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4041-2000 环境管理 生命周期评价 目的与范围的确定和清单分析

GB/T 24041-2000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Life cycle assessment—Goal and scope definition and inventory analysis

国家标准 中文版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GB/T 24040-2008 | 页数:2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4041-2000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0-02-01
实施日期
2000-10-01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中国标准研究中心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中国标准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
起草人:
范与华、杨建新、段宁、饶一山、张天柱、栾胜基、孙启宏、黄进
出版信息:
页数:22页 | 字数:39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GB/T24041-2000

前言

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14041:1998《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目的与范围的确定和清单

分析》。

本标准为环境管理系列标准中关于生命周期评价的标准之一。此前已发布了关于生命周期评价的

第一个国家标准GB/T24040-19994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原则与框架》。

ISO关于生命周期评价标准还有;

ISO14042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ISO14043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生命周期解释

ISO/TR14049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ISO14041应用示例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均为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标准研究中心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石

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范与华、杨建新、段宁、饶一山、张夭柱、架胜基、孙启宏、黄进。

本标准于2000年2月首次发布。

GB/T24041-2000

ISO前言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是由各国标准化团体((ISO成员团体)组成的世界性联合会。制定国际标准

的工作通常由ISO的技术委员会完成,对某技术委员会工作感兴趣的成员团体有权参加该技术委员

会。国际上的其他组织,无论是政府的或非政府的,也可通过与IS()的联络参加其工作。在电工技术标

准化方面,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

国际标准是根据ISO/IEC导则第3部分的规则制定的。

由技术委员会正式通过的国际标准草案提交各成员团体表决,国际标准须取得至少75%参加表决

的成员团体同意才能正式通过。

国际标准ISO14041是由ISO/TC207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生命周期评价分委员会((SC5)制定

的。

附录A和附录B均为提示的附录。

GB/T24041-2000

弓I言

本标准阐述了生命周期评价((LCA)中目的与范围的确定和生命周期清单分析(LCI)两个阶段的内

容。GB/T24040中对这两个阶段作了定义。

确定目的与范围的重要性在于它决定为何要进行某项生命周期评价(包括对其结果的应用意图),

并表述所要研究的系统和数据类型。研究的目的、范围和应用意图涉及到研究的地域广度、时间跨度和

所需数据的质量等因素,它们将影响研究的方向和深度。

LCI包括为实现特定的研究目的对所需数据的收集,它荃本上是一份关于所研究系统的输入和输

出数据清单。

在对LCI结果进行解释时<见本标准第7章),要根据目的与范围、进一步收集的数据,或以上两方

面因素,对数据进行评价。通过对LCI结果的解释,一般能取得对数据的更正确理解,以便编制报告。由

于LCI是收集和分析输入输出数据,而不是评价与这些数据相应的环境影响,仅对LCI结果的解释,尚

不足以得出有关环境影响的结论。

本标准可用于:

一一帮助组织综合地认识相互关联的产品系统;

—确定研究目的与范围.界定待分析的系统并建立系统模型,收集数据并就LCI结果编制报告;

—通过量化待分析产品”系统(分解为单元过程的整个系统)的能流、原材料和向空气、水体和土

地的排放(环境输入输出数据).建立该系统环境表现(行为)的墓础线;

--一识别产品系统中那些能量和原材料消耗最多、排放最突出的单元过程,以进行有目标的改进;

—提供用来帮助确定生态标志准则的数据;

一一帮助制定备选政策方案(如有关采购的政策)。

除以上所述的主要用途外,本标准还可能用于其他方面。

有关LCA其他两个阶段的后续标准ISO14042和ISO14043,以及一个和本标准有关的提供LCI

实例的技术报告(见“参考文献),’也正在制定中。

1)在本标准中,术语.产品”单独使用时相当于“产品或服务’.的同义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

GB/T24041-2000

目的与范围的确定和清单分析idtISO14041:1998(第1版)

Environmentalmanagement-Lifecycleassessment-

Goalandscopedefinitionandinventoryanalysis

1范围

本标准在GB/T2404。的基础上,规定了用于确定生命周期评价(LCA)的目的与范围以及实施、解

释和报告生命周期清单分析(LCI)两个阶段所需的要求和程序。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IEC和ISO

成员均持有现行有效的国际标准。

GB/T24040-1999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原则与框架(idtISO14040:1997)

3定义

GB/T24040中的定义及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辅助性输入ancillaryinput

单元过程中用于生产有关产品,但不构成该产品一部分的物质输人。

例:催化剂。

3.2共生产品coproduct

同一单元过程产出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

3.3数据质量dataquality

数据在满足所声明的要求方面的能力特性。

3.4能流energyflow

单元过程或产品系统的以能量单位计量的输入或输出。

注输入的能流可称为能量输入,输出的能流可称为能量愉出.

3.5原料能feedstockenergy

输人到产品系统中的原材料所含的不作为能源使用的燃烧热。

注:它是通过热值的高低来表述的.

3.6最终产品finalproduct

投入使用之前不须要进一步转化的产品。

3.7无组织排放fugitiveemission

向空气、水体或土地的非控制排放。

例:管道接口处的泄漏。

国家质f技术监督局2000一02一01批准2000一10一01实施

Gs/T24041-2000

3.8中间产品intermediateproduct

单元过程中须要进一步转化的输人或输出。

3.9过程能量processenergy

单元过程中用于运行该过程或其中的设备所需的能量输入,不包括用于生产或输送这部分能量的

能量。

3.10基准流referenceflow

在给定产品系统中,为实现一个功能单位的功能所需的过程输出量。

3.11敏感性分析sensitivityanalysis

用来估计所选用方法和数据对研究结果影响的系统化程序。

3.12不确定性分析uncertaintyanalysis

用来判定与量化由于输入的不确定性和数据变动的累积给LCI结果带来的不确定性的系统化程

序。

注:区间或概率分布都可用来判定结果中的不确定性.

4LCI的签本内容

4.1概述

本章说明了生命周期清单分析的关键术语和基本内容。

4.2产品系统

产品系统是由提供一种或多种确定功能的中间产品流联系起来的单元过程的集合。图1为一个产

品系统的示例。对产品系统的表述包括单元过程、通过系统边界(无论是输入或输出的)的基本流和产品

流以及系统内部的中间产品流。

一个产品系统的基本性质取决于它的功能,而不能仅从最终产品的角度夹宪休_

图1生命周期清单分析的产品系统示例

4.3单元过程

产品系统可进而划分为一组单元过程(见图2)。单元过程之间通过中间产品流和(或)待处理的废

物相联系,与其他产品系统之间通过产品流相联系,与环境之间通过基本流相联系。

GB/T24041-2000

基本流愉入基本流输出

基本流输入羞本流箱出

基本流输人基本流枪山

图2产品系统内一组单元过程示例

例如,地下的原油和太阳辐射等属于单元过程的基本流输入。向空气的排放、向水体的排放及辐射

等属于单元过程的基本流输出。基本材料、装配组件等属于中间产品流。

将一个产品系统划分为单元过程,有助于识别产品系统的输入与输出。在许多情况下,某些输人参

与输出产品的构成,而有些输入(辅助性输人)仅用于单元过程的内部而不参与输出产品的构成。作为单

元过程活动的结果,还产生其他输出(基本流和(或)产品)。单元过程边界的确定取决于为满足研究目的

而建立的模型的详略程度。

由于系统是一个物理系统,每个单元过程都遵守物质和能量守恒定律。物质和能量平衡可用来验证

对单元过程表述的有效性。

4.4数据类型

收集到的数据,无论是通过测量、计算还是估计出来的,都是用来量化单元过程的输入和输出。数据

可归入的主题包括:

—能量输人、原材料输入,辅助性输人,其他物理输人;

—产品;

—向空气的排放,向水体的排放,向土地的排放,其他环境因素。

在这些主题中,单个数据类型还必须进一步细化,以满足研究的需要。例如向空气的排放,可对具体

数据类型分别表明,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5.3.4将对这些数据类型作进一步

表述。

4.5建立产品系统模型

LCA研究是通过建立表述物理系统关键要素的模型进行的。要研究一个产品系统中所有单元过程

之间的所有关系,或某产品系统与系统环境之间的所有关系往往难以实现。对于所要建立模型的物理系

统中要素的选择取决于研究的目的与范围。应对所用的模型予以表述,并对支持这些选择的假定加以识

别。5.3.3和5.3.5还将对此做进一步说明。

5目的与范围的确定

5.1总则

LCA研究的目的与范围必须明确规定,并与应用意图相一致。GB/T24040-1999中5.1的要求在

此适用。

5.2研究目的

I-CA研究目的必须明确陈述应用意图,进行该项研究的理由以及它的使用对象,即研究结果的预

GB/T24041-2000

期交流对象。

5.3研究范围

5.3.1总则

研究范围必须根据GB/T24040-1999中5.1.2的规定考虑所有的有关项目。

应当认识到LCA研究是一个反复的过程。随着对数据和信息的收集,可能须要对研究范围的各个

方面加以修改,以满足原定的研究目的。在某些情况下,由于未曾预知的局限、制约,或获得了新的信息,

可能要对研究目的本身加以修改。应将这些修改及其论证及时形成文件。

5.3.2功能、功能单位和基准流

在确定LCA研究的范围时,必须明确陈述产品的功能(性能特征)规定。

功能单位确定了量化这些选定功能的基础。功能单位必须与研究的目的与范围相符。

功能单位的主要作用之一,是提供一个(在数学意义上)统一计量输入与输出的基准。因此,功能单

位必须是明确规定并且可测量的。

一旦确定了功能单位,就须确定实现相应功能所需的产品数量,此量化结果即为基准流。

基准流被用来计算系统的输人与输出。系统间的比较必须基于同样的功能,以相同功能单位所对应

的基准流的形式加以量化。

实例:对提供“干手”功能的纸巾和空气干手机两种系统的研究。

可将相同的干手的数量作为两种系统共同的功能单位,并确定各自的基准流。在这两种情况下,相

应的基准流分别为一次擦(烘)干所需纸巾的平均质量物〔尹和热空气的平均体积。接下来就可以根据

基准流编制出输入和输出的清单。在最简单的情况下,可以认为使用纸巾时,它与纸巾的消耗量有关,使

用空气干手机时,则主要与输入到空气干手机的能量有关。

在根据功能单位进行比较时,如果对系统的某些额外功能未予考虑,则这些省略必须形成文件。例

如,系统A和B分别具有功能x和y,都以选定的功能单位表示。但系统A同时还具有功能:,未以功能

单位表示,则必须将此形成文件。另一种方案是将提供功能:的系统加入到系统B的边界之内,使两个

系统更具可比性。在这两种情况下.必须将选用的过程形成文件并加以论证。

5.3.3初始系统边界

确定系统边界,即确定要纳入待模型化系统的单元过程。在理想情况下,建立产品系统的模型时,应

使其边界上的输入和输出均为基本流。但在许多情况下,没有充足的时间、数据或资源来进行这样全面

的研究,因而必须决定在研究中对哪些单元过程建立模型,并决定对这些单元过程研究的详略程度。不

必为量化那些对总体结论影响不大的输入和输出而耗费资源。

必须决定应予评价的坏境排放类型以及评价的详略程度。在许多情况下,随着研究的进展,还要在

前期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对上述初步确定的系统边界加以修改(见6.4-5)。对选择输人和输出的准则应

予清晰表述,使之易于理解。5.3.5将提供对这一过程的进一步指导。

任何忽略生命周期内的阶段、过程或输人和(或)输出的决定都必须予以明确陈述和论证。确定系统

边界所依据的准则对于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实现研究目的具有决定性作用.

以下列举了一些应当考虑的生命周期阶段、单元过程和物、能流的例子:

一一制造和加工主要工艺中的输入和输出;

—分配和运输;

—燃料、电力和热力的生产和使用;

—产品的使用和维护;

—过程废物和产品的处置;

—用后产品的回收(包括再使用、再循环和能量回收);

1)ISO14041中的mas,在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