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2451-2022 湖桑茶制作技术规程

DB33/T 2451-2022 Lakeside mulberry tea produ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浙江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3/T 2451-2022
标准类型
浙江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2-02-28
实施日期
2022-03-30
发布单位/组织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CCSB39

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2451—2022

湖桑茶制作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processingofHusangtea

2022-02-28发布2022-03-30实施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3/T2451—202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标准由浙江省种植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湖州市农业科技发展中心、湖州荻港徐缘生态旅游开

发有限公司、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桐乡农业科学研究所、金华市经济特产技术推广站、开化县农业特

色产业发展中心、开化县桑海家庭农场。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潘美良、吴怀民、钱文春、马焕艳、楼黎静、孙月芳、王莉、陈乐阳、徐敏利、

庞勇强、余根龙、方有根、沈晓龙、陆德彪。

I

DB33/T2451—2022

湖桑茶制作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湖桑茶制作条件、制作技术等。

本标准适用于湖桑茶的制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标准。

GB/T32744茶叶加工良好规范

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湖桑茶husangtea

以湖桑类型桑树品种的桑叶为原料,按绿茶工艺制作而成的桑叶茶。

4制作条件

4.1原料要求

4.1.1产地环境

原料桑园应土质肥沃,土层深厚,土壤pH值呈微酸性或中性,能排能灌,适宜桑树栽植;远离烟尘、

废气、农药、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产地环境质量应符合NY/T391的规定。

4.1.2桑树品种

选择代表性的湖桑品种,树龄3年~15年为宜,见附录A。

4.1.3肥培与病虫害防治

宜采用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料,控N(氮)、增P(磷)、补K(钾)。病虫害防治以农业防

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不应使用国家禁限用农药,确保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

4.1.4桑叶采摘

1

DB33/T2451—2022

春季采叶以发芽后30日内为宜。秋季采叶在10月上旬,或霜降后一般在11月采摘。采叶要求在早上

叶面露水已干时进行,避免日中采叶。雨天,则雨停叶干后采叶。选采新梢或枝条自上而下至第3叶位~

6叶位成熟度一致的完整叶。

4.1.5桑叶贮放

采摘桑叶用镂空透气的器具盛装,不能挤压,保持桑叶的新鲜。鲜桑叶应及时装运,运抵加工场地

后,薄摊于室内筛子上,并适时轻翻。堆积厚度不宜超过30厘米,防发热变质。一般要求当日采摘当日

加工。

4.2制作场所设施设备与人员要求

应符合GB/T32744的规定。

5制作技术

5.1选叶

选取成熟度基本一致的清洁、无污染的完整叶片。

5.2整理切叶

叶片同面,叶柄对齐,以10片~15片叶为1叠,切除叶柄和主叶脉,将叶片切成5.0厘米×0.2厘米

的长条状,或1.5厘米~3.0厘米的块状。

5.3萎凋

5.3.1将切碎的叶片薄摊于用竹、木或其他环保材料制作的底部透气的框形器具上,厚度不宜超过5厘

米,在阴凉通风处摊放1小时~2小时,使叶片部分失水,萎凋程度以失水率达50%为宜(手握叶片较

柔软,青草气减少,叶表面失去光泽)。

5.3.2制茶量大或湿叶时,可采用综合做青机进行室内机械萎凋。湿叶可采用机械先吹冷风,待鲜叶

表面附着水吹干后再进行萎凋。

5.4杀青

采用80型~110型滚筒杀青机杀青,投叶量根据设备型号要求而定,桶内温度控制在190℃~250℃,

要求杀青后叶片没有焦边爆点,叶片柔软、手握成团、松手即散、叶色转暗、清香显露为宜。

5.5摊凉回潮

及时将杀青叶薄摊至用竹、木或其他环保材料制作的底部透气的框形器具上,使叶片冷却至室温后,

再收拢堆放,厚度10厘米~20厘米,时间30分钟以上,使水分分布均匀。

5.6揉捻

用揉捻机进行揉捻,按照“轻-重-轻”的原则,揉捻30分钟~40分钟,桑叶紧细基本成条为揉捻

适度。

5.7解块

将揉捻叶及时解块摊凉。

2

DB33/T2451—2022

5.8初烘

将揉捻叶用110℃的温度烘焙15分钟,含水率至15%以下时(有明显刺手感,手捻成碎片),结束

初烘,然后摊凉。

5.9炒制

将初烘叶放置到炒干机中翻炒,温度在90℃~110℃,翻炒30分钟~40分钟,至渐成卷曲形,色泽

保持翠绿。

5.10复烘

将炒制叶均匀摊至干燥机的筛网内,摊叶厚度在1厘米~2厘米,温度在70℃~90℃,复烘30分钟~

40分钟,桑叶茶含水率至7%以下(用手捻桑叶茶条成细碎粉末),取出摊凉。

5.11筛分

用风选机筛除桑叶茶中的杂质、青片和粉末等。

5.12贮存

将经筛分的桑叶茶置于-18℃~5℃低温、避光保存。

6湖桑茶制作标准化技术模式图

湖桑茶制作标准化技术模式图参见附录B。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