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2667-2018 黄冠梨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规范
DB13/T 2667-2018 Post-harvest handling techniques for Huangguan pear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8年03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7.080.01
B31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2667—2018
黄冠梨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规范
2018-03-13发布2018-04-13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3/T2667—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遗传生理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关军锋、程玉豆、何近刚、冯云霄、李丽梅、关晔晴。
I
DB13/T2667—2018
引言
黄冠梨是我国北方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优质中早熟梨品种,其果肉细而松脆,汁液丰富,风味酸甜
适口,尤其是果实套袋后果面变得光洁,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我省栽培面积大约60万亩,年产量约
150万吨,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由于黄冠梨成熟较早,果实耐贮性不如鸭梨等晚熟品种,常温条件下
只能存放20天左右。因此,生产中一般采用冷库进行长期贮藏保鲜。但黄冠梨在冷库贮藏期间,易发
生果面褐斑,严重降低果实商品价值。因此,延长贮藏期以及防治果面褐斑的发生是目前黄冠梨亟待
解决的两大难题。
黄冠梨的种植特点为散户种植,在贮藏条件及采后处理技术规范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
有些地区由于贮藏技术不规范,常导致黄冠梨在贮藏期间发生果面褐斑、果心褐变等生理病害,每年
损耗约15%以上,经济损失惊人;此外,黄冠梨采收、商品化包装处理、贮运等技术不规范,致使商品
附加值偏低,影响了黄冠梨上市价格,常常出现丰产不丰收的现象,严重阻碍了我省梨果产业经济发
展。虽然国家、地方陆续出台了梨采收、贮藏、运输、检验检疫等相应的标准,但有关黄冠梨从采收
到贮藏、运输、检验检疫等集成化的技术规范还未见报道。因此,制定科学的“黄冠梨贮运保鲜技术
规范”有利于规范生产,便于果农、经销商、消费者及质检部门的理解和操作,有助于提高黄冠梨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HB 7344.14-1996 数控机床用夹具元件 中型四面钳式定位夹紧座 1996-09-13
- QJ 869.1-1984 塑料挤压模具 圆形塑料挤压模 1984-09-05
- QJ 869.2-1984 塑料挤压模具 圆形塑料挤压模 1984-09-05
- HB 6978-1994 卡销 1994-06-01
- QJ 871.2-1984 塑料挤压模具 矩形垂直分型塑料压模 1984-09-05
- SJ 444-1973 高压整流管阳极电流与欠热时阳极电流的测试方法 1973-02-26
- HB 2018-1974 平触头 1974-11-11
- HB 4081-1988 B型双耳凹模座 1988-04-09
- QJ 2533.2-1993 小型组合弯曲模元件 B型凹模固定块 1993-03-29
- HB 4363-1989 长方推板 1989-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