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2/T 956-2020 猪伪狂犬病防治技术规范
DB62/T 956-2020 Pig pseudorabie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02年12月
-
2020年05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30
B41
DB62
甘肃省地方标准
DB62/T956—2020
代替DB62/T956-2002
猪伪狂犬病防治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preventionandcontrolofpseudorabiesofswine
2020-05-15发布2020-06-01实施
发布
DB62/T956—2020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诊断..............................................................................2
5疫情报告..........................................................................2
6疫情处置..........................................................................2
7预防控制..........................................................................3
附录A(资料性附录)猪伪狂犬病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猪瘟、猪细小病毒病、
猪链球菌病和猪附红细胞体病鉴别诊断要点...............................................5
附录B(资料性附录)种猪场猪伪狂犬病净化方案........................................6
I
DB62/T956—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替代了DB62/T956-2002《武威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猪瘟猪丹毒猪伪狂犬病防
治》中关于猪伪狂犬病防治的全部内容,与DB62/T956-2002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将原标准“适用于武威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中猪伪狂犬病的防治”改为“适用于甘肃省境内猪伪
狂犬病的防控工作”(见1);
——将原标准“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母猪繁殖障碍为特征的传染病”改为“是由伪狂犬病
毒引起的猪的一种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障碍和繁殖障碍为特征(见”3.1);
——将原标准“临床诊断”内容“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可作初步诊断,无菌采血分离血清进一
步作实验室诊断”更新为“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鉴别诊断”等4条内容(见4.1、4.2、
4.3和4.4);
——将原标准“实验室诊断”一章更名为“实验室检测”,原内容“按照GB/T18641-2018规定执行”
更新增加为“血清学检测和病原学检测”2条内容(见4.5.1和4.5.2);
——将原标准“预防、监测、控制和扑灭措施”三章内容修订合并为“预防控制”一章,包括饲养管理、
监测、免疫、检疫监督、净化等5条内容(见7);
——增加了疫情报告和疫情处置两章内容(见5、6);
——增加了附录A(资料性附录)和附录B(资料性附录);
——删除了病原体之术语;
——本标准改变了DB62/T956-2002的编写格式,正文从诊断技术、疫情报告、疫情处理和预防控
制等四个层次分类编写,充实了标准内容。
本标准由甘肃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归口并监督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甘肃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民勤县畜牧兽医工作站、酒泉市畜牧兽医总站、
天祝藏族自治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建国、周峰、聂英、南金鱼、牛榆玲、史琳、康文彪。
II
DB62/T956—2020
猪伪狂犬病防治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猪伪狂犬病的诊断技术、疫情报告、疫情处理和预防控制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甘肃省境内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635-2002动物防疫基本术语
GB/T18641-2018伪狂犬病诊断方法
GB/T35911-2018伪狂犬病病毒荧光PCR检测方法
NY/T678-2003猪伪狂犬病免疫酶试验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687号令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医发﹝2017﹞25号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农医发〔2018〕22号农业农村部关于做好动物疫情报告等有关工作的
通知
3术语和定义
GB/T18635-200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猪伪狂犬病
伪狂犬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障碍和繁殖障碍为特征。
4诊断
4.1流行特点
4.1.1易感动物
伪狂犬病在自然条件下能感染猪、牛、绵羊、犬、猫等多种动物。
4.1.2潜伏期
潜伏期一般为3d~6d,短者36h,长者10d。
4.1.3传染源
病猪、带毒猪以及带毒鼠类为本病重要传染源,猪是本病的自然贮存宿主。
1
DB62/T956—2020
4.1.4传播途径
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是猪与猪、猪与病毒污染物的接触,母猪可通过感染的胎盘垂直传播给胎儿。
公猪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交配传给母猪。
4.1.5发病季节
猪伪狂犬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季节性,多发生在寒冷季节。产仔时期也多发。
4.2临床症状
感染猪的临床症状因日龄不同而异,各日龄阶段的特征性临床症状有以下五类:
a)出现神经症状的表现为盲目前行或转圈,肌肉痉挛,四肢麻痹、卧地,游泳状运动;
b)怀孕母猪表现为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青年母猪和空怀母猪出现返情、屡配不孕或不发情
等综合征候群;
c)公猪常表现睾丸肿胀、萎缩,性功能下降,失去种用能力;
d)哺乳仔猪出现神经症状、麻痹,1周龄以内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接近100%;
e)断奶仔猪表现神经症状,同时发生腹泻和呕吐,发病率20%~40%,死亡率10%~20%;
f)后备母猪、育肥猪表现呼吸道症状和增重滞缓,并成为带毒和排毒动物。
4.3剖检变化
肾脏布满针尖样出血点;脑膜充血、出血和水肿;淋巴结肿胀、充血、出血并伴有局灶性坏死;心
内膜点状出血;胃、小肠出血;口腔硬腭、上臼齿附近黏膜充血、出血及糜烂、扁桃体水肿;眼结膜水
肿、潮红;大多数死胎、死仔和弱仔皮下充血或水肿,胸腔和腹腔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GB/T 14078-2024 氦氖激光器技术规范 2024-08-23
- GB/T 44405-2024 工业互联网平台 服务商评价方法 2024-08-23
- GB/T 44456-2024 电子竞技场馆运营服务规范 2024-08-23
- GB/T 5069-2024 镁铝系耐火材料化学分析方法 2024-08-23
- GB/T 44420-2024 馆藏竹木器文物含水率快速测定 2024-08-23
- GB/Z 44313-2024 生物技术 生物样本保藏 用于研究和开发用途的植物生物样本保藏要求 2024-08-23
- GB/T 44413-2024 城市轨道交通分类 2024-08-23
- GB/T 44393-2024 序列多态STR等位基因命名规则 2024-08-23
- GB/T 2423.34-2024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Z/AD:温度/湿度组合循环试验 2024-08-23
- GB 44497-2024 智能网联汽车 自动驾驶数据记录系统 2024-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