

野生资源调查选择、购买、赠予、交换、创制选育、诱变等。

4.3方法

以活体植株的形式在圃地异地保存。

5建圃

5.1圃地选择

5.1.1立地条件

在余甘子适宜栽培区建圃。要求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5℃以上,极端最低气温大于0℃;地形完

整,地势平缓,坡度小于25°;红壤、黄壤、冲积土、紫色土,pH值5~6,土层厚度大于50cm。

5.1.2圃地环境

环境条件应符合NY/T5010、空气质量应符合GB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