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2346-2015 绿色食品(A)级板栗生产技术规程

DB34/T 2346-2015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s for green food (A) grade chestnut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废止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2346-2015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5-03-27
实施日期
2015-04-27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A)级板栗生产的建园、定植、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和贮藏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绿色食品(A)级板栗生产。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起草人:
俞飞飞、孙其宝、周军永、陆丽娟、冯延龄、郭新峰、吴志辉、戴超、张俊、 刘强。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B05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2346—2015

绿色食品(A)级板栗生产技术规程

Greenfood(A)—TechnologicalregulationsforChinesechestnutproduction

文稿版次选择

2015-03-27发布2015-04-27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2346—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俞飞飞、孙其宝、周军永、陆丽娟、冯延龄、郭新峰、吴志辉、戴超、张俊、

刘强。

I

DB34/T2346—2015

绿色食品(A)级板栗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A)级板栗生产的建园、定植、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病虫

害防治、采收和贮藏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绿色食品(A)级板栗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LY/T1674板栗贮藏保鲜技术规程

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DB34/T277无公害板栗丰产栽培技术

3建园

3.1产地环境

依照NY/T391的规定执行。

3.2园地选择

依照DB34/T277的规定执行。

3.3栗园规划

3.3.1小区规划

为合理利用土地和便于生产管理,将栗园划分为若干个小区。小区面积一般1hm2~3hm2。地形复

杂的山区,小区面积为0.3hm2~1hm2,小区边界以山脊、山沟、小路等为界。

3.3.2道路

设主干道和支路,主干道位置应适中,路面宽3m~5m,贯穿整个园区;支路按需要顺坡修筑,

路面宽1m~2m。

3.3.3排灌系统

按地势设置纵向或横向排水沟。无水源条件的,在林内修小型蓄水池。

3.3.4防护林

1

DB34/T2346—2015

山区或小面积栗园可不设防护林。河滩地或大面积栗园在迎风面宜营造防风林。主林带行向与主

风向垂直,主林带栽植树木4行~6行,以乔、灌木结合为好。副林带与主林带垂直,一般栽2

行~3行,林带与栗树的距离为10m左右。防护林可选择杨树、榆树、紫穗槐等树种。

3.4品种选择

选择适合本地区丰产性好、抗病力强、经济效益高的优良品种,如大红袍、大油栗、早栗子、处暑

红、大红光、叶里藏和蜜蜂球等,大面积种植应早中晚熟品种合理搭配。

同块地宜种植2个以上品种,根据主栽品种确定花期相近的授粉品种,授粉树选择授粉结实率高

的优良品种,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的比例为(4~6):1,行内间隔种植,授粉品种位于花期主风向和地

势较高处。

4定植

4.1苗木

选择品种纯正,无检疫性病虫害,芽眼充实饱满,侧根5条以上,嫁接口愈合良好,苗高0.8m

以上的优良品种嫁接苗。

4.2整地

坡度小于10°的坡地及平地,按南北向挖宽深为0.8m×0.8m的定植沟。

坡度10°~25°的山地,按等高线修筑水平带,带宽2m~3m,或挖鱼鳞坑,定植穴规格为0.8m×0.8

m×0.8m。每穴施优质无害化处理的有机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