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3853-2009 船用液压泵液压马达技术条件
GB/T 13853-2009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hydraulic pumps and motors of ship
基本信息
本标准适用于工作介质为石油基液压油的容积式泵马达的设计、验收。
发布历史
-
1992年12月
-
2009年03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四研究所、宁波恒力液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乐懿、丁可金、陈图、张晓东、金蓓、富贵根、张红良
- 出版信息:
- 页数:16页 | 字数:28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47.020.30
U57O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3853—2009
代替GB/T13853—1992
船用液压泵液压马达技术条件
Generalspecificationforhydraulicpumpsandmotorsofship
2009-03-09发布2009-11-01实施
发布
GB/T13853—2009
-1.Z-—1—
刖弓
本标准代替GB/T13853—1992船用液压泵液压马达技术条件》。
本标准与GB/T13853—1992相比,主要有以下变化:
——增加了电动液压泵机组的结构振动加速度和空气噪声限值;
——增加了液压泵马达的接口要求;
——增加了液压泵马达的维修性指标。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船用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液压气动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O四研究所、宁波恒力液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乐懿、丁可金、陈图、张晓东、金蓿、富贵根、张红良。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3853—19920
T
GB/T13853—2009
船用液压泵液压马达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船用液压泵、液压马达(以下统称泵马达。当泵马达作为泵吋,简称泵;当泵马达作为
马达吋,简称马达,下同)的要求、检验规则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工作介质为石油基液压油的容积式泵马达的设计、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346流体传动系统及元件公称压力系列(GB/T2346—2003,ISO2944:2000,MOD)
GB/T2347液压泵及马达公称排量系列
GB/T2353液压泵及马达的安装法兰和轴伸的尺寸系列及标注代号(GB/T2353-2005,
ISO3019-2:2001,Hydraulicfluidpower——Dimensionsandidentificationcodesformountingflanges
andshaftendofdisplacementpumpsandmotors一Part2:Metricseries,MOD)
GB/T2878液压元件螺纹连接油口型式和尺寸
GB/T7935液压元件通用技术条件
GB/T7936液压泵、马达空载排量测定方法(GB/T7936—1987,neqISO/DP8426)
GB/T13306标牌
GB/T14039—2002液压传动油液固体颗粒污染等级代号(ISO4406:1999,MOD)
GB/T17446流体传动系统及元件术语(GB/T17446—1998,idtISO5598:1985)
CB1146.2舰船设备环境试验与工程导则低温
CB1146.3舰船设备环境试验与工程导则高温
CB1146.4舰船设备环境试验与工程导则湿热
CB1146.6舰船设备环境试验与工程导则冲击
CB1146.9舰船设备环境试验与工程导则振动(正弦)
CB1146.11舰船设备环境试验与工程导则霉菌
CB1146.12舰船设备环境试验与工程导则盐雾
JB/T2184液压元件型号编制方法
JB/T7858液压元件清洁度评定方法及液压元件清洁度指标
ISO6162-1液压传动带分离式或一体式法兰夹和米制或英制螺纹的凸缘连接器第1部分:
压力为3.5MP〜35MP、DN13〜DN127时使用的凸缘连接器
3术语和定义
GB/T17446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额定工况ratedcondition
采用温度、黏度、清洁度等参数符合规定的工作介质,由泵马达的额定转速和公称压力共同确定的
泵马达工况。
1
GB/T13853—2009
3.2
电动液压泵机组electrichydraulicpump-unit
由电机、泵、联轴器、减速器及其隔振装置和机座所构成的系统。
4分类与型号编制
4.1分类
4.1.1泵马达按其排量是否可变分为:
)定量泵马达;
b)变量泵马达。
4.1.2泵马达按其主要运动构件形状分为:
)齿轮式泵马达(以下简称齿轮泵马达);
b)叶片式泵马达(以下简称叶片泵马达);
c)轴向柱塞式泵马达(以下简称柱塞泵马达)。
其中柱塞泵马达按其结构又可分为斜盘式柱塞泵马达和斜轴式柱塞泵马达。
4.2型号编制
泵马达的型号编制应按JB/T2184的规定。
5要求
5.1外观质量
5.1.1泵马达的所有零部件在装配前,其表面应无毛刺及其他杂物。其中所有铸件应无裂纹、气孔、疏
松等缺陷;其通道、容腔应无任何的夹渣或残留物。
5.1.2对安装在露天甲板或可能与海水接触的泵马达,其外表面应涂耐海水底漆;其外露的加工部分
应有防止海水、盐雾侵蚀的措施。
5.2材料
泵马达所用的材料应耐其所接触的液压油(工作介质,下同)的腐蚀。
5.3设计与结构
5.3.1泵马达应符合GB/T7935的规定。其公称压力应符合GB/T2346的规定;其公称排量应符合
GB/T2347的规定。
5.3.2泵马达中相互配合和接触的不同金属的选择,应考虑其彼此间的电化学腐蚀因素。
5.3.3泵马达外泄油口的布置,应考虑其采用不同安装方式时的排气因素。
5.3.4对安装在须承受外压的特殊部位的泵马达,应设置能承受外压并能防止内外渗的双向密封
董置。
5.3.5泵马达宜设置可对其变化容腔和配流处的运动副之间间隙进行静压补偿的装置。
5.3.6泵马达的调节机构应能自锁。
5.4性能
5.4.1耐压性
泵马达的耐压腔室应能承受1.5倍该泵马达公称压力的液压而无渗漏,其零部件应无永久变形。
5.4.2空载排量
泵马达的空载排量应在其公称排量的95%〜110%范围内。
5.4.3容积效率与总效率
泵马达在其额定工况且该泵马达进口处的工作介质温度为50C吋,其容积效率、总效率应符合附
录A中表A.1〜表A.3相应的规定。
2
GB/T13853—2009
5.4.4超载性
泵马达在其额定转速下应能承受125%的该泵马达公称压力的超载压力而运转正常。
5.4.5超速性
泵在其公称压力及空载压力(相应公称压力的10%,下同)下应能承受115%的该泵额定转速的超
载转速;马达在其公称压力及空载压力下应能承受125%的该马达额定转速的超载转速,且该泵或马达
应运转正常。
5.4.6压力振摆
公称压力为2.5MP的叶片泵、齿轮泵的出口压力振摆值应在一0.2MPa~0.2MP之间。
5.4.7自吸能力
泵自吸能力(真空度)应满足附录A中表A.4的规定。
5.4.8耐久性
泵马达在其额定丄况下应能连续正常运转3000h。最终该泵马达容积效率的下降值应符合下列
规定:
)叶片泵马达、柱塞泵马达:€3%;
b)齿轮泵马达:<4%o
5.4.9噪声
5.4.9.1泵马达在其额定工况下,其空气噪声(A声压级)应符合附录A中表A.5〜表A.8相应的
规定。
5.4.9.2泵机组在其额定工况下,其空气噪声(A声压级)、结构振动加速度(机脚振动加速度)应符合
附录A中表A.9的规定。
5.5接口
5.5.1泵马达的安装法兰与轴伸尺寸应符合GB/T2353的要求。
5.5.2泵马达的油口螺纹连接尺寸应符合GB/T2878的要求。
5.5.3泵马达的油口法兰连接尺寸应符合ISO6162-1的要求。
5.6内腔污物重量
泵马达的内腔污物重量应符合附录A中表A.10的规定。
5.7环境适应性
在下列环境下,泵马达应能正常运转而无渗漏,其紧固件应不松动:
)高温:55"C(泵马达进口处的工作介质温度为65C;泵机组的泵进口处的工作介质温度为
70°C);
b)低温:一25C(泵马达进口处的工作介质温度为一15C);
c)摇摆:±7.5°(纵摇,周期分别为3s、5s、7s);±22.5°(横摇,周期分别为5s、7s、10s);
d)振动:频率为2Hz〜10Hz吋,位移幅值为±1rrnn;频率为10Hz〜80Hz时,加速度幅值
为±7m/s2;
e)冲击:加速度幅值为100m/s2,加速度波形持续时间为6ms;
f)交变湿热:温度为25°C±3C〜40°C±2°C,相对湿度为90%〜96%;
g)霉菌:温度为28C〜38°C,相对湿度为90%〜98%,长霉程度为1级;
h)盐雾:温度为35C±2C,pH值为6.5〜7.2。
6检测方法
6.1外观质量
用目视法检查被试泵马达装配前的所有零部件。其结果应符合5.1的要求。
3
GB/T13853—2009
6.2材料
查验被试泵马达所用材料的材质保证书。其结果应符合5.2的要求。
6.3性能
6.3.1耐压性
对被试泵马达的耐压腔室以每秒0.1倍该泵马达公称压力的递增速率施液压至1.5倍该泵马达的
公称压力,保压5min。观察该泵马达耐压腔室的状况。其结果应符合5.4.1的要求。
6.3.2空载排量
对被试泵马达按GB/T7936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其结果应符合5.4.2的要求。
6.3.3容积效率与总效率
启动被试泵马达,并按下列步骤进行操作:
)调节该泵马达的压力(泵:出口压力;马达:进口压力),使该泵马达的试验压力分别为其公称压
力的10%、25%、40%、55%、70%、85%、100%;
b)调节该泵马达的转速,使该泵马达的转速分别为其额定转速的10%、25%、40%、55%、70%、
85%、100%;
c)对应上述各工况,分别测定该泵马达的压力、流量和转速,并绘制该泵马达的压力、流量随其转
速变化的曲线;
d)按公式(1)计算该泵马达的容积效率与总效率。
其结果应符合5.4.3的要求。
円1=(Q21/«i)/(Q20///0)X100
r)2=(p2Q21—piQ11)/2k?/iTX100
少3=(Qio/»o)/(Qh/hi)X100
«(1)
=2兀”1T/(P1Q11—P2Q21)X100
Qu=Q21+Qi
Q10=Q20+Qo
式中:
久、仇——分别为泵在额定工况下的容积效率与总效率,单位均为百分数(%);
%、%——分别为马达在额定工况下的容积效率与总效率,单位均为百分数(%);
Qd、Q21——分别为泵马达在额定工况下的输入、输出流量,单位均为立方米每秒(mVs);
Q1C.Q2o——分别为泵马达空载压力时的输入、输出流量,单位均为立方米每秒(m\/s);
P1.P2——分别为泵马达在额定工况下的进、出口压力,单位均为帕(P);
"1——泵马达在额定工况下的转速,单位为转每秒(r/s);
“°——泵马达空载压力吋的转速,单位为转每秒(r/s);
T——泵马达在额定工况下的轴转矩,单位为牛米(Nm);
Qi——泵马达在额定工况下的泄漏量,单位为立方米每秒(mVs);
Qo——泵马达空载压力吋的泄漏量,单位为立方米每秒(mVs)o
6.3.4超载性
启动被试泵马达,调节其排量为最大,使其转速为其额定转速。将该泵马达施压至其公称压力的
125%,并让其连续运转20h。观察该泵马达的运转状况。其结果应符合5.4.4的要求。
6.3.5超速性
启动被试泵马达,使其排量为最大。在其压力分别为其公称压力、空载压力吋,作为泵,将其转速升
至其额定转速的115%;作为马达,将其转速升至其额定转速的125%,并让其连续运转15mino观察该
泵马达的运转状况。其结果应符合5.4.5的要求。
4
GB/T13853—2009
6.3.6压力振摆
启动被试泵,在其额定工况下,用压力表测定其出口压力的振摆值。其结果应符合5.4.6的要求。
6.3.7自吸能力
启动被试泵,首先使其压力、转速分别为其空载压力、额定转速;其次增加该泵的吸入阻力,按公式
(2)计算该泵吸入真空度为零吋的输出排量,并以此为基准值;最后调节该泵的输出排量,直至该泵的输
出排量下降1%(相对于上述基准值)时,测定该泵的吸入真空度。其结果应符合5.4.7的要求。
V=Q20/n0(2)
式中:
V泵的空载排量,单位为立方米每转(m3/r);
Q20泵空载压力时的输出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秒(m3/s);
“0——泵空载压力时的转速,单位为转每秒(r/s)。
6.3.8耐久性
启动被试泵马达,在其额定工况下,从下列试验方案中任选一种进行该泵马达的耐久性试验。
)以每分钟10次〜15次的频率对该泵马达实施不少于10万次的连续液压脉冲冲击(液压脉冲
高低幅值分别为该泵马达的公称压力、空载压力,其中高幅值的持续吋间应不少于整个试验周
期的33%)。观察该泵马达的运转状况。
b)以每分钟5次的频率对该马达进行不少于5万次的连续正反向切换试验。观察该马达的运转
状况。
c)使该泵马达连续运转3000ho观察该泵马达的运转状况。
d)使该泵马达连续超载(超载量为该泵马达公称压力的25%,公称压力为2.5MP的齿轮泵除
夕卜)运转200h(可代替该泵马达的超载性试验)。观察该泵马达的运转状况。
按6.3.3的规定,计算该泵马达的容积效率。其结果应符合5.4.8的要求。
6.3.9噪声
6.3.9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53/T 249-2008 林木育苗技术规程 2008-02-16
- DB44/T 486-2008 斑鳢养殖技术规范 2008-02-04
- DB31/T 401.1-2008 城市建设空间信息基础数据规范 第1部分: 分类与代码 2008-02-19
- DB44/T 484-2008 光倒刺鲃养殖技术规范 2008-02-04
- DB44/T 491-2008 蓝鳃太阳鱼养殖技术规范 2008-02-04
- DB53/T 247.2-2008 肉牛养殖综合标准 第2部分: 牛舍建设 2008-02-16
- DB53/T 247.3-2008 肉牛养殖综合标准 第3部分: 繁殖技术 2008-02-16
- DB44/T 487-2008 红鳍笛鲷养殖技术规范 2008-02-04
- DB53/T 247.4-2008 肉牛养殖综合标准 第4部分: 饲草饲料 2008-02-16
- DB44/T 483-2008 四大家鱼养殖技术规范 2008-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