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5670.29-2017 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 第29部分:代谢和毒物动力学试验
GB/T 15670.29-2017 Toxicological test methods for pesticides registration—Part 29:Metabolism and toxicokinetics study
基本信息
本部分适用于为农药登记而进行的代谢和毒物动力学试验。
发布历史
-
2017年07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
- 起草人:
- 张宝真、张丽英、陶传江
- 出版信息:
- 页数:13页 | 字数:22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65100
B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567029—2017
部分代替.
GB/T15670—1995
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
第29部分代谢和毒物动力学试验
:
Toxicologicaltestmethodsforpesticidesregistration—
Part29Metabolismandtoxicokineticsstud
:y
2017-07-12发布2018-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1567029—2017
.
前言
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分为以下部分
GB/T15670《》:
第部分总则
———1:;
第部分急性经口毒性试验霍恩氏法
———2:;
第部分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序贯法
———3:;
第部分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概率单位法
———4:;
第部分急性经皮毒性试验
———5:;
第部分急性吸入毒性试验
———6:;
第部分皮肤刺激性腐蚀性试验
———7:/;
第部分急性眼刺激性腐蚀性试验
———8:/;
第部分皮肤变态反应致敏试验
———9:();
第部分短期重复经口染毒天毒性试验
———10:(28);
第部分短期重复经皮染毒天毒性试验
———11:(28);
第部分短期重复吸入染毒天毒性试验
———12:(28);
第部分亚慢性毒性试验
———13:;
第部分细菌回复突变试验
———14:;
第部分体内哺乳动物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
———15:;
第部分体内哺乳动物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16:;
第部分哺乳动物精原细胞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17:/;
第部分啮齿类动物显性致死试验
———18:;
第部分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19:;
第部分体外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突变试验
———20:;
第部分体内哺乳动物肝细胞程序外合成试验
———21:DNA(UDS);
第部分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损害与修复程序外合成试验
———22:DNA/DNA;
第部分致畸试验
———23:;
第部分两代繁殖毒性试验
———24:;
第部分急性迟发性神经毒性试验
———25:;
第部分慢性毒性试验
———26:;
第部分致癌试验
———27:;
第部分慢性毒性与致癌合并试验
———28:;
第部分代谢和毒物动力学试验
———29:。
本部分为的第部分
GB/T1567029。
本部分按照给出的规则起草
GB/T1.1—2009。
本部分部分代替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
GB/T15670—1995《》。
本部分与的毒物代谢动力学试验部分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GB/T15670—1995:
修改和调整了总体结构和编排格式
———;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章
———“”(2);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特别是关于毒物动力学的术语和定义见第章
———“”,(3);
详细阐述了试验的目的见第章
———(4);
Ⅰ
GB/T1567029—2017
.
对受试物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指出如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受试物只观察生物样品中总放
———,,
射活性的动态变化由于不能确定所测的是什么化学物质因此除了能获得一个总放射活性的
,,
表观消除半减期外其他毒物动力学参数都可能是不可靠的由此而引出的任何结论都必须持
,,
慎重的态度见年版的
(6.1,199520.4.2);
提出了生物样品中受试物和或其代谢产物的分离和测定方法的建立是毒物动力学试验的前
———/
提应尽可能采用专一的检测受试物和或其代谢产物原型的方法同时也指出了应用放射性
,/,
同位素标记受试物进行毒物动力学试验的优点和它的局限性见
(6.3);
染毒途径除静脉注射和经口染毒外增加经皮和吸入染毒并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见
———,,(6.4.2,
年版的
199520.3);
增加了生物样品的采集对采样时点观察期限采样途径采样方式采样量等提出了要求
———“”,、、、、
见
(6.5);
用观察项目替代原来的试验步骤分别以毒物动力学基本特征分析吸收分布排泄和消
———“”“”,、、、
除及生物转化为观察目标提出了具体的试验步骤增强了代谢和毒物动力学试验的可操作
,,
性并为阐明农药的代谢和毒物动力学特征提供了更丰富更全面的科学数据和信息见第
,、(7
章年版的
,199520.5);
增加了研究的时机对农药毒理学研究的不同阶段提出了合理安排代谢和毒物动力学试验
———“”,
的建议见第章
(8);
增加试验报告的内容要求见第章
———“”(10)。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
。
本部分起草单位农业部农药检定所
:。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宝真张丽英陶传江
:、、。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GB/T15670—1995。
Ⅱ
GB/T1567029—2017
.
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
第29部分代谢和毒物动力学试验
:
1范围
的本部分规定了代谢和毒物动力学试验的基本原则方法和要求
GB/T15670、。
本部分适用于为农药登记而进行的代谢和毒物动力学试验
。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
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
GB14925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
31
.
毒物动力学toxicokinetics
研究化学物质在体内量变规律的科学它从速度论的观点出发研究化学物质在吸收分布生物
。,、、
转化和排泄过程中随时间发生的量变规律用数学模式系统地分析和阐明化学物质在体内的位置数量
,、
与时间的关系探讨这种动力学过程与毒作用强度和时间的关系
,。
32
.
速度rate
机体或机体某部位在单位时间内转运或消除化学物质的量或浓度的变化用xt表示对恒速
,d/d。
过程可用平均速度xt表示单位是-1或-1
,Δ/Δ。mg·hμg·min。
33
.
速率常数rateconstant
机体或机体某部位化学物质转运或消除的速度与该部位化学物质的量或浓度的比值即xt
,(d/d)/
X单位是时间的倒数-1或-1
。hmin。
34
.
零级速度过程zeroorderrateprocess
化学物质转运或消除的速度与化学物质的量或浓度的零次方成正比即xtKX0因为
,(d/d)=。
X0所以xtK即零级速度过程就是恒速过程与化学物质的量或浓度无关可用速度来
=1,(d/d)=,,,
衡量
。
35
.
一级速度过程firstorderrateprocess
化学物质转运或消除的速度与化学物质的量或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即xtKX1可用速率
,(d/d)=,
常数来衡量单位为时间的倒数-1或-1
,hmin。
1
GB/T1567029—2017
.
36
.
混合速度过程mixorderrateprocess
化学物质转运或消除的速度过程随化学物质的量或浓度而变当化学物质的量或浓度高时运转
。,
或消除的机能被饱和呈零级速度过程化学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降到一定水平后呈一级速度过程
,;,。
混合速度过程可用下式表示
:
CtVCKC
(d/d)=m/(M+)
式中
:
Ct在t时间化学物质被转运或消除的速度单位为毫克每升小时或微克每毫升分
(d/d)———,(mg·
-1-1或-1-1
L·hμg·mL·min);
V化学物质被转运或消除过程的理论最大速度单位为毫克每升小时或微克每毫升分
m———,
-1-1或-1-1
(mg·L·hμg·mL·min);
C化学物质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或微克每毫升-1或-1
———,(mg·Lμg·mL);
K米氏常数即当化学物质被转运或消除的速度相当于最大理论值一半时的化学物质
M———,
量或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或微克每毫升-1或-1
,(mg·Lμg·mL)。
37
.
毒-时曲线和毒-时半对数曲线dose-timecurveandsemi-logarithimicdose-timecurve
以时间为自变量毒物的数量特征为应变量所作的算术坐标图为毒时曲线以毒物的数量特征的
,-,
自然对数为应变量所作的图为毒时半对数曲线它们除能反映毒物在体内的配置状态毒物量的经时
-。、
变化和速度特征外毒时曲线下面积还能反映进入体循环的毒物量毒时半对数曲线可被用作按残
,-。-
数法求解毒物动力学参数的工具
。
38
.
房室和房室模型compartmentandcompartmentmodel
在毒物动力学研究中为研究和数学推导的方便将机体划分成若干部分将动力学即速度特征
,,“”,
相似的体液脏器组织划归同一部分并称之为房室它只是毒物动力学中的抽象划分不一定有直
、、“”,。,
观的生理解剖学意义它描述了毒物在体内的配置状况把各房室借助各种流向速度串接起来构成
。。,
一种反映毒物配置的具有速度论特征的模型称为房室模型它是毒物动力学研究中的主要模型
。。
39
.
吸收absorption
化学物质由染毒部位或经染毒途径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
310
.
分布distribution
进入体循环的化学物质向机体各可分布的体液组织脏器转运的过程
、、。
311
.
代谢metabolism
进入体内的化学物质在体液酶系统或肠道菌丛等的作用下发生化学结构变化的过程代谢
pH、。
又称生物转化
。
312
.
排泄excretion
已被吸收的化学物质和或其代谢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
313
.
消除elimination
化学物质原形从机体或机体某部位消失的过程它是所有的代谢和排泄作用的总和
,。
2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QJ 1145.23A-2007 焊接夹具零件及部件 第23部分:高支座 2007-05-22
- HB/Z 5107.15-2004 镁合金化学氧化溶液分析方法 第15部分:EDTA容量法连续测定重铬酸钾硫酸锰氧化溶液中硫酸锰和硫酸镁的含量 2004-09-01
- DL/T 502.11-2006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 第11部分:硫酸盐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2006-05-06
- HB 6140.4-1987 金属薄板成形性试验方法 弯曲试验 1987-09-18
- QJ 1848-1990 电铸芯模在电铸前、后的处理方法 1990-01-13
- HG/T 2277-1992 各色硝基外用磁漆 1992-06-01
- JB/T 3411.89-1999 锥柄镗铰刀杆 尺寸 1999-05-20
- GB/T 867-1986 半圆头铆钉 1986-07-02
- HB 4-135-1983 装有内外锥管嘴的1组钢丝编织软管 1984-08-23
- JB/T 4104-1994 剃前齿轮滚刀技术条件 1994-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