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0138-2013 往复式内燃燃气电站余热利用系统设计规范
GB/T 30138-2013 Design code for exhaust and cooling water heat recovery system of gas electric power plant with recipro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基本信息
本标准适用于陆用往复式内燃燃气电站余热利用系统的工程设计。
发布历史
-
2013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中国石油集团济柴动力总厂、山西汾西重工有限责任公司、郑州金阳电气有限公司、淄博淄柴新能源有限公司、机械工业北京电工技术经济研究所、青岛凯能锅炉设备有限公司、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青岛依科节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青岛汽车散热器有限公司、烟台荏原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杨赛青、党永浩、李树生、王安忠、王令金、王志刚、崔鹤松、张卫华、周效龙、史清晨、张宏斌、陈作俊、王波、贠利民、郭海良、邱玉文、王登峰、高金梁、徐祥根
- 出版信息:
- 页数:13页 | 字数:22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27.100___-
O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彖标准
GB/T30138—2013
往复式内燃燃气电站
余热利用系统设计规范
Designcodeforexhaustandcoolingwaterheatrecoverysystemofgaselectric
powerplantwithreciprocatinginternalcombustionengines
2013-12-17发布2014-05-10实施
GB/T30138—2013
■ir■■i
刖吕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往复式内燃燃气发电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7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集团济柴动力总厂、山西汾西重工有限责任公司、郑州金阳电气有限公
司、淄博淄柴新能源有限公司、机械工业北京电工技术经济研究所、青岛凯能锅炉设备有限公司、煤炭工
业太原设计研究院、青岛依科节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青岛汽车散热器有限公司、烟台往原空调设备有
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杨赛青、党永浩、李树生、王安忠、王令金、王志刚、崔鹤松、张卫华、周效龙、史清晨、
张宏斌、陈作俊、王波、负利民、郭海良、邱玉文、王登峰、高金梁、徐祥根。
T
GB/T30138—2013
往复式内燃燃气电站
余热利用系统设计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往复式内燃燃气电站(以下简称“燃气电站”)的余热利用系统工程的设计原则、设备
要求、计量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陆用往复式内燃燃气电站余热利用系统的工程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76工业锅炉水质
GB/T1883.1往复式内燃机词汇第1部分:发动机设计和运行术语
GB/T7190.1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第1部分:中小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
GB/T7190.2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第2部分:大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
GB/T12145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
GB18361漠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安全要求
GB/T18362直燃型漠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
GB/T18431蒸汽和热水型漠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
GB/T28056烟道式余热锅炉通用技术条件
GB50049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
GB/T50062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
NB/T47004板式热交换器
3术语和定义
GB/T1883.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燃气发动机gasengine
一种基本燃用气体燃料T-作的发动机。
ZGB/T1883.1—2005,定义4.2]
3.2
燃气发电机组gasgeneratingset
由燃气发动机、发电机、控制装置、开关装置和辅助设备联合组成的发电机组。
3.3
燃气电站gaselectricpowerplant
由一台或数台燃气发电组及其相关系统组成的供电电源。
1
GB/T30138—2013
3.4
余热exhaustandcoolingwaterheat
燃气发电机组排烟的热能、燃气发动机缸套水、中冷水的热能和润滑油的热能等。
3.5
燃气冷热电联产系统gas-firedcombinecoolingheatingandpowersystem
布置在用户附近,以燃气发电机组发电,并利用燃气发电机组余热制冷、供热,同时向用户输出电
能、冷(热)的分布式能源供应系统。
3.6
燃气冷热电联产总效率gas-firedcombinecoolingheatingandpoweroverallefficiency
燃气冷热电联产系统发电和余热利用的总有效热量占发动机消耗燃料总热量的百分比。
3.7
余热利用系统exhaustandcoolingwalerheatrecoverysystem
以环境温度为基准,对燃气电站运行过程中排出的热载体热能回收利用的系统。
3.8
余热锅炉exhaustheatboiler
以燃气发电机组排气为热源,产生蒸汽或热水的锅炉。
3.9
补燃型余热锅炉complementarycombustiontypeexhaustheatboiler
具有补充燃烧装置的余热锅炉。
3.10
余热吸收式冷(温)水机组exhaustheatabsorptionchillersCheater)
直接利用燃气发电机组排烟和缸套水进行制冷、制热的机组。可分为烟气型及烟气热水型冷(温)
水机组C
3.11
余热补燃型吸收式冷(温)水机组exhaustheatsupplementary-firedabsorptionchillers(heater)
除利用余热外,还带有燃烧器,可通过直接燃烧燃气制冷、制热的余热吸收式冷(温)水机组。可分
为补燃烟气型及补燃烟气热水型冷(温)水机组。
3.12
热负荷heatload
供热系统的热用户(或用电设备)在单位时间内所需的供热量。
3.13
冷幅coolrange
冷却装置被冷却介质的出口岀水温度与湿球温度之差。
4总则
4.1燃气电站余热利用系统的设计宜不影响发电机组的性能要求,如有特殊要求时,可按制造商和用
户的技术协议进行设计,其影响应在燃气发电机组制造商允许范围内。
4.2燃气电站余热利用系统宜对燃气发电机组缸套水和烟气热量进行联合利用,其燃气冷热电联产总
效率应不小于70%。
4.3余热利用设备应靠近发动机布置,并应设有设备安装、检修、运输的空间及场地,设备间的净距离
应符合各余热设备的安装技术要求。
4.4燃气电站余热利用系统外表面温度高于50匸的设备和管道宜进行保温隔热,对不宜保温且人员
2
GB/T30138—2013
可能接触的部位应设护栏或警示牌。
4.5设备室外布置时,应根据环境条件和设备的要求设置相关防护措施。
4.6余热利用设备的能效等级应满足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
4.7燃气电站余热利用系统设计中应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和劳动安全设计的法律、法规和
标准。
5余热容量的确定
燃气电站余热容量应依据燃气发电机组发电装机容量计算确定,燃气发电机组缸套水余热(中冷水
余热可参照使用)按公式(1)计算,烟气余热按公式(2)计算。
cWk”('k.,(Tkl(,—Tk2.,)/r、
Fm(l)
式中:
Qk——单位时间内燃气发电机组缸套水余热总和,单位为千瓦(kW);
Wk”——燃气发电机组缸套水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7h);
Ck”一一燃气发电机组缸套水比热,单位为千焦每立方米每摄氏度[kj/(m3°C)];
Tkl„一一燃气发电机组缸套水出口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
rk2.,-——燃气发电机组缸套水进口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
式中: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JB/T 7430-1994 木工带锯机 锯轮 1994-09-06
- JB/T 3997-1994 金属切削机床灰铸铁件 技术条件 1994-09-06
- JB/T 7415.3-1994 主轴箱固定型自动车床技术条件 1994-09-06
- JB/T 7415.2-1994 主轴箱固定型自动车床 精度 1994-09-06
- JB/T 7425-1994 超硬磨具 技术条件 1994-09-06
- JB/T 7432.1-1994 多排多轴木工钻床 参数 1994-09-06
- JB/T 7415.1-1994 主轴箱固定型自动车床 参数 1994-09-06
- JB/T 3849.2-1994 仿形车床 精度 1994-09-06
- JB/T 7432.2-1994 多排多轴木工钻床 精度 1994-09-06
- JB/T 7431-1994 自动进给纵剖木工圆锯机 技术条件 1994-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