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T 2387-2022 重大活动特种设备安全保障规范 电梯
DB44/T 2387-2022 Major Event Safety Standards for Special Equipment - Elevator Safety Guarantee Manual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2年08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广州市越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广州特种机电设备检测研究院、深圳市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研究院、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广州市黄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广州市番禺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佛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惠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江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肇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广州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司、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广州市特种设备行业协会
- 起草人:
- 郭晋、任馨、张保卫、方刚、陈力、蔡少林、潘海宁、苏健、彭啸亚、林铄众、廖迪煜、张鹏飞、崔天柱、王姝、张炜宁、陈振辉、何建新、张剑斌、肖卫成、张新红、徐俊杰、张丹、张研、廖庶标、李永坚、喻彪、陈冬青、叶亮、杨世界、佘昆
- 出版信息:
- 页数:3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1.140.90
CCSQ78
44
广东省地方标准
DB44/T2387—2022
重大活动特种设备安全保障规范电梯
Specificationsforspecialequipmentsecuritymeasuresformajorevents—Lifts
2022-08-15发布2022-11-15实施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4/T2387—2022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工作程序...........................................................................2
4.1基本原则.......................................................................2
4.2前期准备.......................................................................2
4.3保障实施.......................................................................2
4.4应急处置.......................................................................2
5工作职责...........................................................................2
5.1使用单位.......................................................................2
5.2维护保养单位...................................................................3
5.3制造单位.......................................................................3
5.4检验机构.......................................................................4
5.5应急处置机构...................................................................4
5.6监管部门.......................................................................4
6保密要求...........................................................................5
附录A(资料性)重大活动电梯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自查.................................6
附录B(资料性)重大活动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安全主体责任自查.............................8
附录C(资料性)重大活动电梯安全保障性检验项目......................................10
附录D(规范性)重大活动电梯安全保障性检验项目分级..................................26
附录E(资料性)重大活动电梯保障性检验意见通知书....................................27
附录F(资料性)重大活动电梯安全监管检查表..........................................28
I
DB44/T2387—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级人民政府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归口,并组织
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广州市越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广州特种机电设备
检测研究院、深圳市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研究院、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广州
市黄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广州市番禺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佛山市市场监督管
理局、惠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江门市市场监督管理
局、肇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广州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司、上海三菱电梯
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广州市特种设备行业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郭晋、任馨、张保卫、方刚、陈力、蔡少林、潘海宁、苏健、彭啸亚、林铄众、
廖迪煜、张鹏飞、崔天柱、王姝、张炜宁、陈振辉、何建新、张剑斌、肖卫成、张新红、徐俊杰、张丹、
张研、廖庶标、李永坚、喻彪、陈冬青、叶亮、杨世界、佘昆。
II
DB44/T2387—2022
重大活动特种设备安全保障规范电梯
1范围
本文件提出了重大活动电梯安全保障的工作程序,规定了电梯使用单位、维护保养单位、制造单位、
特种设备检验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机构)、应急处置机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以下简称监管
部门)的具体工作要求及保密规定。
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内重大活动涉及的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其他类别电
梯可参照执行。
注:电梯应急处置机构由监管部门确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7024—2008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术语
GB/T7588.1—2020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第1部分: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
GB/T7588.2—2020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第2部分:电梯部件的设计原则、计算和检验
GB16899—2011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T24474.1—2020乘运质量测量第1部分:电梯
GB/T24474.2—2020乘运质量测量第2部分: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
GB/T24807—2009电磁兼容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产品系列标准发射
GB/T24808—2009电磁兼容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产品系列标准抗扰度
3术语和定义
GB/T7024—2008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重大活动majorevents
由地市级(含)以上人民政府组织或认定的、具有重大影响和特定规模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
体育等活动,分为Ⅰ、Ⅱ、Ⅲ级:
Ⅰ级:党中央、国务院举办的活动;
Ⅱ级:中央各部委、国务院各部委举办的活动,以及由省、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国际性活动;
Ⅲ级:省、市人民政府举办的活动。
3.2
保障性检验supportabilitysafetyinspection
检验机构受活动组织方或相关政府部门委托,针对活动所涉及的电梯,在电梯检验合格的基础上,
对其安全性能等进行验证性的技术检验活动。
1
DB44/T2387—2022
3.3
保障责任方responsibleparties
电梯安全保障活动中涉及的使用单位、维护保养单位、制造单位、检验机构、应急处置机构以及监
管部门等相关责任主体。
3.4
保障区域supportabilityregion
由地市级(含)以上监管部门根据活动涉及场所划分区域,分为核心区、关联区、外围区:
核心区:重大活动涉及的场馆、宾馆、酒店等区域;
关联区:重大活动涉及的机场、车站、地铁等区域;
外围区:重大活动涉及的其他区域。
4工作程序
4.1基本原则
重大活动电梯安全保障工作应遵循“超前部署、规范管理、各负其责、相互协作”的工作原则,严
格按照电梯相关技术规范、标准以及活动组织方的要求,根据活动级别落实经费并组织实施,满足以下
要求:
a)Ⅰ级:由省级(含)以上监管部门确定电梯安全保障总体方案,地市级监管部门组织实施并
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全面监督。
b)Ⅱ级:由地市级监管部门确定电梯安全保障总体方案,组织实施并配合上级主管部门重点抽
查。
c)Ⅲ级:由地市级监管部门确定电梯安全保障总体方案,区(县)监管部门组织实施并配合上
级主管部门随机抽查。
4.2前期准备
重大活动电梯安全保障准备阶段,主要包括下达工作通知、明确活动级别、成立工作组、制定保障
方案、建立应急处置机制等工作。
保障方案至少包括:工作原则、主要目标、保障程序、工作要求、保障区域、日程安排、注意事项。
4.3保障实施
重大活动电梯安全保障实施,主要包括明确主体责任、落实人员到岗、开展全面自查、确保备件供
给、实施保障检验、开展应急演练、反馈现场信息等。
4.4应急处置
重大活动电梯安全保障应急处置,主要包括应急救援、隐患排查、落实整改、信息上报等。
5工作职责
5.1使用单位
5.1.1使用单位负责人应牵头成立使用单位保障工作组,建立保障工作组织架构。
5.1.2应根据保障工作要求,拟定需保障的电梯清单,及时报送监管部门。
5.1.3应制定使用单位保障方案,配合检验机构完成保障性检验以及相关问题整改,如仍存在风险项
2
DB44/T2387—2022
目,应采取加强维护保养、监护使用等措施,确保使用安全。
5.1.4应确保电梯安全技术档案、岗位责任、隐患治理、应急救援等相关安全管理制度齐全,规范“一
梯一档”,做好归档,并长期保存。
5.1.5应确保特种设备使用标志、警示标志、安全注意事项以及服务、投诉、救援电话等相关信息,
标明在电梯显著位置。
5.1.6应委托取得相应资质的单位维护保养电梯,进行定期自行检查,及时排查和消除故障隐患,并
作出记录。
5.1.7对需要使用电梯运载专用设备等大件物品的,应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技术措施或者安排人员进
行现场管理。
5.1.8如需将相关乘客电梯转换为司机操作的专用状态,应安排专人操作,并通知电梯维护保养单位
给予配合。
5.1.9应确保电梯紧急报警装置有效,确保电梯运行期间值班人员在岗。
5.1.10电梯发生故障或者存在事故隐患的,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张贴标识、采取防护措施。
5.1.11发生电梯困人等应急事件时,应立即通知电梯维护保养单位,配合实施救援、安抚及安全指引
工作,并按规定及时上报给监管部门和(或)电梯应急处置机构。
5.1.12应对核心区使用的电梯实施实时视频监控,监控数据应当保存不少于一个月。
5.1.13应制定电梯事故与故障的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在活动举办前完成应急演练,并作出记录。
5.1.14应开展使用单位主体责任自查(见附录A),并作出记录,自查结果应由使用单位相关负责人
签字确认。
5.1.15活动保障期间,应安排电梯安全管理员24小时值班,对于Ⅰ级、Ⅱ级活动,应配备专职安全
管理员,Ⅲ级活动可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员,确保做好日常巡视检查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5.1.16应协助工作人员办理活动现场出入证件,并为维护保养单位提供常用零部件的专用存储场所。
5.2维护保养单位
5.2.1维护保养单位负责人牵头成立维护保养保障工作组,制定维护保养保障方案,建立保障工作组
织架构,落实保障期间岗位职责和排班部署,并按时报送使用单位和监管部门。
5.2.2应根据检验机构要求,配合完成电梯检验,并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整改,结果上报检验机构和监
管部门。如仍存在风险项目,应配合使用单位提出可行方案,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使用安全。
5.2.3应储备充足的电梯维修必要零部件,以应对电梯故障等突发情况。
5.2.4应配合使用单位,对应急预案进行演练,并作出记录。
5.2.5应对活动涉及电梯开展全面维护保养,在年度维护保养和电梯定期检验规定的项目基础上,重
点检查制动器制动距离、层门和轿门导向及保持装置与地坎槽啮合深度、梯级和踏板与围裙板间隙、梳
齿板梳齿与踏面齿缺损等项目。
5.2.6应开展维护保养单位主体责任自查(见附录B),并作出记录,自查结果应由维护保养单位相
关负责人签字确认。
5.2.7如发现电梯存在故障隐患,应及时告知使用单位,消除隐患,实施24小时监测运行,并做好故
障记录,如收到电梯困人报告后应在10分钟内赶到现场实施救援。
5.2.8活动保障期间,对核心区的电梯应安排持有效《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工作经验2年(含)
以上且未发生过违规行为的维护保养人员实行24小时驻场值守,值守人员实施救援时应不少于2人,
Ⅰ级活动至少配备1名工作经验6年(含)以上的维护保养人员,关联区、外围区电梯的维护保养保障
可视情况参照执行。
5.3制造单位
3
DB44/T2387—2022
5.3.1应委派专职人员牵头成立制造单位保障工作组,制定制造单位保障方案。
5.3.2应保障电梯维修必要零部件的供应,建立整机、重要零部件溯源制度,对于已停产或老旧部件,
应提前进行更换或维修改造。
5.3.3应提供电梯安全运行和故障处理的技术指导,协助开展应急救援等专业技能培训,配合检验机
构完成保障性检验。Ⅰ级活动核心区,应安排技术人员在活动期间值守。
5.3.4如发现电梯存在安全隐患的,应及时告知使用单位、维护保养单位,并向监管部门报告,积极
配合完成隐患整改。
5.4检验机构
5.4.1应成立检验机构保障性检验专项工作组,并满足以下要求:
a)Ⅰ级:检验专项工作组组长由机构法定代表人担任,现场检验人员应从事电梯检验工作6年
(含)以上,或具备电梯检验师资格,且从未出现检验责任事故。
b)Ⅱ级:检验专项工作组组长由机构技术负责人担任,现场检验人员应从事电梯检验工作4年
(含)以上,且从未出现检验责任事故。
c)Ⅲ级:检验专项工作组组长由机构法定代表人委派的项目负责人担任,现场检验人员应从事
电梯检验工作2年(含)以上,且从未出现检验责任事故。
5.4.2应制定检验机构保障方案,方案由检验专项工作组组长审核通过。检验项目应涵盖定期检验要
求,再根据需要依据电梯相关技术规范、标准增加检验项目(见附录C)。
5.4.3应根据活动级别及保障区域,开展针对性检验(见附录D)。
5.4.4保障性检验期间,检验专项工作组应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统计检验完成情况,并及时上报给监
管部门。
5.4.5现场检验发现隐患时,应详细填写《电梯保障检验意见通知书》(见附录E,以下简称《通知
书》),并跟进整改情况。如发现严重隐患,应立即向监管部门报告。
5.4.6活动保障期间,应配合监管部门开展监督检查、应急处置等工作。
5.5应急处置机构
5.5.1应成立电梯应急处置保障工作组,应急处置人员应从事电梯应急处置工作6年(含)以上,熟
悉电梯应急处置流程,具备沟通服务能力。
5.5.2应建立24小时应急处置管理体系,包括但不限于地理信息系统、应急救援热线电话标识、电梯
应急救援编码等信息。
5.5.3应设立24小时应急处置优先响应机制,全程跟进处置情况,发现严重风险隐患,应立即报告监
管部门。
5.5.4应委派技术专家指导电梯应急处置演练的实施。技术专家应由从事应急处置工作5年(含)以
上或取得高级工程师(含)职称以上人员担任且熟悉应急处置流程。
5.5.5宜设置电梯运行安全监管平台,实时监测电梯运行状态。
5.6监管部门
5.6.1应设立省级或地市级指挥机构,负责辖区内重大活动电梯安全保障的指挥协调,监管部门负责
人应牵头成立监管部门保障工作组,落实重大活动电梯安全保障经费,及时向各保障责任方下达工作通
知。
5.6.2应协助使用单位为保障人员办理活动现场出入证件。
5.6.3应明确保障区域,确认保障清单,制定电梯安全保障总体方案。
5.6.4应对电梯使用管理及日常维护保养情况进行专项检查(见附录F)。
4
DB44/T2387—2022
5.6.5应督促电梯使用单位、维护保养单位在活动举办前完成全面维护保养以及隐患整改。
5.6.6应督促检验机构及时落实电梯保障性检验,以及隐患整改确认工作。
5.6.7应严格落实执行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制度,严格执行重大活动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制度,加强相
关部门的沟通协助,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及时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完善应急救援预案。
5.6.8保障完成后,应对电梯安全保障总体方案、工作记录、检验报告、整改见证、工作总结等资料
归档。
6保密要求
保障责任方应遵守相关保密规定。
5
DB44/T2387—2022
A
A
附录A
(资料性)
重大活动电梯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自查
重大活动电梯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检查项目、要求见表A.1。
表A.1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情况自查表
序号检查项目检查要求检查结果
1电梯使用标志特种设备使用标志是否有效并张贴在电梯显著位置。
(1)电梯安全管理人员档案是否齐全;
电梯安全管理人(2)电梯安全管理人员是否持证上岗、证书作业项目与实际作业项目是否
2
员持证情况一致;证书是否在有效期内;证书聘用栏目有无聘用信息并加盖公章;
(3)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记录是否齐全。
安全管理制度、
是否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岗位安全责任制度和电梯三角钥匙使用管理制
3电梯三角钥匙使
度。
用管理制度
电梯事故风险防
(1)是否按要求制定针对性的电梯应急预案;
4范、应急救援预
(2)是否在活动举办前开展电梯应急演练,并作出记录。
案和演练记录
日常检查与使用
电梯档案,日常检查与使用状况记录、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近两年电
5状况记录、运行
梯的大修和改造维修记录以及重大部件更换记录是否齐全。
故障和事故记录
(1)电梯监督检验、定期检验报告是否齐全;
定期检验和整改
6(2)《特种设备检验意见通知书》《重大活动电梯保障性检验意见通知书》
情况
中反馈的问题,是否采取有效的措施完成整改。
电梯维护保养单
(1)电梯维护保养合同是否在有效期内;
位资质及人员资
7(2)维护保养单位是否有相应资质;
质、定期自行检
(3)电梯维护保养人员作业资格证是否有效。
查记录
电梯维护保养记录,是否有2人以上维护保养人员到场维护保养;是否
维护保养记录情
8按计划进行维护保养;是否有持证维护保养人员及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
况
人员签字确认;维护保养记录是否完整、及时、真实和有效。
安全注意事项和
电梯安全注意事项、警示标志、紧急报警标志、应急救援标识等是否齐
9警示标志张贴情
全、有效,是否按规定张贴。
况
紧急报警装置是否能正常接通,值班岗位紧急报警装置是否专梯专用且
10电梯内报警装置
有详细操作指引,是否配备安全管理员24小时值班。
呼层、楼层等显
11内外选按钮和楼层显示功能是否正常。
示情况
防止门夹人的保
12防止门夹人的保护装置是否有效。
护装置
6
DB44/T2387—2022
表A.1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情况自查表(续)
序号检查项目检查要求检查结果
维护保养单位出具的限速器动作速度校验记录,是否在校验有效期内(使
13限速器
用年限不超过15年内的每2年一次,超过15年的限速器每1年一次)。
14机房温度机房工作环境是否满足要求。
15井道和底坑环境井道和底坑环境是否满足电梯正常工作条件。
自动扶梯和自动
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出入口处红色中文“停止”开关是否有效,指示
16人行道“急停”
标识张贴是否符合要求。
开关
当扶手带外缘与障碍物之间距离小于400mm时,是否按要求在扶梯在与
自动扶梯与自动
17楼板交叉处以及各交叉设置的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之间应设置固定防
人行道防护挡板
护挡板。
自动扶梯与自动
自动扶梯或者自动人行道的围裙板设置在梯级、踏板或者胶带的两侧时,
人行道梯级、踏
18任何一侧的水平间隙是否不大于4mm,并且两侧对称位置处的间隙总和
板或者胶带与围不大于7mm。
裙板间隙
自动扶梯与自动
19人行道梯级和梳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梯级和梳齿板是否缺损。
齿板
核心区电梯实施查看使用单位是否对核心区电梯实施了实时视频监控,监控数据是否保
20
实时视频监控存不少于一个月。
7
DB44/T2387—2022
B
B
附录B
(资料性)
重大活动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安全主体责任自查
重大活动电梯维护保养单位自查项目及要求见表B.1。
表B.1重大活动电梯维护保养单位自查表
序号检查项目检查要求检查结果
(1)是否取得符合要求的维护保养单位资质;
1维护保养合同
(2)是否与使用单位签署合法有效的维护保养合同。
维护保养人员持(1)是否按要求配备维护保养人员;
2证上岗以及相关(2)维护保养人员是否取得有效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培训(3)维护保养作业人员是否通过安全教育培训考核。
(1)是否制定维护保养计划与方案,使电梯达到安全要求,保证电梯能够
正常运行;
3维护保养方案
(2)对于发现的问题需要通过增加维护保养项目(内容)予以解决时,维
护保养计划与方案是否及时修订。
(1)维护保养设备基本情况和技术参数是否填写清晰完整,且与设备信息
一致;
(2)使用单位、使用地点等信息是否与现场一致,且填写清晰完整;
4维护保养记录(3)维护保养单位、维护保养日期是否填写清晰完整,维护保养人员、使
用单位安全管理人员是否签字确认;
(4)维护保养项目、进行的维保工作以及达到的要求等是否填写完整,对
于调整、更换的零部件是否有详细记载。
(1)是否开展自行检查,是否有自行检查和审核人员的签字、加盖维护保
养单位公章或者其他专用章的自行检查记录或者报告;
(2)自行检查项目及其内容,在年度维护保养项目和电梯定期检验规定的
项目基础上,重点检查以下内容:
①制动器制动能力,测量并记录制停距离;
②层门和轿门导向及保持装置与地坎槽啮合深度不小于制造单位要求,
维护保养自行检
5制造单位无要求时不小于10mm。
查记录及报告
③梯级、踏板与围裙板间隙,当围裙板设置在梯级、踏板或者胶带的两
侧时,任何一侧的水平间隙应不大于4mm,并且两侧对称位置处的间隙总
和不大于7mm;当围裙板设置在踏板或者胶带之上,则踏板表面与围裙板
下端所测得的垂直间隙应不大于4mm;踏板或者胶带产生横向移动时,不
允许踏板或者胶带的两侧与围裙板垂直投影间产生间隙;
④梳齿板梳齿或者踏面齿,应当完好,不得缺损。
8
DB44/T2387—2022
表B.1重大活动电梯维护保养单位自查表(续)
序号检查项目检查要求检查结果
维护保养现场作业人员数量、自身安全防护以及作业现场围蔽、警示等
是否按要求:
(1)在业务所在地有固定的经营场所,配备相应作业人员、仪器设备,并
书面告知所在地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维护保养现场作
6(2)维护保养现场作业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做好自身安全防护;
业
(3)在维护保养期间采取围蔽、警示等安全防护措施;
(4)按规定和计划对电梯进行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等维护保养工作,
并经使用单位签字确认;
(5)在维护保养结束前对维护保养质量进行复核。
安全培训及应急是否配合使用单位,按时开展电梯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安全培训及应
7
演练急演练记录是否完整。
(1)是否设立24小时值班电话;
8应急救援
(2)接到电梯困人故障报告后,救援人员是否在10分钟内到达现场。
9
DB44/T2387—2022
C
C
附录C
(资料性)
重大活动电梯安全保障性检验项目
C.1重大活动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保障性检验项目见表C.1。
表C.1重大活动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保障性检验项目表
检验大项项目编号检验项目检验要求与方法
目测或者测量数据,检查是否满足以下要求:
1.1通道与通道门(1)应当在任何情况下均能够安全方便地使用通道;
(2)通道应当设置永久性电气照明。
目测,并现场操作验证开关功能,检查是否满足以下要求:
(1)机房(机器设备间)设有永久性电气照明;
1.2照明与插座
(2)在靠近入口(或者多个入口)处的适当高度设置一个开关,控制机房(机
器设备间)照明。
目测主开关设置情况,并现场操作验证,检查是否满足以下要求:
(1)主开关不得切断轿厢照明和通风、机房(机器设备间)照明和电源插座、
1.3主开关轿顶与底坑的电源插座、电梯井道照明、报警装置的供电电路;
(2)如果不同电梯的部件共用一个机房,则每台电梯的主开关应当与驱动主机、
控制柜、限速器等采用相同的标志。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JC/T 60006-2020 瓷砖薄贴法施工技术规程 2020-08-31
- HJ1081-2019 土壤和沉积物 钴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019-12-31
- HJ1076-2019 环境空气 氨、甲胺、二甲胺和三甲胺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2019-12-31
- HJ1077-2019 固定污染源废气 油烟和油雾的测定 红外分光光度法 2019-12-31
- HJ1079-2019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氯苯类化合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2019-12-31
- HJ1082-2019 土壤和沉积物 六价铬的测定 碱溶液提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019-12-31
- HJ1080-2019 土壤和沉积物 铊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019-12-31
- HJ688-2019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氟化氢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2019-12-31
- HJ1078-2019 固定污染源废气 甲硫醇等8种含硫有机化合物的测定 气袋采样-预浓缩/气相色谱-质谱法 2019-12-31
- HJ1075-2019 水质 浊度的测定 浊度计法 2019-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