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2/T 1808-2024 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区监测技术规程

DB52/T 1808-2024 Agricultural Wild Plant Protected Area Monitoring Technical Regulations

贵州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2/T 1808-2024
标准类型
贵州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4-05-15
实施日期
2024-09-01
发布单位/组织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01

CCSB01

52

贵州省地方标准

DB52/T1808—2024

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区监测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ofmonitoringfortheoriginalhabitatreserves

toagriculturalwildplants

2024-05-15发布2024-09-01实施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2/T1808—2024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监测程序...........................................................................1

5监测人员组成.......................................................................2

6目标物种监测.......................................................................2

7数据处理、保存.....................................................................3

附录A(规范性)土地覆被类型监测附表.................................................4

附录B(规范性)干扰因素监测附表.....................................................5

附录C(规范性)实测法监测目标物种附表...............................................6

附录D(规范性)样带法监测目标物种附表...............................................7

附录E(规范性)样地法监测目标物种附表...............................................8

附录F(规范性)监测报告编制提纲附表................................................10

I

DB52/T1808—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贵州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贵州省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站、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贵州省植物园、毕节市

农业农村局、纳雍县林业局、江口县农业农村局、普安县农业农村局、荔波县农业农村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寇冬梅、王加国、李苇洁、吴迪、苏文文、易凤姣、代良羽、韩振诚、任春光、

李良良、唐义、吴长友、张娅、张晓波、秦芹、陈怀高、陈禹模。

II

DB52/T1808—2024

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区监测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区监测程序、监测人员组成、目标物种监测、数据处理保存

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区监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T21010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NY/T1668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点建设技术规范

NY/T1669农业野生植物调查技术规范

LY/T2189森林资源数据处理导则

NY/T2216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点监测预警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NY/T1668、NY/T1669和NY/T221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区

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的以保护农业野生植物群体生存繁衍原有的生态环境,使农业野生植物

得以正常繁衍生息,防止因环境恶化或人为破坏造成灭绝为核心的自然区域。

3.2

目标物种

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区内确定被保护的农业野生植物物种。

3.3

外来入侵物种

传入定殖并对生态系统、生境、物种带来威胁或危害,影响我国生态环境,损害农林牧渔业可持续

发展和生物多样性的外来物种。

4监测程序

4.1监测对象

原生境保护区监测对象:

a)土地覆被类型;

1

DB52/T1808—2024

b)保护区核心资源:群落、伴生物种及其生境(栖息地);

c)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或具有较高经济价值或重要研究价值的野生植物;

d)外来入侵物种(植物)。

4.2监测内容

监测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

a)目标物种土地覆被类型;

b)干扰因素(人为及非人为)及强度;

c)目标物种生境特征及种群动态。

4.3监测计划

包括:监测指标、方法、监测范围、时间、地点及实施程序和人员组织等。

4.4监测实施

所有物种(类型)的监测工作应在每年的同一时期(季节)进行,监测频率1年至少2次。

4.5数据分析整理

整理监测数据,编写监测报告,资料应归档保存。

5监测人员组成

监测人员宜有相关专业背景,中级及其以上职称。

6目标物种监测

6.1土地覆被类型监测

土地覆被类型利用遥感影像数据判读并结合实地调查,类型应按照GB/T21010执行,统计不同土地

覆被类型的面积,监测内容见附录A。目标物种为水生植物的应监测水质,水质监测方法按GB3838执行。

6.2干扰因素监测

6.2.1人为干扰因素监测

对人为活动干扰情况进行监测,监测内容见附录B.1。

6.2.2非人为干扰因素监测

对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区外来入侵物种监测指标主要有入侵的生境特征、入侵物种种类、入侵

途径现状、危害现状等,监测内容见附录B.2。

6.3目标物种生境特征及种群动态监测

极少数量的目标物种监测用实测法,监测内容见附录C。零星分布的目标物种监测用样带法,监测

内容见附录D。集中分布的目标物种监测用样地法,监测内容见附录E。

2

DB52/T1808—2024

7数据处理、保存

7.1数据处理保存

数据处理按照LY/T2189执行。应包括数据建库、数据库管理、数据更新、数据传输、数据使用。

7.2监测报告编写提纲

编写提纲见附录F。

3

DB52/T1808—2024

A

A

附录A

(规范性)

土地覆被类型监测附表

土地覆被类型监测附表见表A.1。

表A.1土地覆被类型监测附表

原生境保护区州(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组

核心区缓冲区保护区合计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