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2187.2-2019 重要活动场所电力设施配置与电气运行管理规范 第2部分:电气运行管理

DB33/T 2187.2-2019 DB33/T 2187.2-2019 Specification for the configuration and electrical operation management of power facilities for important activities - Part 2: Electrical operation management

浙江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3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3/T 2187.2-2019
标准类型
浙江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9-02-22
实施日期
2019-03-22
发布单位/组织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3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29.020

F20

DB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2187.2—2019

重要活动场所电力设施配置

与电气运行管理规范

第2部分:电气运行管理

Specificationfortheconfigurationandoperationmanagementofelectricity

installationsinimportantactivitysites—

Part2:Electricoperationmanagement

2019-02-22发布2019-03-22实施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3/T2187.2—2019

目次

前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电气运行管理制度..................................................................2

4.1运行管理制度..................................................................2

4.2电力调度管理..................................................................2

5电气人员..........................................................................3

5.1基本条件......................................................................3

5.2职责划分......................................................................3

6工器具、备品备件及通讯设备........................................................3

6.1工器具........................................................................3

6.2备品备件......................................................................4

6.3通讯设备......................................................................4

6.4台账管理......................................................................4

7电气设备运行维护..................................................................4

7.1电气运行方式..................................................................4

7.2继电保护......................................................................5

7.3自动装置......................................................................6

7.4自备应急电源..................................................................7

7.5高压配电装置..................................................................7

7.6电力变压器....................................................................8

7.7电力电缆......................................................................8

7.8低压配电装置..................................................................9

7.9重要回路末端设备..............................................................9

7.10运行监控.....................................................................9

8专项检查与专项试验...............................................................10

8.1专项检查.....................................................................10

8.2专项试验.....................................................................10

9预案编制与演练...................................................................10

9.1预案编制.....................................................................10

9.2应急演练.....................................................................10

10全负荷试验......................................................................11

I

DB33/T2187.2—2019

10.1试验内容....................................................................11

10.2试验条件及流程..............................................................11

11临时负荷接入....................................................................11

11.1接入流程....................................................................11

11.2接入要求....................................................................12

12重要活动期间的值守..............................................................12

12.1工作内容....................................................................12

12.2工作要求....................................................................13

12.3巡视检查周期及内容..........................................................13

附录A(资料性附录)全负荷试验方案.................................................14

附录B(资料性附录)临时负荷接入申请单.............................................21

附录C(资料性附录)电气设备巡视工作单.............................................22

II

DB33/T2187.2—2019

前言

DB33/T2187《重要活动场所电力设施配置与电气运行管理规范》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1部分:电力设施配置;

——第2部分:电气运行管理;

——第3部分:电力设施标识命名及使用。

本部分为DB33/T2187的第2部分。

本部分依据GB/T1.1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浙江省能源局提出。

本部分由浙江省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浙江省节能协会、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杭州分中心、国

网杭州供电公司、国网金华供电公司、国网嘉兴供电公司、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郑斌、郭晨露、侯素颖、徐昱、杨淑明、王炜、王黎、易孔明、周欢、裘华东、

俞成彪、张云雷、来涵彬、徐耀辉、王海帆、吴昱德、施力欣、应烨军、曹瑞峰、虞义明、夏洪伟、郑

骥。

III

DB33/T2187.2—2019

重要活动场所电力设施配置与电气运行管理规范

第2部分:电气运行管理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重要活动场所电气运行管理制度、电气人员、工器具、备品备件及通讯设备、电气设

备运行维护、专项检查与专项试验、预案编制与演练、全负荷试验、临时负荷接入和重要活动期间的值

守等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重要活动场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的引用对于本部分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部

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部分。

GB/T13869用电安全导则

GB/T14285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GB26860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

GB/T31989高压电力用户用电安全

GB/T3289310kV及以上电力用户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

GB5005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T50062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

JGJ1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DL/T572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

DL/T5843kV-11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

DL/T5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DL/T1253电力电缆线路运行规程

3术语和定义

3.1

重要活动importantactivity

由省级及以上人民政府组织或认定,具有重要影响和特定规模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体育等

活动。

3.2

1

DB33/T2187.2—2019

重要负荷importantload

重要活动期间允许短时间停电的用电负荷。

3.3

备自投backupautomaticswitch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的简称。

3.4

单路失电应急演练singletrackpowerfailureemergencydrill

模拟重要活动场所内部单条馈电线路突发失电情况进行的实战应急演练。

3.5

单户失电应急演练singlehouseholdpowerfailureemergencydrill

模拟重要活动场所全部或部分高压供电线路突发失电情况进行的实战应急演练。

4电气运行管理制度

4.1运行管理制度

4.1.1重要活动场所方应制定切实有效的运行管理制度,管理制度应制定符合GB/T31989的要求。

4.1.2管理制度应包括岗位责任制度、值班制度、交接班制度、巡视检查制度、缺陷管理制度、保卫

(消防)工作制度等,并应上墙张贴。

运行管理制度设置要求包括:

a)岗位责任制度应明确电气值班人员岗位设置、岗位职责、在岗人数等相关事项;

b)值班制度应明确值班时间、值班班次、工作内容、联系网络、日志管理等相关事项;

c)交接班制度应明确交接班方式,包括时间、程序及内容等相关事项;

d)巡视检查制度应明确巡视检查范围、巡视路线、巡视检查周期、问题处理流程、结果记录等相

关事项;

e)缺陷管理制度应明确缺陷管理范围、缺陷收集与处理方式、过程跟踪与结果反馈流程、结果记

录等相关事项;

f)保卫(消防)工作制度应明确变配电房消防设施和器材的配备、存放、定期检查要求,明确变

配电房出入及保卫登记要求等相关事项。

4.1.3重要活动场所方应建立电气资料及人员档案管理、查阅、保管等管理制度,并根据实际情况及

时更新资料内容。

4.2电力调度管理

4.2.1特级重要活动场所用户应纳入电力调度管辖范围。

4.2.2一级重要活动场所用户宜纳入电力调度管辖范围。

2

DB33/T2187.2—2019

4.2.3纳入调度管辖范围的重要活动场所用户应按照调度部门要求配置通讯、信息等设备,签订调度

协议并遵守调度规程。

5电气人员

5.1基本条件

5.1.1电气人员的基本条件应符合GB26860的要求。

5.1.2经医师鉴定,无妨碍工作的病症(体格检查每两年至少一次)。

5.1.3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掌握紧急救护法,特别是触电急救。

5.1.4值班人员应具备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并持有政府主管部门核发的从业资格证。

5.2职责划分

电气人员包含管理人员和值班人员。

5.2.1管理人员

管理人员职责包括:

a)负责各项管理制度的建立、落实与监督,并承担电气运行的管理责任;

b)负责统一协调组织场所内部电气运行工作;

c)熟知电力安全规程、调度规程,熟悉场所电力设施状况;

d)熟悉场所的图纸等各项技术资料、设施设备的操作流程;

e)熟知各类电气反事故措施及事故预案。

5.2.2值班人员

值班人员职责包括:

a)负责场所内部电气设备的巡视监控、电气操作、应急处置、检修维护及档案管理等工作;

b)熟知并遵守电力安全规程、调度规程;

c)熟悉场所内部电气设备运行方式、接线方式、保护定值及自动投切装置运行情况等;

d)熟悉重要负荷的分布和接入方式;

e)熟悉并掌握自备应急电源的状况和操作;

f)熟知并掌握反事故措施及事故预案。

6工器具、备品备件及通讯设备

6.1工器具

6.1.1重要活动场所工器具的配置、使用及维护应符合GB/T31989的要求。

6.1.2重要活动场所应配置与其设备规模、电压等级相适应的绝缘手套、绝缘靴、绝缘杆、安全帽、

验电器、接地线等安全工器具。

6.1.3重要活动场所应配置万用表、钳形表、红外测温仪、温湿度计、应急照明灯具及电工工具等常

用工器具。

3

DB33/T2187.2—2019

6.1.4重要活动场所的安全工器具应做好预防性试验周期试验。

预防性试验周期要求:

a)绝缘手套、绝缘靴预防性试验周期为半年;

b)绝缘杆、电容型验电器、携带型短路接地线预防性试验周期为1年;

c)个人保护接地线预防性试验周期为不超过5年;

d)安全帽预防性试验周期为从制造之日起,塑料帽不超过2.5年,玻璃钢帽预不超过3.5年。

6.1.5重要活动场所各类工器具应按照要求存放。

存放管理要求:

a)各类工器具应存放在专用的工器具柜(箱)内,并执行定置管理;

b)绝缘手套、绝缘靴应保持干燥、通风;

c)接地线、个人保安线、绝缘杆、安全帽等安全工器具应执行编号管理。

6.2备品备件

6.2.1重要活动场所应储备必要的电气设备备品备件和应急物资。

6.2.2所有备品备件与应急物资均应登记在册,标明储备品种、数量、使用部位、存放位置等。

6.2.3重要活动期间,常用备品备件与应急物资须保持随时可调、可用状态。

6.3通讯设备

6.3.1重要活动场所应配置含有线电话在内的多种通讯联络方式,并在重要活动期间确保所有通讯设

备状态良好。

6.3.2重要活动场所方应按需为电气人员配置无线电等通讯设备,并预留一定的备用量。

6.3.3无线通信设备应满足重要活动安保要求,并优先使用活动举办方指定供应商提供的专用无线通

信设备。

6.3.4重要活动场所方应在重要活动开始前做好通讯设备的无线电频段申请、报备及使用培训等工

作。

6.4台账管理

6.4.1重要活动场所方应建立健全安全工器具、个人防护用品、通讯设备及电气设备备品备件的管理

台账与发放记录。

6.4.2台账与发放记录应设专人管理。

7电气设备运行维护

7.1电气运行方式

7.1.1特级重要活动场所高压应采用两主一备运行方式,即两路主供电源同时运行,第三路电源热备

用。当任何一路主供电源失电时,热备用电源自动投切。

4

DB33/T2187.2—2019

7.1.2一级重要活动场所应采用两路主供电源同时运行方式。当其中一路主供电源失电时,经备自投

切换至另一路主供电源供电。

7.1.3低压采用分列运行方式。当任一路进线失电时,可经备自投切换至另一路电源供电。

7.1.4各级自动切换装置应按照前期确定的逻辑关系和顺序进行切换。

7.2继电保护

7.2.1继电保护的配置应符合GB/T50062的要求,定值应符合DL/T584的要求。

7.2.210kV进线开关

7.2.2.1过电流保护

过电流保护设置要求:

a)电流定值整定应与上级变电站10kV过电流保护、下级母分及元件过电流保护配合,按躲过最

大负荷电流且配变低压侧故障有灵敏度整定,灵敏度应符合GB/T14285的要求;

b)保护动作时间定值宜取0.8s。

7.2.2.2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限时电流速断包括设置要求:

a)电流定值整定应与上级变电站10kV馈线限时电流速断保护、下级母分及元件(限时)电流速

断保护配合;

b)保护动作时间定值宜取0.2s。

7.2.310kV母分开关

7.2.3.1过电流保护

过电流保护设置要求:

a)电流定值整定应与上级10kV进线过电流保护、下级10kV馈线过电流保护配合,按躲过最大负

荷电流且配变低压侧故障有灵敏度整定;

b)采用单母三分段,两供一备接线方式的重要活动场所母分过电流保护动作时间定值宜取0.8s;

c)采用单母二分段,两路常供互为备用的重要活动场所母分过电流保护动作时间定值宜取0.6s。

7.2.3.2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设置要求:

a)电流定值整定应与上级10kV进线限时电流速断保护、下级10kV馈线电流速断保护配合;

b)采用单母三分段,两供一备接线方式的重要活动场所母分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动作时间定值宜取

0.2s;

c)采用单母二分段,两路常供互为备用的重要活动场所母分电流速断保护动作时间定值宜取0s。

7.2.410kV馈线开关

7.2.4.1电流速断保护

电流速断保护设置要求:

5

DB33/T2187.2—2019

a)电流定值应与10kV进线及母分的定值配合,并按躲过单台配变合闸时可能的最大励磁涌流,

躲过配变低压侧故障(可靠系数应不小于1.3),躲过电动机最大可能的启动电流(可靠系数

应不小于1.3)的原则进行整定;

b)保护动作时间定值宜取0s;

7.2.4.2过电流保护

过电流保护设置要求:

a)电流定值应与10kV进线及母分的定值配合,并按躲过最大负荷电流,满足配变低压侧故障灵

敏度(灵敏度大于等于1.5)的原则进行整定。

b)保护动作时间定值宜取0.6s;

c)若动作时间定值无法躲过电动机启动时间,应按照躲过电动机最大可能的启动电流整定,可靠

系数应不小于1.3。

7.2.50.4kV开关

7.2.5.1低压断路器的配置应符合GB50054的配置要求。

7.2.5.2短路短延时保护

短路短延时保护设置要求:

a)应采用定时限保护;

b)0.4kV进线开关时间保护动作定值宜取0.4秒;

c)0.4kV母分开关时间保护动作定值宜取0.2秒;

d)0.4kV馈线开关时间保护动作定值宜取0.1秒。

7.2.5.3过载长延时保护

过载长延时保护设置要求:

a)重要活动场所内部的过载长延时反时限特性宜保持一致,并做到逐级配合;

b)6倍长延时定值不宜大于8s。

7.2.5.4低压断路器保护

低压断路器整定单应由设备厂家和设计院联合出具,内容应包括长延时、短延时、瞬时电流值、

整定时间等。

7.2.6继电保护装置

继电保护装置设置要求:

a)显示应正常;

b)各种信号指示应正常,直流母线电压应正常;

c)母线电压互感器切换开关的位置与所测母线位置应相符;

d)压板及切换开关位置应与运行要求一致。

7.2.7直流系统

直流系统设置要求:

a)直流屏、控制屏等所有表计应指示正常,无指针弯曲、卡塞等现象,指示灯应明亮;

b)直流装置内部应无异常声响,直流元件应无损坏、发热或焦臭气味;

6

DB33/T2187.2—2019

c)直流系统蓄电池容量配置应符合标准。蓄电池外观无破损和漏液情况,极柱无烧毁现象、无锈

痕,充放电试验应合格;

d)浮充电运行的蓄电池外观应无变形、无漏液,整流装置工作指示应正常。

7.3自动装置

7.3.1动作策略

自动装置动作策略设置要求:

a)各层级备自投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动作策略;

b)10kV母分备自投跳闸时间应与下级配合;

c)0.4kV母分备自投跳闸时间应与上、下级配合。

7.3.2装设在重要负荷末端的ATS宜采用自投不自复工作模式。

7.4自备应急电源

7.4.1总体要求

a)自备应急电源的配置应符合JGJ16的要求。

b)自备应急电源应定期维保并开展功能测试,检测是否满足安全、消防相关要求,检验投切情况

和发电机启动情况,并做好记录。重要活动开始前应对发电机、UPS、EPS等设备进行专项维

保,发现异常应及时消缺,

7.4.2UPS和EPS

UPS和EPS设置要求:

a)UPS、EPS运行环境温度应不高于35℃;

b)电池容量(持续供电时间)应与设备参数相符;

c)主机声音、运行指示应正常;

d)三相电压、电流应正常;

e)UPS应采用在线运行模式;

f)UPS、EPS应每个月检查一次。

7.4.3柴油发电机(车)

柴油发电机(车)设置要求:

a)发电机(车)应确保状态良好,可随时投入使用;

b)发电机(车)上连接电缆等附件应齐备,并备有一定数量的备品备件;

c)试发中机油压力、水温等情况应良好,无异味、异响情况;

d)发电机(车)启动蓄电池应定期进行充放电试验,蓄电池电压、液面正常、无破损和漏液情况,

极柱无烧毁现象、无锈痕;

e)发电机油量储备应满足需求,每个月应试发一次;

f)发电机采用热备且市电优先方式时,发电机ATS自动切换时间应大于10kV母分备自投动作时

间。

7.5高压配电装置

7.5.1开关柜各类仪表应显示正常,仪表显示应与实际相符。

7

DB33/T2187.2—2019

7.5.2电气设备各部件连接点应接触良好,无放电声,无过热变色、烧熔现象。母线排应无变色变

形现象,绝缘件、瓷件应无裂纹、损伤、放电痕迹。

7.5.3所有电气连接的接触面应连接紧密,连接螺栓应用力矩扳手紧固,其紧固力矩值应符合规定。

7.5.4电气设备应无凝露,加热器或除湿装置应处于良好状态。

7.5.5可能影响重要活动的远程跳闸控制等回路应临时停用。

7.5.6断路器应固定牢靠,分、合闸位置应指示正确,与实际状态相符。弹簧储能指示正常,储能开

关在储能状态。

7.5.7断路器内应无放电声等异常声响,气体压力、真空度应正常,操作机构应正常、无卡涩。

7.5.8闸刀(隔离开关)及负荷开关的静触头与动触头应接触良好,无发热现象;操作机构和传动装

置应完整、无断裂;操作杆的卡环和支持点应不松动、不脱落。

7.5.9负荷开关的灭弧装置应完整无损。

7.5.10高压熔断器应完整,无裂纹,导电部分应接触良好,保护环不应缺损或脱落;高压跌落式熔

断器、熔丝管应无变形,接触良好。

7.5.11接地网外露的连接点应完整牢固,接到设备外壳上的螺栓应镀锌。接地线地面部分防腐油漆

完好,预留的专用临时接地线连接点应数量足够,标志明显。

7.6电力变压器

7.6.1电力变压器运行应符合DL/T572要求。

7.6.2变压器运行声响应正常,无其它金属碰撞声;引线接头、电缆、母线应无发热迹象,接触处温

度不应超过80℃,且三相同一部位温差不得超过30℃。

7.6.3变压器的外部表面应无积污;本体、套管、导线上应无异物和悬挂物。

7.6.4紧固件、连接件、导电零件及其他零件应无生锈、腐蚀的痕迹,导电零件应接触良好。

7.6.5温控风冷系统应运行正常。

7.6.6油浸式变压器的油温和温度计应正常,上层油温应不高于85℃;储油柜的油位应在规定的范

围内,各部位无渗油、漏油;干式变压器声音应无异常,运行温度应根据其绝缘等级确定,最高温升

应小于60K。

7.6.7油浸式变压器套管油色、油位应正常,套管外部应无破损裂痕、无严重油污、无放电痕迹或其

它异常现象;吸湿器完好,吸附剂干燥,吸附剂的吸潮变色应不超过总量的一半。干式变压器套管、

绕组树脂绝缘外表层应保持清洁、无爬电痕迹和碳化现象。高低压套管引线接地应连接牢固,无发

热,无裂纹及放电现象。

7.7电力电缆

7.7.1电力电缆运行应符合DL/T1253要求。

7.7.2电缆铭牌应完好,相色标志应齐全、清晰;电缆保护设施、标识桩等应完好。

8

DB33/T2187.2—2019

7.7.3电缆终端表面应无放电、污秽现象;终端密封应完好;终端绝缘管材应无开裂;套管及支撑绝

缘子应无损伤。

7.7.4电气连接点固定件应无松动、锈蚀,引出线连接点应无发热现象;终端应力锥部位应无发热情

况。

7.7.5电缆终端杆塔周围应无影响电缆安全运行的树木、爬藤、堆物及违章建筑等。

7.7.6电缆终端处的避雷器套管应完好,表面无放电痕迹。

7.7.7接地线应良好,连接处紧固可靠,无发热或放电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