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T 1443-2014 广域网通用检测规程
DB35/T 1443-2014 Wide Area Network Generic Detection Procedure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4年05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福建省电子产品监督检验所、福建省建筑业协会建筑智能化分会、福建省海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南威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王琳、林能影、许春、金华松、丁智勇、胡煜宏、方铀、李睿、林卫东、吴文宣
- 出版信息:
- 页数:2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35.240
L67
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1443—2014
广域网通用检测规程
2014-05-21发布2014-08-21实施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5/T1443—2014
目次
前言.............................................................................Ⅱ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2
4缩略语.............................................................................4
5总体要求...........................................................................4
6技术要求...........................................................................5
7测试方法..........................................................................11
附录A(资料性附录)性能测试工具要求.............................................22
I
DB35/T1443—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编制。
本标准由福建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电子产品监督检验所、福建省建筑业协会建筑智能化分会、福建省海峡信
息技术有限公司、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南威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琳、林能影、许春、金华松、丁智勇、胡煜宏、方铀、李睿、林卫东、
吴文宣。
II
DB35/T1443—2014
广域网通用检测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广域网通用检测规程的术语和定义、总体要求、技术要求、测试方法及判据。
本标准适用于广域网从传输媒体、设备、性能、功能、网络管理功能和环境等方面的验收测试、评
估测试以及日常维护中的相关测试,也可用于设计、施工中的相关测试。其他类型的广域网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0281信息安全技术防火墙技术要求和测试评价方法
GB/T21671-2008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局域网系统验收测评规范
GB50311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12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YD/T1096路由器设备技术要求边缘路由器
YD/T1097路由器设备技术要求核心路由器
YD/T1098路由器设备测试方法边缘路由器
YD/T1099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要求
YD/T1141以太网交换机测试方法
YD/T1156路由器设备测试方法核心路由器
YD/T1255具有路由功能的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要求
YD/T1260基于端口的虚拟局域网(VLAN)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YD/T1287具有路由功能的以太网交换机测试方法
IEC61280-4-1光纤通信子系统试验程序第4-1部分:光缆设施及链接多模光缆设施的衰减测量
(Fibreopticcommunicationsubsystemtestprocedures-Part4-1:Installedcableplant-
Multimodeattenuationmeasurement)
IEC61280-4-2光纤通信子系统试验程序第4-2部分:光缆设施单模光缆设施的衰减测量(Fibre
opticcommunicationsubsystembasictestprocedures-Part4-2:Fibreopticcableplant-
Single-modefibreopticcableplantattenuation)
IEC61935-1按照ISO/IEC11801的平衡通信布缆测试第1部分:已安装布缆(Specificationfor
thetestingofbalancedandcoaxialinformationtechnologycabling-Part1:Installedbalanced
cablingasspecifiedinISO/IEC11801andrelatedstandards)
ISO/IEC11801信息技术用户建筑群的通用布缆(Informationtechnology-Genericcablingfor
1
DB35/T1443—2014
customerpremises)
RFC1112主机扩展用于IP多点传送(HostextensionsforIPmulticasting)
RFC1157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impleNetworkManagementProtocol(SNMP))
RFC36381643到历史状态的重新分类的适应性声明(ApplicabilityStatementfor
ReclassificationofRFC1643toHistoricStatus)
RFC1724路由信息协议(版本2)管理信息库(MIB)扩展(RIPVersion2MIBExtension)
RFC4750OSPFv2管理信息库(OSPFVersion2ManagementInformationBase)
RFC2578SNMPv2管理信息结构(StructureofManagementInformationVersion2(SMIv2))
RFC2236Internet组管理协议(版本2)(InternetGroupManagementProtocol,Version2)
RFC2544网络互联设备基准测试方法(BenchmarkingMethodologyforNetworkInterconnect
Devices)
RFC2571描述SNMP管理框架的体系结构(AnArchitectureforDescribingSNMPManagement
Frameworks)
RFC3031多协议标签交换体系架构(MultiprotocolLabelSwitchingArchitecture)
RFC3376Internet组管理协议(版本3)(InternetGroupManagementProtocol,Version3)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广域网WAN(WideAreaNetwork)
广域网是一种用来实现不同地区之间局域网互连,提供不同地区、城市和国家之间计算机通信,实
现局域资源共享与广域资源共享相结合,形成地域广大的远程处理和局域处理相结合的的远程计算机网
络系统。
广域网一般由网络边界设备、传输媒体、网络管理系统等三部分组成。
网络边界设备主要类型有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传输媒体主要有光缆等;网络管理系统实现
对整个广域网的管理。
根据广域网实际部署情况,一般可以将其划分为核心节点、汇聚节点和接入节点。广域网的通用结
构如图1所示。对于结构简单的广域网,可以只有一个核心节点和一个接入节点。
2
DB35/T1443—2014
核心节点……核心节点
网络运营商/
专线
汇聚节点……汇聚节点
网络运营商/
专线
接入节点……接入节点
图1广域网通用结构示意图
3.2
边界设备EdgeDevice
连接广域网各节点间的网络设备。
3.3
链路传输速率LinkTransmissionRate
设备间通过网络传输数字信息的速率。
3.4
网络吞吐率ThroughputRate
空载网络在没有丢包的情况下,被测网络链路所能达到的最大数据包转发速率。
3.5
网络时延LatencyTime
数据包从发送端口(地址)到目的端口(地址)所需经历的时间。
3.6
丢包率PacketLoss
由于网络性能问题造成部分数据包无法被转发的比例。
3.7
链路利用率LinkUtilization
网络链路上实际传送的数据吞吐率与该链路所能支持的最大物理带宽之比。
3
DB35/T1443—2014
3.8
错误率ErrorRate
网络中所产生的各类错误帧占总数据帧的比率。常见的广域网错误类型包括长帧、短帧、有FCS
错误的帧、超长错误帧、欠长帧和帧对齐差错帧。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CRCCyclicRedundancyCheck循环冗余校验
DHCPDynamicHostConfiguration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DNSDomainNameSystem域名解析系统
FCSFramechecksequence帧校验序列
ICMPInternetControlMessageProtocol网际控制消息协议
IGMPInternetGroupManagementProtocol)互联网组管理协议
IPInternetProtocol互联网协议
IPXInternetworkPacketExchange互联网包交换
MACMediaAccess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
MIBManagementInformationBase管理信息库
NATNetworkaddresstranslator网络地址转换器
OSPFOpenShortestPathFirst开放最短路径优先
QoSQualityofService服务质量
RIPRoutinginformationProtocol路由选择信息协议
RMONRemoteNetworkMonitoring远程监控
SNMPSimpleNetworkManagement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STPSpanningTreeProtocol生成树协议
TCP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
UDPUserDatagramProtocol用户数据包协议
VLANVirtualLocalAreaNetwork虚拟局域网
5总体要求
5.1开放性
广域网设计应保证整个系统采用标准的通信协议,保证系统中所有设备具有开放的接口,支持统
一的维护和管理。
5.2可靠性
4
DB35/T1443—2014
广域网应从系统结构、技术措施、设备性能、系统管理、厂商技术支持及维修能力等方面采取措施,
确保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达到最大的平均无故障时间。
5.3可扩展性
为适应环境变化、适合网络应用和业务规模不断扩展的需求以及保证投资长期效应,广域网应具有
可扩展性,以满足不断增添的设备和日益更新的技术的具有较好的协同运行能力。
5.4可管理性
广域网应提供本地管理、远程管理等多种管理方式,还应具备安全管理功能,以确保系统是可管理
的且系统管理具备可靠性、安全性和方便性。
6技术要求
6.1传输媒体
广域网传输媒体一般采用五类、超五类或六类等非屏蔽(屏蔽)双绞线布线系统和多模或单模光缆
布线系统。双绞线布线系统的传输指标、传输性能应符合GB50311、GB50312、ISO/IEC11801、
IEC61935-1等标准的规定。光缆布线系统的传输指标应符GB50311、GB50312、IEC61280-4-1-、
IEC61280-4-2等标准的规定。
6.2网络边界设备
6.2.1交换机
广域网中使用的交换机的端口密度、数据帧转发功能、数据帧过滤功能、数据帧转发及过滤信息维
护功能、运行维护功能、网络管理功能及性能指标等应符合YD/T1099、YD/T1255的规定和产品明示
要求。
6.2.2路由器
广域网中使用的路由器设备的接口功能、通信协议功能、数据包转发功能、路由信息维护、管理控
制功能、安全功能及性能指标等应符合YD/T1096、YD/T1097的规定及产品明示要求。
6.2.3防火墙
广域网中若使用防火墙设备,则设备的用户数据保护功能、识别和鉴别功能、密码功能、安全审计
功能及性能指标等应符合GB/T20281的规定及产品明示要求。
6.3网络性能
根据广域网组成设备的不同,测试各节点间的网络性能有不同的方式:
a)测试设备连接在被测节点网络的边界设备(路由器/路由交换机/交换机)上;
b)测试设备连接在被测节点网络的边界设备(防火墙)上。
6.3.1系统连通性
5
DB35/T1443—2014
系统连通性是指所有联网的节点都应按使用要求全部连通。
6.3.2链路传输速率
广域网链路传输速率计算公式:
Cd=Cb×R
式中:
Cd——为单向链路传输速率;
Cb——为广域网标称速率;
R——为接收端利用率。
发送端口利用率为100%时,接收端口利用率应不小于99%。
示例:
表1链路传输速率要求
全双工广域网
网络类型
发送端口利用率接收端口利用率链路传输速率
10M广域网100%≥99%≥9.9M
100M广域网100%≥99%≥99M
1000M广域网100%≥99%≥999M
6.3.3网络吞吐率
网络吞吐率测试需按照不同的帧长(包括64、128、256、512、1024、1280、1518字节)分别进行
测量。广域网在不同帧大小情况下,从6.3的两种方式测得的网络吞吐率应符合表2、表3、表4规定。
表2广域网(6.3的a)的网络吞吐率要求
广域网吞吐率
测试帧长(字节)
带宽<20M20M≤带宽≤1000M
6494%68%
128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SHDSGY 079-2022 加固触摸屏 2022-11-21
- T/ZKJXX 00034-2023 北斗视觉增强定位终端技术规范 2023-05-16
- T/BECCUA 0002-2020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分类与代码 2020-05-25
- T/CIE 073-2020 工业级高可靠集成电路评价 第8部分: MCU芯片 2020-06-08
- T/CESA 1121-2020 人工智能芯片 面向端侧的深度学习芯片测试指标与测试方法 2020-10-30
- T/CIE 081-2020 工业级高可靠集成电路评价 第16部分: 高频射频识别 2020-06-08
- T/TIAA 014-2018 车载电子后视镜用显示器件光学测量方法 2018-07-17
- T/JGXH 007-2020 汽车激光焊接安全防护房 2020-12-30
- T/CASME 479-2023 半导体集成电路 塑料小外形封装冲制型引线框架 2023-06-29
- T/QGCML 1168-2023 TO60 激光器生产技术规范 2023-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