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5679-2023 绿色公路建设评价指南

DB13/T 5679-2023 Guidelines for Evaluation of Green Road Construction

河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1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3/T 5679-2023
标准类型
河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3-05-06
实施日期
2023-06-06
发布单位/组织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2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3.080.01

CCSP66

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5679—2023

绿色公路建设评价指南

2023-05-06发布2023-06-06实施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3/T5679—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河北省交通运输厅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北省高速公路延崇管理中心、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

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于建游、刘伟超、杨广庆、雷伟、张孟强、张志刚、马印怀、刘志忠、韩秀

杰、杨艳、李婷、蒲昌瑜、张勇、张德祥、孙倩、杜宪、刘幕、李国林、马磊霞、徐鹏、黄一凡、骆

利志。

I

DB13/T5679—2023

绿色公路建设评价指南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绿色公路建设评价的基本要求、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改扩建的二级及以上公路项目设计与施工评价,其他等级公路评价可参照

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3096声环境质量标准

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20891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四阶段)

GB/T50430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

JGT146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

JTG218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二册机电工程

JTG/T3610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T365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3660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JTGB0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B03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

JTGB04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JTGB05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规范

JTGC10公路勘测规范

JTGD20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JTGD30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TD31-02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

JTG/TD32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JTGD81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

JTGF4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F80/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

JTGF90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JTG/TL11高速公路改扩建设计细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绿色公路greenhighway

在公路的全寿命周期内,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发展理念,最大限度地控制资源占

用、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注重建设品质提升与运行效率提高,为人们提

供安全、舒适、便捷、美观的行车环境,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公路。

适用分值applicablescore

1

DB13/T5679—2023

扣除可不参评指标分值后的各基本项一级指标实际总分值。

4基本要求

绿色公路建设应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规划工可、勘察设计、建设施工全过程。

在立项论证和可行性研究阶段,项目建设管理法人应统筹考虑公路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发展,合

理确定项目功能定位、技术标准、控制点、走廊带、线位方案、关键节点工程的推荐方案。估算编制

应充分考虑绿色公路发展的实际情况。

在勘察设计阶段,项目建设管理法人应组织编写绿色公路建设实施方案,明确项目特色、定位

和重点,结合安全、节地、节能、生态、环保、景观、服务等要求,分项细化和完善各专业设计方

案。绿色公路建设实施方案应符合GB3096、JTGB01、JTGB04、JTGC10、JTGD20、JTGD30、JTG

D81、JTG/TD31-02、JTG/TD32、JTG/TL11的规定,按JTGB05的规定对公路进行安全评价,按

JTGB03的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在建设施工阶段,项目建设管理法人应遵循绿色发展、服务地方、服务群众、服务养护运营、

高质量发展理念,按照GB20891、GB8978、JGT146、JTGF40、JTGF80/1、JTGF9、JTG/T3610、

JTG/T3650、JTG/T3660、JTG/TD31-02、JTG/TD32的规定,组织落实绿色公路建设实施方案、细

化施工组织方案与施工工艺、开展新技术研究与应用,实施绿色施工。按照GB/T50430的规定进行

施工质量管理,并开展施工期环境监测、水土保持监测及环境监理(含纳入工程监理模式)工作。

绿色公路建设评价申请应根据本文件的规定在交工验收后5年内提交,获批后提交相应材料并

对材料真实性负责。

5评价指标体系

绿色公路理念评价指标

绿色公路理念一级评价指标设有战略与管理两类二级评价指标,各二级评价指标下设若干三级

评价指标,各三级评价指标下设若干四级评价指标。

绿色公路规划设计阶段评价指标

绿色公路规划设计一级评价指标设有绿色规划、系统设计、环保设计、工程美学设计和人性化

设计等五类二级评价指标,各二级评价指标下设若干三级评价指标,各三级评价指标下设若干四级

评价指标,如表2所示。

绿色公路施工阶段评价指标

绿色公路施工一级评价指标设有绿色管理、资源集约节能、生态环保措施、生态环保施工、清

洁环保材料设备应用、安全措施、技术提升与推广等七类二级评价指标,各二级评价指标下设若干

三级评价指标,各三级评价指标下设若干四级评价指标。

加分项

5.4.1加分项是公路项目在建设中采取了与绿色公路相关的创新措施,具备本文件尚未包含但能够

促进公路可持续发展的指标,做出的特殊贡献、获得的特殊奖励,包括荣誉加分项和创新加分项。

5.4.2荣誉加分项是指项目获得的与绿色公路建设相关的国家级、省部级奖项或荣誉。

5.4.3创新加分项是指项目取得的与绿色公路建设相关的管理或技术方面的创新成果。

评价方法

5.5.1绿色公路建设评价由基本项和加分项得分之和综合评定,基本项和加分项各指标分值及记录

表见附录A。

5.5.2当基本项中某评价指标不适用于待评价公路时,可按照附录B的规定申请该评价指标不参与

评价与计分,并计算各一级指标的适用分值。

5.5.3各四级指标评分时由专家根据指标达成度评定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

2

DB13/T5679—2023

并给予相应的分值比例,对应的分值比例分别为0.9~1.0、0.8~0.89、0.70~0.79、0.60~0.79和

0并精确到0.1,各四级指标的分值乘以分值比例为该指标实际得分。

5.5.4各上级评价指标得分应为各下级评价指标得分之和,各基本项一级评价指标基本分应按实际

得分除以待评价公路评价指标的适用分值再乘以100分计算。

5.5.5绿色公路建设评价基本项得分应为基本项一级评价指标基本分加权得分总和,各基本项权重

如表1所示。

表1绿色公路建设评价基本项一级评价指标权重

评价指标绿色公路理念绿色公路规划设计绿色公路施工

权重0.150.40.45

5.5.6绿色公路建设评价基本项分数统计表如表2所示。得分Q按公式(1)计算。

表2绿色公路建设评价基本项分数统计表

一级评价指标满分适用分值实际得分权重不参评评价指标编号

绿色公路理念100A1B10.15

绿色公路规划设计100A2B20.35

绿色公路施工100A3B30.4

基本项得分Q

BBB

Q11000.1521000.4031000.45……(1)

A1A2A3

5.5.7根据基本项得分Q和加分项得分P,授予绿色公路不同的评价等级,如表3所示。

表3绿色公路等级评定表

基本项得分Q加分项得分P评级

Q≥900≤P≤20A级(优秀)绿色公路

80≤Q<9010≤P≤20A级(优秀)绿色公路

80≤Q<900≤P<10B级(良好)绿色公路

70≤Q<8010≤P≤20B级(良好)绿色公路

70≤Q<800≤P<10C级(中等)绿色公路

60≤Q<7010≤P≤20C级(中等)绿色公路

60≤Q<700≤P<10D级(合格)绿色公路

3

DB13/T5679—2023

A

A

附录A

(资料性)

绿色公路建设指标评价与计分方法

A.1绿色公路建设评价基本项计分统计表如表A.1所示。

表A.1绿色公路建设基本项计分统计表

分实

一级二级三级分值际

四级指标成审查资料

指标指标指标值比得

例分

a)制定绿色设计、施工和养护为一体

的总体战略规划,实施绿色公路建设

计划,体现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系5

统论原理和全寿命周期成本思想,强

战略调建、管、养、运并重。可行性研究报告或总体战略规划文

规划b)战略规划中体现推动理念创新、技件

(20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等理念,5

分)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

战略

c)因地制宜建设绿色公路,战略规划

(505

中体现地方特色或项目特殊性。

分)

d)确定为省部级绿色公路示范工程。5省部级绿色公路示范工程公示文件

a)每年制定经费计划,有专门的年度

10

专项经费用于开展绿色公路建设工作。

资金b)经费计划中针对不同情况有明确可可行性研究报告或绿色公路专项资

10

(30执行的赏罚办法。金筹集与支出方案

分)c)通过多种途径拓宽绿色公路融资渠

绿色10

道。

公路

a)参与项目建设的设计单位、施工单

理念

位具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10设计、施工单位资质证明

(100

资质。

分)管理

b)参建单位分层级设立行之有效的组

体系

织机构、联动协调机制、任务到位,10管理组织机构与任务分配文件

(25

责任到人。

分)

c)建设单位成立专门的绿色公路建设

工作小组或办公室,监理单位设置专5环境监理工程师资质证明

职的环境监理工程师。

管理

制度

(50建立绿色公路建设管理与考核制度,

建设

分)制定实施方案,构建绿色公路质量、10绿色公路建设管理与考核制度

(10

进度、安全、应急等制度体系。

分)

a)设立专家指导咨询机制,聘请专门

5咨询专家聘任证明文件

的咨询专家小组。

意识

b)开展绿色公路培训教育活动,包括培训教育文件、培训日志与影像资

建设5

绿色设计、绿色施工等,每次1分。料等证明材料

(15

分)c)开展绿色公路宣贯、交流、推广、宣贯、交流、推广、研讨等活动文

5

研讨等系列活动,每次1分。件、宣传栏与影像资料等证明材料

4

DB13/T5679—2023

表A.1绿色公路建设基本项计分统计表(续)

分实

一级二级三级分值际

四级指标成审查资料

指标指标指标值比得

例分

资源a)进行绿色选线分析。2

统筹b)进行土地利用分析。2

利用

c)进行材料利用分析。2规划分析文件

分析

(8d)进行水资源利用分析。2

分)

全寿

命周

绿色

期成

规划开展全寿命周期技术经济论证分析,全寿命周期技术经济论证文件、应

本分2

(15并根据论证结果指导项目实施。用证明材料

分)

(2

分)

生态a)项目开始前进行环境影响分析。2

环境b)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动态环境影响

影响2

分析,并对实施过程提供指导。环境影响分析文件

分析

(5c)项目完成后进行环境影响分析。1

分)

a)工程结构物、监测设施、服务设施、

管理设施、安全设施等功能系统匹配,

2设计图纸与说明等相关资料

绿色设置合理、方便使用,充分考虑远景

公路扩展需求。

b)统一考虑结构设计与养护,推进构

规划建管

件标准化、工厂化、装备化,积极应

设计养一结构设计与养护设施设计文件与效

用高性能环保材料,积极采用新技术、2

(100体化用说明分析文件

新材料,提高耐久性,降低公路运营

分)总体

养护成本。

设计

c)统筹考虑后期运营管理的功能性需

(7

要,合理设置检养通道,可检测、可1检养通道设计与说明文件

分)

维护、可更新。

d)充分考虑地域气候情况进行防雪、

1灾害分析与预防设计与说明文件

系统防冻、防风等灾害预防的设计。

设计e)充分利用信息化辅助设计工作,提

1信息化辅助设计应用说明

(33升设计和管理能力。

分)

路基a)进行高路堤与桥梁、深路堑与隧道

2

设计或分离式路基等方案的论证比选。

路基设计与说明文件

(3b)充分利用挖方等,科学调配土石方,

1

分)实现“零弃方、少借方”。

a)采用新技术途径,进行长寿命路面

2

路面设计。

设计

b)在不影响路面正常性能的前提下,路面设计与说明文件

(41

应用功能型路面设计。

分)

c)应用绿色节能路面设计。1

桥梁a)统一考虑桥梁建设和运营养护,突

2

设计出全寿命周期设计。

桥梁设计与说明文件

(4b)应用绿色设计,采用绿色材料及施

2

分)工技术,因地制宜保护生态。

5

DB13/T5679—2023

表A.1绿色公路建设基本项计分统计表(续)

分实

一级二级三级分值际

四级指标成审查资料

指标指标指标值比得

例分

a)优化洞门设计,少破坏、多保护植

2

隧道被,采用“零开挖进洞”。

设计b)充分利用隧道弃渣,提高隧道弃渣

1隧道设计与说明文件

(4综合利用率。

分)c)隧道内探索采用降解尾气材料路面

1

等,减少碳排放。

a)沿线附属结构、色彩涂料等选择环

1

保材料。

b)服务设施引导效果好,易修复替换。1

运营

c)公路护栏、防眩设施及交通标志标

服务1

线等安全设施配备完善。

设施附属结构、安全设施和服务区设计

设计d)服务区、管理区采用清洁能源、被与说明文件

动房、地源热泵、空气能、雨水回收、

(62

分)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等环保节

能技术。

e)服务区增设加气站、充电桩,绿色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