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596-2017 无公害农产品 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
DB14/T 596-2017 Non-polluting agricultural products potato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1年03月
-
2017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山西省薯类脱毒中心、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
- 起草人:
- 姬青云、杜珍、阎会平、冯耀斌、王拴福、弓贵明、田肉虎、韩慧敏、白小东、齐海英、田志刚、徐向东、姚 鹏。
- 出版信息:
-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05
DB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14/T596—2017
代替DB14/T596-2011
无公害农产品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
2017-12-10发布2018-02-10实施
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4/T596—2017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产地环境..........................................................................1
5种薯准备..........................................................................2
6栽培技术..........................................................................2
7病虫害田间防控....................................................................4
8收获贮藏..........................................................................5
附录A(规范性附录)马铃薯药剂拌种..................................................7
附录B(规范性附录)马铃薯主要病虫害田间化学防控....................................8
I
DB14/T596—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14/T596-2011《无公害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与DB14/T596-2011相比主要技
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
——删除和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修订了术语和定义;
——修订了第4章产地环境;
——修订了5.1品种;
——修订了5.2.2种薯催芽;
——修订了5.2.3种薯切块;
——修订了5.2.4药剂拌种;
——修订了6.3.2施肥数量;
——修订了6.4.2种植密度;
——修订了6.5中耕培土和化学除草;
——修订了6.5.4化学调节;
——修订了7.3.4化学防治;
——修订了8.1收获;
——修订了8.2贮藏;
——删除了第9章;
——增加了附录A和附录B。
本标准由山西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薯类脱毒中心、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姬青云、杜珍、阎会平、冯耀斌、王拴福、弓贵明、田肉虎、韩慧敏、白小东、
齐海英、田志刚、徐向东、姚鹏。
II
DB14/T596—2017
无公害农产品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农产品马铃薯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品种和种薯、栽培技术、病虫害
田间防控、收获、贮藏和质量控制。
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农产品马铃薯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8133马铃薯种薯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1066马铃薯等级规格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2789薯类贮藏技术规范
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NY/T5222无公害食品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脱毒种薯
选择不带PSTVd类病毒的马铃薯块茎,应用茎尖组织培养技术获得的、通过病毒检测确认不带PVX、
PVY、PVS、PVA、PVM、PLRV等主要病毒和PSTVd的试管苗(试管薯),经脱毒种薯生产体系逐
代扩繁的符合GB18133相应要求的种薯。
3.2
中心病株
最早发病的植株,并以此为中心向周围扩散蔓延。
4产地环境
1
DB14/T596—2017
产地环境应符合NY/T5010的规定。
5种薯准备
5.1品种
选择已在农业部登记的、适宜当地气候和栽培条件,符合种植目标的优质、高产、抗病、抗逆的专
用品种。
5.2种薯处理
5.2.1种薯质量
选用质量符合GB18133的脱毒种薯。
5.2.2种薯催芽
在播种前20d左右将种薯出窖。淘汰杂薯、病薯、烂薯、畸形薯、表皮粗糙老化以及芽眼凸出、皮
色暗淡的块茎。将种薯置于具有散射光、16℃~20℃条件的室内,摊开2~3层。幼芽萌发后,每隔3~
5d翻动一次,并随时淘汰病薯、烂薯和幼芽纤细、丛生的种薯。当种芽呈5mm紫壮芽时,即可进行整
薯或切块播种。
5.2.3种薯切块
5.2.3.1切种环境温度不应低于10℃。最好在室内或棚内进行,铺设地布。
5.2.3.250g以上较大的种薯可在播前3~5d进行切块,切块大小以25g~40g为宜,每个切块带1~
2个芽眼。100g左右的种薯,应从顶部纵切为2块;大种薯应先从脐部切开,检查是否感染病害,随
后按螺旋式排列的芽眼切为楔型,最后将顶芽部分切为2~4块。将顶芽和尾芽分开存放,分开播种。
脐部可切大块或不采用。
5.2.3.3切刀每使用10min或切到病薯、烂薯时,可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或75%的酒精溶液浸泡1
min~2min,或擦洗消毒,2~3把切刀交替消毒使用,同时进行切板消毒。操作过程中应对场地和器
具进行消毒。
5.2.4药剂拌种
切块后30min内,应在地布上进行拌种。
推荐标准
- T/LZBX 024.1-2023 茶菜肴制作技术流程 第1部分:热食 2023-09-13
- T/NTCYHY 003.9-2018 南通十佳古典菜制作技艺 红烧鳗鱼 2018-12-28
- T/CHC 1006-2023 灵芝孢子油软胶囊 2023-06-09
- T/CEDA 004-2020 森林食品认证技术规范:加工 2020-07-25
- T/FDSA 0053-2024 发酵食品(首席)品鉴官能力评价通则 2024-07-19
- T/HZBX 090-2024 喜粄 2024-05-31
- T/KYO 001-2020 中华绒螯蟹天然海水土池人工育苗技术操作规程 2021-01-18
- T/SSYS 1-2024 饮料食品生产企业CIP、SIP技术规范 2024-10-18
- T/YACA 005-2016 雅鱼菜 第5部分:石烤雅鱼 2016-12-20
- T/FQIA 009-2023 儿童夹心海苔 2023-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