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01/T 1-2018 老年人照顾需求等级评定规范
DB4401/T 1-2018 Elderly care needs level evaluation specification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8年04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3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080.30
A12
DB
广州市地方标准
DB4401/T1—2018
老年人照顾需求等级评定规范
Ratingcriteriaforcareneedsoftheelderly
2018-04-04发布2018-05-01实施
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4401/T1—2018
目次
前言................................................................................Ⅲ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总则..............................................................................2
5评估主体及要求....................................................................2
5.1评估主体......................................................................2
5.2评估要求......................................................................2
6评估指标..........................................................................3
6.1指标构成......................................................................3
6.2指标评分标准..................................................................3
7评估实施..........................................................................5
7.1受理..........................................................................5
7.2预约..........................................................................5
7.3评估..........................................................................5
8评定等级确定......................................................................5
9评定等级结果应用..................................................................6
9.1养老类型建议..................................................................6
9.2养老服务建议..................................................................6
10评定报告和争议处理...............................................................6
10.1评定报告的填写...............................................................6
10.2评估争议的处理...............................................................7
11评估质量监督和改进...............................................................7
11.1监督.........................................................................7
11.2改进.........................................................................7
附录A(资料性附录)老年人能力评估工具箱工具清单.....................................8
附录B(规范性附录)老年人照顾需求等级评定表.........................................9
附录C(规范性附录)老年人照顾需求等级评定流程图....................................26
附录D(资料性附录)建议照顾时间对查表...............................................27
附录E(规范性附录)老年人照顾需求等级评定报告......................................28
I
DB4401/T1—2018
参考文献..............................................................................30
II
DB4401/T1—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广州市民政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州市老人院、广州市民政局、广州市标准化研究院、广州市老年人服务中心、
广州市社会福利服务协会和广州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闫生宏、官洁君、李海员、张燕坤、谢嘉裕、唐颖思、易华珍、梁铭殷、刘联
琦、常广财、廖婧、周洁、陈琳、蒋慧敏、刘金花、陈丽旋、李向东、吴文岳。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II
DB4401/T1—2018
老年人照顾需求等级评定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老年人照顾需求等级评定的术语和定义、总则、评估主体及要求、评估指标、评估实
施、评定等级确定、评定等级结果应用、评定报告和争议处理、评估质量监督和改进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在广州市行政区域内依申请开展的老年人照顾需求等级评定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MZ/T039-2013老年人能力评估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老年人照顾需求careneedsoftheelderly
老年人对其在生活、健康及精神等方面照顾意愿及能力的期待。
3.2
医疗照护medicalcare
由医护人员为老年病人提供的基础护理、治疗护理、康复护理及健康宣教等服务。
3.3
社会支持socialsupport
个体从其所拥有的社会关系中获得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
注:社会关系是指家庭成员、亲友、同事、团体、组织和社区等。
3.4
首次评估initialassessment
对提出申请的老年人进行的首次照顾需求等级评估。
3.5
动态评估ongoingassessment
对在服务过程中,身体状况或精神状况发生变化的老年人进行的照顾需求等级评估。
3.6
复核评估re-assessment
对首次评估或动态评估的结论有异议时,依申请再次进行的照顾需求等级评估。
1
DB4401/T1—2018
3.7
直接生活照顾directintervention
直接与身体有关的照顾,如进餐、入浴、排泄等。
3.8
间接生活照顾indirectintervention
间接与身体有关的照顾,如洗衣服、整理日用品等。
4总则
4.1中立公正。养老服务提供方和监管方不得直接参与老年人照顾需求评估。
4.2客观真实。评估对象应真实反映相关信息,评估人员应客观评估老年人照顾需求。
4.3科学规范。评估人员应遵照标准规定的评估参数和程序进行专业评判。
4.4严格保密。评估机构及评估人员应保护评估对象的个人隐私,未经评估对象或其法定监护人书面
许可,不得对外披露评估对象个人及评估的相关信息。
5评估主体及要求
5.1评估主体
5.1.1评估机构
5.1.1.1评估机构应为依法设立,且有评估力量的专业机构。
5.1.1.2评估力量是指评估机构应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执业护士、康复治疗师、助理(中)级社
会工作师、高级养老护理员人数不少于5名;其中执业(助理)医师应不少于1名、执业护士应不少于
1名、助理(中)级社会工作师应不少于1名。
5.1.1.3评估机构应具有开展评估工作所需的场所和设施设备,必要时可以提供上门评估服务。
5.1.1.4评估机构负责管理评估员,在保证评估质量的前提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评估工作。
5.1.2评估员
5.1.2.1评估员应具有医师(助理医师)、护士、康复治疗师、助理(中)级社会工作师、高级养老
护理员相应执业资格。
5.1.2.2评估员应诚信记录良好,具有两年以上养老行业相关工作经历。
5.1.2.3评估员上岗前应参加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
5.2评估要求
5.2.1评估员要求
5.2.1.1每次评估应由2名评估员同时进行,其中至少有1名执业医师或中级职称以上护士。
5.2.1.2评估员应规范着装,佩戴有自己身份标识的证件;态度和蔼,使用礼貌用语。
5.2.2评估场所、设施设备要求
5.2.2.1评估机构应设有专门的评估室,评估室应至少有3把椅子、1张诊桌、1张诊疗床、测试用的
台阶和坐便器、洗浴设备。台阶的级数为4~5级,台阶的踏步宽度不小于0.30m,踏步高度为0.13m~
2
DB4401/T1—2018
0.15m,台阶有效宽度不应小于0.90m。
5.2.2.2评估时应使用统一的评估工具箱,箱内应配有评估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精神状态、感知觉
与沟通、社会参与等方面的工具,工具箱工具清单见附录A。
6评估指标
6.1指标构成
6.1.1评估指标分为主要参数和背景参数。
6.1.2主要参数共有3个一级指标,包括老年人能力、疾病状况和医疗照护情况:
——老年人能力包括日常生活活动、精神状态、感知觉与沟通、社会参与4个二级指标;
——医疗照护情况包括基础护理、常规治疗护理、康复护理、特殊治疗/护理4个二级指标;
——疾病状况包括一类疾病、二类疾病2个二级指标。
6.1.3背景参数共有2个一级指标,分别为社会支持和养老意愿。
6.2指标评分标准
6.2.1主要参数评分标准
6.2.1.1老年人能力评分标准
6.2.1.1.1老年人能力评估指标、评分标准及对应的评估表等均应符合MZ/T039-2013的规定,并按附
录B的规定执行。
6.2.1.1.2日常生活活动评分标准如下:
——0级(能力完好):总分为100分;
——1级(轻度受损):总分为65分~95分;
——2级(中度受损):总分为45分~60分;
——3级(重度受损):总分为≤40分。
6.2.1.1.3精神状态评分标准如下:
——0级(能力完好):总分为0分;
——1级(轻度受损):总分为1分;
——2级(中度受损):总分为2分~3分;
——3级(重度受损):总分为4分~6分。
6.2.1.1.4感知觉与沟通评分标准如下:
——0级(能力完好):意识为清醒,视力和听力评定为0分或1分,沟通评定为0分;
——1级(轻度受损):意识为清醒,但视力或听力中至少一项评定为2分,或沟通评定为1分;
——2级(中度受损):意识为清醒,但视力或听力中至少一项评定为3分,或沟通评定为2分;
或意识为嗜睡,视力或听力评定为3分及以下,沟通评定为2分及以下;
——3级(重度受损):意识为清醒或嗜睡,视力或听力中至少一项评定为4分,或沟通评定为3
分;或意识为昏睡或昏迷。
6.2.1.1.5社会参与评分标准如下:
——0级(能力完好):总分为0分~2分;
——1级(轻度受损):总分为3分~7分;
——2级(中度受损):总分为8分~13分;
——3级(重度受损):总分为14分~20分。
3
DB4401/T1—2018
6.2.1.1.6老年人能力总体结果评分标准如下:
——0级(能力完好):日常生活活动、精神状态、感知觉与沟通的分级均为0,社会参与的分级
为0或1;
——1级(轻度失能):日常生活活动的分级为0,但精神状态、感知觉与沟通中至少一项的分级
为1及以上,或社会参与的分级为2;或日常生活活动的分级为1,精神状态、感知觉与沟通、
社会参与中至少有一项的分级为0或1;
——2级(中度失能):日常生活活动的分级为1,但精神状态、感知觉与沟通、社会参与的分级
均为2,或有一项的分级为3;或日常生活活动的分级为2,且精神状态、感知觉与沟通、社
会参与中有1项~2项的分级为1或2;
——3级(重度失能):日常生活活动的分级为3;或日常生活活动、精神状态、感知觉与沟通、
社会参与的分级均为2;或日常生活活动的分级为2,且精神状态、感知觉与沟通、社会参与
中至少有一项的分级为3。
注1:处于昏迷状态者,直接评定为重度失能。若意识转为清醒,需重新进行评估;
注2: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在原有能力级别上提高一个级别:
——确诊为认知障碍/痴呆;
——确诊为精神疾病;
——近30天内发生过2次及以上意外事件(如跌倒、噎食、自杀、走失)。
6.2.1.2医疗照护评分标准
医疗照护评分标准如下:
——0级(不依赖):基础护理为不依赖或轻度依赖,常规治疗护理、康复护理为不依赖;
——1级(轻度依赖):基础护理为不依赖或轻、中度依赖,常规治疗护理或康复护理为轻度依
赖;
——2级(中度依赖):基础护理为中、重度依赖,常规治疗护理或康复护理为中度依赖;
——3级(重度依赖):常规治疗护理或康复护理为重度依赖;
——4级(极重度依赖):接受特殊治疗/护理。
6.2.1.3疾病状况评分标准
疾病状况评分标准如下:
——0级:无第一、第二类疾病;
——1级:患有1种~2种第一类疾病;
——2级:患有3种以上第一类疾病;
——3级:患有第二类疾病。
6.2.2背景参数评分标准
6.2.2.1社会支持
6.2.2.1.1计分原则
社会支持的评分按照附录B中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背景参数)》的规定执行。
计分原则如下:
——第1~4,8~10题,选择1,2,3,4项分别计1,2,3,4分;
——第5题分A,B,C,D,E五项计总分,每项从“无”到“全力支持”分别计1分~4分;
——第6、7题分别如回答“无任何来源”则计0分,回答“下列来源”者,一项来源计1分。
4
DB4401/T1—2018
6.2.2.1.2评分标准
评分总分即为十个条目计分之和。按照总分高低分成三级标准如下所示:
——1级(低水平):评分≤22分;
——2级(中等水平):评分23分~44分;
——3级(高水平):评分≥45分。
6.2.2.2养老意愿
养老意愿的评分按照附录B中的《养老意愿评估表(背景参数)》的规定执行,主要以评估对象
个人养老意愿为准,当评估对象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时,以法定监护人的意愿为准。
7评估实施
7.1受理
评估机构自承接委托后应在10个工作日内受理评估,并按照附录C的流程对评估对象进行首次评
估。老年人照顾需求评估应当为动态评估,接受服务后出现特殊情况导致能力发生变化时,应及时进行
评估。老年人接受服务后,若未出现特殊情况导致能力发生变化时,也宜进行定期评估。
7.2预约
评估机构根据评估对象实际情况采取预约上门评估和到评估点评估两种方式。
7.3评估
7.3.1老年人照顾需求等级评定表见附录B,包含使用说明、诚信声明、评估对象基本信息表、老年
人能力评估表、疾病状况评估表、医疗照护评估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养老意愿评估表和确认声明。
评估人员应按评定表规定逐项评估。
7.3.2评估过程结束后,评估对象或其法定监护人应当对评估过程真实性进行确认,签署确认声明。
8评定等级确定
8.1综合老年人能力、医疗照护、疾病状况3个主要参数指标确定老年人照顾需求等级。在此基础上,
结合背景参数中社会支持的影响对照顾需求等级进行修正。
8.2老年人照顾需求划分为7个等级:
——照顾0级:能力完好(0级),医疗照护0级,疾病状况0级~2级;
——照顾1级:能力完好(0级),医疗照护1级,疾病状况1级~2级;或轻度失能(1级),
医疗照护0级,疾病状况0级;
——照顾2级:轻度失能(1级),医疗照护0级~1级,疾病状况1级;
——照顾3级:轻度失能(1级),医疗照护0级~2级,疾病状况2级;或中度失能(2级),
医疗照护0级~1级,疾病状况1级;
——照顾4级:中度失能(2级),医疗照护2级,疾病状况1级~2级;
——照顾5级:中度失能(2级),医疗照护3级,疾病状况1级~2级;或重度失能(3级),
医疗照护1级~3级,疾病状况1级~2级;
——照顾6级:疾病状况3级或医疗照护4级。
5
DB4401/T1—2018
8.3当社会支持评定为1级时,在相应的老年人照顾需求等级上上浮一级;当老年人照顾需求等级为
6级时,等级不变。当社会支持评定为2级和3级时,老年人照顾需求等级不变。
9评定等级结果应用
9.1养老类型建议
根据老年人照顾需求等级提出养老类型建议。其中:老年人照顾需求等级为0级~2级宜安排为社
区居家养老,3级可视具体情况安排为社区居家养老或机构养老,4级~6级宜安排为机构养老。
9.2养老服务建议
9.2.1根据老年人照顾需求等级评定结果,结合评估过程,提出养老服务建议。在《照顾等级与服务
内容建议对查表》(见表1)中选择服务建议项目;参照《建议照顾时间对查表》(附录D),并根据
老年人实际身体状况和精神状况提出合适的建议照顾时间。
表1照顾等级与服务内容建议对查表
照顾等级类型服务建议/照顾类别及服务项目
0级(一)直接生活照顾:1.穿衣;2.修饰;
3.口腔清洁;4.皮肤清洁;
1级社区居家养老
5.喂食服务;6.压疮预防;
2级7.排泄照料。
社区居家养老或机构(二)间接生活照顾:8.居室清洁;9.更换洗涤;10.上门维修;
3级
养老11.定期探访;12.膳食服务;13.文化教育;
4级14.娱乐休闲;15.室外休闲(户外);
16.紧急呼援;17.定位搜寻;
5级
18.转介服务;19.法律援助;
20.咨询服务;21.安全保护。
(三)精神心理照顾:22.危机干预;23.沟通;24.精神支持;
25.心理疏导;26.心理咨询。
机构养老
(四)机能训练照顾:27.定期翻身、活动肢体关节;
6级28.肢体保健、康复活动。
(五)医疗护理照顾:29.预防保健;30.健康咨询;31.医疗协助;
32.上门医疗;33.基础医疗护理;34.治疗护理;
35.健康管理;36.健康教育;37.感染控制;
38.临终关怀。
9.2.2评估对象患有急性期传染病或严重精神障碍的,应由相应专业机构提供服务。
10评定报告和争议处理
10.1评定报告的填写
10.1.1评估员依据评估结果给出服务建议并填写《老年人照顾需求等级评定报告》(附录E),经评
6
DB4401/T1—2018
估机构确认后出具给评估对象或其法定监护人。
10.1.2当养老服务类型建议与个人养老意愿不一致时,如果个人养老意愿为社区居家养老,应以个人
养老意愿为准;如果个人养老意愿为机构养老,应以养老服务类型建议为准。评估对象为无民事行为能
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时,以法定监护人的意愿作为个人养老意愿。
10.2评估争议的处理
10.2.1评估对象及其法定监护人收到《老年人照顾需求等级评定报告》后,如对评估结论有异议的,
可以自收到评定报告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申请复核评估。
10.2.2复核评估由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参与首次评估的评估员不得参与复核评估。复核评估要求如
下:
——复核结论与原结论一致时,维持原评估结论;
——复核结论与原结论不一致时,告知新结论。
10.2.3复核评估结论为本次评估的最终结论。
11评估质量监督和改进
11.1监督
11.1.1养老服务政府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养老服务评估工作的指导,建立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和评估对
象利益表达渠道。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评估结果。
11.1.2评估机构应建立内部质量管理制度,建立养老服务评估档案,妥善保管评估表、评估报告等文
档,逐步提高评估工作信息化水平。
11.1.3养老服务政府主管部门和评估机构应通过网络、服务须知、宣传手册等载体,主动公开评估指
标、流程,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11.2改进
评估机构应针对监督抽查和调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采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持续改进
评估质量。
7
DB4401/T1—2018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老年人能力评估工具箱工具清单
老年人能力评估工具箱工具清单见表A.1。
表A.1老年人能力评估工具箱工具清单
评估指标评估工具
(1)碗(2)筷子
日常生活能力
(3)调羹(4)杯子
(5)牙刷(6)毛巾
精神状态
(7)梳子(8)剃须刀
(9)上衣(10)裤子
感知觉与沟通
(11)白纸(12)笔
(13)测视力用报纸(14)放大镜
社会参与(15)老花镜(16)助听器
(17)其他
8
DB4401/T1—2018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34/T 4775-2024 数字猪场建设规范 2024-04-15
- DB34/T 4769-2024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一场一策,制肥还田”技术规程 2024-04-15
- DB34/T 4773-2024 花龟池塘养殖技术规程 2024-04-15
- DB34/T 4768-2024 一稻两虾(克氏原螯虾和罗氏沼虾)轮养共作技术规程 2024-04-15
- DB34/T 4771-2024 小规模畜禽养殖场(户)粪污“截污建池、发酵还田”技术规程 2024-04-15
- DB34/T 4770-2024 番鸭非接触式发酵床养殖技术规范 2024-04-15
- DB34/T 4774-2024 休闲农业园建设指南 2024-04-15
- DB34/T 4772-2024 乌龟稻田养殖技术规程 2024-04-15
- DB34/T 4766-2024 治超站点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指南 2024-04-15
- DB34/T 3703.7-2024 长大桥梁养护指南 第7部分:监测控制网布设及观测技术 2024-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