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1165.1-2015 收费公路联网收费系统 第1部分:系统构成及硬件技术要求

DB11/T 1165.1-2015 Connected Toll Collection System for Fee Roads - Part 1: System Configuration and Hardwar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北京市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41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1/T 1165.1-2015
标准类型
北京市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5-02-02
实施日期
2015-08-01
发布单位/组织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
适用范围
-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4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35.240.60

L67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1165.1—2015

收费公路联网收费系统

第1部分:系统构成及硬件技术要求

Networktollcollectionsystemfortollhighway

Part1:Systemstructureandhardwaretechnicalrequirements

2015-01-28发布2015-08-01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1/T1165.1—2015

目次

前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缩略语.............................................................................3

5一般规定...........................................................................3

5.1收费制式.......................................................................4

5.2收费方式.......................................................................4

5.3通行介质.......................................................................4

6系统框架及构成.....................................................................4

6.1系统框架.......................................................................4

6.2系统构成.......................................................................4

6.3系统数据流.....................................................................6

7计算机系统硬件技术要求.............................................................7

7.1收费车道计算机系统硬件技术要求.................................................7

7.2收费站(广场)计算机系统硬件技术要求..........................................13

7.3收费所计算机硬件系统技术要求..................................................14

7.4收费分中心计算机系统硬件技术要求..............................................15

7.5收费总中心计算机系统硬件技术要求..............................................17

7.6灾备中心计算机系统硬件技术要求................................................20

8通信网络系统技术要求..............................................................20

8.1通信网络系统..................................................................20

8.2IP地址分配...................................................................25

8.3域名系统......................................................................26

8.4网络安全......................................................................27

附录A(规范性附录)IP地址分配规则.................................................28

附录B(资料性附录)主服务器域名分配表.............................................31

附录C(资料性附录)IP地址分配表...................................................32

参考文献.............................................................................38

I

DB11/T1165.1—2015

前言

DB11/T1165-2015《收费公路联网收费系统》拟分成以下几个部分:

——第1部分:系统构成及硬件技术要求;

——第2部分:基础数据元和编码规则;

……

本部分为DB11/T1165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由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部分的起草单位:北京市首都公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云星宇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明月、徐志斌、张恒利、樊进超、刘绍民、王占军、邹立华、陈日强、李理、

朱全鑫、赵永忠、王郑、高祥、杨素梅、黄开业、刘奎和、李少丁、佟乐、柳辉、杨勇、王刚、杨玉涛、

刘星宇、李剑仕、韩鹏。

II

DB11/T1165.1—2015

收费公路联网收费系统

第1部分:系统构成及硬件技术要求

1范围

本部分规范了收费公路联网收费系统的一般规定、系统框架及构成、计算机系统硬件技术要求和通

信网络系统技术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收费公路联网收费系统的新建、改建或扩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16649识别卡集成电路卡

GB/T18239集成电路(IC)卡读写机通用规范

GB/T18277公路收费制式

GB/T18367公路收费方式

GB/T20610道路运输与交通信息技术电子收费(EFC)参与方之间信息交互接口的规范

GB/T20851.4电子收费专用短程通信第4部分:设备应用

GB/T20988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

GB/T22239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24724收费专用键盘

GB/T24968公路收费车道控制机

GB/T24973收费用电动栏杆

DB11/T1039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电子标签应用技术规范

ISO/IEC14443识别卡--非接触式集成电路卡

3术语和定义

GB/T18277、GB/T18367、GB/T2061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

以下重复列出了GB/T18277、GB/T18367、GB/T20610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收费公路tollhighway

根据国家法规向公路使用者收取通行费的公路。

[GB/T18277-2000,定义3.1]

3.2

1

DB11/T1165.1—2015

联网收费networktollcollection

在一定的收费路网范围内,将分属不同收费公路经营单位管理的若干条收费公路纳入一个统一的收

费系统,对各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实行“统一收费、系统分账”的收费运营和管理方式。

3.3

收费车道tolllane

在收费广场用收费岛或其他设施隔离出来并用于收费目的的车道。

[GB/T18367-2001,定义3.13]

3.4

收费广场tollplaza

在收费公路的某个位置将公路扩宽用来设置多条收费车道的地方称为收费广场,收费广场分为主线

收费广场和互通立交匝道收费广场。

[GB/T18277-2000,定义3.8]

注:按出入口性质,收费广场分为入口收费广场和出口收费广场。

3.5

收费站tollstation

收费站是收费业务的基层管理单位,配备有相应的收费设施(包括收费广场和收费设备等)。根据

所在收费广场类型分为主线收费站、互通立交匝道收费站和两者混合收费站。一个收费站可以拥有一个

或多个收费广场。

[GB/T18277-2000,定义3.9]

注:根据人员值守方式,收费站分为有人值守收费站和无人值守收费站。

3.6

收费所tollmanagement-station

负责一个或多个无人值守收费站收费业务的分支管理机构,主要业务包括票证管理、结账管理。

3.7

收费分中心tollsub-center

负责所辖收费所和收费站收费业务的管理机构,主要业务包括收费数据的管理、统计和分析,以及

收费网络监控和异常事件处理。

3.8

收费总中心tollcenter

负责市域内所有联网收费公路收费业务的管理机构,主要业务包括收费数据的管理、统计和分析,

以及通行费清分结算和拆分结算。

3.9

服务提供方serviceprovider

直接为终端用户提供服务,并且通过服务获得商业收益的实体,可以是个体的人、公司、公共资产

所有者、运营方。如道路所有者将道路提供给车辆使用并收取通行费,个体出租车司机为乘客提供服务

收取车资等。服务使用费在一些情形中可能为零,例如在紧急情况下的紧急交通工具,

2

DB11/T1165.1—2015

[GB/T20610-2006,定义3.18]

3.10

发行方issuer

发行方是负责将服务提供方提供的各种服务销售给用户的实体,设计付款方法并向用户陈述、宣传,

代理开户业务并收集与用户相关的用户特征信息。

[GB/T20610-2006,定义3.11]

3.11

CPU用户卡CPUsubscribercard

由联网收费发行方或其授权的协作单位向社会公开发行、作为通行介质并具有通行费缴纳功能的

智能卡称为CPU用户卡。CPU用户卡可分为记账卡和储值卡。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CPU: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

DNS:域名服务(DomainNameservice)

ETC:电子收费(ElectronicTollCollection)

IC:集成电路(integratedcircuit)

ID:身份标识号码(Identity)

IEEE:国际电工电子工程师学会(InstituteofElectricalandElectronicsEngineers)

I/O:输入输出接口(Input/Output)

IP:互联网协议(InternetProtocol)

MAC:报文鉴别码(MessageAuthenticationCode)

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MeanTimeBetweenFailures)

MTC:人工半自动收费(ManualTollCollection)

MTTR:平均维护时间(MeanTimeToRepair)

NTP:网络时间协议(NetworkTimeProtocol)

PSAM:消费安全访问模块(PaymentSecurityAccessModule)

QoS:服务质量(QualityofService)

QR:快速反应(QuickResponse)

Radius:远程用户拨号认证系统(RemoteAuthenticationDialInUserService)

RAID:独立冗余磁盘阵列(RedundantArrayofIndependentDisk)

SAS:串行连接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SerialAttachedSCSI)

TDES:三重数据加密标准(TripleDataEncryptionStandard)

tpmC:每分钟系统处理的TPC-C基准程序数(TPC-Ctransactionsperminute)

UTM:统一威胁管理(UnifiedThreatManagement)

VLAN:虚拟局域网(VirtualLocalAreaNetwork)

VoIP:基于互联网协议数据包的语音传输(VoiceoverIP)

5一般规定

3

DB11/T1165.1—2015

5.1收费制式

联网收费宜采用封闭收费制式。

5.2收费方式

收费方式应提供人工收费方式和电子收费方式。

5.3通行介质

通行介质宜采用二维码通行券和CPU用户卡,可扩展至非接触式IC卡。

6系统框架及构成

6.1系统框架

联网收费系统体系架构如图1所示。

图1联网收费系统体系架构

6.2系统构成

6.2.1系统平台

6.2.1.1硬件平台

硬件平台应包含支撑联网收费系统运行的计算机系统设备和通信网络系统设备,还包含收费对讲系

统、收费闭路电视系统和报警系统中的设备。

4

DB11/T1165.1—2015

计算机系统硬件应依照收费车道计算机系统、收费站(广场)计算机系统、收费所计算机系统、收

费分中心计算机系统和收费总中心计算机系统的计算机系统分级管理方式进行分层级管理,并可根据具

体的运营管理体系进行配置。

通信网络系统应满足各级计算机系统数据传输和信息安全的要求。

收费对讲系统宜采用VoIP技术。对讲分机应通过综合接入设备接入收费广场交换机,并通过通信系

统连接至收费分中心,与收费分中心的对讲设备一起构成收费分中心的对讲系统。

收费闭路电视系统和报警系统宜采用基于H.264标准的数字视频技术。收费车道的脚踏报警开关和

拾音器通过编码设备,与车道摄像机、亭内摄像机一起接入通信系统并连接到收费分中心,与收费分中

心的监控设备一起构成收费分中心的收费闭路电视和报警系统。

6.2.1.2软件平台

软件平台应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并为建立其上的应用和数据提供支撑。联网收费系统

宜采用同系列平台软件。

操作系统应达到C2级的安全等级标准,并满足联网收费系统相关应用软件安全、可靠运行的要求。

数据库管理系统应满足联网收费系统相关数据库的管理要求,并保证数据安全。

6.2.2数据库

按部署数据库的物理位置类型,数据库应分为收费车道数据库、收费站(广场)数据库、收费所数据

库、收费分中心数据库、收费总中心数据库。按数据库内容的类型,数据库应包括基础信息数据库、交

易数据库、票证数据库、账务数据库、特殊事件数据库。数据库应采用统一的编码规则和数据存储格式。

6.2.3应用支撑平台

6.2.3.1应用支撑平台要求

应用支撑平台应包括数据传输中间件、其它中间件,为联网收费应用系统提供支撑。中间件应能运

行于多种硬件和操作系统平台,支持分布式计算和应用,并提供跨网络、硬件和操作系统平台的透明性

应用或服务交互。中间件应支持标准的数据传输协议和接口。

6.2.3.2数据传输中间件

联网收费系统应采用数据传输中间件进行各级计算机系统之间和与其它收费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

数据传输中间件应具有跨平台和数据传输效率自适应特性,并具备可扩展性。

6.2.3.3其它中间件

其它中间件实现业务应用模块和技术平台分离,共享和管理系统资源,均衡系统负载,保障系统的

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和灵活性,宜包括交易中间件、WEB中间件、应用服务器中间件等不同类型。

6.2.4应用系统

根据业务种类,应用系统应划分为车道收费、参数管理、票证管理、账务管理、拆分结算、清分结

算、辅助稽查、报表查询、收费监控、数据传输、用户管理、应用维护、对外服务等子系统,可以根据

具体业务需求进行配置。

根据计算机系统硬件分级方式,应用系统应分为车道系统、收费站(广场)系统、收费所系统、收

费分中心系统和收费总中心系统。

车道系统应包括MTC车道收费系统、ETC车道收费系统、MTC/ETC混合车道收费系统等子系统。

5

DB11/T1165.1—2015

收费站(广场)系统应包括票证管理、账务管理、报表查询、收费监控、数据传输、应用维护等子

系统。

收费所系统应包括票证管理、账务管理、报表查询、数据传输、应用维护等子系统。

收费分中心系统应包括参数管理、账务管理、报表查询、辅助稽查、收费监控、数据传输、应用维

护等子系统。

收费总中心系统应包括参数管理、拆分结算、清分结算、报表查询、收费监控、数据传输、应用维

护、对外服务等子系统。

6.2.5系统用户

根据联网收费系统的运行管理和具体业务需求,系统用户应包括收费员、监控员、稽查员、票证员、

清分结算员、拆分结算员、系统管理员、运行维护员等。

6.2.6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联网收费系统应建立符合GB/T22239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要求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6.2.7运营管理体系和标准规范

联网收费系统应符合运营管理体系的要求和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运营管理体系至少应包括通行费拆分结算规则、通行费清分结算规则等内容。拆分结算是服务提供

方依照协议(或约定)和各路段收费标准,确定拆分原则和拆分方法,制定拆分结算模式,将通行费进

行拆分和结算。清分结算是根据发行方与服务提供方之间约定的规则或规程,制定清分结算规则,进行

通行费用的清分和结算。

6.3系统数据流

联网收费系统数据流的具体要求如下:

——收费总中心与收费分中心之间应直接进行数据传输;

——收费分中心与收费所之间应直接进行数据传输;

——收费分中心与收费车道之间宜直接进行数据传输,亦可通过前置传输服务器(设置在收费站

或收费广场)与收费车道进行数据传输;

——联网收费系统的数据流参见图2。

6

DB11/T1165.1—2015

图2联网收费系统数据流示意图

7计算机系统硬件技术要求

7.1收费车道计算机系统硬件技术要求

7.1.1系统分类

收费车道计算机系统应分为MTC车道系统、ETC车道系统和MTC/ETC混合车道系统。

7.1.2MTC车道系统

7.1.2.1系统构成

按车道出入口性质,MTC车道系统应分为MTC入口车道系统和MTC出口车道系统。

MTC车道系统应由车道控制器、收费终端显示器、收费终端键盘、非接触式IC卡读写器、票据打印

机(出口配置)、二维码打印机(入口配置)、二维码识读仪(出口配置)、费额显示器、车道摄像机、

亭内摄像机、车牌自动识别设备、车辆检测器、车道通行信号灯、天棚信号灯、声光报警器、自动栏杆、

手动栏杆、对讲设备、脚踏报警开关、拾音器等设备组成。固定式收费系统的设备连接关系参见图3。

MTC车道系统还应包括适用于移动式收费的便携式收费机、手持式收费机等设备,以及适用于无人

值守的入口无人值守机。

7

DB11/T1165.1—2015

图3MTC车道计算机系统构成示意图

7.1.2.2系统功能

MTC车道系统由人工操作完成收费流程控制,自动进行状态检测、数据处理和数据传输,具体要求

如下:

——应具有采集、记录、存储车道数据的功能,并将数据根据需要上传到上级计算机系统。车道

数据应包含收费交易数据、违章报警信号、图像抓拍文件、车道操作日志、视频数据;

——系统应自动接收同步时钟、费额表、黑白名单、操作员名单、广播消息和系统设置参数;

——应具有设备状态自检功能;

——应能够根据车道计算机的控制指令正确控制车道设备的动作;

——出口车道应至少具有查询入口交易信息的功能;

——应具有在不同车道模式(待机模式、正常操作模式、降级操作模式、维修模式)之间进行转

换的功能;

——系统设备应具有自动进入低功耗状态或休眠模式的功能;

——应具有验票功能;

——具有独立工作的能力:

·当通信网络出现故障时,收费数据应不丢失,不影响其正常收费作业流程;

·通信网络恢复正常后,积压未上传的收费数据应自动上传到上级计算机系统;

8

DB11/T1165.1—2015

·当车道独立工作超过一个班次时间时,可以通过允许的存储介质将收费数据拷贝到上级计

算机系统,也可以采用同样方式将下发的系统参数文件拷贝到收费车道。

7.1.2.3系统性能

MTC车道系统的性能要求如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2007年第35号公告,车道系统的小客车收费服务水平:

·封闭式入口发券/刷卡的平均操作时间应不大于6s/辆;

·封闭式出口收费业务的平均处理时间应不大于14s/辆;

·市界联合收费站的平均服务时间应不大于26s/辆;

——车道系统应能存储不低于200,000笔或45天的流水数据记录;

——车道系统MTBF应不低于10,000h,MTTR应不大于1h。

7.1.3ETC车道系统

7.1.3.1系统构成

ETC车道系统应由车道控制器、路侧单元、综合信息显示器、收费终端键盘、高速自动栏杆、手动

栏杆、车牌自动识别设备、车辆检测器、车道摄像机、ETC天棚指示标志、天棚信号灯、脚踏报警开关、

拾音器等设备组成。设备连接关系参见图4。

图4ETC车道计算机系统构成示意图

7.1.3.2系统功能

ETC车道系统自动完成状态检测和收费流程控制,进行收费数据的处理和传输,具体要求如下:

——应具有采集、记录、存储车道数据的功能,并将收费数据根据需要上传到上级计算机系统。

9

DB11/T1165.1—2015

车道数据应包含收费交易数据、违章报警信号、车牌号、图像抓拍文件、车道操作日志、视

频数据;

——系统应自动接收同步时钟、费额表、黑白名单、操作员名单、广播消息和系统设置参数;

——应能检测车辆进入和离开车道并计数,并应识别车辆是否具有有效的电子标签;

——在车辆通行速度小于40km/h条件下,应能自动进行正常的通信流程和扣款交易操作;

——应具有设备状态自检功能;

——应能够根据车道计算机的控制指令正确控制车道设备的动作;

——应具有人工干预的收费模式,应能拦截通过ETC车道时出现异常状况的车辆,并转由人工操

作处理;

——应具有在不同车道模式(正常工作模式、人工处理模式、维修模式)之间进行转换的功能;

——应具有违规车辆的视频、车牌号等的记录功能;

——出口车道应至少具有查询入口信息的功能;

——系统设备应具有自动进入低功耗状态或休眠模式的功能;

——具有独立工作的能力:

·当通信网络出现故障时,收费数据应不丢失,不影响其正常收费作业流程;

·通信网络恢复正常后,积压未上传的收费数据应自动上传到上级计算机系统;

·当车道独立工作超过一个班次时间时,应可以通过允许的存储介质将收费数据拷贝到上级

计算机系统,也可以采用同样方式将下发的系统参数文件拷贝到收费车道。

7.1.3.3系统性能

ETC车道系统的性能要求如下:

——单条电子收费车道通行能力应不低于800辆/h;

——每次车辆典型交易时间应不大于270ms;

——一次交易成功率应不低于97%;

——车道服务时间应不大于3s/辆;

——车辆分辨的最小间距应为1.1m;

——电子收费车道应保存不低于200,000次或45天的电子收费交易记录;

——MTBF应不低于10,000h。

7.1.4主要设备技术要求

7.1.4.1车道控制器

车道控制器的技术要求如下:

——车道控制机应符合GB/T24968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宜采用低功耗、无风扇的工业控制机,应具有故障自我诊断能力和报警提示功能;

——宜采用串行接口的固态硬盘,并应采取减震保护措施;

——数字I/O接口应采取光电隔离保护措施,并应具有自适应以太网接口;

——应采取防尘、防雨措施,不低于GB4208中规定的IP55防护等级;

——应具有防雷保护和短路保护功能;

——应能在0℃~+50℃的温度范围内及10%~95%相对湿度范围内正常工作;

——MTBF应不小于20,000h,MTTR应不大于1h。

7.1.4.2便携式收费机

10

DB11/T1165.1—2015

便携式收费机的技术要求如下:

——应采用低功耗无风扇的工业级主板,并应具有故障自我诊断能力及报警提示功能;

——宜采用串行接口的固态硬盘,并应采取减震保护措施;

——应具有自适应以太网接口;

——应能读写符合ISO/IEC14443TYPEA/B标准的非接触式IC卡和符合GB/T16649标准的接触

式PSAM卡;

——应能识别二维码通行券并打印票据;

——采用电池供电时,应能保证设备工作时间不小于8h;

——应能在0℃~+50℃的温度范围内及5%~9%相对湿度范围内正常工作。

7.1.4.3手持式收费机

手持式收费机的技术要求如下:

——应采用微功耗处理器,能满足程序运行、数据处理、信息采集、信息显示和通信传输的要求;

——应能读写符合ISO/IEC14443TYPEA/B标准的非接触式IC卡和符合GB/T16649标准的接触

式PSAM卡;

——支持PSAM卡数量应不少于2个;

——在户外环境下,应能保证手持收费机的工作时间不小于8h。

7.1.4.4入口无人值守机

入口无人值守机的技术要求如下:

——宜设置上、下两套非接触式IC卡读写设备、通行券打印设备和司机操作按钮,能适应不同高

度车辆使用;

——应采用信息显示、语音提示的方式引导自助操作,应能通过对讲设备提供求助服务;

——应采取防潮、防霉处理措施和温度控制措施,安装固定后达到GB4208中IP65的防护等级;

——应能在-20℃~+50℃的温度范围内及5%~90%相对湿度范围内正常工作。

7.1.4.5非接触IC卡读写器

非接触IC卡读写器的技术要求如下:

——应符合GB/T18239的技术要求;

——非接触IC卡与读写器之间应采用TDES进行双向认证;

——交易时间应小于500ms;

——MTBF应不低于50,000h,MTTR应不大于10min。

7.1.4.6路侧单元

路侧单元的技术要求如下:

——应符合GB/T20851.4—2007中“5.2RSE总体技术要求”,宜分为电子标签读写天线和天线

控制器两个模块;

——电子不停车收费车道相邻时,电子标签读写天线应可以采用不同的工作频率进行交叉配置;

——电子标签读写天线的通信范围应局限于本车道内,应能根据现场状况进行适当的调节;

——应采取防雷击措施和吸收浪涌电流的措施;

——MTBF应不小于70,000h。

7.1.4.7电子标签

11

DB11/T1165.1—2015

电子标签应符合DB11/T1039的技术要求。

7.1.4.8收费终端键盘

收费终端键盘的技术要求如下:

——应符合GB/T24724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应能根据需要对按键键值进行编程,并具有键盘逻辑锁定功能;

——应通过USB或PS/2接口与车道控制器连接;

——应采用耐磨损、手感好的机械式按键,并应采用刻有相应文字或符号的键帽,文字和符号应

清晰易识,不易磨损;

——应具有防尘和防水、排水功能,不低于GB4208中规定的IP55防护等级;

——在不影响键盘功能和性能的情况下,宜集成非接触IC卡读写器;

——应包括车辆类型键、控制键、特殊功能键、数字键、辅助键和备用键,键盘布局参见图5。

图5收费终端键盘示意图

7.1.4.9二维码识读仪

二维码识读仪的技术要求如下:

——应具有二维码信息纠错功能;

——应能自动定位通行券上的PDF417、QR码等类型的二维码,读取和识别二维码信息;

——应采用复合光源,能识读不同背光条件下的二维码通行券;

——二维码的识读时间应不大于1s;

——应能自动处理或标识已识读完的二维码通行券。

7.1.4.10自动栏杆

自动栏杆的技术要求如下:

——应符合GB/T24973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栏杆臂应采用铝合金材料,外表面应贴有红、白相间的高级强反光膜;

——栏杆臂在下落过程中应能紧急制动并抬起,被冲撞后应能脱离;

——适用于MTC车道的自动栏杆起落时间应小于1.4s,适用于ETC车道的高速自动栏杆的抬起时

间应小于0.7s;

12

DB11/T1165.1—2015

——应能满足-20℃~+55℃的工作环境温度;

——寿命应大于5,000,000起落次,或不小于10y;

——MTBF应不小于1,500,000起落次,MTTR应不大于0.5h。

7.2收费站(广场)计算机系统硬件技术要求

7.2.1系统构成

有人值守收费站的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设备至少包括数据库服务器、查询浏览工作站、票证管理工作

站、交款及票据领用工作站、监控工作站。系统结构关系参见图6。

无人值守收费站宜设置前置传输服务器,可不设置数据库服务器、查询浏览工作站等设备。

图6有人值守收费站计算机系统结构示意图

7.2.2系统功能

7.2.2.1票证管理

收费站计算机系统应实现收费站联网收费票证的入库、发放、核销、调拨和库存管理,应能进行票

据的配置管理、计划管理、查询、打印、统计、分析。

7.2.2.2账务管理

收费站计算机系统应对收费员当班时所使用的票据、收取的现金以及交易数据进行管理。

7.2.2.3参数查询

收费站计算机系统应能查询费额表、人员工号等信息。

7.2.2.4报表查询

收费站计算机系统具有完备的身份验证和权限校验机制,应仅能查询本站业务数据,并能提供齐全

的票据管理报表。

7.2.2.5收费监控

收费站计算机系统在所有入口出口车道应实现车道状态、设备参数、特殊事件报警、收费参数状态

以及车辆交易数据的实时监控,并进行收费监控管理、参数下发管理、消息指令发布和系统配置管理。

7.2.2.6数据传输

13

DB11/T1165.1—2015

收费站计算机系统将采集到的收费车道收费数据、票据管理数据和工班管理数据上传到收费分中

心,同时接收收费分中心下发的人员信息、费额信息等系统运营参数,并转发到收费车道计算机系统。

7.2.2.7同步时钟

收费站计算机系统应自动接收收费分中心的系统同步时钟信息并保持时钟同步。

7.2.3系统性能

收费站计算机系统的性能要求如下:

——应符合GB/T22239中的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三级的安全要求;

——应配置冗余设备保障系统可靠运行;

——MTBF应不小于10,000h。

7.2.4服务器技术要求

收费站数据库服务器的技术要求如下:

——应采用机架式服务器,宜采用双机热备份方式;

——内存应不小于12G,支持的最大内存容量应不小于192G;

——硬盘应支持RAID0、1、5等模式,支持SAS接口,单个硬盘容量300GB以上;

——应具有检测温度、电压、风扇等状态参数的远程管理能力;

——应具有两个千兆以上的以太网接口,并应提供安全设备使用的端口;

——应采用热插拔冗余电源。

7.3收费所计算机硬件系统技术要求

7.3.1系统构成

收费所计算机系统应由数据库服务器、查询浏览工作站、票证管理工作站、交款及票据领用工作站

等设备组成,系统结构关系参见图7。

图7收费所计算机系统结构示意图

7.3.2系统功能

7.3.2.1票证管理

应符合7.2.2.1的要求。

7.3.2.2账务管理

14

DB11/T1165.1—2015

应符合7.2.2.2的要求。

7.3.2.3参数查询

应符合7.2.2.3的要求。

7.3.2.4报表查询

应符合7.2.2.4的要求。

7.3.2.5同步时钟

应符合7.2.2.7的要求。

7.3.2.6数据传输

收费所计算机系统将采集到的票据管理数据和工班管理数据上传到收费分中心,并接收收费分中心

下发的人员信息、费额信息。

7.3.3系统性能

收费所计算机系统的性能要求如下:

——应符合GB/T22239中的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三级的安全要求;

——应配置冗余设备保障系统可靠运行;

——MTBF应不小于10,000h。

7.3.4服务器技术要求

数据库服务器应符合7.2.4的要求。

7.4收费分中心计算机系统硬件技术要求

7.4.1系统构成

收费分中心计算机系统应由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数据传输服务器、收费管理服务器、收费

监控计算机、专用计算机等设备组成。收费分中心计算机系统应采用冗余和容错机制,服务器的设置宜

采用集群方式。收费分中心计算机系统结构参见图8。

15

DB11/T1165.1—2015

图8收费分中心系统结构示意图

7.4.2系统功能

7.4.2.1账务管理

收费分中心计算机系统将收费车道数据与收费站或收费所的工班数据相结合进行账务管理,并进行

账务完整性检查、监控员冲账处理、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