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9740-2020 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规范
GB/T 39740-2020 Specification of demarcating and marking boundary for nature protected area
基本信息
本文件适用于国家公园、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和省级自然公园的勘界、立标工作,其他级别自然保护地可参照使用。
发布历史
-
2020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调查规划设计院、自然资源部第六地形测量队、祁连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北京新智感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 起草人:
- 刘增力、马炜、应国伟、李亮、蒋亚芳、岳建兵、李鑫、王洪波、李晓兵、郭强辉、王春平、王六如、陈新云、周天元、邱胜荣、邵炜、孔颖、刘超明、魏艳秀、黄璐、桑轶群、张宏巍、刘洋、刘宇衡
- 出版信息:
- 页数:20页 | 字数:36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65.020
CCSB65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9740-2020
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规范
Specificationofdemarcatingandmarkingboundaryfornatureprotectedarea
2020-12-22发布2020-12-22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申#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保叩
GB/T39740-2020
目次
前育…··皿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总则……………·………“………·……2
5准备工作………………”………·……3
6边界点和定标点……………”………·……4
7定标点测绘“………”………·……5
8边界地形图更新和边界线标绘………”………·…….5
9边界附图与走向说明编制……………·…6
10成果整理与检查验收……··…………··……7
11立标…”……··…………·……7
附录A(资料性)边界点成果台账表…··…………·……9
附录B(资料性)定标点登记表(样表)…·……”…………10
附录C(资料性〉16个方位图……··……”…………11
附录DC资料性)边界走向说明(示例)……·……”…………12
附录EC资料性)数据格式说明…"….13
附录FC资料性)自然保护地勘界报告大纲(示例)……·”….15
参考文献……….17
I
GB/T39740-2020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z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z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调查规划设计院、自然资源部第六地形测量队、祁连山国家公
园管理局、北京新智感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z刘增力、马炜、应国伟、李亮、蒋亚芳、岳建兵、李鑫、玉洪波、李晓兵、郭强辉、
王春平、王六如、陈新云、周天元、邱胜荣、邵炜、孔颖、刘超明、魏艳秀、黄璐、桑轶群、张宏巍、刘洋、
刘宇衡。
m
GB/T39740-2020
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的原则、依据、精度、程序、外业测量、内业成果分析整理、报告编
写、立标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国家公园、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和省级自然公园的勘界、立标工作,其他
级别自然保护地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目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GB/T18316-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GB/T197102005地理信息元数据
GB/T20257.1201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图
图式
GB/T20257.2-201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2部分: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
GB/T35822-2018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技术规程
CH/T20092010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仪TK)技术规范
CJJ/T8-2011城市测量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自然保护地natureprot田tedare副
依法划定或确认,对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及其所承载的自然资源、生态功能和
文化价值实施长期保护的陆地或海域。
注E自然保护地按生态价值和保护强度,划分为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
3.2
勘界demarcatingboon也ry
勘测并确定具有法律作用的自然保护地边界和分区界线的过程,包括外业调查测量和内业整理汇
总等程序。
3.3
定标calibratemarker
现地确定标桩设立位置、标注在勘界底图上的过程。
3.4
定标点calibratepoint
需在实地设立界碑、界桩、指示碑(牌)和各类浮标标识等醒目标识的边界点。
1
GB/T39740-2020
3.5
边界点bound町ypoint
在自然保护地范围或分区界线上选取一定数量能确定边界线走向、有明确固定位置,可在边界地形
图上准确判读平面位置的地物点,包含界桩点等定标点.
3.6
界桩boundarymarker
沿自然保护地边界按一定标准设立的地界标志桩。
注s界桩有边界界桩与分区界桩,分为单立、同号双立、同号三立等不同类型.
3.7
立标markingboundary
在确定自然保护地范围或分区边界的明显部位设立醒目标识。
注z立标包括设立界碑、界桩、指示碑(牌〉和各类浮标标识等.
3.8
边界地形圈boundaηtopographicmap
界线测绘工作时使用的沿界线走向呈带状分布的地形图。
注z一般利用国家最新的1'10口00:或更大比例尺〈条件不具备的区域可使用1'5000口比例尺)地形图或海图作
为基础图,按照一定的经差、纬差自由分幅,图中内容范围为垂直界线两侧图上各10cm内。
3.9
勘界工作底圈ho皿也rydelimitationbasemap
基于边界地形图,叠加影像数据及其他专业资料,形成的勘界工作用圈。
3.10
边界附圄boundaηaccompanyingdrawing
描述边界地理位置的法律图件,是边界信息与最新地形图、海图或遥感影像叠加一起制作而成,与边界协议书具有
同等法律作用。
3.11
三维场景模型3Dscenemodel
模拟现实世界的实际场景,以立体表示地形地貌.
3.12
电子边界electronicbound町y
以边界地形图为数据源,应用计算机技术建立的、以数字形式存储和描述的视频显示电子边界地图,依托地理信息
系统对坐标数据、属性数据等进行查询、检索和分析a
3.13
电子标识el配tronicidentificationmarker
用于标记自然保护地各类边界或重要点位的信息化标识。
注2电子标识包括在现场布设的基于电子芯片、机器视觉等智能技术的实体标识和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在电子边界
中设置的虚拟标识,
4总则
4.1目标和任务
4.1.1目的
通过对自然保护地界线位置和走向等信息的分析确认,勘定并立标能够在现地准确清晰识别的自
然保护地边界线,作为自然保护地科学、精准管理的基础和依据。
2
GB/T39740-2020
4.1.2任务
主要任务包括z准备工作、边界点和定标点预设、定标点测绘、边界地形图更新和边界线标绘、边界
附图与走向说明编制、成果确认、立标,以及勘界立标报告编制等。
4.2数学基础
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具
体如下
a)地理坐标系,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CGCS2000);
b)高程基准,1985国家高程基准;
c)投影与分带z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3。或6'分带。平面坐标与高程单位为米。
4.3精度要求
4.3.1平面精度
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的平面精度要求如下=
a)实测定标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2m,悬崖峭壁等特殊地段误差不应
大于±5m;
b)图上标注定标点及边界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图上±0.3mm,特殊地段
误差不应大于士0.5mm;
c)面积求算单位为公顷,保留2位小数;
d)经纬度测量记录可采用“××.××××××××。”或“××。××’××.××××r”’两种格式,
“。”的整数部分按实际度数表示,其余位数不足的填“0飞
4.3.2亩程精度
实测定标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高程中误差·采用省级大地精化水准面计算高程异常值,误差不应
大于士2m,采用国家似大地水准面计算高程异常值,误差不应大于士5m,
4.3.3边界地形图更新精度
与本底地形图精度保持一致囚
4.4边界地形固和边界附圆的比例尺
边界地形图和边界附图的比例尺视情况选用2
a)同一自然保护地,边界地形图和边界附图应采用相同比例尺s
b)优先选择1'10000及更大比例尺地形图,元1'10000比例尺地形图的,可使用1'50000
比例尺地形图或海图。对于涉及河流等线状(条带状〉类型的自然保护地,宜使用1'1000比
例尺地形图。
5准备工作
5.1资料准备
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前,应准备以下数据资料z
a)自然保护地申报、批复相关文件、已有界线资料;
3
GB/T39740-2020
b)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前述规定比例尺地形图9
c)村级及以上行政界线数据资料p
d)高分遥感影像〈优选1m)o
同时,可准备以下数据资料:
e)重点区域三维场景模型号
f)全国国土调查及林地、草地、湿地、海洋等专项调查成果g
g)交通、水利、矿业、农业和渔业生产,以及抗洪防汛、防潮和防止海水人侵等相关规划和数据
资料囚
5.2资料处理
对收集到的每个自然保护地资料进行数字化、拼接融合、坐标转换、拓扑检查等处理,并进行自然保
护地范围和分区面积比对、与行政界线关系检查、相邻自然保护地范围空间检查等工作。
5.3勘界工作底圈制作
勘界工作底图制作要求如下:
a)将边界地形图或海图按一定经差、纬差自由分帽,一般情况下同一条边界上的图幅经差和纬差
在主应一致,图幅编号由1······N;
b)边界地形图一般情况下沿边界呈带状,图内内容范围为垂直界线两侧图上各10cm内g
c)边界地形图地物、地貌要素的符号和注记等级、规格和颜色标准等遵循GB/T20257.12017
附录B、GB/T20257.2-2017附录B和GB/T35822-2018附录C的要求。
6边界点和定标点
6.1边界点和定标点预设
边界点和定标点预设要求如下2
a)在边界地形图中,根据自然保护地范围、界线走向和分区边界,以能控制边界线的基本走向为
基本原则,预设边界点位置。边界点成果表样式参见附录A;
b)在对反映边界线走向具有重要意义的边界点上,为指示界线、提醒民众,预设定标点位置;
c)预设边界点和定标点,要充分兼顾土地调查、空间规划等已有专项数据,避免较大的争议与
分歧。
6.2边界点和定标点实地踏勘
边界点和定标点实地踏勘原则如下。
a)基于定标点预设位置,充分考虑地形条件、土地权屑、通视条件、地质条件、安全性等影响,兼顾
自然保护地总面积指标,确定定标点实地位置,采集坐标,并拍摄能够反映实地选定位置的地
貌、地质条件、地物分布的照片。
b)界线走向实地明显,且无道路通过的地段,一般不布设定标点s有天然或人工标志的地段,可不
布设定标点。但以道路、柯流、沟渠等地物为界时,应明确边界以地物中线为界还是以某一边
线为界.
6.3定标点规格与编号
6.3.1分类与规格
定标点根据重要性和功能分为z界碑、界桩和标识牌。界碑又分区(园)碑和普通界碑,界桩又分为
4
GB/T39740-2020
边界界桩和分区桩,标识牌又分为指示性标识牌和警示性标识牌。界桩的规格尺寸与文字书写等参照
LY/Tl9532011执行。
6.3.2编号
界碑、界桩和区桩的编号,标注于桩体上部,一般为“编号:*骨*XXX号×”,提暴警为“边界”或分
区名称,xxx为序列号,使用阿拉伯数字,根据边界和分区实际要求进行有序编号,不同片区或园区还
可按顺序增设A、B等字母加以区分。×为类型码,代表界桩类型,用字母表示。单立界桩的类型码为
Q,同号双立界桩的类型码分别用A、B表示,同号三立界桩的类型码分别用C、D、E表示。
如需在已立界桩之间增加新桩,其编号在上一个原有界桩号后括注数字序号,例如g某某自然保护
地边界42号(1)界桩,某某自然保护地边界42号(2)界桩,表示在42号界桩后面新增的1号和2号
界桩。
对于多个自然保护地的公共边界点,可以采用一碑多号。
7定标点测绘
7.1定标点测量
定标点坐标和高程一般要求实测。
a)定标点的平面坐标,采用卫星定位系统定位测量方式进行测定。具体测量技术要求按照
GB/T18314-2009和CH/T2009-2010执行。
b)定标点的高程,采用卫星定位系统定位测量大地高,利用省级或国家似太地水准面计算高程异
常值,获得正常高。
c)特殊地区可采用光电测距附合导线、光电测距支导线、测边测交会、水准测量、三角高程等方法
进行测定,具体测量技术要求按照CJJ/T82011执行。
d)当实地测量确有困难,但能在图上准确判定定标点位时,可在现有最大比例尺的地形图上量
取。未设定标点的边界点,在地形图上量取坐标与高程。
7.2定标点登记
定标点登记表样式参见附录Bo定标点登记表填写要求包括
a)定标点确定之后,当场获取有关数据,并按要求填写定标点登记表z
b)定标点类型包括界碑、界桩,相邻定标点间距填写两定标点间的平面直线长度,精确到0.1m;
c)定标点的坐标和大地高,经纬度坐标记录到保留到0.0001秒,大地高记录到0.01m,记录在
定标点登记表中z
d)定标点位置略图以定标点为中心,在高分遥感整景影像上裁切长宽511×511像素大小的遥感
影像,用与影像颜色反差较大的颜色(一般情况下用红色、黑色或白色〕表示的十字丝标明定标
点位置,十字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12/T 1338-2024 地质灾害区域气象风险预警技术规程 2024-08-09
- DB12/T 1335-2024 甜樱桃苗木繁育技术规程 2024-08-09
- DB12/T 1341-2024 消防产品使用和维护管理规范 2024-08-09
- DB12/T 1340-2024 高层住宅建筑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编制及演练导则 2024-08-09
- DB12/T 1336-2024 甜樱桃设施促早生产技术规程 2024-08-09
- DB12/T 541-2024 中低温地热钻探技术规程 2024-08-09
- DB12/T 1339-2024 城镇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南 2024-08-09
- DB12/T 1342-2024 公共机构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要求 2024-08-09
- DB12/T 1344-2024 城市轨道交通固定资产分类与编码 2024-08-09
- DB12/T 1343-2024 公共机构能源托管服务规程 2024-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