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IS 11003-2021 红外额温计

T/CIS 11003-2021 Infrared forehead thermometers

团体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2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T/CIS 11003-2021
标准类型
团体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1-08-20
实施日期
2021-08-20
发布单位/组织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归口单位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红外额温计的性能要求、安全要求、通信功能等技术要求,以及额温计的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随行文件的要求,描述了额温计各项技术要求的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通过测量人体额头表面辐射温度输出显示人体体温的手持式和固定式红外额温计的设计、制造、检测等活动。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昆山热映光电有限公司、欧姆龙健康医疗(中国)有限公司、广州市倍尔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上海仪器仪表自控系统检验测试所有限公司、广东天波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可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大学医学部医院管理处、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低碳建筑研究中心、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汉威研究院
起草人:
郭爱华、柏成玉、赵建平、张玮奇、张耀天、郭芳、丁俊、何全、梅杰、刘丽霞、李岩、邓高峰、宋华东、武传伟
出版信息:
页数:20页 | 字数:37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11.040.55

CCSC38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标准

/—

TCIS110032021

红外额温计

Infraredforeheadthermometers

2021-08-20发布2021-08-20实施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发布

,。

本标准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制定其著作权为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所有除

,

了用于法律许可范围或事先得到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文字上的许可外不许以任何形式再复

。/,

制本标准如果关于本标准有任何著作权版权或相关咨询请联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或

本标准出版社!

(),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ChinaInstrumentandControlSociet简称CIS是中国仪器仪表与

y

、、,

测量控制科学技术工作者自愿组成并依法登记成立的学术性公益性非营利性社团法人是

,

联系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发展中国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科学技

术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号锦秋国际大厦座层邮编

6A23100088

电话:传真:

86-10-8280038586-10-82800485

网址:电子邮箱:

scis@

gg

/—

TCIS110032021

目次

前言…………………………Ⅲ

引言…………………………Ⅳ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要求………………………2

4.1正常工作条件………………………2

4.2体温测量范围………………………2

4.3实验室误差…………………………2

4.4重复性………………3

4.5外观与结构…………………………3

4.6显示单元……………3

4.7模式…………………3

4.8自检功能……………3

4.9自动关机功能………………………3

4.10提示功能……………3

4.11清洁和消毒…………………………4

4.12气候环境适应性……………………4

4.13机械环境适应性……………………4

()……………………

4.14抗跌落适用于手持式额温计4

4.15电磁兼容性…………………………4

4.16安全要求……………4

()…………………

4.17通信功能适用于具有联网应用功能的额温计5

5试验方法…………………5

5.1试验条件……………5

5.2体温测量范围………………………5

5.3实验室误差…………………………5

5.4重复性………………7

5.5外观与结构…………………………7

5.6显示单元……………7

5.7模式…………………7

5.8自检功能……………7

5.9自动关机功能………………………7

/—

TCIS110032021

5.10提示功能……………7

5.11清洁和消毒…………………………8

5.12气候环境适应性……………………8

5.13机械环境适应性……………………8

()……………………

5.14抗跌落适用于手持式额温计8

5.15电磁兼容性…………………………8

5.16安全要求……………9

()…………………

5.17通信功能适用于具有联网应用功能的额温计9

6检验规则…………………9

6.1检验分类……………9

6.2出厂检验……………9

6.3型式检验……………9

6.4检验项目……………9

、、、…………………

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10

7.1标志…………………10

7.2包装…………………11

7.3运输…………………11

7.4贮存…………………11

8随行文件…………………11

参考文献……………………13

表1气候环境试验要求……………………4

表2机械环境试验要求……………………4

表3正常工作条件下的实验室误差试验的环境条件……………………6

表4额温计检验项目表…………………10

/—

TCIS110032021

前言

/—《:》

本文件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第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GBT1.120201

起草。

。。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提出并归口。

:、、

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昆山热映光电有限

、()、、、

公司欧姆龙健康医疗中国有限公司广州市倍尔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

、、

上海仪器仪表自控系统检验测试所有限公司广东天波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

、、、

公司可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大学医学部医院管理处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低碳建筑研究中

、、。

心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汉威研究院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郭爱华柏成玉赵建平张玮奇张耀天郭芳丁俊何全梅杰刘丽霞李岩

、、。

邓高峰宋华东武传伟

/—

TCIS110032021

引言

红外额温计是通过采集人体额头发出的红外热辐射被动感测出人体体温红外额温计测量具有响

、、、、。,

应快便捷不与被测对象接触不发生交叉感染可用于动态检测等优点因此作为公共场所的人体

,

非接触测温或疫情防控时各种场合对人群中具有发热症状的进行快速筛查的重要防疫产品红外额温

计被大量使用。

,,、,。

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也多有反映红外额温计测量不准确性能不稳定影响准确判断体温的问题

,,

产生上述问题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是没有对应的全国统一的产品规范要求不能用一致的标准检测产品

,。,、

性能致使市场上的红外额温计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因此本文件针对红外额温计的产品检测性能技

,,

术要求和安全要求及对应的检测方法等方面制定规范意在保障红外额温计在市场上的应用可靠性使

。,

检测机构或制造厂商在检验和管控产品质量时有据可依在研制本文件的过程中鉴于红外额温计相

,、,

关技术和应用环境多变的情况也尽量考虑用户要求检测机构和制造厂商等几方面的重点需求注重

,,,

本文件的可操作性在充分体现本文件的技术先进性的同时兼顾到经济上的合理性和社会效益以使

本文件为红外额温计的质量管理和市场应用提供帮助。

/—

TCIS110032021

红外额温计

1范围

、、,

本文件规定了红外额温计的性能要求安全要求通信功能等技术要求以及额温计的检验规则及

、、、,。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随行文件的要求描述了额温计各项技术要求的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通过测量人体额头表面辐射温度输出显示人体体温的手持式和固定式红外额温计的

、、。

设计制造检测等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

医用电气设备第部分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的通用要求

GB9706.1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912008

/—医用电器环境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147102009

—::

医用电气设备第部分安全通用要求并列标准电磁兼容要求和试验

YY050520121-2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红外额温计infraredforeheadthermometer

通过红外探测器非接触测量人体额头表面热辐射来显示人体体温的光电仪器。

3.2

手持式红外额温计handheldinfraredforeheadthermometer

通过内部电源供电且可手持使用的红外额温计。

3.3

固定式红外额温计stationarinfraredforeheadthermometer

y

通过外部电源供电且不可随意移动的红外额温计。

3.4

黑体blackbody

,,

制成空腔形状的红外辐射参考源其特征是空腔壁的温度精确已知空腔开口处任意方向的有效发

射率被认为等于1。

[:—(),]

来源ASTME19659820163.2.5

3.5

黑体温度blackbodtemerature

yp

由接触温度计测得的黑体空腔壁温度。

[:—(),,]

来源ASTME19659820163.2.6有修改

1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