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4687-2024 癌症疼痛规范化治疗病房建设技术要求
DB32/T 4687-2024 Cancer Pain Standardized Treatment Ward Construction Technical Requirement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4年0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2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1.040.11
CCSC50/64
!7,
DB32/T4687—2024
癌症疼痛规范化治疗病房
建设技术要求
Technicalrequirementsfortheestablishmentofstandardized
treatmentwardsforcancerpain
2024-02-05发布2024-03-05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DB32/T4687—2024
目次
前言……………………………Ⅲ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总体要求……………………2
5制度建立……………………2
6癌痛规范化治疗诊疗流程建立……………3
7患者宣教和随访……………5
8医护人员培训………………6
9药剂管理……………………6
附录A(规范性)癌痛强度评估量表…………7
附录B(规范性)癌痛性质评估量表…………9
附录C(规范性)癌痛全面评估量表………………………11
附录D(规范性)爆发痛评估量表…………13
附录E(规范性)评估焦虑/抑郁心理状态量表……………15
参考文献………………………17
Ⅰ
DB32/T4687—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苏省卫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省肿瘤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东部战区总医
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南通
市肿瘤医院、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泰州市人民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冯继锋、沈波、周国仁、陆建伟、孟爱凤、杨扬、赵敏、许潇月、束永前、蒋书娣、
刘宝瑞、袁玲、褚晓源、邵华、陈凯、申文、华东、倪美鑫、杨磊、黄俊星。
Ⅲ
DB32/T4687—2024
癌症疼痛规范化治疗病房
建设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癌症疼痛规范化治疗病房建设的总体要求、制度建立、癌症疼痛诊疗流程建立、癌症疼
痛患者的宣教和随访、医护人员培训与药剂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开展癌症疼痛规范化治疗病房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疼痛pain
一种与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情感体验,或与此相似的经历。
3.2
癌症疼痛cancerpain
由原发癌症本身或转移或其治疗引起的疼痛。
注:简称“癌痛”。
3.3
背景痛backgroundpain
在前一周中疼痛持续时间每天≥12h,或不应用镇痛药就会出现的疼痛。
3.4
爆发痛breakthroughpain
背景痛控制相对稳定、镇痛药物充分应用的前提下,自发或在某些可预知或不可预知因素的诱发下
突然出现的短暂疼痛加重。
3.5
伤害感受性疼痛nociceptivepain
由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或器官组织并破坏其结构而引起的疼痛,其感觉神经系统是正常的。
注:伤害感受性疼痛包括躯体痛和内脏痛。
3.6
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pain
一种躯体感觉神经系统的损伤或疾病直接造成的疼痛,由痛觉传递神经纤维或疼痛中枢产生异常神
经冲动所致。
1
DB32/T4687—2024
3.7
剂量滴定doestitration
调整阿片类药物剂量以达到充分缓解疼痛且药物不良反应可接受的过程。
4总体要求
4.1医院要求
应为二级以上(含)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
4.2科室要求
4.2.1肿瘤科
开展肿瘤科临床诊疗工作5年以上,床位不少于20张;具有独立设置的肿瘤科门诊,能够为癌痛患
者提供门诊服务;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具有培训癌痛治疗医师和护士的能力。
4.2.2疼痛科
开展疼痛科临床诊疗工作2年以上,设置疼痛科门诊,床位不少于5张;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具有
培训癌痛治疗医师和护士的能力。
4.3人员要求
4.3.1数量要求
医院至少有4名医护人员经过相关培训专门负责癌痛评估与治疗工作,其中至少有2名医师、2名
护士。至少1名临床药师负责指导全院癌痛规范化治疗的合理用药。
4.3.2资质要求
4.3.2.1医师:具有5年以上肿瘤科临床诊疗工作经验,或2年以上疼痛科临床诊疗工作经验,具有主治
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依法取得麻精药品处方权,并熟练掌握《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处方管
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文
件;熟练掌握癌痛患者全面疼痛评估方法;熟练掌握各种止痛药物的特性、使用方法以及不良反应的处理
方法;能够独立开展癌痛患者疼痛评估和治疗工作。
4.3.2.2护士:具有3年以上肿瘤科护理工作经验,或2年以上疼痛科护理工作经验,具有护师及以上专
业技术资格;熟练掌握肿瘤科、疼痛科护理技能,掌握疼痛评分和疼痛护理操作流程,能够协助医师对患
者进行癌痛全面评估和治疗;能够配合医师做好癌痛患者治疗相关宣教工作。
4.3.2.3药师:具有1年以上抗肿瘤药物及镇痛药物临床药学工作经验,具有药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
为临床医师、护士提供癌痛治疗药物的合理用药指导。
5制度建立
5.1成立协调小组
成立由癌痛规范化治疗病房建设科室、医务科、药剂科、护理部、肿瘤科、疼痛科、门诊部等相关科室
负责人组成的癌痛规范化治疗病房建设协调小组,医院领导任协调小组组长。协调小组解决影响癌痛规
范化治疗病房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制定癌痛规范化治疗病房建设的病房工作管理制度。
2
DB32/T4687—2024
5.2建立监督机制
医院领导或授权医务科定期检查相关科室癌痛规范治疗、医疗安全保障、患者教育及随访、医护人员
培训学习情况,并纳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考核。
5.3建立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制度
5.3.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
事管理规定》等文件要求,完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制度,改进工作机制,优化管理流程,保障患者方
便、足量、合理使用止痛药物,满足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需求。
5.3.2为门(急)诊癌痛患者开具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符合《处方管理办法》有关规定,不应限制阿
片类药物单次剂量及门诊患者获得缓释制剂15日用量。
5.3.3麻醉药品注射剂仅限于医疗机构内使用或由医护人员出诊至家中使用;口服短效阿片类药物仅限
于爆发痛及滴定治疗使用,应配合长效缓释阿片类药物使用,制定相应管理规定,不准许短效阿片类药物
院外长期单独使用。
5.3.4麻醉药品处方实行电子化打印管理。
6癌痛规范化治疗诊疗流程建立
6.1总体目标
建立健全癌痛规范化诊疗相关流程,包括常规筛查、全面评估、合理诊断、有效镇痛、预防和控制不良
反应、积极宣教和定期随访以及医护人员和临床药师等参与全程管理。
6.2落实患者知情同意制度
履行病情告知义务,尊重患者知情同意的权利。实施癌痛规范化治疗前,向患者及其家属告知开展
癌痛治疗的目的、风险、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
6.3癌痛筛查
应把握与就诊患者接触的每次机会进行癌痛筛查,包括初次接诊、后续每次接触以及新的治疗、操作
开始前,具体包括:
a)患者门诊首诊和首日入院时,筛查患者是否存在癌痛;
b)患者病情变化时,筛查患者是否存在癌痛;
c)患者接受有创性操作(如穿刺、置管和拔管等)时,筛查患者是否有发生癌痛的可能并预先处理;
d)患者存在癌痛客观行为表现(面部表情、呻吟和躯体动作等)时,筛查患者是否有癌痛等
6.4癌痛评估
6.4.1基本原则
癌痛评估是合理且有效进行镇痛治疗的前提,评估过程应在保证患者舒适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准
确、全面并遵循“常规、量化、全面、动态”的原则。
6.4.2癌痛评估时机
把握与患者接触的每次机会进行癌痛评估,包括:
a)入院8h内应对患者癌痛情况进行常规评估,24h内进行全面评估。病程记录体现对癌痛的评
3
DB32/T4687—2024
估和及时癌痛处理;
b)癌痛控制稳定患者,应每日至少进行1次常规评估,每两周进行1次全面评估;
c)癌痛控制不稳定患者,如出现爆发痛、癌痛加重或剂量滴定过程中应及时评估;如出现新发癌
痛、癌痛性质或镇痛方案改变时应进行全面评估;
d)应用镇痛药后,应依据给药途径及药物达峰时间评估癌痛情况。
6.4.3癌痛评估工具
6.4.3.1癌痛强度评估量表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用评估量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analoguescale,VAS)、数字评分量表
(numericratingscale,NRS)、语言评分量表(verbalratingscale,VRS)和面部表情疼痛评分量表(faces
painscale⁃revised,FPS⁃R),病床旁放置疼痛评分表,并告知患者如何使用。
对于无法语言交流的认知障碍或智力障碍的患者,行为观察是疼痛评估的有效方法,可使用晚期痴
呆者疼痛评估量表(PAINAD);意识障碍的机械通气患者可使用重症监护患者疼痛观察工具(CPOT)
(按照附录A)。
6.4.3.2癌痛性质评估量表
鉴别伤害感受性疼痛与神经病理性疼痛使用疼痛性质的评估量表DN4问卷(douleurneuropathique
4questions)和IDpain量表,按照附录B。
6.4.3.3癌痛全面评估量表
全面疼痛评估使用简明疼痛评估量表(briefpaininventory,BPI),按照附录C。
6.4.3.4爆发痛的评估量表
爆发痛的评估量表主要采用NRS、VRS、VAS、爆发痛问卷(breakthroughpainquestionnaire,BPQ)
和爆发痛评估工具(breakthroughpainassessmenttool,BAT),按照附录D。
6.4.3.5评估焦虑/抑郁心理状态工具
焦虑/抑郁心理状态使用广泛性焦虑量表(generalizedanxietydisorder⁃7,GAD⁃7)和患者健康问卷抑
郁量表(healthpatientquestionnaires⁃9,HPQ⁃9),按照附录E。
6.5癌痛治疗
6.5.1通则
针对癌痛应采取规范化、个体化的治疗原则。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采用各种治疗方法,及
早、充分、持续、有效地消除癌痛,预防和控制药物不良反应,减轻患者可能产生的心理负担和障碍,达到
优化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6.5.2实施癌痛个体化治疗
根据《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NCCN成人癌痛指南》《癌症疼
痛诊疗规范》和WHO三阶梯止痛原则,准确评估患者癌痛情况,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因病施治。治疗有效率不低于75%。
4
DB32/T4687—2024
6.5.3预防和处理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
患者进行癌痛治疗前,应告知阿片类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患者治疗后出现相关不良反应,
应根据《NCCN成人癌痛指南》和《癌症疼痛诊疗规范》及时处理,此外,中医、中药处理阿片类药物不良
反应也具有良好的效果,同时需建立药品不良反应上报制度。
6.5.4建立难治性癌痛患者会诊制度
建立会诊机制,根据患者病情需要,能够组织肿瘤科、疼痛科、药剂科和中医科等有关科室医师(药
师)进行会诊,制定适宜的诊疗方案。
7患者宣教和随访
7.1患者宣教
定期举办癌痛患者宣教讲座(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科普培训,发放患者宣教手册,对患者以及其家
属开展癌痛治疗相关知识宣教。
设有建设“癌痛规范化治疗病房”活动公示、癌痛治疗知识教育宣传栏,每季度更新宣教内容。
7.2患者随访
7.2.1基本要求
应对接受癌痛规范化治疗的患者进行定期随访、癌痛评估并记录,保障患者得到持续、合理、有效的
癌痛治疗。出院癌痛患者随访率不低于85%,门诊癌痛患者疼痛评估率不低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36/T 277-1997 赣早籼34号 1997-11-05
- DB36/T 265-1997 塑料钵体水稻育秧盘 1997-09-01
- DB36/ 282-1997 25%高渗对硫磷乳油 1997-11-10
- DB36/ 267-1997 阿维菌素B1原药 1997-10-06
- DB36/ 268-1997 35%丁·苄可湿性粉剂 1997-10-27
- DB36/ 283-1997 2%高渗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1997-11-10
- DB36/ 264-1997 40%杀·乐可湿性粉剂 1997-12-25
- DB36/T 276-1997 赣早籼31号 1997-11-05
- DB36/ 281-1997 20%高渗甲胺磷乳油 1997-11-10
- DB36/T 280-1997 皮鞋产品标识 1997-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