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T 695-2004 市话通信系统过电压过电流防护原则及技术要求

YD/T 695-2004 The principles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overvoltage and overcurrent protection of a municipal telephone communication system

行业标准-邮电通信 简体中文 废止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YD/T 695-2015 | 页数:1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YD/T 695-2004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邮电通信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
发布日期
2004-06-22
实施日期
2004-09-01
发布单位/组织
信息产业部
归口单位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
适用范围
-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起草人:
刘吉克、刘连冰 等
出版信息:
页数:1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

�������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

代替������������

�����市话通信系统

过电压过电流防护原则及技术要求

������������������������������������������������

������������������������������������������������������

����������发布����������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

丫�����������

目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有关名词及概念的说明

�保护的原则

�技术要求

附录��规范性附录�试验方法·················································································⋯⋯��

附录��规范性附录�适用于含有话音业务的线路和设备的第一级、第二级过电流保护技术要求和试

验方法

附录��规范性附录�第一级过电压保护对地电容要求

一�

附录��规范性附录�包含����话音分离器的第二级保护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过电压和过电流防护的原则》、���������������《对于暴露

环境中通信设备的过电压和过电流耐受性测试—基本建议》和我国存在电力线与通信线路碰触需要进行

防护的实际情况修订的。

��本标准与������������的主要技术内容差异如下�

����标准适用范围增加了����设备等�

����增加了保护的原则�

����增加了技术要求的试验方法�

����增加了附录�、附录�、附录�、附录��

��本标准附录�、附录�、附录�、附录�均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吉克刘连冰华京罗新会熊膺王刚

丫��������仪抖

市话通信系统过电压过电流防护原则及技术要求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市话通信系统�由铜芯双纹线市话通信电缆连接的交换设备、接人网设备相关部分和总

配线架、终端设备等�的过电压过电流防护原则及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市话通信系统的过电压过电流危险影响、耐受性和防护性能的检验,不包括过电压过电

流所引起的干扰。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本标准出版时,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

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

准。

�������������电子设备雷击试验方法

�������������电子设备雷击试验导则

�������������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

���������总配线架

���������通信设备过电流保护用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技术要求

���������电信终端设备防雷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电信交换设备过电压过电流防护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接人网设备过电压过电流防护及基本环境适应性技术条件

����������不对称数字用户线������话音分离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

���������������过电压和过电流防护的原则�

�����������������������������������������������������������������������������������������

�����������������������������������������������������

���������������对于暴露环境中通信设备的过电压和过电流耐受性测试—基本建议�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

����过电压过电流����������������������������

�出现在设备上的超过设备本身正常工作电压和电流的外来电压和电流。

�模拟雷电冲击��������������������������

刹由人工产生,用以模拟雷电对电子设备或线路作用效果的电冲击波�含电流波、电压波及复合波

电�线感应《���������������

电力线路或电气化铁道系统对相邻通信线路的电磁祸合。

���电力线碰触《�������������

电力线路与通信线路的直接碰触。

丫�����������

���地电位升���������������������

��由雷电或电力系统的接地故障在土壤中所产生的电流使故障点和电源接地电极附近的电位升高。

���总配线架�����������������������

��外线侧连接铜芯双绞线市话通信电缆、内线侧连接电信交换或接人设备的用户电路,可通过跳线进

行线号分配,且具有过电压过电流防护功能及测试端口的配线架。

���保安单元《���������������

��为防止局内设备和操作者人身遭受过电压过电流危害的第一级保护�����������������装置。

���用户线路����������������

��总配线架上的外线端子到用户终端间的通信线路。

���耐受性《��������������

��指电信设备�或装置�承受过电压和过电流的耐受能力。

����第一级保护������������������

��指用于转移进人设备的过强传播能量的措施及物理装置,以保护设备。

����第二级保护《�������������������

��安装在设备内特别设计的保护装置,用于设备的保护。

����端口《����

��是指定设备的物理接口。设备有外部端口和内部端口。外部端口是指和外线电缆相连接的端口,内

部端口指的是和内线电缆相连的端口。

����保护协调������������������������

��协调设备内部和外部的保护器件,以限制施加在设备上的过电压和过电流的范围,使设备的保护器

件不被损坏。

����协调器件���������������������

��指的是位于第一级保护和第二级保护之间的器件,用来保护第二级保护在运行中不受第一级保护的

过度影响。

����墓本保护旧��������������

��只有第二级保护装置,不安装附加的第一级保护装置。

����增强保护�������������������

��在第二级保护装置的前级,安装附加的第一级保护装置。

�有关名词及概念的说明

���危险过电压和过电流的起源

�����直接雷击

��直接雷击是在雷暴活动区域内,雷云直接通过建筑物、设备或人体等对地放电所产生的电击现象。

��雷电流在闪击中直接进人金属管线,并沿着金属管线传送。除了沿管线产生电或热效应而破坏其机

械和电气连接之外,当它侵人与此相连的金属设施或通信设备时,还会对金属设施或通信设备的机械结

构和电路产生破坏作用,并危及有关操作和使用人员的安全。

�����感应哲击

����静电感应�雷云底部分布着大量的电荷,产生静电场会在雷云所覆盖的地表面和各种物体,尤其

是导体上感应出与雷云底部电荷极性相反的电荷。在雷云对地面或另一雷云放电后,云中电荷消失。此

时地面物体,尤其是导体,虽未受到雷击,但聚积的电荷已产生了很高的电压,同样产生放电电流。这

种放电电流产生一个很大的脉冲电流,串人用电设备也会造成设施损坏或人员伤亡事故。

����电磁感应�闪电电流在闪电通道内周围的空间产生磁场,这种磁场将随时间而变化,并在附近的

各类金属导体上激发出感应电动势或感应电流。这种电磁感应作用随着与落雷点的距离的增大而较快的

减小。在闪电电流流人地的过程中,变化磁场在附近金属导体上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或感应电流,也会使

丫�����������

用电设备遭到电击而损坏。

�����电力线感应

��电力线路或电气化铁道系统对相邻通信线路的电磁悯合,以及电力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沿电力线

路将有很大的不平衡电流流动,使附近与它平行的电信线路上产生感应过电压。这种过电压的幅值可能

上升到数千伏,依据电力线路所使用的故障脱离系统的不同,其持续时间在����������内�有时甚至更

长�。

�����电力线碰触

��当电力线路和电信线路受到当地自然灾害,如暴风雨、火灾的破坏和人为因素影响时,或者在没有

采用正常的隔离和绝缘等安全措施的情况下,电力线路与电信线路有可能发生碰触。在发现这种故障之

前可能故障已经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过电压可能产生过大的电流沿线路流向通信设备的接地点,从而造

成设备、线路损坏或起火,甚至危及人身安全。

�����强电综合危险影响允许值

��电力线路对通信线路的影响按照物理过程可分为感性藕合影响�磁场影响�、容性藕合影响�电场影

响�和阻性祸合影响�直接传导�。

��高压输电系统对通信局�站�的危险影响程度由高压输电系统对通信线的磁感应祸合纵电动势和高

压输电系统接地体�网�对邻近通信局�站�的地电位升两个值的均方根值求取。

�����地电位升

�������当高压变电站、塔杆发生接地短路事故时,其单相短路电流通过阻性祸合,在通信局�站�的

接地系统上会产生一个相对于无穷远点参考零电位的电位升高,即地电位升。高压变电站发生接地短路

事故时对通信局�站�的影响主要是阻性祸合影响,即地电位升高所产生的影响�电力系统的接地故障

在土壤中所产生的电流会使故障点和电源接地电极附近的电位升高�。较高的地电位升高可能使受影响区

域的工作人员有人身危险,或者在极端情况下,地电位升高还足以将通信电缆的绝缘击穿及造成交换、

接人网、终端等设备的损坏。

�������当通信局�站�或者邻近建筑物遭受雷击时,雷电流通过地网人地,也会在人地点附近引起瞬

间的地电位升高�当通信局�站�的接地系统分散接地时,由于各接地系统地电位的反击问题,足以将

通信电缆的绝缘击穿及造成交换、接人网、终端等设备的损坏�当通信局�站�采用接地系统联合接地

时,因此产生的地电位升可不予考虑。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