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T 1776-2008 八角栽培技术规程

LY/T 1776-2008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planting star aniseed trees

行业标准-林业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LY/T 1776-2008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林业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8-09-03
实施日期
2008-12-01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林业局
归口单位
国家林业局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八角栽培的产地环境要求、八角栽培过程的技术内容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八角产地的选择和建设以及八角的栽培管理。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起草人:
马锦林、陈国臣、张乃燕、李开祥、张日清、廖建明、覃玉荣、凌绍明、赵海鹄、江泽鹏、曾祥艳、曹继钊
出版信息:
页数:10页 | 字数:17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犐犆犛65.020.40

犅66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

犔犢犜17762008

八角栽培技术规程

犜犲犮犺狀犻犮犪犾狉犲狌犾犪狋犻狅狀犳狅狉犾犪狀狋犻狀狊狋犪狉犪狀犻狊犲犲犱狋狉犲犲狊

犵狆犵

ㅤㅤㅤㅤ

20080903发布20081201实施

国家林业局发布

/—

犔犢犜17762008

八角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八角栽培的产地环境要求、八角栽培过程的技术内容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八角产地的选择和建设以及八角的栽培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林木种子检验规程

GB27721999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八角

GBT7652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8321.18321.7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造林技术规程

GBT157762006

ㅤㅤㅤㅤ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果用林犾犪狀狋犪狋犻狅狀犳狅狉狊犲犲犱狌狊犲

以采果为栽培目的的八角林。

3.2

叶用林犾犪狀狋犪狋犻狅狀犳狅狉犾犲犪犳狌狊犲

以采枝叶蒸油为主的八角林。

4产地要求

4.1产地的选择

在八角适生区域内,选择空气清新、水质纯净、不受污染源影响或污染物限值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具

有良好生态环境的农业生产区域作为八角的产地。

4.2产地环境条件

八角产地环境条件主要包括空气、土壤和水三大因素。

4.2.1产地空气环境质量

八角产地空气环境质量指标应符合GB3095要求。

4.2.2产地土壤环境质量

土壤环境质量指标应符合GB15618要求。

4.2.3产地灌溉水质量

灌溉水中各项污染物含量限值应符合GB5084要求。

/—

犔犢犜17762008

5品种类型的选择

不同的栽培区域选择不同的适宜品种(参见附录)。

6栽培技术要求

6.1造林地的选择和规划

6.1.1造林地的选择

6.1.1.1造林地气候条件

6.1.1.1.1区域范围

北纬,东经的区域范围为宜;垂直分布在海拔以下的低山

21°40′25°47′104°50′110°20′1200m

~~

丘陵地带为宜。

6.1.1.1.2温度

年平均温度为20℃23℃,最冷月平均温度10℃以上,最低温度-5℃以上,最热月平均温度

28℃以下,年积温4000℃以上,无霜期315天以上。

6.1.1.1.3湿度

年降水量1200mm以上,年平均空气相对湿度80%以上。

6.1.1.1.4光照

叶用林造林选择湿润肥沃的阴坡、半阳坡;果用林造林选择有足够阳光的阳坡、半阳坡。

6.1.1.1.5风

在避强风的山坡中下部造林。

6.1.1.2种植环境

ㅤㅤㅤㅤ

6.1.1.2.1土壤

造林地为值的酸性红壤土或黄壤土,土层以上、疏松、肥沃、湿润。忌用石灰

H4.05.580cm

p~

母岩发育成的土壤作造林地。

6.1.1.2.2地形

选择海拔1200m以下的低山或丘陵阳坡、半阳坡的中下部造林,风口地、低洼积水地不能造林。

6.1.1.2.3植被

常见植被为以五节芒为主的高草群落、生长茂盛的灌木林。

6.1.2作业设计

按/—执行。

GBT157762006

6.2整地造林

6.2.1整地

坡度小于的造林地,可全垦整地,深挖,适当保留山顶、山脚和山沟部位的

6.2.1.115°20cm30cm

植被。

6.2.1.2坡度15°25°的造林地,沿等高线进行带状整地,带宽3m,带与带之间间隔0.5m1m,带

~~

内全垦挖坑(规格为50cm×50cm×40cm),带间山顶、山脊、山脚等保留原生植被。

坡度以上的造林地,进行块状整地,即沿等高线按株行距挖坑,坑的规格同,块间

6.2.1.325°6.2.1.2

植被除高大乔灌木外均保留。

整地时翻出黄心土,把表土及腐殖质回填坑内,清理及整地在月至次年月进行。

6.2.1.4111

6.2.2造林

6.2.2.1造林密度

6.2.2.1.1果用林

采用株行距为、稀植。

3m×3.5m3m×4m

/—

犔犢犜17762008

6.2.2.1.2叶用林

采用株行距为或密植。

1m×1.7m1.3m×1.3m

6.2.2.1.3果、叶两用林

采用1m×1.7m的株行距。

6.2.2.2植苗造林

6.2.2.2.1裸根苗造林

果用林用年年生良种实生苗或嫁接苗,叶用林采用年年生实生苗,在月到月间新

121223

~~

芽未萌动之前进行造林,苗木随起随种植,苗根切忌风吹日晒。

6.2.2.2.2容器苗造林

造林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