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 2052.4-2022 农村公路勘察设计规范 第4部分:路基、路面及排水设施

DB63/T 2052.4-2022 Rural Roads Survey and Design Standards, Part 4: Subgrade, Pavement, and Drainage facilities

青海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63/T 2052.4-2022
标准类型
青海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2-09-09
实施日期
2022-11-01
发布单位/组织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2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3.080

CCSP66

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63/T2052.4—2022

农村公路勘察设计规范

第4部分:路基、路面及排水设施

2022-09-09发布2022-11-01实施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63/T2052.4—2022

目次

前言.................................................................................II

引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2

4总体要求............................................................................2

5路基工程............................................................................2

6路面工程............................................................................4

7排水设施............................................................................6

8支挡与防护..........................................................................8

9改(扩)建工程.....................................................................10

10安全性检查........................................................................13

附录A(资料性)路面典型结构方案.....................................................16

I

DB63/T2052.4—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DB63/T2052《农村公路勘察设计规范》分为9个部分:

——第1部分:通用要求;

——第2部分:工程地质勘察;

——第3部分:路线设计;

——第4部分:路基、路面及排水设施;

——第5部分:桥梁涵洞;

——第6部分:路线交叉;

——第7部分: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第8部分:绿色农村公路生态文明设计要求;

——第9部分:施工组织和工程造价。

本文件是DB63/T2052《农村公路勘察设计规范》的第4部分。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青海省交通运输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文件由青海省交通运输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青海省交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青海省公路局、青海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丽、张发军、汪海燕、祁春平、陈丽琼、李宇豪、索南才吉、冉军武、王拓、

李明、马俊、陈湘青、徐旭东、杨永延、仉国芳、张全斌、李本锋、吴正全。

本文件由青海省交通运输厅监督实施。

II

DB63/T2052.4—2022

引言

为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服务乡村振兴,科学指导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阶段农村公路建设与

发展,进一步补齐农村公路发展短板、推动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根据青海省地域、气候等建设特点,结

合农村公路实际,制定了DB63/T2052《农村公路勘察设计规范》。

DB63/T2052由以下9部分构成:

——第1部分:通用要求。目的在于规范农村公路勘察设计质量工作,确立可操作、可追溯、可证

实的标准化程序。

——第2部分:工程地质勘察。目的在于确立农村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的方法和内容。

——第3部分:路线设计。目的在于确立农村公路路线勘测设计的方法和内容。

——第4部分:路基、路面及排水设施。目的在于确立农村公路路基、路面及排水设施的设计方法

和内容。

——第5部分:桥梁涵洞。目的在于确立农村公路桥梁、涵洞的设计方法和内容。

——第6部分:路线交叉。目的在于确立农村公路路线交叉的设计方法和内容。

——第7部分: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目的在于确立农村公路交通工程安全设施及沿线设施的设计

方法和内容。

——第8部分:绿色农村公路生态文明设计要求。目的在于确立绿色农村公路的设计方法和内容。

——第9部分:施工组织和工程造价。目的在于确立农村公路施工组织计划和工程造价编制的方法

和内容。

III

DB63/T2052.4—2022

农村公路勘察设计规范

第4部分:路基、路面及排水设施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农村公路路基、路面及排水设施的术语和定义、总体要求、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排

水设施、支挡与防护、改(扩)建工程及安全性检查。

本文件适用于新建和改(扩)建农村公路的路基、路面及排水工程的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5176混凝土和砂浆用再生细骨料

GB/T25177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

GB50318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

CJJ169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

CJJ/T218城市道路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

JTG2111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2112城镇化地区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2120公路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

JTG/T3310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JTG/T3311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设计规范

JTG/T3334公路滑坡防治设计规范

JTG/T3350-03排水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JTG336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3450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

JTG5210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JTG5421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设计规范

JTG/T5521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

JTGB0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B04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JTGB05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规范

JTGC10公路勘测规范

JTGC20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JTGC30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

JTGD20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JTGD30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TD31沙漠地区公路设计与施工指南

1

DB63/T2052.4—2022

JTG/TD31-03采空区公路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

JTG/TD31-04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

JTG/TD31-05黄土地区公路路基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JTG/TD32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JTG/TD33公路排水设计规范

JTGD40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JTGD50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D61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

JTG/TF3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利用技术细则

NB/T10497水电工程水库塌岸与滑坡治理技术规程

DB63/T812寒区温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技术规范

DB63/T1427公路滑坡勘察设计规范

DB63/T1485多年冻土区隔热层路基技术规范

DB63/T1486多年冻土区块石路基技术规范

DB63/T1487多年冻土区块石-通风管复合路基技术规范

DB63/T1490多年冻土区通风管路基技术规范

DB63/T1859.1公路风积沙防治技术规范第1部分:工程勘察设计

DB63/T2004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基层技术规范

DB63/T2005旧水泥混凝土路面集中破碎再生基层技术规范

DB63/T2010.2涉路行为标准化规范第2部分:涉路项目技术要点

DB63/T2052.1农村公路勘察设计规范第1部分:通用要求

DB63/T2052.2农村公路勘察设计规范第2部分:工程地质勘察

DB63/T2052.3农村公路勘察设计规范第3部分:路线设计

3术语和定义

JTGD30、JTG/TD33、JTGD40、JTGD50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总体要求

4.1综合考虑路基、路面、排水设施、支挡与防护设施在全寿命周期内的综合成本和效益,协同各专

业制定总体设计方案,并进行综合设计。

4.2按照勘测设计方法(5.2、6.2、7.2、8.2),细化设计质量控制环节,合理确定路基路面方案,

设置完善的支挡防护设施及排水系统,保证路基稳定、路面耐久。

4.3改(扩)建工程应合理确定分幅路段、路基路面拼接、施工组织及保通等方案,并充分利用旧路

资源。

4.4结合防灾减灾及隐患治理,利用安全要素检查优化改进设计方案,提升道路交通安全水平。

4.5充分吸收当地成功经验,因地制宜的提高机械化、标准化水平。

5路基工程

5.1一般规定

2

DB63/T2052.4—2022

5.1.1路基设计应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原则。

5.1.2宜按照本文件5.2规定的阶段和节点进行质量控制,并符合DB63/T2052.1规定。

5.1.3路基应与路线、桥涵等专业协同制定总体设计方案。

5.2设计方法

5.2.1路基设计包括准备阶段、外业阶段、内业阶段,工作流程见图1。

图1路基设计流程图

5.2.2准备阶段应收集资料、实地踏勘,拟定路基断面,制定路基设计原则及勘测内容,并纳入外业

大纲。

5.2.3外业阶段应结合地质调绘,初步确定路堤高度及各路段建议填挖值,配合路线组定线,提交勘

察工作量,划分一般及特殊路基段落,确定初步路基设计方案;经放线调查、验算分析,优化设计方案

及参数。

5.2.4内业阶段应绘制设计详图(表),编制设计说明。

5.3设计要点

5.3.1资料收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村镇、厂矿、路网等规划,以及交通量观测数据;

b)沿线气象、水文、地质、生态等资料;

c)筑路材料分布及料场供应能力;

d)区域内路况检测评定、养护工程等资料;

e)区域内不良地质治理、特殊岩土处治方案及经验。

5.3.2路基横断面拟定包括标准横断面和一般横断面,除符合JTGB01、JTG2111规定外,还应满足

以下要求:

a)结合公路等级、设计速度、圆曲线半径、路面类型、自然条件和车辆组成等,分析确定平曲

线超高值,并符合JTGD20、JTG/T3311规定;

b)结合路面结构、支挡防护、排水设施、碎落台、护坡道等构造(筑)物,以及沿线边坡土质

类型、边坡绿化方案等因素,分析确定一般横断面几何要素;

c)乡镇过境段横断面应结合当地规划及交通量综合确定,条件受限时应符合JTG2112规定;

d)设置护栏的路段,路基宽度应满足护栏设置的要求。

5.3.3路基设计原则应符合JTGD30规定;路基勘测内容包括横断面地面线测量、边坡坡高和坡率、

土石成分、不良地质、特殊岩土、地表(下)水、植被覆盖、防排水设施、既有道路技术状况等,并符

合JTG5210、JTGC10、JTGC30、JTGC20、DB63/T2052.1规定。

5.3.4路堤高度、建议填挖值的分析确定,应满足但不限于以下要求:

a)选线阶段,应对沿线特殊岩土、不良地质进行分段,结合踏勘和区域内处治经验,分析确定

初步的路基建议填挖值;

b)定线阶段,根据阶段性勘察成果,按JTGD30规定进行计算,并结合区域内处治经验,比选

分析确定建议填挖值;

3

DB63/T2052.4—2022

c)对区域内特殊岩土、不良地质的同类路段进行调查,验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条件允许时可

设置试验段确定相关设计参数;

d)内业阶段,应结合地勘成果对定线阶段的路堤高度进行修正;

e)横坡较陡的坡面,结合稳定性分析确定半填半挖或全挖断面形式、开挖深度及坡率。

5.3.5一般路基和特殊路基设计方案,应结合勘察结论、区域处治经验进行分析或比选,除符合JTGD30

规定以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a)多年冻土路基设计应符合JTG/TD31-04、DB63/T1485、DB63/T1486、DB63/T1487、DB63/T

1490规定;

b)湿陷性黄土路基设计应符合JTG/TD31-05规定;

c)风积沙路基设计应符合JTG/TD31、DB63/T1859.1规定;

d)滑坡路基设计应符合JTG/T3334、DB63/T1427规定;

e)坍岸路基设计应符合NB/T10497规定;

f)采空区路基设计应符合JTG/TD31-03规定。

5.3.6一般路基和特殊路基设计存在路段类别叠加情况或不同路基方案衔接时,应综合考虑处治措施。

5.3.7结合放线调查情况、地质勘察成果、验算分析结论进行设计方案优化;出现以下情形时,应优

化设计方案或调整设计参数,并重新进行验算分析:

a)路基稠度、含水量、地下水位、毛细水上升高度等发生变化时,应调整路堤高度或采取其他

措施;

b)土质、岩体类型及岩石风化程度与初估不一致时,应调整边坡坡率;

c)陡坡路基与高填路堤的稳定性发生变化时,应调整处治方案;

d)高边坡、深路堑路段岩土类型、风化程度发生变化或存在软弱夹层时,应调整边坡坡率或防

护措施;

e)地下水分布位置、流量发生变化时,宜优化完善排水设施。

5.3.8前期特殊路基设计方案与地质勘察成果存在偏差时应进行优化,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

a)湿陷性黄土路段湿陷性等级发生变化;

b)盐渍土路段盐渍化程度、含盐性质发生变化;

c)多年冻土路段长度、类型、含冰量发生变化;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