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1264-2023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高等院校

DB11/T 1264-2023 Clean Productio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北京市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1/T 1264-2023
标准类型
北京市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3-12-25
实施日期
2024-04-01
发布单位/组织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020.01

CCSZ04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1264—2023

代替DB11/T1264—2015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高等学校

Assessmentindicatorsystemofcleanerproductionuniversities

andcolleges

2023-12-25发布2024-04-01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1/T1264—2023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评价指标体系.........................................................................2

5评价方法.............................................................................8

5.1综合评价指标的评分计算...........................................................8

5.2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值调整.........................................................8

5.3清洁生产等级的确定...............................................................8

6指标计算与数据来源...................................................................9

6.1指标计算.........................................................................9

6.2数据来源........................................................................11

参考文献........................................................................13

I

DB11/T1264—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代替DB11/T1264—2015《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高等院校》。与DB11/T1264—2015相比,

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标准名称更改为《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高等学校》(见封面,2015年版的封面);

b)更改了“范围”(见第1章,2015年版的第1章);

c)增加了“限定性指标”定义,删除了“清洁生产、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资源能源消耗指标、

资源综合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指标、清洁生产管理指标、指标权重”定义(见3.3,

2015年版的3.2、3.3、3.4、3.5、3.6、3.7、3.9);

d)增加了“温室气体排放”一级指标(见表1);

e)增加了“制冷设备、生均餐饮用天然气、可再生能源利用、废气排放、生均碳排放量、单位建

筑面积碳排放量”二级指标,删除了“非采暖天然气生均消耗量、单位建筑面积综合能耗、外

排废水COD浓度、生均实验室易耗品消耗额、生均教学易耗品消耗额”二级指标(见表1,2015

年版的表1);

f)更改了“生均用电量、采暖天然气单位面积消耗量、外购热力采暖用热定额、生均综合能耗、

再生水利用率”指标值(见表1,2015年版的表1);

g)更改了限定性指标,“采暖天然气单位面积消耗量、外购热力采暖用热定额”更改为一般指标,

“生均综合能耗”更改为限定性指标;

h)更改了各项指标权重(见表1,2015年版的表1);

i)更改了“评价方法”中具体评价方法(见第5章,2015年版的第5章);

j)更改了“数据来源”要求(见6.2,2015年版的6.2)。

本文件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咨海外咨询有限公司、北京节能环保中心、北京市标准化研究院、北京市污染

源管理事务中心、北京工业大学、合修能(北京)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清伟、李晓丹、王圣典、李文峰、唐伟、崔有为、于承迎、栾琳、严小梅、

杨侯剑、李旭、翟羽佳、杨小多、门云云、李凯、聂开鹏、周廷、杨宏斌等。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5年首次发布为DB11/T1264—2015;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I

DB11/T1264—2023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高等学校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高等学校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指标计算与数据来源。

本文件适用于高等学校开展清洁生产审核、评估与绩效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

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

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85.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通则

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18597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T2333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24789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T29149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

GB/T31436节水型卫生洁具

CJ/T164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

DB11/139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DB11/307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DB11/501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DB11/T1150供暖系统运行能源消耗限额

DB11/1488餐饮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DB11/T1785二氧化碳排放核算和报告要求服务业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高等学校universitiesandcolleges

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包括普通高等学校、职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

[来源:DB11/T1334—2016,3.1,有修改]

3.2

指标基准值indicatorbaseline

评价清洁生产水平所确定的指标对照值。

[来源:DB11/T1519—2018,3.9,有修改]

3.3

限定性指标restrictiveindicators

1

DB11/T1264—2023

在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中规定的,对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有重大影响的指标,以及相关标

准强制执行的指标。

[来源:DB11/T1856—2021,3.7,有修改]

4评价指标体系

高等学校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应符合表1的规定。

2

DB11/T1264—2023

表1高等学校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

序一级二级二级指

指标单位Ⅰ级基准值Ⅱ级基准值Ⅲ级基准值

号指标指标标权重

权重

采用节水器具,符采用节水器具,符采用节水器具,符

合CJ/T164及GB/T合CJ/T164及GB/T合CJ/T164及

用水

—231436要求,安装率31436要求,安装率GB/T31436要求,

器具

100%,设备完好率100%,设备完好率安装率100%,设备

≥99%≥90%完好率≥80%

洗浴用

—2安装智能化节水管理系统,采用阶梯水费计价

水系统

100%采用国家和地100%采用国家和地

方节能低碳技术产方节能低碳技术产采用国家和地方节

品推荐目录相关用品推荐目录相关用能低碳技术产品推

电设备或技术产电设备或技术产荐目录相关用电设

用电品;具有能效标识品;具有能效标识备或技术产品不低

—3

设备的产品,全部采用1的产品,全部采用2于80%;具有能效标

级能效产品;采用级及以上能效产识的产品,全部采

智能控制技术,实品;采用智能控制用3级及以上能效

现用电设备智能化技术,实现用电设产品

控制备智能化控制

采用集中供暖系

统,锅炉及换热站采用集中供暖系以集中供暖系统为

采用无人自动化控统;锅炉热效率达主,锅炉及换热站

制,电机变频控制;到1级能效;管网采用自动化控制与

1装备20锅炉热效率达到1热损失率达到辅机变频;锅炉热

级能效;管网热损DB11/T1150准入效率达到1级能

供暖

—2失率达到DB11/T值要求;优先采用效;管网热损失率

设备

1150先进值要求;太阳能、热泵等可达到DB11/T1150

优先采用太阳能、再生能源技术;采限定值要求;采用

热泵等可再生能源用气候补偿、余热气候补偿、余热回

技术;采用气候补回收、水力平衡调收、水力平衡调节

偿、余热回收、水力节等措施等措施

平衡调节等措施

采用集中空调系

采用集中空调系

统,冷冻机、循环

统,冷冻机、循环

泵、冷却塔采用无采用集中空调系

泵、冷却塔采用自

人操作自动化控统,冷冻机、循环

动化控制,电机变

制,电机变频控制;泵、冷却塔采用自

频控制;冷冻机达

冷冻机达到1级能动化控制,电机变

到2级能效,水泵

效,水泵达到节能频控制;冷冻机达

制冷达到节能评价值;

—2评价值;分体空调到3级能效,水泵

设备分体空调器达到2

器达到1级能效;达到节能评价值;

级能效;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机房空调分体空调器达到3

机房空调采用室外

采用室外自然冷源级能效;数据中心

自然冷源时间≥

时间≥160天;采用机房空调采用室外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