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831-2013 仿古唐三彩
DB41/T 831-2013 antiquated Tang three-color glazed pottery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3年09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831—2013
仿古唐三彩
2013-09-05发布2013-11-05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41/T831—2013
前言
仿古唐三彩是根据出土的唐代彩色釉陶实物仿制出来的三彩艺术品,其烧制技艺已被认定为国家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使这一传统工艺得到有序传承和发展,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河南省唐三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唐三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洛阳九朝文物复制品有限公司、洛阳唐三彩
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高水旺、刘延庆、王宝民、高顺旺、杨建勋、张舰、田申申。
I
DB41/T831—2013
仿古唐三彩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仿古唐三彩产品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
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出土的唐代三彩实物仿制出来的唐三彩。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303日用陶瓷器缺陷术语
GB/T5000日用陶瓷名词术语
QB/T1634唐三彩
3术语和定义
GB/T3303、GB/T5000、QB/T163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仿古唐三彩
根据出土的唐代三彩实物仿制出来的三彩艺术品。
3.2
精仿类
采用传统工艺,按照出土的唐三彩烧制的仿古产品(包括雕塑品、器皿)。
3.3
普仿类
采用传统工艺,按照出土的唐三彩风格烧制的唐三彩仿古产品(包括雕塑品、器皿)。
3.4
变形
产品在烧制过程中形态的变化。
3.5
落渣、疙瘩
1
DB41/T831—2013
产品表面的不平整物。
3.6
阴裂
釉面下层胎体的裂痕。
3.7
磕碰
产品在生产和搬运过程中产生的残缺。
3.8
釉面擦伤
产品在生产和搬运过程中产生的划痕。
3.9
溶洞
贯穿于产品的釉面和胎体的孔洞。
3.10
毛孔
产品釉面出现的孔洞。
3.11
铁斑
产品釉面呈现的黑褐色斑块。
4产品分类
4.1按产品的仿真程度分为精仿类和普仿类。
4.2按产品的高度分为小、中、大、特四种,见表1。
表1
规格,mm
小型中型大型特型
<200200~450451~800>800
5技术要求
5.1外观质量
2
DB41/T831—2013
产品造型美观,线条纹路粗细均匀流畅,花饰、纹样清晰,釉色应具有唐三彩熔融、流动、光润
的特色,且开片细小均匀,片边微微上翘。在整体外观质量上,精仿类与出土唐三彩一致,普仿类与
出土唐三彩基本一致。
5.2尺寸与搭配
成套产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HG/T 6016-2022 工业用2,3,5,6-四氯吡啶 2022-09-30
- HG/T 6017-2022 工业用四丁基锡 2022-09-30
- HG/T 6010-2022 光稳定剂 聚{[6-[(1,1,3,3-四甲基丁基)氨基]-1,3,5-三嗪-2,4-双[(2,2,6,6,-四甲基-哌啶基)亚氨基]-1,6-己二撑[(2,2,6,6-四甲基-4-哌啶基)亚氨基]} 2022-09-30
- HG/T 6014-2022 工业用生物提取胆固醇 2022-09-30
- HG/T 6038-2022 聚乙烯蜡微粉 2022-09-30
- HG/T 6009-2022 光稳定剂 双(2,2,6,6- 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 2022-09-30
- HG/T 6040-2022 服装合成革用无溶剂聚氨酯树脂 2022-09-30
- HG/T 6039-2022 塑料 水上浮体用改性高密度聚乙烯(PE-HD)材料 2022-09-30
- HG/T 6013-2022 工业用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2022-09-30
- HG/T 6015-2022 工业用2,2'-联吡啶 2022-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