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4079-2021 浅水湖泊水源地水生态安全评价指南

DB32/T 4079-2021 Guidelines for Evaluating the Ecological Safety of Water Sources in Shallow Lake Basins

江苏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2/T 4079-2021
标准类型
江苏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1-09-03
实施日期
2021-10-03
发布单位/组织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适用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县级以上浅水湖泊水源地水生态安全状况评价,浅水型平原人工湖水源地的评价可参照执行。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起草人:
凌虹、苏小妹、徐海波、巫丹、杨积德、岳强、逄勇、陈丽娜、金文龙、罗缙、王凯、刘淼、曹晨昀、施梦琦、徐晨、陶志行
出版信息:
页数:1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020.30

CCSZ04

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4079—2021

浅水湖泊水源地水生态安全评价指南

Guidelinesforevaluatingtheecologicalsafetyofdrinkingwatersources

inshallowlake

2021-09-03发布2021-10-03实施

发布

DB32/T4079—2021

目次

前言.................................................................................II

1范围................................................................................3

2规范性引用文件......................................................................3

3术语和定义..........................................................................3

4水生态安全评价方法和流程............................................................4

5水生态安全调查内容和范围............................................................5

6水生态安全评价常用指标..............................................................6

7水生态安全指数计算及分级...........................................................13

8水生态安全调查与评价报告编制.......................................................14

I

DB32/T4079—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凌虹、苏小妹、徐海波、巫丹、杨积德、岳强、逄勇、陈丽娜、金文龙、罗缙、

王凯、刘淼、曹晨昀、施梦琦、徐晨、陶志行。

II

DB32/T4079—2021

浅水湖泊水源地水生态安全评价指南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浅水湖泊水源地水生态安全的术语和定义、评价方法和流程、调查内容和范围、评价

常用指标、指数计算及分级、报告编制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县级以上浅水湖泊水源地水生态安全状况评价,浅水型平原人工湖水源地的评价可参

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12268危险货物品名表

GB13690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HJ338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HJ747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编码规范

HJ773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要求

HJ774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状况评估技术规范

TD/T1055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规程

DB32/T3674生态河湖状况评价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浅水湖泊水源地drinkingwatersourceinshallowlakes

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中,取水口位于浅水湖泊湖体内的水源地。

3.2

水生态安全waterecologicalsafety

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维持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生态健康,为人类提供稳定生态服务功能和免于生态

灾变的持续状态。

3.3

水生态健康waterecologicalhealth

3

DB32/T4079—2021

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完整性指标,描述淡水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弹性和可持续

的状态。

3.4

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environmentalemergencyinwatersource

指由于污染物排放或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等因素,导致水源地风险物质进入水

源保护区或其上游的连接水体,突然造成或可能造成水源地水质超标,影响或可能影响饮用水供水单位

正常取水,危及公众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

4水生态安全评价方法和流程

4.1水生态安全评价方法

浅水湖泊水源地水生态安全评价方法为层次分析法,分目标层、方案层、因素层和指标层4个层级。

根据“压力—状态—影响—响应”评估模型,从浅水湖泊水源地的环境压力、水生态健康、服务功能和

应急监管四个方面,评价单个水源地的水生态安全状况。

4.2水生态安全评价流程

浅水湖泊水源地水生态安全评价流程如图1所示。

图1浅水湖泊水源地水生态安全评价流程图

4

DB32/T4079—2021

5水生态安全调查内容和范围

5.1安全调查内容和范围

5.1.1调查周期

调查周期为一年。调查以已现有资料为主,当资料不满足评价要求时,需进行补充调查或监测。

5.1.2调查内容

调查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水源地的环境压力、水生态健康、服务功能和应急监管四个方面。

5.1.3调查范围

环境压力指标和应急监管指标调查范围为水源保护区、水源保护区边界向上游连接水体及周边汇水

区域上溯24小时流程范围内的水域和分水岭内的陆域,最大不超过汇水区域的范围;水生态健康指标和

服务功能指标调查范围均为水源保护区。

5.2水源地环境压力调查

5.2.1风险源调查

固定源调查包括石油化工企业、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工业固废(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企业、

危险品仓库、尾矿库和装卸码头等。流动源调查包括存在危险品运输的陆运和水运交通等。

5.2.2污染源调查

污染源调查主要为面源污染(包括未收集的生活污染)和土地开发利用情况。

5.3水源地水生态健康调查

5.3.1水源地水质调查

水质调查宜在取水口、水源一级保护区边界、二级保护区边界各设置1个采样点(按照HJ773的要

求)。分析测试指标为GB3838-2002中表1的基本项目(化学需氧量除外)、表2的补充项目,以及表3

的特定项目。表1、表2的项目宜每月测定一次,表3的特定项目宜每年集中监测一次。叶绿素a含量(Chla)、

透明度(SD)是计算综合营养状态指数的重要指标,宜每月测定。

对于水体中特异污染物(包括藻毒素、抗生素、异味物质、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壬基酚)的含量,

有条件的可以测定。

5.3.2水源地沉积物调查

沉积物调查采样点宜设置在取水口附近,采样频率宜上、下半年各一次,一般采集表层沉积物。沉

积物监测指标包括pH值、TN、TP、有机质和重金属。重金属包括镉、铬、铜、锌、铅、汞、砷和镍,

单个重金属的背景值按照GB15618的要求。

5.3.3水源地水生生物调查

水生生物调查采样点宜设置在取水口附近,采样频率宜每季度一次。重点关注浮游植物、浮游动物、

底栖动物和水生植物,主要测定指标为种类数、密度和生物量。水生生物调查方法参照《湖泊生态安全

调查与评估技术指南》。

5.4水源地服务功能调查

5

DB32/T4079—2021

水源地服务功能调查内容包括水量保障、水质达标和水量达标情况,调查指标为单个水源地取水水

位、设计枯水位、年取水总量、年达标取水总量、全年监测达标频次等。

5.5水源地应急监管调查

水源地应急监管调查内容包括水源地管理机构设置及人员配置情况、管理规章制度建设情况、饮用

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及批复情况、标志设置情况、环境监察执法、风险防控情况、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

应急预案编制及应急响应能力等情况。

6水生态安全评价常用指标

6.1指标筛选

浅水湖泊水源地水生态安全评价常用指标如表1所示,包括1个目标层(V)、4个方案层(A)、11

个因素层(B)和20个指标层(C),特异污染物对应的指标为可选指标,各地参照实际情况选择是否参

与评价,如未测定,按取值为0进行评价。其他指标为必选指标。

根据水源地实际情况,如遇到汛期、集中污染过境、突发环境事件时,均可增加相关指标。

表1浅水湖泊水源地水生态安全评价常用指标

权重权重权重

目标层(V)方案层(A)因素层(B)指标层(C)

(WAk)(WBj)(WCi)

风险源(B1)WB1风险源强度指数WC1

环境压力

WA1污染排放强度指数WC2

(A1)污染源(B2)WB2

人类活动强度指数WC3

富营养化(B3)WB3综合营养状态指数WC4

藻毒素浓度WC5

抗生素浓度WC6

特异污染物(B4)

WB4异味物质浓度WC7

(可选)

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浓度WC8

水生态健康

WA2壬基酚浓度WC9

水生态安全(A2)

沉积物(B5)WB5重金属生态风险指数WC10

综合指数

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WC11

(ESI)

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WC12

水生生物(B6)WB6

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WC13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