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3800-2020 智能手环通用技术条件及测试方法

DB32/T 3800-2020 Intelligent wristband 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testing methods

江苏省地方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2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2/T 3800-2020
标准类型
江苏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0-05-25
实施日期
2020-06-25
发布单位/组织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智能手环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文件适用于非医用智能手环的设计、生产和检验。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国家信息网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苏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安徽华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易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江苏舜天全圣特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中科西北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起草人:
崔宏恩、夏炎、张超、冯亮、刘维嘉、卞云峰、张书、段雄、周健、任涛、陈自宝、李峰
出版信息:
页数:28页 | 字数:46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35.240.80

L09

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3800-2020

智能手环通用技术条件及测试方法

Smartbracelet-generaltechnicalrequirementsandtestmethods

2020-05-25发布2020-06-25实施

发布

DB32/T3800-2020

目次

前言.................................................................................Ⅱ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安全与性能要求......................................................................2

5试验方法............................................................................6

6检验规则...........................................................................15

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16

附录A(规范性附录)计步试验方法..................................................17

参考文献.............................................................................21

I

DB32/T3800-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国家信息网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苏省质量和标

准化研究院、安徽华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易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江苏舜天全圣特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中科西北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崔宏恩、夏炎、张超、冯亮、刘维嘉、卞云峰、张书、段雄、周健、任涛、陈

自宝、李峰。

II

DB32/T3800-2020

智能手环通用技术条件及测试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智能手环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非医用智能手环的设计、生产和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08-2008/IEC60529:2001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4943.1-2011信息技术设备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8897.1-2013原电池第1部分:总则

GB/T9254-2008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17618-2015信息技术设备抗扰度限制和测量方法

GB/Z28828-2012信息安全技术公共及商用服务信息系统个人信息保护指南

GB/T30426-2013含碱性或其他非酸性电解质的蓄电池和蓄电池组便携式锂蓄电池和蓄电池组

GB31241-2014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

GB/T32638-2016移动通信终端电源适配器及充电数据接口技术要求和测试

SJ/T11363-2006电子信息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

QB/T4775-2014表壳体及其附件人工汗耐腐蚀性能试验方法

IEC60601-2-47:2012医用电气设备第2-47部分:动态心电图系统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的专用要求

(Medicalelectricalequipment-Part2-47:Particularrequirementsforthebasicsafetyandessential

performanceofambulatoryelectrocardiographicsystems)

IEC80601-2-59医用电气设备第2-59部分:基本安全和人类发热体温筛查温度计的基本性能的特

殊要求(Medicalelectricalequipment.Part2-59.Particularrequirementsforbasicsafetyandessential

performanceofscreeningthermographsforhumanfebriletemperaturescreening)

IEC62368-1:2018音频/视频、信息和通信设备第1部分:安全要求(Audio/video,informationand

communicationtechnologyequipment-Part1:Safetyrequirements)

IEEEStd1708-2014IEEE可穿戴无袖带血压测量仪标准(IEEEStandardforWearableCufflessBlood

PressureMeasuringDevices)

YDC079-2009移动用户终端无线局域网技术指标和测试方法

YD/T1644.2-2011手持和身体佩戴使用的无线通信设备对人体的电磁照射人体模型、仪器和规程

第2部分:靠近身体使用的无线通信设备的比吸收率(SAR)评估规程(频率范围30MHz~6GHz)(IEC

62209-2:2010)

3术语和定义

1

DB32/T3800-2020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智能手环smartbracelet

一种环状的佩戴于手腕的穿戴式智能设备,可以实现记录时间、步次、心率、定位等一种或多种参

数,一般具有久坐提醒、睡眠监测、同步显示到其他终端等功能。

4安全与性能要求

4.1安全性

4.1.1通用要求

智能手环应符合GB4943.1-2011的要求。

4.1.2电池

根据智能手环供电方式的不同,电池应符合以下要求:

——使用原电池的产品应符合GB/T8897.1-2013中第4章的规定;

——使用锂蓄电池和蓄电池组的产品应符合GB/T30426和GB31241的规定;

——使用其他电池的产品应符合相应的标准或规范。

4.1.3电源适配器及充电数据接口

按照GB/T32638的规定执行。

4.1.4电磁兼容

智能手环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应符合GB/T9254中B级要求。

智能手环的抗扰度限值应符合GB/T17618的要求。

4.1.5比吸收率(SAR值)

智能手环的SAR值应符合YD/T1644.2-2011的要求。

4.1.6无线传输

如果设备具有无线通信功能,应符合YDC079-2009的要求。

4.1.7有毒有害物质

应符合SJ/T11363的要求。

4.1.8数据信息的安全性

身份认证、密码保护、其他信息数据安全保护应符合GB/Z28828-2012的要求。

4.2智能性

4.2.1性能参数要求

时间

2

DB32/T3800-2020

具有计时功能的智能手环,在非互联状态下手表连续运走3d,智能手环的平均瞬时日差m或平均

实走日差M应在±10.0s/d。

计步

智能手环的计步数量误差应不大于±10%。

心率

静态模式下,心率示值误差应不大于±10%或±5次/分(取较大者)。

GPS定位

误差应不大于GPS接收机出厂的标称值。

其他参数

除以下参数之外的参数,如生物识别、呼吸频率、环境监测、睡眠质量等生命体征和环境数据,厂

商应对其声称的准确度负责。

.1心电

心电参数应符合IEC60601-2-47:2012的要求。

.2血氧饱和度

在70%~100%测量范围内,重复测量的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4%。

.3血压

应符合IEEEStd1708-2014的要求。

.4温度

温度参数应符合IEC60601-2-56的要求。

4.2.2信息输出方式

应有以下一种或几种信息输出方式:

a)视觉回馈:各类显示屏幕的信息显示、LED灯的信号指示;

b)触觉回馈:震动提示;

c)听觉回馈:音乐提示、蜂鸣提示、语音提示。

4.3可穿戴性

4.3.1结构组成

按键

零部件应紧固无松动,各操作开关和按键应灵活、可靠、方便,锁紧装置不得自行释放。

显示屏

3

DB32/T3800-2020

表面液晶或OLED显示正常,说明功能的文字、符号、标志应清晰、端正、牢固。

其他部件

其他部件应符合以下要求:

——表面不可有明显的凹痕、划伤、裂缝、变形等现象;

——表面涂覆层应均匀、不起泡、龟裂和脱落;

——金属部件不可锈蚀和损伤,没有肉眼明显可见的尘点附着物;

——无刺激性气味。

4.3.2环境适应性

防水等级试验

依据GB4208-2008/IEC60529:2001设置实验条件,测试结果应与产品手册与说明书标注相符,并

满足防水等级大于等于1。

注:防水等级包括生活防水、运动防水、压力防水。

人工汗环境试验

宜在产品的功能试验、机械试验和电气试验都通过的情况下进行,人工汗环境试验的准备要求应符

合QB/T4775-2014中6.1.1、6.1.2和6.1.3的规定。经过所述试验后,手环整体不应有显著变化,

其功能应能保持正常。

物理机械测试

物理机械测试要求如下:振动试验按照GB/T2423.10―试验Fc‖设置实验条件(表1),冲击试验按

照GB/T4857.5设置实验条件(表2),碰撞试验按照GB/T2423.6―试验Eb‖设置实验条件(表3),运输

包装件跌落试验按照GB/T2423.2设置实验条件(表4),自由跌落试验按照GB/T2423.2和GB/T2423.8

设置实验条件(表5)。

表1振动试验条件

项目指标

频率范围/Hz10~55

初始和最后振动

扫频速度/(oct/min)≤1

响应检查

位移幅值或加速度0.15mm20m/s2

75mm(10Hz~25Hz)

位移幅值或加速度20m/s2

定频耐久性试验0.15mm(25Hz~58Hz)

持续时间/min30±1

频率范围/Hz10~55~10

驱动振幅或加速度0.15mm20m/s2

扫频耐久试验

扫频速度/(oct/min)≤1

循环次数5

注:表中位移幅值为峰值。

4

DB32/T3800-2020

表2冲击试验条件

峰值加速度脉冲持续时间

冲击波形

m/s2ms

15011半正弦波形

表3碰撞试验条件

峰值加速度脉冲持续时间

碰撞次数

m/s2ms

100161000

表4运输包装件跌落试验条件

包装件质量跌落高度

kgmm

≤151000

15~30800

30~40600

40~45500

45~50400

>50300

表5自由跌落试验条件

试验样品跌落高度

gmm

≤3001000

300~500800

500~1500500

>1500300

极端环境下的耐受测试

极端环境下的耐受测试要求如下:高寒条件温度下限试验按照GB/T2423.1―试验Ab‖设置实验条件,

潮热条件温度上限试验按照GB/T2423.2―试验Bb‖设置实验条件,恒定湿热试验按GB/T2423.3―试验

Cab‖设置实验条件,气候环境试验条件如表6。

表6气候环境试验条件

工作0°C~40℃

温度

储存运输-20°C~55℃

工作40%~90%

相对湿度

储存运输20%~93%(40℃)

大气压86kPa〜106kPa

4.3.3内置电池

5

DB32/T3800-2020

以下几项测试结果应与产品手册与说明书标注相符:

——多种复合工作条件下的续航能力;

——充电性能;

——充放电状态下的设备温度;

——额定充放电循环后的续航能力。

5试验方法

5.1通用试验条件

5.1.1电源

如果设备需要与交流电网电源直接连接或通过充电器间接连接,额定电压的容差为±10%或制造商

规定值,两者取较大者。

5.1.2温度

应在5℃~40℃范围内进行试验。若制造商为设备规定了较宽的工作温度范围,则应在制造商规定

的温度范围内试验。

5.1.3湿度

应在15%RH~90%RH范围内(无冷凝,但不要求水蒸气分压大于5kPa)进行试验。若制造商为设

备规定了较宽的工作湿度范围,则应在制造商规定的湿度范围内试验。

5.1.4大气压

应在70kPa~106kPa的大气压力范围内试验。若制造商为设备规定了较宽的大气压力范围,则应

在制造商规定的大气压力范围内试验。

5.2安全性

5.2.1通用要求

按照GB4943.1-2011中的有关规定进行。通过检查证明文件或进行相关测试来检验是否符合要求。

5.2.2电池

使用原电池的产品按照GB/T8897.1-2013中第4章的有关规定进行,使用锂蓄电池和蓄电池组的

产品按照GB/T30426和GB31241中的有关规定进行,其他电池的产品按照相应的标准或规范中的有

关规定进行。

5.2.3电源适配器及充电数据接口

按照GB/T32638的有关规定进行。

5.2.4电磁兼容

无线电骚扰限值按照GB/T9254中B级的有关规定进行。

抗扰度限值按照GB/T17618的的有关规定进行。

5.2.5比吸收率(SAR值)

定制服务

    关联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