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8114-2019 纳米技术 石墨烯材料表面含氧官能团的定量分析 化学滴定法

GB/T 38114-2019 Nanotechnologies—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surface oxygen functional groups on graphene materials—Chemical titration method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2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38114-2019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9-10-18
实施日期
2020-09-01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纳米材料分技术委员会(SAC/TC 279/SC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化学滴定法定量分析石墨烯粉体材料表面含氧官能团含量的方法概要、试剂、仪器、测量步骤、结果计算与表示和测试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石墨烯粉体材料的测定,石墨烯材料表面羧基、内酯基、酚羟基和羰基的的检测限分别为0.015 mmol/g、0.037 mmol/g、 0.014 mmol/g、0.072 mmol/g。
本标准不适用于磺化改性的石墨烯材料。其他炭材料的含氧官能团含量定量分析,可参考本标准进行。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国家石墨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山东欧铂新材料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中关村华清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清华大学
起草人:
陈成猛、黄显虹、谢莉婧、戴石峰、葛广路、李倩、吴忠帅、刘兆平、赵永彬、刘伟丽、李洁、郑应福、孔庆强、张强、王勤生、胡兴华、耿其琛、施秀华、刘峥、白云、卢焕明、张秀梅
出版信息:
页数:20页 | 字数:34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犐犆犛71.040

犃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

犌犅犜381142019

纳米技术石墨烯材料表面含氧官能团的

定量分析化学滴定法

犖犪狀狅狋犲犮犺狀狅犾狅犻犲狊狌犪狀狋犻狋犪狋犻狏犲犪狀犪犾狊犻狊狅犳狋犺犲狊狌狉犳犪犮犲狅狓犲狀犳狌狀犮狋犻狅狀犪犾

犵犙狔狔犵

狉狅狌狊狅狀狉犪犺犲狀犲犿犪狋犲狉犻犪犾狊犆犺犲犿犻犮犪犾狋犻狋狉犪狋犻狅狀犿犲狋犺狅犱

犵狆犵狆

20191018发布202009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犌犅犜381142019

目次

前言…………………………Ⅲ

引言…………………………Ⅳ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方法概要…………………2

5试剂………………………2

6仪器………………………2

7测量步骤…………………3

7.1样品预处理…………………………3

7.2样品与碱液反应……………………3

7.3滴定…………………4

8结果计算与表示…………………………4

8.1碱耗量………………4

8.2含氧官能团含量……………………5

9测试报告…………………5

()……………………

附录A资料性附录测试步骤示例7

()………

附录资料性附录数据记录和测试报告示例

B8

()…………

附录资料性附录测试实例

C10

/—

犌犅犜38114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给出的规则起草。

GBT1.12009

本标准由中国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纳米材料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SACTC279SC1

:、、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多氟多化工股份

有限公司、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国家石墨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苏)]、中国科学

、、、

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山东欧铂新材料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北京市理

、、、、

化分析测试中心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中关村华清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清华大学。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成猛黄显虹谢莉婧戴石峰葛广路李倩吴忠帅刘兆平赵永彬刘伟丽

、、、、、、、、、、、。

李洁郑应福孔庆强张强王勤生胡兴华耿其琛施秀华刘峥白云卢焕明张秀梅

/—

犌犅犜381142019

引言

,,、、

石墨烯粉体材料在制备或应用改性过程中可能引入一些含氧官能团如羧基内脂基酚羟基和羰

。、、、

基等这些含氧官能团对石墨烯粉体材料的电子特性润湿性导电性导热性及化学反应活性等性能

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测量石墨烯粉体材料表面含氧官能团的种类和含量,对石墨烯粉体材料质量控制

和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测定石墨烯粉体材料表面含氧官能团的方法主要有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射线光电

FTIRX

()、()、。

子能谱分析法XPS电子能量损失谱法EELS荧光标记和Boehm滴定法等Boehm滴定法具有低

、、,、、

成本重复性好操作简便等特点本标准采用Boehm滴定法定量分析羧基内酯基酚羟基和羰基四种

含氧官能团的含量。

/—

犌犅犜381142019

纳米技术石墨烯材料表面含氧官能团的

定量分析化学滴定法

警示:使用本标准的人员应该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标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

题本标准规定的一些试验过程可能会导致危险情况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

。,,

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化学滴定法定量分析石墨烯粉体材料表面含氧官能团含量的方法概要试剂仪器

、。

测量步骤结果计算与表示和测试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石墨烯粉体材料的测定,石墨烯材料表面羧基、内酯基、酚羟基和羰基的的检测限分

别为/、/、/、/。

0.015mmol0.037mmol0.014mmol0.072mmol

gggg

。,

本标准不适用于磺化改性的石墨烯材料其他炭材料的含氧官能团含量定量分析可参考本标准

进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601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66822008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石墨烯狉犪犺犲狀犲

犵狆

石墨烯层狉犪犺犲狀犲犾犪犲狉

犵狆狔

单层石墨烯;

狊犻狀犾犲犾犪犲狉狉犪犺犲狀犲犿狅狀狅犾犪犲狉狉犪犺犲狀犲

犵狔犵狆狔犵狆

由一个碳原子与周围三个近邻碳原子结合形成蜂窝状结构的碳原子单层。

注:它是许多碳纳米物体的重要构建单元。

注2:由于石墨烯仅有一层,因此通常被称为单层石墨烯。石墨烯缩写为1LG,以便区别于缩写为2LG的双层石墨

烯和缩写为FLG的少层石墨烯。

注:石墨烯有边界,并且在碳碳键遭到破坏的地方有缺陷和晶界。

[/—,定义]

GBT30544.1320183.1.2.1

3.2

石墨烯材料狉犪犺犲狀犲犿犪狋犲狉犻犪犾

犵狆

、。

由石墨烯单独或堆垛而成层数不超过层的二维材料及其衍生物

10

:、、。

注石墨烯材料包括单层石墨烯双层石墨烯多层石墨烯

/—

犌犅犜381142019

通常改性方式包括氧化氢化氟化磺化和异质掺杂等

注:、、、。

::、、。

注石墨烯材料的存在形态有薄膜粉体浆料和三位构造体

注:层数超过层的一般称之为石墨。

410

4方法概要

根据不同强度的碱与石墨烯粉体材料表面不同强度的酸性氧化物反应的可能性,对石墨烯粉体材

,。,

料表面酸性氧化物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化学分析方法称之为Boehm滴定法其中碳酸氢钠

()仅与石墨烯粉体材料表面的羧基发生中和反应,碳酸钠()可与表面的羧基和内酯基

NaHCONaCO

323

,()、,

发生中和反应氢氧化钠NaOH可与表面的羧基内酯基和酚羟基发生中和反应而乙醇钠

()、、。,

CHONa可与表面的羧基内酯基酚羟基和羰基发生中和反应根据碱消耗量的不同计算出石墨

25

、、。

烯粉体材料表面的羧基内酯基酚羟基和羰基的含量

5试剂

/—。,。

5.1本标准中所用水应符合GBT66822008中的二级水除有特殊规定外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

5.2盐酸标准溶液0.5000molL按照GBT601中的方法配制和标定用移液管准确移取45mL

(),,。

盐酸36%加入到10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

(/):,

5.3盐酸标准滴定液0.02500molL准确移取5.2中经过标定的标准溶液25mL加入500mL容

,。。

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该溶液储存时间不超过一周

()(/)():,

5.4碳酸氢钠NaHCO溶液0.05000molLA液称取无水碳酸氢钠4.3000溶于1000mL

3g

,。

水中摇匀

()(/)():,,

5.5碳酸钠NaCO溶液0.05000molLB液称取无水碳酸钠5.3000溶于1000mL水中

23g

摇匀。

()(/)():,

5.6氢氧化钠NaOH溶液0.05000molLC液称取110氢氧化钠溶于100mL无二氧化碳

,,,,

的蒸馏水中摇匀注入聚乙烯容器中密闭放置至溶液清亮用移液管取上层清液至

2.7mL1000mL

,,。

容量瓶中并用无二氧化碳的蒸馏水稀释至1000mL摇匀

乙醇钠()溶液(/)(液):称取无水乙醇钠,溶于无水

5.7CHONa0.1000molLD6.90001000mL

25g

乙醇中,摇匀。

5.8碳酸钠,H基准试剂。

:,,(),()

溴甲酚绿甲基红混合指示液溶液称取溴甲酚绿溶于乙醇用乙醇稀释至

5.910.195%95%

;,,(),();

溶液称取甲基红溶于乙醇用乙醇稀释至将溶液和

100mL20.2g95%95%100mL30mL1

溶液混匀。

10mL2

6仪器

6.1高密度聚乙烯瓶(HDPE)。

,:。

6.2真空干燥箱真空度0MPa0.09MPa

6.3鼓风干燥箱。

,。

6.4分析天平感量0.0001

,,://,:。

6.5振荡器室温30℃振荡频率0rmin300rmin振幅25mm

~~

,:,:。

6.6电位滴定仪测试电极酸碱H电极精度0.1mV

/—

犌犅犜381142019

,。

6.7高速离心机相对离心力大于或等于12810×

7测量步骤

7.1样品预处理

,,

称取约2.0g待测样品放入真空干燥箱在80℃±5℃下真空干燥至样品恒重然后将试样放入干

。。

燥器中备用测试步骤示例参见附录A

7.2样品与碱液反应

7.2.1样品称量

(),

称取四等分0.150.50称量准确至0.0002经7.1中预处理后的干燥样品分别置于

g~gg

瓶、、和中,质量分别记为、、和。

100mLHDPEA1B1C1D1犿犿犿犿

1234

7.2.2样品反应

()、()

分别称取液称量准确至到瓶中液称量准确至到

50.0A0.0002A150.0B0.0002B1

gggg

、()(),

瓶中液称量准确至到瓶中和液称量准确至到瓶中

50.0C0.0002C140.0D0.0002D1

gggg

(),、、,,

准确记录加入的溶液质量称量准确至分别记为和盖紧瓶盖密封隔绝空

0.0002g犿犿犿犿

ABCD

,,。

气手动摇晃至少30s得到反应液

注:,,。

称样之前宜将HDPE瓶和样品消除静电以防止样品的损失

7.2.3空白实验

7.2.3.1碱液空白实验

()、()

分别称取液称量准确至到瓶中液称量准确至

50.0A0.0002HDPEA050.0B0.0002

gggg

、()(

到瓶中液称量准确至到瓶中和液称量准确至

HDPEB050.0C0.0002HDPEC040.0D

ggg

),(),、、

到瓶中准确记录加入的碱液质量称量准确至分别记为

0.0002gHDPED00.0002g犿犿

A0B0

犿C0和犿D0,盖紧瓶盖,密封隔绝空气,得到碱液空白。

7.2.3.2样品空白实验

(),

称取称量准确至经中预处理后的干燥样品置于的

0.150.500.00027.1100mLHDPE

g~gg

瓶中,质量记为,称取(称量准确至)水到瓶中,准确记录加入水的质量,记为

E犿550.0g0.0002gE

,,,。

犿E盖紧瓶盖密封隔绝空气得到样品空白

7.2.4振荡反应

将所有反应瓶和空白实验瓶置于、/振荡频率的恒温振荡水浴中,振荡反应

25℃30℃150rmin

,,,

这段时间内至少次手动摇晃反应瓶使粘附在瓶内壁和瓶盖内的样品混入反应液中使反应

3h310s

均匀。

7.2.5固液分离

、、、过滤

7.2.5.1犃犅犆犈

振荡完毕,充分摇匀瓶中液体,分别减压过滤瓶、、、、、和中的液体,过滤

HDPEA0A1B0B1C0C1E

/—

犌犅犜381142019

,,、、、、、、

时弃掉初滤液15mL然后收集余下的滤液至干燥的抽滤瓶中分别得到A1B1C1A0B0C0E滤

,。

液得到的滤液立即进入7.3

7.2.5.2犇离心分离

,/

和中的液体迅速倒入干燥离心管中在的高速离心条件下分离

D1D050mL10000rmin

,。,,

10min取上层清液立即进入7.3如果离心不够彻底可以延长离心时间或提高离心速率直至固液

分离。

7.3滴定

7.3.1电位滴定法

、、、滤液滴定

7.3.1.1犃犅犆犇

、、、、、、、,

分别称取10.07.2.5中的A0A1B0B1C0C1D0D1滤液或上清液于相应的滴定杯中分别

()、、、、、、、,

准确记录质量称量准确至为,,,,,,,,用水稀释至

0.0002g犿犿犿犿犿犿犿犿

A0dA1dB0dB1dC0dC1dD0dD1d

,,,,

30mL将pH电极浸入到溶液中然后用盐酸标准滴定液滴定至终点分别记录滴定至第二等当点时

,、、、、、、、。

消耗盐酸滴定液的体积分别记录为犞犞犞犞犞犞犞犞

A0A1B0B1C0C1D0D1

7.3.1.2犈滤液滴定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