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2227-2014 公路桥梁钢结构制造与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DB34/T 2227-2014 Standard for Quality Inspection and Evaluation of Steel Structure Manufacture and Installation in Highway Bridges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3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2227-2014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4-12-17
实施日期
2015-01-17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安徽省交通运输厅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路桥梁钢构制造与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的术语和定义、工程质量评定、公路桥梁钢结构制作与安装工程。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公路桥梁钢构制造与安装工程质量的检验和评定。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安徽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局、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江苏中泰桥梁钢构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高速公路控股集团公司、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起草人:
殷治宁、李军平、卞国炎、刘志刚、马增岗、徐宏光、殷永高、孙敦华、武黎明、张保德、杨敏、刘俊、李硕。
出版信息:
页数:3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3.040

P28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2227—2014

公路桥梁钢结构制造与安装工程

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Qualityinspectionandevaluationstandardsformanufactureandinstallation

engineeringofsteelstructureofhighwaybridge

文稿版次选择

2014-12-17发布2015-01-17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2227—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局、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江苏中泰桥梁钢构股

份有限公司、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高速公路控股集团公司、中交第二公

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殷治宁、李军平、卞国炎、刘志刚、马增岗、徐宏光、殷永高、孙敦华、武黎

明、张保德、杨敏、刘俊、李硕。

I

DB34/T2227—2014

引言

随着安徽省经济建设的发展,公路桥梁使用钢结构日益增多,特别在大跨径桥梁上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F80/1—2004)关于钢结构制造与安装

工程质量指标及标准不能满足质量管理的需要。

为进一步加强安徽省公路桥梁钢结构制造与安装工程质量管理,统一钢结构制造与安装工程质量检

验标准和评定方法,规范公路桥梁钢结构制造与安装工程质量控制指标和标准,促进施工单位、监理单

位对关键工序或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是否合格进行检查判定,作为建设单位、政府质量监督部门对公路

建设项目中桥梁钢结构制造和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和等级评定的依据。

针对此情况,在总结安徽省安庆长江公路大桥、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及国内部分公路桥梁钢结构制

造与安装质量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吸收了其成熟的技术和工艺,并结合安徽省公路桥梁钢结构工程施工

实际,制定本标准。

II

DB34/T2227—2014

公路桥梁钢结构制造与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路桥梁钢构制造与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的术语和定义、工程质量评定、公路桥梁

钢结构制作与安装工程。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公路桥梁钢构制造与安装工程质量的检验和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700碳素结构钢

GB/T714桥梁用结构钢

GB/T4171耐候结构钢

GB/T14370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JGJ82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

JTGF71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

JTGG10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

《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交通部令2004年第3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检验inspection

对检验项目中的性能进行量测、检查、试验等,并将结果与标准规定的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

性能是否合格所进行的活动。

3.2

评定evaluation

依据检验结果对工程质量进行评分并确定其等级的活动。

3.3

关键项目dominantitem

分项工程中对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公众利益起决定性作用的实测项目。

1

DB34/T2227—2014

3.4

一般项目generalitem

分项工程中除关键项目以外的实测项目。

3.5

外观(质量)qualityofappearance

通过观察和必要的测量所反映的工程实体外在质量。

3.6

权值weightnumber

根据工程实体单元(组合)中,各子项工程实体单元或实测项目的重要程度或影响程度的不同,而

赋予的不同大小的整数;或者,在工程实体单元(组合)中,包含的各子项工程实体单元投资的比例数

(小数点后保留2位)。

4工程质量评定

4.1公路桥梁钢结构工程的划分

4.1.1公路桥梁钢结构工程单位、分部及分项工程的划分主要根据其结构类型和构造特点,参照相关

标准的基本原则及公路桥梁工程的具体情况来划分。划分过程中,同时还考虑了标段划分的特点,兼顾

整个项目检验评定的合理层次及各个标段的检验评定。

4.1.2公路桥梁建设项目工程划分的基本原则:

——单位工程:在建设项目中,根据签订的施工合同,具有独立施工条件,可以单独作为成本核算

对象的工程;

——分部工程:在单位工程中,按照钢结构部位、施工特点或施工任务划分为若干个分部工程;

——分项工程:在分部工程中,按照不同施工方法、材料、工序来确定各分项工程,同时也考虑到

经历时间的长短和可操作性。对原材料、半成品、检测和试验、施工工艺、运输保管、临时设

施以及不属于永久工程的附属工艺(序)产品均不单独作为划分各分项工程的条件,即不参与

永久工程的评分。

4.2工程质量评分

4.2.1基本规则

4.2.1.1施工单位应对各分项工程按本标准所列基本要求,实测项目和外观鉴定进行自查,按附录中

所提供的各“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对全部分项工程按100%的频率进行质量检验,对工程质量进

行自我评分,并提交真实、完整的自查资料。

4.2.1.2监理单位应按照JTGG10以及交通运输部的相关要求,按规定的频率对工程质量进行独立抽

查,并对施工自查资料进行签认和评分。

4.2.1.3建设单位根据对工程质量的检查及平时掌握的情况,对工程监理单位所做的工程质量评分及

等级进行审定。

2

DB34/T2227—2014

4.2.1.4质量监督部门可依据抽查资料和确认的施工自查资料、监理单位的质量管理资料,以及交(竣)

工验收质量检测单位的检测报告和质量监督资料,对工程质量逐级进行评定,作为交工、竣工验收评定

质量等级的依据。

4.2.1.5工程质量检验评分以分项工程为评定单元,采用100分制评分方法进行评分。在分项工程评

分的基础上,逐级计算各相应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评分值。

4.2.1.6工程质量评定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个等级,应按分项、分部、单位工程逐级评定。

4.2.2分项工程评分方法

4.2.2.1分项工程质量检验内容包括基本要求、实测项目、外观鉴定和质量保证资料四个部分,只有

在其使用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施工工艺符合基本要求的规定,且无严重外观缺陷和质量保证资料

真实并基本齐全时,才能对分项工程质量进行检验评定。

4.2.2.2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实测项目为关键项目(在文中以“△”标识),其合格率不

得低于90%(属于工厂加工制造的桥梁金属构件不低于95%),且检测值不得超过规定极限值,否则

必须进行返工处理。

4.2.2.3实测项目的规定极限值是指任一单个检测值都不能突破的极限值,不符合要求时该实测项目

为不合格。

4.2.2.4分项工程的评分值满分为100分,按实测项目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存在外观缺陷或资料不

全时,须予减分。

]权值检查项目得分[

分项工程得分=

检查项目权值

分项工程评分值=分项工程得分-外观缺陷减分-资料不全减分

4.2.2.5分项工程评分方法如下:

a)基本要求检查:分项工程所列基本要求,对施工质量优劣具有关键作用,应按基本要求对工程

进行认真检查。经检查不符合基本要求规定时,不得进行工程质量的检验和评定。

b)实测项目计分:对规定检查项目采用现场抽样方法,按照规定频率和下列计分方法对分项工程

的施工质量直接进行检测计分。检查项目除按数理统计方法评定的项目以外,均应按单点(组)

测定值是否符合标准进行评定,并按合格率计分。

检查项目得分=检查项目合格率×100

——外观缺陷减分:对工程外表状况进行检查评定时,如发现外观缺陷,应区分档次进行减分。对

于较严重的外观缺陷,在满足结构及耐久性要求的前提下,须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修整处理。

——资料不全减分:施工单位应有完整的施工原始记录、试验数据、分项工程自查数据等质量保证

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负责提交齐全、真实和系统的施工资料和图表。

工程监理单位负责提交齐全、真实和系统的监理资料。

质量保证资料应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所有原材料的出厂质量证明书及全部复验资料;

2)焊接工艺评定试验报告、涂装工艺试验报告以及抗滑移系数试验报告;

3)产品合格证书及半成品和成品质量检验报告以及焊缝检验报告、焊缝重大修补记录(包括

质量事故处理报告)和焊接接头破坏性检验报告;

4)竣工图(包括加工图、拼装图等);

5)各项质量控制指标的试验记录和质量检验汇总图表;

6)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非正常情况记录及其对工程质量影响的分析;

3

DB34/T2227—2014

4.2.2.6分项工程的施工资料和图表残缺,缺乏最基本的数据,或有伪造涂改资料者,不予检查和评

定。资料不全者应予减分,减分幅度可根据资料不全情况,每款减1分~3分。

4.2.3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评分方法

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区分为一般工程和主要(主体)工程,分别给以1和2的权值。分部工程和

单位工程评分时,采用加权平均值计算法确定相应的评分值。

即:

]相应权值工程评分)分部(分项[

工程评分)单位(分部

工程权值)分部(分项

4.2.4合同段和建设项目工程质量评分方法

合同段和建设项目工程质量评分值按《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交通部令2004年第3号)

计算。如果单位工程与标段划分之间存在局部的交叉,可采用各单位工程质量评分的投资额加权平均值。

4.2.5评分流程

评分流程要根据具体工程划分情况,由小到大,即先“分项工程”、再“分部工程”、再“单位工

程”、最后根据全部的“单位工程”得分计算“建设项目”的算术加权平均分。

具体步骤是:

——第一步是针对每一个分部工程,用4.2.2条中公式计算出其“分项工程”栏中全部分项工程

的算术加权平均值即为该分部工程的得分值。

——第二步是针对每一个单位工程,根据第一步计算出来的每一个分部工程的得分值,利用4.2.3

条中公式再计算出其“分部工程”栏中所有分部工程的算术加权平均值,即为该单位工程的得

分值。

——第三步是按《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交通部令2004年第3号)对建设项目工程

质量评分。

4.3工程质量等级评定

4.3.1等级评定分类

工程质量等级评定分为合格和不合格,应按分项、分部、单位工程和建设项目逐级评定。

4.3.2分项工程质量等级评定

4.3.2.1分项工程评分值不小于75分者为合格,小于75分者为不合格;机电工程、属于工厂加工

制造的桥梁金属构件不小于90分者为合格;小于90分者为不合格。

4.3.2.2评定为不合格的分项工程,经加固、补强、返工,满足设计要求后,可以重新评定其质量等

级,但计算分部工程评分值时按其评分值的90%计算。

4.3.3分部工程质量等级评定

所属各分项工程全部合格,则该分部工程评为合格;所属任一分项工程不合格,则该分部工程为不

合格。

4.3.4单位工程质量等级评定

4

DB34/T2227—2014

所属各分部工程全部合格,则该单位工程评为合格;所属任一分部工程不合格,则该单位工程为不

合格。

4.3.5合同段和建设项目质量等级评定

合同段和建设项目所含的单位工程全部合格,其工程质量等级为合格;所属任一单位工程不合格,

则合同段和建设项目为不合格。

5公路桥梁钢结构制作与安装工程

5.1钢索塔节段制作

5.1.1基本要求

5.1.1.1采用的钢材、焊材品种规格、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必须符合设计和有关规范要求,具备完整

的出厂质量证明书,经制作厂家复验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签认方可投入使用。

5.1.1.2开始制作前,承包人应熟悉和校核全部设计图纸,编制施工详图和施工组织设计,其内容包

括编制制作工艺及详细说明书。承包人的施工组织设计应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方可实施。

5.1.1.3组装场地必须满足安全生产的各项要求,且具备工厂化施工标准。满足钢索塔板单元、块体、

节段的加工、存放以及吊装的需要。

5.1.1.4为保证钢索塔的外轮廓尺寸及部件位置的准确,钢索塔须在专用胎架上组装及施焊。组装胎

架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平面度应达到图纸要求,施工期间应定期进行检测,并报监理工程师确认,以确

保钢索塔的制作质量。

5.1.1.5制作过程使用的所有量具、仪器等均需经二级以上计量机构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并应严格

定期校正,施工用尺在施工过程中应经常与母尺进行比对,以保证构件尺寸检测的准确性。钢构件尺寸

的计量基准温度为20℃,所有构件的几何尺寸均应是在基准温度条件下的尺寸。

5.1.1.6板单元、块体、节段等的吊装,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以确保各类构件具有足够的刚度,防止吊

装时产生变形。

5.1.1.7焊接前必须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试验,评定结果必须符合设计和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施焊人

员必须具有相应的焊接资格证书和上岗证。同一部位的焊缝返修不宜超过两次,返修后的焊缝应按照原

质量标准检验合格。

5.1.1.8钢索塔节段在制作完成后,必须进行工厂预拼装,并按设计和有关技术规范要求进行验收。

验收合格并签发产品合格证后方可出厂,合格证应经监理工程师签认。

5.1.2实测项目

实测项目见表l和表2。

表1悬索桥钢索塔节段制作实测项目

单位为毫米

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权值

两组相邻孔距±0.5尺量,逐两组相邻孔3

高强螺栓孔

1△两组孔群中心线距±0.8尺量,逐两组孔群3

偏差

孔径0,+0.7尺量,逐孔3

5

DB34/T2227—2014

表1(续)

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权值

2△焊缝无损超声波3

3△检测首次磁粉符合设计要求执行“制造规则”规定3

4△合格率射线3

5△纵肋垂直度±2.0直角尺,逐道2

6箱形高度±2.0钢尺,中心线及两侧1

7箱形宽度±2.0钢尺,两端1

8箱形对角线差≤3.0钢尺,两端1

9旁弯≤3.0紧线器、钢丝、钢尺1

10扭曲≤3.0垂线、钢尺1

11纵肋间距±1.0钢尺,逐道1

纵肋间≤W/3001

12板面平面度专用平尺,逐面

横隔板间≤S/5001

表2斜拉桥钢索塔节段制作实测项目

单位为毫米

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权值

两组相邻孔距±0.5尺量,逐两组相邻孔3

高强螺栓孔偏

1△两组孔群中心线距±0.8尺量,逐两组孔群3

孔径0,+0.7尺量,逐孔3

2△焊缝无损超声波3

3△检测首次磁粉符合设计要求执行“制造规则”规定3

4△合格率射线3

5△纵肋垂直度±2.0直角尺,逐道2

6箱形高度±2.0钢尺,中心线及两侧1

7箱形宽度±2.0钢尺,两端1

8箱形对角线差≤3.0钢尺,两端1

用激光经纬仪测量

9△锚箱两侧中心高差≤23

测点在锚箱中心点上

10△锚箱中心纵距±22

用钢尺测量

11△锚箱中心横距±32

12旁弯≤3.0紧线器、钢丝绳、钢尺1

13扭曲≤3.0垂线、钢尺1

14纵肋间距±1.0钢尺,逐道1

纵肋间≤W/3001

15板面平面度专用平尺,逐面

横隔板间≤S/5001

L1:±6

L:±12

16△斜拉索锚固点中心距全站仪、尺测量2

L1为相邻锚孔距

L为极边锚孔距

6

DB34/T2227—2014

5.1.3外观鉴定

5.1.3.1钢索塔内外表面不得有凹陷划痕、焊疤、电弧擦伤等缺陷,外露边缘应无毛刺。不符合要求

时,每处减0.5分~1.0分,并应修整合格。

5.1.3.2焊缝均应平滑、无裂纹、未熔合、夹杂、未填满弧坑、焊瘤等缺陷,预焊件的组装焊接应符

合设计要求。不符合要求时,每处减0.5分~2.0分,并应返修合格。

5.2钢索塔节段端面机加工

5.2.1基本要求

5.2.1.1从事钢索塔节段端面机加工的人员,必须进行岗前技术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5.2.1.2钢索塔节段端面机加工前应根据节段的受力状态、支点位置进行分析,以保证节段端面转角

为零,并应将分析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方可进行划线及定位操作。划线与定位前应先调整支点反力,

使各点受力均匀。

5.2.1.3钢索塔节段组焊后应检测其几何尺寸,并与设计尺寸相核对,以确定节段的假想中心线,并

在构件表面划出中心线,结合构件长度和端面角度等要求划出切削基准线。

5.2.1.4钢索塔节段端面机加工应按粗加工、半精加工进行,并应根据设计规定的精度要求选择切削

刀具、确定切削参数,并制定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办法,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实施。

5.2.1.5端面加工机床可加工范围应大于最大工件端面尺寸。在节段端面机加工前,应对机床的精度

进行检测和确认。按要求对机床进行维护保养,定期检修,确保其作业精度。

5.2.1.6在索塔节段端面加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控制温度变化对索塔节段加工精度的影响。

5.2.1.7在钢索塔节段端面加工前,应对刚度较小的部位进行加固。节段装卡找正及铣削加工过程中,

应防止因支撑位置不当影响加工精度。根据钢索塔节段的结构合理设置支撑点,不得将支点设在钢索塔

节段内部无加劲构造的部位。

5.2.1.8钢索塔节段端面加工完成后,应用钢针划出预拼装测点,并作出标识。

5.2.1.9钢索塔节段的加工端面应涂无机硅酸锌车间底漆进行防锈处理,处理时不得污染高强螺栓的

栓和面。

5.2.2实测项目

实测项目见表3。

表3钢索塔节段端面机加工实测项目

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权值

≤0.08/m

1△平面度,㎜激光跟踪仪;逐端面3

全平面≤0.25

节段端面对轴线的横桥向≤1/100002

2△激光跟踪仪;逐端面

垂直度,㎜竖桥向≤1/100002

粗糙度测量仪或样块对比

3表面粗糙度,μmRa≤12.51

法,逐端面

钢盘尺,上下不少于4个测

4两端面间长度,㎜±2.01

量位置

5.2.3外观鉴定

7

DB34/T2227—2014

5.2.3.1加工端面上不允许出现气孔、夹杂、未熔合及啃刀等缺陷,加工边缘应无毛刺。不符合要求

时,每处减1.0分~2.0分,并应修整合格。

5.2.3.2端面防锈漆喷涂应均匀,不允许存在流挂、桔皮缺陷,不符合要求时,每处减0.5分~1.0

分,并应返修合格。

5.3钢索塔节段防护

5.3.1基本要求

5.3.1.1涂装材料的品种规格、技术性能指标必须符合设计和技术规范的要求,具有完整的出厂质量

合格证明书,并经施工单位复检合格,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后方可使用。

5.3.1.2采用的涂装体系应进行工厂和工地的工艺评定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设计和有关规范要求,

并经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方可正式施工。

5.3.1.3喷漆前钢板表面处理必须达到设计和有关技术规范所规定的清洁度和粗糙度,特别是二次除

锈后必须进行清洁处理,经过清洁的钢材表面达到规定的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后方可允许进

行涂装。

5.3.1.4涂装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条件、每层涂装时间间隔以及使用的机具设备等均应满足涂装施工工

艺和涂料说明书的要求。在完成前一道涂层后,其干膜厚度须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方可进行下一道

涂层。

5.3.1.5涂层厚度外表面90%测点必须达到或超过规定漆膜厚度值,余下10%未达到规定漆膜厚的

测点,其膜厚不得低于规定膜厚要求的90%;内表面85%测点必须达到或超过规定漆膜厚度值,余下

15%未达到规定漆膜厚的测点,其膜厚不得低于规定膜厚要求的85%。

5.3.1.6涂装结束后应进行涂层附着力测试,采用划格法或拉开法进行测试,测试结束后要对涂层破

坏部位按要求进行修复。

5.3.2实测项目

实测项目见表4。

表4钢索塔节段防护实测项目

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权值

1△外表面漆膜总厚度,μm符合设计要求磁性测厚仪;每10m2取1个测3

量单元,每个测量单元测5点,每

2△内表面漆膜总厚度,μm符合设计要求2

个点附近测3次,取平均值

3△外表面清洁度符合设计要求目测;100%3

4△喷砂除锈粗糙度符合设计要求对比样块或粗糙度仪;全面3

5内表面清洁度符合设计要求目测;100%1

6喷砂除锈粗糙度符合设计要求对比样块或粗糙度仪;全面1

划格或拉拔法

7△附着力符合设计要求3

按设计规定频率检查

8外表面底漆,μm符合设计要求磁性测厚仪;每10m2取1个测1

9外表面中间漆,μm符合设计要求量单元,每个测量单元测5点,每2

10△高强螺栓连接摩擦面漆,μm符合设计要求个点附近测3次,取平均值3

5.3.3外观鉴定

8

DB34/T2227—2014

5.3.3.1涂层表面应完整光洁,均匀一致,无破损、气泡、裂纹、针孔、凹陷、麻点、流挂和皱皮等

缺陷。不符合要求时,每处减0.5分~1.0分,并应返修合格。

5.3.3.2涂层的漆膜颜色通过目测和对比要符合设计的颜色要求。不符合要求时,每处减1.0分~2.0

分。

5.4钢索塔节段安装

5.4.1基本要求

5.4.1.1为防止安装施工误差,钢索塔节段在工厂里必须进行预拼装,并按设计和有关技术规范要求

进行验收合格。

5.4.1.2工地所有的高强度螺栓和焊接材料的品种、规格、化学成份及力学性能必须符合设计和有关

技术规范要求,具有完整的出厂质量合格证明,并经安装厂家复检合格,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后方可使

用。

5.4.1.3工地安装焊缝应事先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试验,评定结果应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并经监理工程

师签字认可,并制定实施性焊接施工工艺。施焊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焊接资格证和上岗操作证。

5.4.1.4对所有安装焊缝,必须按设计和有关技术规范及工艺文件要求的外观标准、无损探伤的内部

质量等级、探伤范围及检验等级进行无损检测和外观检查。探伤检测仪器必须标定。检测结果必须全部

合格。同一部位的焊缝返修不宜超过两次,返修后的焊缝应按原质量标准进行复检,并且合格。

5.4.1.5各节段的重心要在计算机上立体建模,准确确定;各节段吊耳的设计及设置要充分考虑吊装

的安全性、稳定性;吊具上的调节装置要科学、可行、易于操作,确保吊装时节段与架设形状相吻合。

5.4.1.6钢索塔节段在运输过程中应采取可靠措施防止变形、碰撞损伤和损坏,严禁在工地安装有变

形的钢索塔节段。

5.4.2实测项目

实测项目见表5和表6。

表5悬索桥钢索塔节段安装实测项目

单位为毫米

规定值或

项次检查项目检查方法和频率权值

允许偏差

1△高强螺栓扭矩±10%测力扳手;检查5%,且不少于2个3

±2n,

2△安装高度全站仪;每节段4点2

且全部≤10mm

3△垂直度H/4000全站仪;纵横向各2点2

4两塔柱中心距(接头部位)±4.0全站仪或钢尺;2条4点1

5接口板边错变量≤2.0钢尺,每边2点1

节段相对塔柱轴线的偏差

6≤2/1000全站仪;纵横向各2点1

(接头部位)

7两塔柱横梁中心处标高相对差±6.0全站仪、水准仪;5点1

壁板≥50%

端面金属

8△腹板≥40%塞尺,逐端面3

接触率

加劲肋≥25%

注:n代表安装钢塔节段数量,H代表钢塔安装高度。

9

DB34/T2227—2014

表6斜拉桥钢索塔节段安装实测项目

单位为毫米

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和频率权值

1△高强螺栓扭矩±10%测力扳手;检查5%,且不少于2个3

±2n,

2△安装高度全站仪;每节段4点2

且全部≤10mm

3△垂直度H/4000全站仪;纵横向各2点2

4两塔柱中心距(接头部位)±4.0全站仪或钢尺;2条4点1

5接口板边错变量≤2.0钢尺,每边2点1

节段相对塔柱轴线的偏差

6≤2/1000全站仪;纵横向各2点1

(接头部位)

7两塔柱横梁中心处标高相对差±6.0全站仪、水准仪;5点1

壁板≥50%

端面金属

8△腹板≥40%塞尺,逐端面3

接触率

加劲肋≥25%

L1:±6.0mm

L:±12.0mm

9△斜拉索锚固点中心距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