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7942-2000 国家三角测量规范
GB/T 17942-2000 Specifications for national triangulation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00年01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和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
- 起草人:
- 吕永江、吕翰钧、李荣春、孟娟
- 出版信息:
- 页数:28页 | 字数:58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第一章最新测绘技术标准
国家三角测量规范
!"#$%&’()—)***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三角测量的布设原则,基本精度指标与主要技术要求;适用于国家
一、二、三、四等三角测量和区域性的三角测量,其他三角测量和导线测量亦可参照执
行。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
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
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中、短程光电测距规范
-.%**%—%’’/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
-.%**)—%’’/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
-.%**0—%’’/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
-.#$%**(—%’’’测绘技术设计规定
-.#$)**(—%’’’测量外业电子记录基本规定
-.#$)**/—%’’’三角测量电子记录规定
11!%**—%’’(全站型电子速测仪计量检定规程
11!(%(—%’’(光学经纬仪计量检定规程
0总则
!"#国家三角测量的等级与布设原则
!"#"#国家三角测量的等级
国家三角测量分为一、二、三、四等,一、二等三角测量属于国家基本控制测量,
三、四等三角测量属于加密控制测量。
!"#"$国家三角网的布设原则
国家三角网是国家大地控制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三角网的布设应遵循从整体到
局部,从高级到低级分级布网的原则。
!"$国家三角网的布设形式
!"$"#一等三角的布设形式
一等三角测量覆盖全国以三角锁或连续三角网的形式布设;一等三角锁应分别沿经
—&&—
第一篇最新测绘技术标准与政策法规
线和纬线方向布设成锁环状,锁环的锁段全长!""#$左右,在锁环锁段的交叉处测定一
等起始边,在一等起始边的两端点上加测一等天文经、纬度和一等天文方位角,并在每
锁段中央的一个三角点上测定一等天文经纬度。
以连续三角网形式布设时,每隔!""#$左右加测一条一等起始边,起始边两端加测
一等天文经、纬度和一等天文方位角,并在中间部位的三角点上测定一等天文经纬度。
!"#"#二等三角的布设形式
二等三角网在一等三角锁环内以连续三角网形式布设,并在二等三角网的中央部位
布设一条一等起始边,在起始边的两端点上测定一等天文经、纬度和天文方位角。
在布设一等连续三角网的地方则可以不再布设二等三角网,而直接加密三等或四等
三角点或三角网。
!"#"!三、四等三角的布设形式
三、四等三角测量是一、二等三角锁网下的加密测量,三、四等三角网采用插点形
式或连续网形式布设。
在没有二等三角网的地方,也可以在一等三角锁环内或一等三角网之下,直接布设
三等或四等三角网。
!"!国家三角点的密度
!"!"$一等三角锁、网的边长
一等三角锁网的平均边长:山区在!%#$左右,平原在!"#$左右,受地形条件限
制时,边长可在&%’(%#$范围之内变动,跨越海峡、大湖等水系时,边长不受上述限
制。
!"!"#二等三角点的密度
二等三角网的平均边长:城市地区及部分工农业经济发达地区在)#$左右,其他
地区在&*#$左右,山区或荒漠地区可以适当放长。
!"!"!三、四等三角点的密度
三、四等三角测量的边长可根据一、二等平面控制点的分布情况和实际需要而定,
三等三角网的边长可在(’&"#$左右的范围内变动,四等网的边长可在&’+#$左右的
范围内变动。
!"%三角测量的精度
!"%"$起始边的精度
一等三角锁、网起始边的边长相对中误差不超过,&-*%万;
!"%"#天文经度、纬度和方位角的精度
一等天文经、纬度和方位角的中误差不超过表&的规定。
表&
等级天文经度天文纬度天文方位角
一等.,"0/*,"0/%
,"/"!
—21—
第一章最新测绘技术标准
!"#"!三角测量的精度
各等三角测量按三角形闭合关计算的测角中误差不超过表!的规定。
表!
等级一等二等三等四等
测角中误差"#$%&"’$%#"’$%("!$%)
各等三角测量中最弱边的边长相对中误差和方位角中误差不超过表的规定。
*
表*
等级一等二等三等四等
边长相对中误差’+!#万’+’!万’+&万’+,万
方位角中误差"#$%-"’$%)"!$%)",$%)
!"$国家三角测量的基准
!"$"%坐标系统
国家三角测量采用’-(#西安大地坐标系。
’-(#西安大地坐标采用的参考椭球的基本参数值为:
长半径:./*&(’,#0;
!
地心引力常数(含大气层)’,*!
12.*%-(/##)3’#0+4
二阶带谐系数5!.’%#(!/*3’#6*
地球自转角速度.&%!-!’’)3’#6)789+4
"
!"$"&高程系统
国家三角测量的高程采用正常高系统;由’-()国家高程基准面起算;青岛高程基
准原点的高程为&!%!/#0。
!"$"!平面坐标系统
国家三角测量的平面坐标采用高斯—克吕格平面坐标系统。国家三角点均计算出高
斯平面的六度带或三度带的平面直角坐标。
六角带或三度带的主子午线经度均由东经起,分别每隔或划分投影带,每个
*:/:*:
投影带内以主子午线和赤道的交点作为平面直角坐标的纵、横坐标原点,主子午线的投
影长度比定为,主子午线上各点的横坐标定为。
’)#####0
!"’国家三角测量的基本技术要求
!"’"%一等三角
一等三角锁采用单三角锁时,三角形应尽量接近于等边三角形,任何角不应小于
,#:,采用中点多边形或大地四边形或采用三角网形式布设时,任一推算路线的传距角
—&-—
第一篇最新测绘技术标准与政策法规
不得小于。
!"#
一等三角锁各锁段图形权倒数之和应不超过$"",对于个别特殊困难地区由于地形
限制或锁段过长时,图形权倒数之和可放宽至不超过$%"。超过$%"时则应在锁段中部
加测起始边。
!"#"$二等三角
二等三角网和一等三角锁以连续三角网形式联接。
二等三角网中的三角形的内角不得小于,对地形复杂等困难地区的个别三角形
!"#
内角可放宽至不小于%。
二等三角点至起始边的距离,一般不超过个三角形。
$%
!"#"!三、四等三角
三、四等三角网以连续三角网形式或插点或插网形式,在一等或二等控制点下进行
加密。
三、四等三角网中任一三角形的内角都不得小于!"#,受地形限制等困难地区,个
别三角形内角可放宽至不小于。
%
!"#"%对已有大地控制点的联测
对测区已有的一、二、三、四等大地控制网点应进行重合或联测,重合点和联测点
之和不应少于三个。
!"&三角点高程测量
!"&"’三角点高程测量的方法
三角点的高程以水准测量或用高程导线测量或用三角高程测量方法求得。
需要用三角高程方法测定三角点高程的各级三角锁网的三角测量观测边均应对向观
测垂直角,量取仪器高和觇点高,计算往返三角高程的高差,计算出各三角点的高程。
三角高程由水准点或水准联络点或符合精度要求的高程导线点起算。
!"&"$三角高程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
任一三角高程点至三角高程起算点的距离,以三角高程推算边计算,不超过表’的
规定。
表’
三角点等级推算边边数平差后的三角点高程中误差,(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三角高程平差后的各级三角点高程中误差不超过表的规定。
’
’技术设计与选点
%"’技术设计
%"’"’技术设计的基本要求
—,"—
第一章最新测绘技术标准
三角测量布测前应进行技术设计,获得三角点网的最优布设方案。技术设计书的格
式、内容、要求与审批程序参照!"#$%&&’进行。
!"#"$资料收集
技术设计前,应充分收集测区内各项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并进行实地勘察,然后
进行图上设计,编写技术设计书。
!"#"%图上设计
图上设计应标绘出已有平面和高程控制点的位置和新设计的三角点位置和观测方向
以及和已和平面控制网,已有高程控制网的联测方向和联测路线。
!"$实地选点
!"$"#各等三角点的点位要求
()选定的三角点应扩展方便,计划观测方向均应通视良好,视线应超越和偏离障
碍物一定的高度和距离:在山区一等不小于,二等不小于;在平原地区,一等不
’)*)
小于,二等不小于;三、四等方向以能保证成像清晰,便于观测为原则。
+)’)
决定视线高度时,须考虑到树林和农作物高度的增长。视线应尽量避免沿斜坡或河
坎旁通过。当视线通过稻田、草原、沙漠、戈壁、沼泽、湖泊、大片树林、较大城市以
及工矿区时,视线高度一等不低于,二等不低于。
,)+)
-)三角点一般应选在便于造标和观测,埋石后标志能长期保存的制高点上,点位
离开公路、铁路、河流不得少于.&),离高压线不少于%*&)。
/)在起始边两端点及锁段中央须测定天文经纬度的三角点上,如不便进行天文观
测时,应另行选定天文墩的位置。天文墩至三角点的距离应不小于该点的觇标高度,但
不大于+&),并须便于直接测定天文墩的归心元素。起始边两端点尚须测定天文方位
角,为此天文墩应尽量设在起始边的方向线上,其偏差不大于%)。
!"$"$三角点点名确定
三角点一般应以村名、山名、地名作为点名;少数民族地区应用译音;荒漠地区无
法查询地名时,可根据地形特征命名或以点号表示。
新旧点重合时,一般采用旧点名,如果原来所依据的村名、山名、地名已有变更,
则应在所采用的新点点名之后附上旧点名,并加括号。
同一条三角锁或同一个%0%&万图幅的三角点中有相同点名时,须加以区别。
点名书写必须准确、正规,所用简体字一律以国务院公布的为准。
!"$"%方位点
平原地区各等级三角点根据需要可以设置方位点,方位点不少于个,方位点至三
*
角点的距离为;同一三角点上两方位点方向间的夹角不应小于。
.&&1%&&&)+&2
方位点应选在目标明显,易于寻找,观测方便,并能长期保存的地方,方位点应设
置永久性固定标志。
从三角点地面能直接看到某一三角点的觇标基底,则该三角点可作为方位点。
!"$"!三角点点之记
一、二、三、四等三角点均应按的格式填绘三角点点之记。
3%
—,%—
第一篇最新测绘技术标准与政策法规
!"#"$旧点利用
对测区内已有的各等级水平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应尽量重合利用或进行联测。有关
利用或联测情况,应在点之记和技术总结中进行详细而具体的记录和说明。
标石已部分或全部被损坏的旧点,应按新测点和旧点的最高等级的要求进行补埋或
重埋。
新点为一、二等点,旧标石为二层或三层,且均完整稳固能长期保存,其标石规格
不低于本规范三、四等点的标准时,可不重埋。
新点为三、四等点,旧标石为一层且坚固完整可长期保存者,可不重埋。
凡不满足本规范要求的旧点,均须重新埋设新标石,新旧标石的标志中心应尽量重
合,不允许在其附近另埋标石。
利用旧点均应按!"#$和!"#"的内容和格式填记“旧点重合利用登记表”和“旧点
重新埋石记录表”,并准确量记有关尺寸。
!"#"%水准联测三角点
选点中应将设计进行水准联测的三角点的联测路线、联测点名记于点之记位置说明
内,并在技术总结中说明。
%三角点的标志
$"&造标埋石的基本要求
&)各等级三角点均应建立永久性的测量标志。
’)标石是三角点永久性的点位标志,标石中心应嵌入中心标志,中心标志代表三
角点的中心位置。
()建造的觇标必须标形端正,标心和圆筒应与铅垂线平行,结构牢固;内架与基
板结构密合;基面平整;内外架无接触。觇标的圆筒中心、回光台中心、标石中心应位
于同一铅垂线上,其最大偏离以标石中心的铅垂线为准,不得超过)#$*。
+)一、二等观测方向的视线应离开橹柱,距离不小于)#"*,三、四等观测方向的
视线离开橹柱的距离应不小于)#$*。
,)应在橹柱的适当位置应用色漆注明三角点的点名、等级、建造单位、建造年月;
无外架的墩标,则用红漆写在仪器墩向南的侧面上。
-)造标埋石时应将点之记的点位说明,标石断面图的相关高度和有关数据填注清
楚。
.)造标埋石完成以后,应向当地政府办理测量标志委托保管手续。
$"#测量觇标的类型
各等级三角点上的测量觇标类型统一采用以下名称:
&)寻常标———没有内架的木质三脚或四脚觇标;
’)钢寻常标———没有内架的钢质三脚或四脚觇标;
()混凝土寻常标———用钢筋混凝土建筑的没有内架的三脚觇标;
+)复合标———内、外架相连结的木质三脚或四脚觇标;
—/"—
第一章最新测绘技术标准
!)双锥标———内、外架不相连结的木质三脚或四脚觇标;
")钢标———钢材制成的有内、外架的觇标;
#)墩标———用混凝土、天然石、砖块或木材筑成的仪器墩上加设圆筒的觇标;
$)原生树标———在森林区用原生树去掉树梢,树枝作为外架橹柱的觇标;
%)马架标———用钢材或木材建造的高度约&’()左右的内架,并架设圆筒的觇标;
*)活动标———可以移动的钢标或木标。
!"#标石和中心标志
!"#"$标石类型
三角点的标石类型统一采用以下名称:
+)一、二等三角点标石;
,)三、四等三角点标石;
-)岩石地区三角点标石;
.)冻土地区三角点标石;
!)沙漠地区三角点标石;
")特殊困难地区三角点标石。
!"#"%标石的材料
三角点标石一般用混凝土灌制,也可用相同规格的花岗石、青石等坚硬石料代替。
!"#"#标石埋设要求
+)盐碱地区埋设混凝土标石,须加涂沥青,以防腐蚀。
,)在泥土松软、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或沼泽地区埋设标石时,除应尽量选择好埋
石地点以外,应在盘石下边浇灌混凝土底层。
-)埋石时,须使各层标石的标志中心严格在同一铅垂线上,其偏差不大于/))。并
用钢卷尺量取各层标石面间的垂直距离,填记于点之记的标石断面图中,结果取至厘米。
!"#"&钢管标志
钢管上端应焊接封闭,并刻划或嵌入中心标志。
钢管外壁应涂刷粘性沥青,并用布或其他材料缠绕,刷涂沥青,其厚度不少于
/))。
钢管内应灌满混凝土,防止钢管内壁腐蚀。
!"#"!中心标志
三角点标石的盘石和柱石的中央均需嵌入一个中心标志,并应安放正直,粘接牢固。
中心标志可用金属材料或瓷质材料制成,其规格标准见附录0/’&。
以石料凿成的标石,应在盘石或柱石中心位置凿刻断面成“”形的十字中心标
1
志,线长约,线的上宽和深度各约为,内涂红色油漆,以代替瓷质或金属中心
(-)())
标志。
柱石的中心标志应稍高于柱石顶面,以便于安放水准标尺。
!"#"’重埋标石
与旧有水平控制点重合需要重新埋设标石时,应通知原理石单位或测绘管理部门。
—2/—
第一篇最新测绘技术标准与政策法规
重埋中应检查原标石的上下标石的中心标志中心是否在同一铅垂线上,当偏离值大
于!""时,应以最下标石的标志中心为准埋设新标石。
在保证新标石稳固的原则下,尽量使新旧上标石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在重埋过程中
应量取新旧上标石面间的高差和觇标有关部位至柱石面的高度。
重埋标石面上,应用红漆标注“重埋”二字。
重埋标石后应按#$%$填写“旧点重新埋石记录表”。
&水平角观测
!"#测角仪器
!"#"#各级三角测量使用仪器观测方法和测回数
各等级三角测量水平角观测使用的仪器、观测方法和测回数按表规定执行。
’
表’
等级使用仪器类型全组合测角法方向权:·方向观测法测回数备注
("
()(%方向数
)*+,!&!’
一
)*-()"%测回数
.$.+
()
)*+,$.$’-$
二
(,)
)*-!+$/!$-’
)*+,&
三)*-0
)*$-$
)*+,.
四)*-&
)*$0
!"#"$经纬仪的检验
水平角观测使用的经纬仪使用前应进行检验,检验项目、检验方法与限差以及检定
周期,均按**1.-.和**1-++的有关规定执行。
!"$各级水平角观测的基本要求
!"$"#仪器安置
观测一等三角点时,仪器应安置在仪器台上。二、三、四等三角点在寻常标下仪器
安置在脚架上观测时,根据土质状况,采取打脚桩或其他措施,保证仪器有稳定的观测
环境。
!"$"$仪器及操作要求
2)观测水平角应事先调好望远镜焦距,同一测回中应保持不变;照准目标尽量不
要使用垂直制动和微动螺旋;使用水平微动螺旋或目镜测微器照准目标和测微螺旋对准
—/.—
第一章最新测绘技术标准
分划线时,其最后旋转均应使用旋进方向。
)在观测过程中,如发现二倍视准轴差()的绝对值、型仪器大于
!"#$%&’$%(
,型仪器大于时,本测回无效,应校正后再继续观测。
"&)$%"*&)
+)观测过程中应使仪器保持水平、照准部上水准器气泡偏离中心,对于$%&’最大
不超格,、最大不超过格。
(,-$%($%"(
!"#"$垂直轴倾斜改正
当照准点的垂直角一等超过、二等超过时,应在观测方向值中加入垂直轴
."/.*/
倾斜改正。在观测该方向时须读记照准部上水准器气泡位置,确定垂直轴在水平轴方向
的倾斜分量,来求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32/T 1405-2009 葛根有机栽培技术规程 2009-07-16
- DB32/T 595-2009 青虾产品 2009-07-16
- DB32/T 1401-2009 细鳞斜颌鲴成鱼养殖技术规程 2009-07-16
- DB32/T 596-2009 克氏原螯虾产品 2009-07-16
- DB32/T 450.5-2009 出口芦笋 第5部分: 保鲜技术规程 2009-07-16
- DB32/T 1402-2009 紫苏叶 2009-07-16
- DB32/T 562-2009 茶有机生产技术规程 2009-07-16
- DB32/T 559-2009 梨有机生产技术规程 2009-07-16
- DB32/T 576-2009 鳊、鲫产品 2009-07-16
- DB32/T 1404-2009 猪场粪污设施发酵处理技术规程 2009-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