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4130-2022 棉花病虫草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DB34/T 4130-2022 The Green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iques for Cotton Pathogens, Pests and Weeds Handling Manual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2年03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安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潜山市梅城镇农业技术推广站、中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CCSB04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4130—2022
棉花病虫草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Technicalcodeofpracticeforgreenintegratedcontrolofdiseasesandinsectpests
andweedsincottonfield
2022-03-29发布2022-04-29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4/T4130—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潜山市梅城镇农业技
术推广站、安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中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淑英、郑曙峰、陈敏、路献勇、陈杰来、程福如、马艳、刘小玲、阚画春、
王维、徐道青、胡本进、柴莉英。
I
DB34/T4130—2022
棉花病虫草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棉花主要病虫草害绿色防治的防控策略、防控对象、农业防控、物理防控、生物防控
和化学防控。
本文件适用于棉花主要病虫草害的绿色综合防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4407.1经济作物种子第1部分:纤维类
GB10395.6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技术要求第6部分:植物保护机械
GB/T18678植物保护机械农业喷雾机(器)药液箱额定容量和加液孔直径
DB34/T1336棉花专用缓控释肥料一次性减量施用技术规程
DB34/T1337-2020棉田全程安全除草技术规程
DB34/T3648农用无人机棉花田间管理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防控策略
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综合应用农业、物理、生物等绿色防控措施,选用安全、经济、高效农药和
高效药械进行化学防控。转Bt基因抗虫棉不应使用含苏云金杆菌成分的药剂。
5防控对象
病害
播种期主要有立枯病、炭疽病等;苗蕾期主要有枯萎病、黄萎病、立枯病等;花铃期主要有铃疫病、
炭疽病、红腐病等。详见附录A。
虫害
播种期主要有地老虎、蛴螬等;苗蕾期主要有棉蚜、棉叶螨、棉盲蝽等;花铃期主要有棉盲蝽、棉
叶蝉、棉铃虫、棉红铃虫、斜纹夜蛾等。详见附录A。
草害
1
DB34/T4130—2022
播种期主要有莎草、马齿苋等;苗蕾期主要有牛筋草、马唐、千金子、旱稗、反枝苋、铁苋菜、龙
葵、苦蕺等。详见附录A。
6农业防控
选用抗性品种
选用通过审定的抗病虫、高产、优质棉花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7.1的规定。
科学肥水管理
6.2.1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喷施含钾、硼、锌、硅、抗逆诱导物质等多种有效成份的叶
面肥。施肥按DB34/T1336的规定执行。
6.2.2合理灌溉,不应大水漫灌。低洼易涝地做好排水,减轻枯萎病、黄萎病等喜湿性病害及禾本科
杂草的发生;干旱条件下及时适量灌水,减轻棉叶螨、棉蚜的发生。
加强田间管理
6.3.1适期播种,合理密植;适时中耕。
6.3.2枯、黄萎病重地宜实行水旱轮作。
6.3.3清除棉田周边杂草,减少棉蚜、棉叶螨、棉盲蝽等害虫的发生基数。
7物理防控
安装杀虫灯、设置信息素诱芯和喷施食诱剂、种植诱作物等,诱杀棉铃虫、斜纹夜蛾、棉盲蝽等
害虫成虫。
棉花苗蕾期枯、黄萎病零星发生且发病率≤1‰时,拔除病株,挖出病土。
草害物理防控按DB34/T1337-2020中第3.3、5.4条的规定执行。
8生物防控
保护和利用棉田瓢虫类、食蚜蝇类、草蛉类、蚜茧蜂类和寄生螨类等天敌资源。当天敌数量与蚜
虫数量比大于1:120时,不宜施用化学农药;当天敌数量与蚜虫数量比小于1:120时,且百株蚜量大于
500头时,可进行化学防治。
优先使用植物源农药、微生物农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频次。宜使用芸苔素内酯、赤
霉素、氨基寡糖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提高棉花抗逆性。
9化学防控
防控原则
9.1.1预防为主,达标防治,统防统治。
9.1.2应选用取得在棉花上登记的药剂,合理混用、科学轮换、减量增效。
播种期化学防控
2
DB34/T4130—2022
选用针对性的种衣剂拌种或包衣处理(参见附录B),防控土传病害和老虎、金针虫、蛴螬等地下
害虫地及棉蚜、棉叶螨等。
苗蕾期化学防控
9.3.1化学防控对象
如下:
——病害有枯萎病、黄萎病、炭疽病、立枯病等;
——虫害有地老虎、棉蚜、棉叶螨、棉盲蝽、棉铃虫等;
——草害有牛筋草、马唐、千金子、反枝苋、铁苋菜等(详见附录A)。
9.3.2化学防控指标
9.3.2.1虫害化学防控指标
主要虫害化学防控指标如下:
——定苗前地老虎新危害株率达10%或定苗后新危害株率达3%;
——蜗牛达到30头/m2;
——棉蚜百株数量达到3000头以上或卷叶株率达到30%;
——棉花苗期棉蓟马危害株率达5%,现蕾后危害株率20%;
——棉叶螨危害红叶株率达到20%~25%;
——棉盲蝽苗期百株成虫3头~5头或蕾期百株成虫10~15头时,进行药剂喷雾防治。
9.3.2.2病害化学防控指标
主要病害化学防控指标如下:
——当枯萎病、黄萎病发病率达到0.1%~5.0%时进行药剂喷雾防治,间隔20d,连喷2次;
——当枯萎病、黄萎病发病率达到5.0%以上时进行药剂灌根防治,间隔7d~10d,连灌2
次。
9.3.2.3药剂选择
参见附录B。
9.3.3杂草化学防控
按DB34/T1337中第5条的规定执行。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CEEIA 739-2023 中小型电机生产企业 碳排放核算方法 2023-12-28
- T/DZJN 361-2024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产品碳足迹评价导则 第5部分:双极板 2024-09-20
- T/CASME 1824-2024 阻燃绝缘塑料保护管 2024-12-20
- T/SPSTS 034-2024 水系锌离子电池通用技术规范 2024-07-05
- T/CIET 855-2024 低压浇注母线槽技术规范 2024-12-04
- T/CIEP 0102-2024 电动机智能化等级评价导则 第1部分 三相异步电动机 2024-08-27
- T/SHPTA 071.1-2023 高压电缆附件用橡胶材料 第1部分:绝缘橡胶材料 2023-12-29
- T/QGCML 4116-2024 油浸式变压器安全散热装置 2024-04-22
- T/CSEE 0358-2023 电气设备红外测温窗口 2023-08-14
- T/CASMES 424-2024 超高压输电线路防风评估及加固技术导则 20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