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8966-2005 白肋烟

GB/T 8966-2005 Burley tobacco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8966-2005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5-08-31
实施日期
2005-09-15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聂和平、李锐、冯茜、刘刚毅、袁国林、张树模、王国宏、杨久红、王乃谦
出版信息:
页数:10页 | 字数:16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83765

眉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8966-2005

代替GB8966-1988

白肋烟

Burleytobacco

2005-08-31发布2005-09-15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8966-2005

月U吕

本标准是对GB8966-1988《白肋烟》的修订在技术内容上对GB8966-1988做了如下修改:

—修改了第1章的内容;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取消了原标准的品质规定,增加了对白肋烟的分组规定,并提出相应的分级技术要求;

—对原标准中的名词、术语进行了修订;

—修改了原标准中的第6章,增加了品质、水分、碎片和砂土、烟叶燃烧性的测定方法;

—将原标准中的第7章修订为“检验规则”;

—增加了第8章“实物标样气

—将原标准中的第8章改为第9章,并规定了白肋烟验收卡片的尺寸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生效,同时废止并代替GB8966-19880

本标准由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农业分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烟叶公司、湖北省烟叶产销公司、中国烟草标准化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聂和平、李锐、冯茜、刘刚毅、袁国林、张树模、王国宏、杨久红、王乃谦。

GB/T8966-2005

白肋烟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白肋烟的分级技术要求、检测方法、检验规则、实物标样、包装、标志与贮运。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调制、经过晾制或复烤而未经发酵的白肋烟。以文字标准为主,辅以实物标准

样品,是分级、收购的依据。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817。数值修约规则

YC/T4烟叶自由燃烧性的测定

YC/T6烟叶储存保管方法

分组、分级

3.1分组

按烟叶着生部位划分为脚叶、下部、中部、上部、顶叶五个部位,部位特征见表1。颜色由浅至深分

为浅红黄、浅红棕、红棕三种颜色,另设杂色,颜色特征见表2e

表1部位特征

特征

部位代号

脉相叶形厚度

脚叶P较细较宽圆、叶尖钝薄

下部X遮盖宽、叶尖较钝稍薄

中部C微姆较宽、叶尖较钝适中

上部B较粗较窄、叶尖较锐稍厚

顶叶T显露、突起窄、叶尖锐厚

注在部位特征不明显的情况下,部位划分以脉相、叶形为依据

表2颜色特征

颜色代号颜色特征

浅红黄L浅红黄带浅棕色

浅红棕F浅棕色带红色

红棕R棕色带红色

烟叶表面存在着20%或以上与基本色不同的颜色斑块,包括带黄、灰

杂色K

色斑块、变白、褪色、水演斑、蚜虫等。

3.2分级

根据烟叶的成熟度、身份、叶片结构、叶面、光泽、颜色强度、宽度、长度、均匀度、损伤度品级要素判

GB/T8966-2005

定级别。分为脚叶组二个级;下部组五个级;中部组七个级;上部组六个级;顶叶三个级;顶、上、中、下部

组杂色各一个级;末级。共二十八个级.

4技术要求

品级要素

将每一个品级要素划分成不同的程度档次,并与有关的其他因素相应的程度档次相结合,以勾划出

各级的质量状态,确定各等级的相应价值。品质代号为:1—优良、3—般、4—差。品级要

素及程度见表3

表3品级要素及程度

品级要素程度

成熟度欠熟熟成熟过熟

身份厚稍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