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460-2017 丹参栽培技术规程

DB34/T 460-2017 Dan Shen cultiv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460-2017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7-12-30
实施日期
2018-01-30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丹参( Salvia miltiorrhiza )生产基地的产地环境、栽培技术、主要病虫害防治和 采收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丹参栽培生产的全过程。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安徽省农业生态环境总站、亳州市现代中药材研 发中心、安徽海鑫药业有限公司
起草人:
董玲、李卫文、赵伟、王爱听、储转南、崔广胜、汤天明、杨守文、陈伟、史玉霞
出版信息:
页数: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

65.020.20

B05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460—2017

代替

DB34/T460-2004

丹参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ofSalviaMiltiorrhizaCultivation

文稿版次选择

2017-12-30发布2018-01-30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460—2017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34/T460-2004《无公害丹参生产技术规程》,本标准与DB34/T460-2004相比,

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标准题目名称修改为《丹参栽培技术规程》;

——增加了“2规范性引用文件”部分内容;

——删除了“3术语和定义”标题及内容;

——增加了“4.1品种选择”标题及内容;

——增加了“4.3.2种子苗定植”标题及内容;

——增加了“4.3.3根段苗定植”标题及内容;

——删除了“6.2扦插繁殖”标题及内容;

——删除了“9.2初加工”标题及内容;

——增加了“附录A、附录B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的内容。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安徽省农业生态环境总站、亳州市现代中药材研

发中心、安徽海鑫药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董玲、李卫文、赵伟、王爱听、储转南、崔广胜、汤天明、杨守文、陈伟、史玉霞。

本标准为第一次修订。

I

DB34/T460—2017

丹参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丹参(Salviamiltiorrhiza)生产基地的产地环境、栽培技术、主要病虫害防治和

采收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丹参栽培生产的全过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3产地环境

3.1周围无污染源,远离市区。

3.2空气环境质量符合GB3095规定的二级以上标准;灌溉水质量符合GB5084规定的二级以上标

准;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15618规定的二级以上标准。

4栽培技术

4.1品种选择

选择品质优、抗性强、高产的登记品种或当地主栽品种。

4.2繁殖

4.2.1苗圃选择

选择离水源较近、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质壤土,耕作土层不少于30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