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5020-2019 微型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

DB13/T 5020-2019 Microenterprise safety production standardization specification

河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45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3/T 5020-2019
标准类型
河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9-07-04
实施日期
2019-08-01
发布单位/组织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4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100.99

A01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5020—2019

微型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

2019-07-04发布2019-08-01实施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3/T5020—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T/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应急管理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机械科学研究设计院、河北省应急管理厅。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崔月珍、李顺新、耿哲、杜双芹、习金盼、丁可、高燕、王宏鸣、赵博深。

I

DB13/T5020—2019

微型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微型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创建、日常安全生产管理要求,以及安全风险辨识、风

险控制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小餐饮、小商店、小旅馆、小加工、小仓储、小维修等微型企业(以下简称“企业”)

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和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的微型企业不适用本标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893安全色

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T644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7000.2灯具第2-22部分:特殊要求应急照明灯具

GB/T11651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GB13495.1消防安全标志第1部分:标志

GB/T13869用电安全导则

GB/T13955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3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微型企业

从业人员不超过十人且营业面积不超过三百平方米的非高危行业生产经营单位。

3.2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

通过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全面管控生产经营活动各环节

的安全生产工作,实现安全管理系统化、岗位操作行为规范化、设备设施本质安全化、作业环境器具

定置化,并持续改进。

4基本要求

1

DB13/T5020—2019

4.1建立和保持

企业应依据本标准的规定,结合企业自身特点,自主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通过

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和自我完善,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持续提升安全生产绩效。

4.2自评和评审

采用企业自查自评,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通过“以查代评”等方式进行评审。

4.3评审原则

评审工作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

4.4评审流程

评审工作流程:检查——告知——整改——验收——公示——发证。

4.5评审方法

评审采用人员询问、现场检查的方法进行。

5风险辨识和控制

5.1风险辨识

5.1.1按照GB/T6441的规定,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微型企

业安全风险类别见表1。

表1微型企业安全风险类别

序号企业类型安全风险类别

1小餐饮火灾、爆炸、触电、灼烫、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其他伤害。

2小商店火灾、触电、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其他伤害。

3小旅馆火灾、触电、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其他伤害。

4小加工火灾、触电、机械伤害、起重伤害、灼烫、物体打击、容器爆炸、其他爆炸。

5小仓储火灾、触电、坍塌、容器爆炸、中毒和窒息、车辆伤害、高处坠落。

6小维修火灾、触电、机械伤害、起重伤害、物体打击、容器爆炸、其他爆炸。

5.1.2企业主要安全风险辨识及控制清单参见附录A。

5.2风险控制

5.2.1企业应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

5.2.2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

蓝四种颜色进行标识。

5.2.3企业应针对本单位的安全风险特点,通过隔离危险源、采取技术措施、配备个体防护、设置监

控设施,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

5.2.4安全风险主要控制措施和应急处置措施参见附录A。

2

DB13/T5020—2019

5.3隐患排查治理

5.3.1企业应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清单。

5.3.2作业人员应每天进行一次岗位隐患排查;企业每月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隐患排查,定期将事故

隐患排查结果汇总,上报乡镇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园区管委会。

5.3.3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采取措施及时治理消除。不能及时消除或者难以消除的,应采取可靠的

安全措施,必要时应停止生产经营活动。

5.3.4事故隐患排查实行“闭环”管理,企业应明确隐患整改责任人、整改的期限,并对隐患整改结

果进行核查、验收。

6安全要求

6.1安全管理

6.1.1企业应明确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人、管理人,落实安全生产职责。

6.1.2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6.1.3企业应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印发给员工,并对员工进行培

训教育。

6.1.4特种设备应按照有关规定,委托具有专业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定期检验。

6.1.5企业不应将厂房、设备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相应资质的单位或个人。

6.2消防安全

6.2.1一般要求

6.2.1.1生产经营场所室内装饰装修应采用不燃、难燃材料,并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

6.2.1.2不得在生产经营场所内安排人员住宿。

6.2.1.3应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各岗位每天一次,企业每月一次,并建立消防巡查、检查记录。

6.2.2安全疏散

6.2.2.1危险性作业场所,应设置安全疏散通道;出入口不少于两个;门窗应向外开启。

6.2.2.2安全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应保持畅通。疏散通道、出口、窗口处不得设置影响人员疏散逃生

的栅栏、广告牌等障碍物。

6.2.2.3生产经营场所应按照有关规定设置应急照明,应急照明灯具应符合GB7000.2的要求。

6.2.3消防设施

6.2.3.1生产经营场所应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与器材,消防器材配置数量和选型应符合GB50140的

规定。

6.2.3.2消防设施与器材应实施定置摆放、便于取用、明确责任人。

3

DB13/T5020—2019

6.2.3.3消防设施与器材不得遮挡、影响使用或者被挪作他用。

6.2.3.4消火栓箱应醒目、无遮挡;水带、水枪齐全、完好;消火栓箱门应设置紧急开启装置。

6.2.3.5消防器材、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设施完好有效,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

6.2.4火源控制

6.2.4.1凡是有可燃物的地方,不得使用明火,在作业场所明显处应设置“禁火”、“禁烟”标志。

6.2.4.2作业现场易燃易爆品的储存量不宜超过一天的使用量。

6.2.4.3生产过程中的原料、半成品、成品应集中存放,设备设施周围0.5m的范围内不得堆放可燃

物。

6.2.4.4岗位作业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的要求定期清除电气设备及通风管道上的可燃粉尘。

6.2.4.5电气线路应穿管保护;对燃气管路、电气线路应定期检查、检测;工作结束时,应切断场所

内非必要的燃气气源、电源。

6.2.4.6因特殊情况需要进行电、气焊等明火作业时,应暂停生产和营业。落实现场监护人、划出施

工区域、设置消防器材,在确认无火灾、爆炸危险后,方可进行动火作业。

6.2.4.7使用液化石油气的小餐饮操作间,灶具与气瓶之间的净距离不得小于0.5m。软管应经常进

行检查,定期更换。

6.2.4.8使用天然气的场所应安装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

6.2.4.9对燃气管道、燃气管道自动切断阀、调压装置、燃气灶具、阀门等应定期进行检查,并做好

记录。

6.2.4.10小餐饮操作间的烟道应定期进行清洗,灶台附近配备灭火毯和消防器材。

6.3作业环境

6.3.1生产设备的布置应保证操作点和操作区域有足够的操作空间和照度。

6.3.2生产现场应实行定置管理,保持作业环境整洁。

6.4作业行为

6.4.1从业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不得违章作业。

6.4.2高处作业、动火作业、有限空间作业、涉氨制冷作业、临时用电作业等危险作业,应严格执行

作业审批制度。

6.4.3电工作业安全要求应符合GB/T13869的相关规定。

6.4.4设备设施、人员、工艺、作业环境变更时,应有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

6.5用电安全要求

6.5.1移动用电设备应采用完好的铜芯橡皮护套软线缆作为电源线。

4

DB13/T5020—2019

6.5.2用电设备及电气线路的周围,应留有足够的安全通道和工作空间,且不应堆放易燃、易爆和腐

蚀性物品。

6.5.3临时用电的电气设备应安装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并应符合GB13955的要求。

6.5.4电气设备应有可靠的PE保护线。

6.5.5作业场所的照明应符合GB50034的规定。一般作业场所可选用开启式照明电气,潮湿场所应

选用密闭式防水照明电气,腐蚀性场所应选用耐酸碱型照明电气,易燃物品存放场所不得使用聚光灯、

碘钨灯等灯具,有限空间、高温、有导电灰尘、离地不足2.5m的固定式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36V,

潮湿场所和易触及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24V。

6.5.6室外220V灯具距离地面不低于3m,室内不低于2.5m,物品与灯的垂直距离不小于0.5m,

灯头绝缘外壳无破损、无漏电现象。

6.6教育培训

6.6.1新员工应进行上岗前的安全教育培训,并建立培训档案。未经安全教育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

不得上岗作业。

6.6.2从事特种作业、特种设备作业的人员应按照有关规定,经专门的作业安全培训,取得相应资格

后,方可上岗作业,并定期接受复审。

6.6.3企业应每年进行一次全员安全教育培训。

6.6.4企业每年应至少组织开展一次应急救援演练。

6.7警示标志

6.7.1应在作业场所明显位置悬挂包含安全承诺书、安全风险告知卡等提示牌。

6.7.2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场所和设备设施上应设置安全标志,安全标志应醒目、完好,并应符合

GB2893、GB2894的规定。

6.7.3消防安全标志应符合GB13496.1的规定。

6.8个体防护用品

6.8.1企业应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个体防护用品。

6.8.2个体防护用品的选用应符合GB/T11651的规定。

6.8.3企业应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体防护用品。

5

DB13/T5020—2019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微型企业安全风险辨识

微型企业主要安全风险管控信息清单见表A.1~表A.6。

表A.1小餐饮安全风险管控信息清单

辨识部位风险因素风险描述风险分类风险等级主要管控措施应急处置措施

室外牌匾、(1)装修、装饰使用不燃、难燃和阻燃材料。不得用可燃材料装

灯箱、室外火灾修、分隔。切断电源;

空调机等附建筑物外部附着物坠落。高处坠落(2)室外牌匾、灯箱、室外空调机等安装牢固。报警,抢救、疏散人员;

建筑物一般风险

着物;物体打击(3)不得在设有营运场所建筑内设员工宿舍。戴好消防呼吸器并用灭

可燃材料;其他伤害(4)地面防滑且无积水,通道畅通。火器进行灭火。

环境不良。(5)孔洞口、楼板、基坑等临边应有防护设施和警示标志。

通道狭窄或堵塞;(1)按照标准配备消防器材。

疏散警示标识不全或设置位置(2)疏散通道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并保持关闭状态,不得上锁。报警;抢救、疏散人员;

火灾

环境不良不合理;一般风险(3)疏散通道不得堆放杂物。戴好消防呼吸器并用灭

其他伤害

疏散通道堆放杂物,疏散门锁(4)应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设置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火器进行灭火。

闭。

气瓶违规在餐厅使用液化气瓶。火灾、爆炸一般风险不得在就餐场所使用液化气钢瓶等燃气设施。报警;抢救、疏散人员。

电流过大,线路老化,内部元件(1)设置电源和安全保护“双开关”,应两个同时闭合,电磁炉

餐厅短路造成火灾;才能正常工作。切断电源;

火灾

(2)放置电磁炉的桌面不平整,(2)放置电磁炉的桌面应平整。报警;抢救、疏散人员;

电磁炉触电一般风险

会导致厨具滑落;(3)防止容器内的水溢出使电路板短路。戴好消防呼吸器并用干

灼烫

(3)容器内的水溢出可能导致(4)每个月至少检查一次电气线路和元件。粉灭火器进行灭火。

电路板短路。

电气设施、火灾、触电、(1)出入通道和楼梯口应保持畅通。报警;抢救、疏散人员;

插座安装位置不合理;

高温物质、灼烫、其他伤低风险(2)插座安装高度不应低于1.1m。戴好消防呼吸器并用干

地面湿滑。

不良环境害(3)配备消防器材。粉灭火器进行灭火。

6

DB13/T5020—2019

表A.1小餐饮安全风险管控信息清单(续)

辨识部位风险因素风险描述风险分类风险等级主要管控措施应急处置措施

(1)抽风和给排水系统完好无缺陷。

燃气软管老化、泄漏;(2)操作间使用液化石油气的,灶具与气瓶之间的净距离不得小

灶具与气瓶距离不足;于0.5m。软管应经常检查,定期更换。切断电源、气源;

火灾、爆炸、

抽油烟机及排风管道未定期清(3)用气场所按规定安装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报警;

燃气、可燃触电、灼烫、

理;一般风险(4)对燃气管道、燃气管道自动切断阀、调压装置、燃气灶具、抢救、疏散人员;

液体、油泥物体打击、其

未安装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阀门等进行定期检查,并做好记录。戴好消防呼吸器并用灭

他伤害

未配置灭火器和灭火毯;(5)厨房灶台及油烟机应保持清洁,厨房灶台照明使用防潮灯,火器进行灭火。

通道狭窄、地面湿滑。厨房的烟道电气定期清洗并留有记录,灶台附近应配备灭火毯和

消防器材。

(1)机械运转部位应有可靠的安全防护装置。切断电源;

漏电保护缺失;(2)搅拌操作的容器应加盖密封且盖机联锁。报警;

食品加工机机械伤害

厨房机械防护装置缺陷;一般风险(3)PE(N)线连接可靠,电源线路完好。对伤员不能强拉硬拽,

械触电

违章作业。(4)每台设备应有单独控制开关。避免二次伤害;

(5)凡有碾、绞、压、挤、切伤可能的部位均应有可靠防护。

装设符合国家规范的保温隔热设施,设置防烫伤警示标志。报警,抢救、疏散人员;

火灾

烧烤设备高温、明火。低风险戴好消防呼吸器并用灭

灼烫

火器进行灭火。

电器开关、插座无防潮措施;(1)配电线路不得穿越通风管道内腔或直接敷设在通风管道外壁报警,抢救、疏散人员;

导线绝缘老化、失效;上。戴好消防呼吸器并用灭

触电

电气设备没有漏电和短路保护器;一般风险(2)导线采取穿金属导管、采用封闭式金属槽盒等防火保护措施,火器进行灭火;

火灾

导线未穿管或线槽敷设;开关、插座和照明灯具远离可燃物和水源。立即切断电源,对伤者

电线荷载容量不足;(3)电气设备配置剩余电流保护器;每年进行一次电气安全检测。进行现场对症救治。

插座和插头未按规定接线。

(1)设立安全警示牌。切断电源;

(2)仓储房内禁止乱拉临时线,超负荷用电,防止线路老化。报警;

电气设施缺陷;

仓储设施可燃物质火灾一般风险(3)电源开关箱设立在库房外,不得使用闸刀开关。抢救、疏散人员;

违章作业。

(4)仓库内除了固定的照明外,不允许使用其它电器。戴好消防呼吸器并用灭

(5)可燃物品库房不应设置高温照明设备。火器进行灭火。

7

DB13/T5020—2019

表A.1小餐饮安全风险管控信息清单(续)

辨识部位风险因素风险描述风险分类风险等级主要管控措施应急处置措施

(1)线路应按规范敷设。切断电源;

(2)电气设备、开关、插座不得安装在可燃材料上。报警;

未进行专业设计和施工,电线荷

(3)电源开关箱前不得堆放杂物。抢救、疏散人员;

载容量不足;

(4)电气操作工具完好可靠,有定期检测记录和标志。戴好消防呼吸器,并用

线路未采用不燃材料的管或线火灾

电气设施一般风险(5)动力及照明配电柜(箱)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二氧化碳或干粉灭火器

槽敷设;触电

(6)临时线路应设有总控制开关和漏电保护装置,每一分路应装进行灭火,不得使用水

穿墙电线未设置保护管;

设与负荷匹配的熔断器。基灭火器。

电气设备周围有可燃物。

电气系统(7)开关箱线路相序、相色正确,标志齐全、清晰。

(8)每年进行一次电气安全检测。

(1)手持电动工具根据使用的环境不同选择相应的绝缘等级。

(2)手持电动工具按规定进行绝缘电阻检测,且记录完整有效。切断电源;

手持电动工绝缘缺陷;

触电低风险(3)手持电动工具的防护罩、盖板及手柄应完好,无破损,无变报警;

具保护装置损坏。

形,不松动。抢救、疏散人员。

(4)电源线中间不允许有接头和破损,不得跨越通道使用。

(1)消防栓应有明显标识,不应埋压、圈占或遮挡。

(2)按规定配置消防器材,摆放位置应在明显、便于取用的地点;

(3)各类设施的摆放不应影响消防设施的正常使用。切断电源;

未按规定配置消防设施;

(4)按规定设置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设施。指示标志应报警;

消防应急消防设施缺消防设施被阻挡;

火灾一般风险设在门的顶部、疏散通道和转角处距地面1m以下的墙面上并高于抢救、疏散人员;

设施陷疏散通道堵塞;

地面0.3m,设在走道上的指示标志的间距不得大于20m。戴好消防呼吸器并用灭

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缺陷。

(5)保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畅通。不得遮挡安全疏散指示标火器进行灭火。

志。

(6)每年对消防器材、灭火器进行一次检验。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