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5/T 4559-2022 特色林果 新梅绿色生产技术规范

DB65/T 4559-2022 Characteristic Forest Fruit New Mamei Green Produ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65/T 4559-2022
标准类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2-05-09
实施日期
2022-07-01
发布单位/组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2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CCSB30

6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标准

DB65/T4559—2022

特色林果新梅绿色生产技术规范

Characteristicforestandfruit—Technicalcodeforgreenproductionofprunus

domesticaL.

2022-05-09发布2022-07-01实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65/T4559—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喀什地区林业工作站、喀什地区瓜果蔬菜产业发展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果

产业发展中心、巴州和静县乃门莫敦镇农牧业发展中心、喀什地区林业和草原局、伽师县农业农村局、

伽师县自然资源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标准化研究院、新疆简正智信标准化服务事务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何健、易首全、李慧民、徐向宇、王磊、姑丽鲜·肉孜、任玲、吐尼沙古·瓦

斯力、孙东、雪莱提·亚生、艾尼瓦尔·扎米尔、邓坤、黎万泽、阿提克木·亚森、田武军、先木奴尔·热

合曼、潘艳艳、尹婷婷、刘敏。

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请咨询喀什地区林业工作站。

对本文件的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喀什地区林业工作站(喀什市世纪大道4号)、新疆维吾尔自

治区林业和草原局(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黑龙江路69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乌鲁木

齐市新华南路167号)。

喀什地区林业工作站联系电话:0998-2825635;传真:0998-2825635;邮编:844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联系电话:0991-5580237;传真:0991-5580237;邮编:830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系电话:0991-2818750;传真:0991-2311250;邮编:830004

I

DB65/T4559—2022

特色林果新梅绿色生产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新梅绿色栽培过程中产地环境、园地选择、品种、栽植、树体管理、土肥水管理、有

害生物防治及采收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新梅的绿色栽培和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8321.1~8321.7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产地环境

应符合NY/T391的规定。

5园地选择

5.1气候条件

果实发育期日平均气温在20℃~27℃,冬季最低气温不低于-25℃,有效积温4000℃以上,无

霜期180d以上。

5.2园地准备

5.2.1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质地为中壤土、轻壤土、沙壤土、沙土。

5.2.2经过土壤改良后,选用砧木苗或嫁接苗建园,土壤总盐含量低于0.6%,地下水位低于1.5m,

土壤pH值≤8.5。

5.2.3选择地点四周林网化健全,地形平整,有灌溉和排水条件,附近无污染源及其它不利条件,交

1

DB65/T4559—2022

通运输便利。

5.2.4栽植前对土地进行平整便于灌溉和排水。

5.3防护林带

5.3.1新梅园宜采用透风式林带,树种应选择适应性强、生长快、树冠高、寿命长,与果树无共同病

虫害,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中、高大乔木和灌木树种(新疆杨、钻天杨、胡杨、沙枣等)。

5.3.2设置主、副林带,主林带应与当地主风方向垂直,由4行~8行树组成,副林带由2行~4行树

组成。

5.3.3防护林面积占果园总面积的8%~12%。

6品种

6.1主栽品种

新梅1号、新梅2号、新梅3号,主栽品种特性描述见附录A。

6.2授粉树配置

6.2.1新梅1号为主栽品种,其自花结实率高,不宜配置授粉树。

6.2.2新梅2号、新梅3号为主栽品种,应配置授粉树用以提高座果率,新梅1号、新梅2号、新梅

3号互为授粉树,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行间按(2:1)~(3:1)的比例配置。

7栽植

7.1苗木选择

苗木选择质量见附录B。

7.2栽植时间

实行春季栽植,在苗木萌芽前的3月中下旬~4月中下旬进行。

7.3栽植密度

株行距宜为(4m×5m)~(4m×7m),每亩24株~34株。

7.4栽植方法

挖定植穴宽为0.8m,深为0.6m,每穴施10kg~30kg腐熟农家肥,将表土与腐熟农家肥拌匀,采

用“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方法定植。

7.5栽后管理

7.5.1栽后及时浇水,树盘可覆膜,立即定干,定干高度宜为60cm~80cm,7d后树穴培土,并扶

正苗木。

7.5.2定植10d~15d浇第二次水,二次水后每20d~25d浇一次水,6月中下旬每株追施氮肥和

磷肥50g,8月下旬停水。

2

DB65/T4559—2022

8树体管理

8.1树形

新梅1号、2号、3号宜选择自然开心形。

8.2整形

主干高50cm~60cm,无中心干,3个或4个主枝均匀分布呈开心状,主枝开张角度60°~70°,每

主枝上选留3个或4个侧枝,树高2.5m~3m。

8.3修剪

8.3.1修剪时间

修剪主要以冬剪为主,一般在2月初~3月初,夏剪为辅,一般在5月~7月进行。

8.3.2幼树期

8.3.2.1幼树期修剪根据生长势宜短截枝长的1/4~1/3,对其他枝条采用轻剪缓放或扭枝、圈枝、拉

枝的修剪方法,培养结果枝组。

8.3.2.2冬季修剪以整形为重点,选留3个或4个主枝,撑、拉开展主枝角度60°~70°,在主枝上

选留角度、方向合适的主侧枝,每年冬季对主枝和主侧枝延长头短截,剪口要留外芽,扩展树冠。

8.3.2.3夏季修剪按整形要求撑、拉主枝开张角度。

8.3.3初果及盛果期树

8.3.3.1冬季修剪首先疏去重叠枝、竞争枝、瘦弱枝,为保留的主枝和侧枝让路,做到主次分明,进

一步撑、拉主枝、侧枝,开张角度,改善内膛和下层的光照条件。

8.3.3.2对主枝、侧枝的顶端延长枝,应去强留中庸枝、斜生枝,主枝上的背上枝、干枯枝、病虫枝、

过密枝要疏除,斜生枝按15cm~20cm间距保留培养,促进形成健壮结果枝成结果枝组。

8.3.3.3树体中、下部枝组及时回缩,回缩后先端发出的新梢,可选留1个中庸枝作延长枝,以削弱

顶端优势,延长下部短果枝的经济寿命。

8.3.3.4夏季修剪以树冠内部直立旺长枝进行圈枝、拉枝、扭梢、轻摘心及疏除过密枝等为主。

8.3.4衰老树

8.3.4.1衰老树应疏除重叠枝、过密枝、病虫枝、下垂枝,打开光路、通风透光。

8.3.4.2采取重剪,回缩骨干枝和较大枝组,更新树冠,部位最好在有较大分枝处发出的壮枝,培育

成骨干枝和枝组,构成新的树冠以结果枝组回缩更新为主,恢复树势。

8.3.4.3对内膛和骨干枝上的徒长枝,进行短截或按倒压平,培养结果枝组,弥补树体下部光秃及枝

组衰退脱光现象。

8.4花果管理

8.4.1保花保果

8.4.1.1当25%的花开放后,喷施0.2%尿素+0.2%硼砂+0.1%磷酸二氢钾的溶液。

8.4.1.2盛花期及花后7d~10d,喷施0.1%花蕾保。

3

DB65/T4559—2022

8.4.2花期放蜂

花期每10亩果园放2箱~3箱蜂,于开花前一周提前将蜂箱放置于核果类果园内。每箱蜂群数量

3000只以上。

9土肥水管理

9.1土壤管理

9.1.1行间提倡间作油菜、豆类、饲草等绿肥作物,绿肥的种植见附录C。

9.1.2大力推进农家肥积造工作,增加有机肥源,农家肥积造见附录D。

9.2施肥管理

9.2.1肥料的使用应符合NY/T394的规定。

9.2.2基肥

9.2.2.1在果实采收后施基肥,基肥种类包括厩肥、绿肥等有机肥料。

9.2.2.2幼树施基肥3Okg/株~35kg/株,盛果期果树施基肥45kg/株~5Okg/株。基肥一般采用沟

施,沟深40cm、沟宽30cm。

9.2.2.3施肥方法包括以下2种:

a)环状沟施法:沿树冠外围投影处开环状施肥沟,将肥料均匀施入沟内,并及时填平;

b)轮换沟施法:在树冠外围两侧(东西或南北)挖施肥沟,东西、南北隔年轮换施肥。

9.2.3追肥

9.2.3.11年可追肥2次,分别在花前和果实膨大期追肥。

9.2.3.2幼树每次每株施0.1kg~0.2kg,盛果期每次每株施1kg左右,以尿素、磷酸二铵、硫酸

钾为主的复混肥。

9.2.3.3春季施氮、磷、钾肥的比例是28:11:12(每千克复混肥约需0.5kg尿素、0.25kg磷酸二

铵、0.25kg硫酸钾)。

9.2.3.4夏季施氮、磷、钾肥的比例是11:14:25(每千克复混肥约需0.1kg尿素、0.3kg磷酸二

铵、0.6kg硫酸钾)。

9.2.3.5追肥可采用沟施在树冠投影下东西、南北不同的方位挖深15cm、宽30cm的追肥浅沟,施

肥后,及时回填土。

9.2.4叶面追肥

9.2.4.1下列为常用的叶面肥及浓度:

a)螯合钙或腐殖酸钙1%~3%;

b)缺铁黄叶病:0.3%~0.5%螯合铁;

c)缺锌症:0.2%~0.5%硫酸锌。

9.2.4.2叶面喷施应选择阴天无雨或晴天上午或傍晚。

9.2.4.35月中旬前后,每隔7d~10d,喷施一次叶面肥,连喷2次~3次。

9.3灌溉

4

DB65/T4559—2022

9.3.1灌溉水质量应符合NY/T391中6.1条款的规定。

9.3.2根据土壤墒情灌水,宜在花期前灌水。全年灌水5次,采用前促后控的原则。3月中下旬花前

水,5月上旬幼果膨大水,6月上旬果实发育水,7月中旬果实成熟前灌水,11月初土壤封冻前灌越冬

水。灌水以沟灌或畦灌为宜,避免大水漫灌。果实成熟20d前应控水,每年灌溉定额400m3/亩~600m3/

亩。

10有害生物防治

10.1主要有害生物种类

10.1.1主要有害生物有春尺蠖、梨小食心虫、杨梦尼夜蛾、吐伦球坚蚧、糖槭蚧、桑白盾蚧、皱小蠹、

大青叶蝉、螨类、黄刺蛾、李小食心虫、苹果蠹蛾。

10.1.2主要病害的种类有流胶病和红点病。

10.2防治原则

10.2.1以生物防治为主,人工物理防治为辅,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植保方针。

10.2.2保护天敌,防止环境污染,保证安全、优质食品的生产。

10.2.3应抓住关键时期,科学合理的用药和采取生物制剂、天敌等生物防控措施,以达到有效控制主

要有害生物的发生和危害,把有害生物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以内。

10.2.4农药的使用应符合NY/T393的规定,绿色栽培可使用的农药制剂清单见附录E。

10.3防治措施

主要有害生物防治具体措施见附录F、附录G。

11采收

11.1采收时间

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达到18%以上时采收。

11.2采收要求

11.2.1采收前20d控水。

11.2.2采收时应避开高温时段,阴雨天、果面潮湿时不适宜采收。

11.2.3应人工采收,轻拿轻放,保持果柄和果粉完整,避免挤压碰伤。

11.2.4采收容器内壁应光洁、柔软,容量不超过5kg。

11.2.5果实周转时完成田间阶段的分选,剔除病、虫、伤、畸形等缺陷果实。

11.2.6田间暂存应避免阳光直射,堆码高度低于1.2m,并留有空隙通风换热,暂存时间不宜超过2h。

11.2.7应快速完成田间周转区至冷藏加工厂区的安全装卸和运输。

11.3分等分级

新梅鲜果分等分级见附录H。

5

DB65/T4559—2022

A

A

附录A

(资料性)

主栽品种特性描述

A.1新梅1号(法兰西)

萌芽力强,成枝力强,树形较直立。定植第3年挂果,第6年进入盛果期,盛果期树以中短果枝及

花束状果枝结果为主,自花结实率6.5%,丰产性能好。叶片大而厚。叶柄浅绿色,一般4月上旬开花,

花期持续8d~12d,果实8月下旬成熟,果实生育期130d,果实卵圆形,果顶突起,缝合线浅,果

底部圆,梗洼宽而浅,果柄长0.8cm~1.0cm。果面深紫红色,被果粉,果肉淡黄色,味极甜,有香

气,干鲜兼用,耐贮运。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落叶,全年生长期240d左右。果个大小均匀,平均单

果重20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4%,离核,核小,可食率95.7%,也可制干,或加工成果脯、果酱、

果酒。鲜食成熟期是8月中下旬,制干加工成熟期是9月上旬。该品种高接换头后第2年开始挂果,3

年~5年为初果期,平均单株产量15kg,第6年进人盛果期,平均单株产量40kg。平均亩产1120kg。

冬季抗寒能力强,能在极端低温-28℃条件下正常越冬,耐盐碱能力较强,花期抗低温、晚霜和大风沙

尘危害能力强。是优良的鲜食、加工兼用品种,耐贮运,果实色泽美观,香甜味美,富含维生素C以及

铁、钾等微量元素。幼果期存在生理落果现象。

A.2新梅2号(女神)

萌芽力强,成枝力强,树形较直立,定植第3年挂果,第6年进入盛果期。树以中短果枝及花束状

果枝结果为主,自花授粉座果率2.5%,异花授粉座果率10%,丰产性好。树冠圆头形,树势强。多年

生枝浅灰褐色,1年生枝灰绿色。叶片大而厚,叶柄浅绿色。4月上旬开花,花期持续7d~9d。鲜食

成熟期是9月上中旬,制干加工成熟期是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果实生育期145d,果实长卵圆形,

有明显的侧沟,平均单果重44g,最大单果重69.2g,果实纵径5.8cm、横径4cm、侧径3.8cm。

果柄长1.2cm~1.6cm。果皮黑紫色,被果粉。果肉黄色,肉质较硬,味酸甜,具香味,可溶性固形

物23%。离核,核小,可食率95%。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落叶,全年生长期245d左右。可鲜食,

耐贮运,也可制干,加工成果脯、果酱、果酒,是优良的鲜食加工兼用品种。该品种高接换头后第2

年开始挂果,3年~5年为初果期,平均单株产量25kg,平均每亩产量700kg,第6年进入盛果期,

平均单株产量45kg。平均每亩产1260kg。冬季抗寒能力强,能在极端低温-28℃条件下正常越冬,

耐盐碱能力较强,花期抗低温、晚霜和大风沙尘危害能力强。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富含维生素C

以及铁、钾等微量元素。具有清热解毒、消暑解渴、养颜美容之功效,长期食用对预防高血压等心脑血

管疾病有保健作用。幼果期存在生理落果现象。

A.3新梅3号(斯太勒)

品种特性萌芽力强,成枝力强,树形较直立。定植第3年挂果,第6年进入盛果期,盛果期树以中

短果枝及花束状果枝结果为主,自花授粉座果率2.2%,异花授粉座果率14.2%,丰产性优。树冠圆头

6

DB65/T4559—2022

形,树势强;多年生枝浅灰褐色,1年生枝灰绿色;叶片大而厚。叶柄浅绿色,4月4日左右开花,花

期持续8d~10d。果实长椭圆形,缝合线明显,沿缝合线两面不对称,平均单果重32g,最大果实单

果重50g,纵径4.5cm、横径3.4cm、侧径3.4cm;果柄长2.1cm~2.4cm;果皮紫黑色,被果粉;

果肉黄色,肉质较硬,充分成熟后变软,甘甜,具菠萝香味。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落叶,全年生长期

240d左右。果个均匀,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4%,离核,核小,可食率95%,是优良的鲜食加工兼用

品种,可鲜食,耐贮运,也可制干,加工成果脯、果酱、果酒。鲜食成熟期是9月上中旬,制干加工成

熟期是9月下旬10月上旬。该品种高接换头后第2年开始挂果,3年~5年为初果期,平均单株产量

30kg,平均每亩产量840kg,第6年进入盛果期,平均单株产量60kg。平均每亩产1680kg。冬季

抗寒能力强,能在极端低温-28℃条件下正常越冬,耐盐碱能力较强,花期可规避低温、晚霜和大风沙

尘危害。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富含维生素C以及铁、钾等微量元素。具有清热解毒、消暑解渴、

养颜美容之功效,长期食用对预防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有保健作用。幼果期存在生理落果现象。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