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T 3657-2023 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评价规范
DB23/T 3657-2023 The standard for evaluating the service quality of integrated medical and elderly care institution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3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黑龙江省海员总医院(省六院)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080.99
CCSA12
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23/T3657—2023
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评价规范
2023-12-29发布2024-01-28实施
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发布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DB23/T3657—2023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医养结合机构类型...................................................................1
5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要求...............................................................2
5.1机构资质........................................................................2
5.2工作人员........................................................................2
5.3空间及设备设施配置..............................................................2
5.4运营管理........................................................................2
5.5服务提供........................................................................3
6评价原则及要求.....................................................................3
6.1评价原则........................................................................3
6.2评价主体........................................................................3
6.3评价人员........................................................................3
6.4评价方式和方法..................................................................4
6.5评价指标和质量等级设定..........................................................4
7评价实施...........................................................................4
7.1组织评价........................................................................4
7.2机构评价条件....................................................................4
8监督管理...........................................................................4
附录A(规范性)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评价指标及等级划分...............................5
附录B(资料性)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评价申请书......................................14
参考文献.............................................................................16
I
DB23/T3657—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黑龙江省海员总医院(省第六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欣、刘丹娜、秦光林、刘治宇、王晓昕、高新荣、周鹤、曹桂英、乔颖欣、
朴严花、张静怡、刘悦、韩柳、苏嘉莉、万轶。
II
DB23/T3657—2023
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评价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评价的术语和定义、医养结合机构类型、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要
求、评价原则及要求、评价实施和监督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医养结合机构的服务质量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0001.1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
GB/T10001.9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9部分:无障碍设施符号
GB/T35796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
GB/T37276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
GB38600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
GB/T42195老年人能力评估规范
JGJ450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
MZ/T032养老机构安全管理
WS/T592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评价规范
DB23/T3396安宁疗护服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医养结合机构
兼具医疗卫生资质和养老服务能力的医疗机构或养老机构。
3.2
医疗护理服务
由执业医师和护士为老年人提供常见病、慢性病等疾病的诊治、预防和急救服务。
[来源:GB/T35796—2017,3.2]
4医养结合机构类型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认定为医养结合机构:
——具备医疗卫生机构资质,已开展养老服务,具备《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证》或在民政部门备
案;
——具备医疗卫生机构资质,已开展养老服务,尚未在民政部门备案;
——不具备医疗卫生机构资质,由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在养老机构内提供嵌入式医疗卫生服务。
1
DB23/T3657—2023
5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要求
5.1机构资质
5.1.1具有《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
5.1.2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和(或)《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证》(或养老机构设立备案证明)。
5.1.3内设的餐饮服务机构应具有《食品经营许可证》。
5.1.4使用特种设备的医养结合机构,应具有《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明》。
5.1.5提供其他许可服务的,应具有相应资质。
5.2工作人员
5.2.1医养结合机构正、副职运营管理负责人应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
5.2.2养老护理员应经岗前培训合格后上岗,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服务理念、政策法规、服务管理技
能等,养老护理员与重度、中度、轻度失能的老年人配比不低于1:2、1:4、1:10。
5.2.3医生持有《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且具有3年以上相关执业经验。
5.2.4护士应持有《护士执业证书》,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5.2.5设有专(兼)职的感染预防与控制人员,配备人员数量应符合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要求。
5.2.6至少配备2名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
5.2.7其他专业技术人员持有与岗位相适应的专业资格证书或执业证书。
5.2.8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具备相应上岗资质,定期培训。
5.2.9餐饮服务人员每年应进行1次健康体检,持有健康证明,上岗前应参加卫生知识培训。
5.3空间及设备设施配置
5.3.1老年人居室内床位平均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单人间居室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0㎡。
5.3.2卫生间及洗浴空间配有安全扶手等防护措施,交通空间的主要位置两侧应设连续扶手。
5.3.3老年人居室、卫生间、洗浴间设置紧急呼叫装置或为老年人配备可穿戴紧急呼叫设备。
5.3.4医养结合机构主要出入口、门厅、走廊、居室无障碍,应能满足轮椅、担架通行,卫生间、洗
浴空间无障碍,应能满足轮椅通行。
5.3.5医务室的使用面积及老年人的文娱与健身用房总使用面积均应符合JGJ450的规定。
5.3.6设置康复用房的医养结合机构室内地面应平整,表面材料应具有防滑性,房间平面布局应符合
不同康复设施的使用要求,宜附设盥洗盆或盥洗槽。
5.3.7设有关怀室(告别室)的机构,应考虑民俗、传统文化需要,尊重民族习惯,体现人性、人道、
关爱的特点,配备满足家属告别逝者需要的设施。
5.3.8医养结合机构出入口、就餐空间、活动场所安装视频监控。
5.3.9公共区域和老年人居室应整洁、地面干燥。
5.3.10洗浴空间至少应有防滑地面、安全扶手等安全防护措施。
5.3.11公共区域设有明显的公共信息图形标识,符合GB/T10001.1和GB/T10001.9的相关规定。
5.3.12医养结合机构服务安全应符合GB38600的规定。
5.4运营管理
5.4.1建立完善的运营管理制度,应符合GB/T35796的规定。
5.4.2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应符合MZ/T032的规定。
5.4.3院内感染预防、控制措施及监测应符合WS/T592的规定。
5.4.4与入住的老年人签订服务协议,且签订率达100%。
2
DB23/T3657—2023
5.4.5建立老年人入住档案与健康档案。
5.5服务提供
5.5.1提供生活照料服务、膳食服务、清洁卫生服务、洗涤服务和文化娱乐服务等,按GB/T35796和
GB/T37276的规定执行。
5.5.2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流程为服务接待、老年人入院体检、老年护理需求评估、老年人能力评估、
制定服务计划、签订服务协议、建立服务档案、提供医养结合服务等。
5.5.3医养结合机构应当明确提供“医”“养”服务的具体指征,厘清医养边界,“医”为预防保健、疾病诊
治、医疗护理、医疗康复、安宁疗护等,“养”为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及综合服务。
5.5.4医养结合机构应建立医护人员、养老护理员、管理人员及相关协助人员联动工作机制,做好医
养服务衔接。
6评价原则及要求
6.1评价原则
6.1.1实证性原则
基于客观实际做出的真实评价,减少人为因素对评价效度和信度的干扰。
6.1.2独立性原则
评价活动应由与被评机构无利益关系的人员实施。
6.1.3科学性原则
在评价过程中必须根据机构的不同类别,实施适宜的评价并给出客观的评价结论。
6.1.4公正性原则
评价应公开、公平、公正。
6.1.5安全性原则
评价应遵循保密工作相关要求。
6.2评价主体
6.2.1医养结合专家委员会
经省或市(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牵头组建不少于3人的评价专家团队,专家委员会成员应符合6.3
的要求。
6.2.2第三方评价机构
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评价机构,评价人员应符合6.3的要求。
6.3评价人员
6.3.1从事一线医疗/养老照护服务3年及以上的工作人员至少1名。
6.3.2从事医疗/养老服务管理3年及以上的管理人员至少1名。
6.3.3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医疗或护理专业人员至少1名。
3
DB23/T3657—2023
6.3.4应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及医养结合领域的政策和标准。
6.3.5应具有维护评价工作客观、公平、公正的职业道德操守。
6.3.6应具有连续从事医疗卫生服务或养老服务2年以上工作经验。
6.3.7应具备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且取得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
6.3.8参与质量评价工作前应向有关方面申明无利益相关性。
6.4评价方式和方法
6.4.1采取实地检查、资料查验、重点抽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开展评价。
6.4.2采用现场查看和查阅资料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6.5评价指标和质量等级设定
6.5.1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评价指标和等级划分应按附录A划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
6.5.2一级指标包括:机构资质、工作人员配备及资质、空间环境、设备设施、运营管理、服务提供
与质量要求、质量评价等。
6.5.3二级指标包括:有效执业证明、机构负责人、医护人员、养老护理员、安全管理人员、餐饮人
员、其他人员、居室面积及环境设置、居室安全、院内无障碍、环境安全、环境卫生、公共信息标志、
设施安全、基础设施设备、不良事件管理、制度管理、安全管理、院感管理、档案管理、科室设置及入
住率、服务内容、质量要求等。
6.5.4医养结合机构评价指标和质量等级设定4个等级,具体设定等级为:评价得分<60分,评价
等级为不合格;评价得分60分~69分,评价等级为合格;评价得分70分~89分,评价等级为优良;
评价得分≥90分,评价等级为优秀。
7评价实施
7.1组织评价
由省或市(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根据工作需要适时组织开展。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评价申请书
样式见附录B。
7.2机构评价条件
参加医养结合质量评价的机构应符合以下条件:
——应具有固定的经营场所,经依法登记注册或备案,从事医养结合服务的组织、实施和管理的
实体机构;
——在机构运营管理等方面无重大违纪问题,未受到同级或上级行政部门通报批评或处罚;
——无重大安全事故或卫生不良事件,无重大违法记录,未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黑名单,信用
信息正常,评价周期内未出现安全事故;
——符合第5章相关内容和要求。
8监督管理
8.1省或市(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为质量评定等级优秀的机构下发本级医养结合示范机构证书;对
已参加评价的机构实行不定期动态监督管理。
8.2监督评价周期内发现被评价机构的质量评价结论与现行评价结论不符,应给与相应评价等级调整。
8.3省或市(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可采用暗访、抽查等方式对质量评价机构进行监督管理。
4
DB23/T3657—2023
A
A
附录A
(规范性)
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评价指标及等级划分
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评价指标及等级划分按表A.1。
表A.1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评价指标及等级划分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价要求分值评价方法得分
《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或《民办非企业
单位登记证书》;《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和(或)
2查看资料
《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证》(或养老机构设立备案证
明)。
机构资质有效执业
(4分)证明
内设的餐饮服务机构应具有《食品经营许可证》;
使用特种设备的医养结合机构,应具有《特种设备
2查看资料
使用登记证明》;提供其他许可服务的,应具有相
应资质。
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1查看资料
具有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2查看资料
机构负责人(
三项选一项)
具有本科以上文化程度,且从事养老或医疗卫生
3查看资料
服务的年限不少于5年。
医生持有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护士持
2查看资料
有护士执业证书,且具有1年以上相关执业经验。
医生持有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护士持
工作人员有护士执业证书,至少配备专职医护人员各1名,且具4查看资料
配备及资质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JGE 0021-2022 江西绿色生态 阳极磷铜球 2022-06-30
- T/SSEA 0213-2022 质量分级及“领跑者”评价要求 煤矿液压支架用调质高强度钢板 2022-08-10
- T/ZZB 1838-2020 高精度纯铜(T2)冷轧薄板 2020-11-16
- T/CASMES 440-2024 乘用车制动盘用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SiCp/Al)技术规范 2024-12-17
- T/CISA 176-2021 健身器材用卷簧钢带 2021-12-24
- T/SSEA 0061-2020 煤矿液压支架用高强度钢板和钢带 2020-09-10
- T/SSTA 101-2021 氢能源汽车管路用不锈钢无缝管 2021-07-01
- T/CISA 027-2020 钢铁企业低碳清洁评价标准 2020-01-13
- T/CNIA 0061-2020 硅外延用四氯化硅中杂质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2020-05-27
- T/CSTM 00682-2023 无损检测 轨道交通材料 动车组空心车轴内孔表面超声检测方法 2023-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