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2395-2021 公共美术馆数字化服务与管理规范

DB33/T 2395-2021 Digital services and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s for public art museums

浙江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5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3/T 2395-2021
标准类型
浙江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1-12-10
实施日期
2022-01-10
发布单位/组织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080

CCSA12

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2395—2021

公共美术馆数字化服务与管理规范

Digitalserviceandmanagementspecificationofpublicartmuseum

2021-12-10发布2022-01-10实施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3/T2395—2021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要求......................................................................1

5数字化服务....................................................................2

6数字化管理....................................................................3

7数字化技术支撑................................................................3

8安全运行保障..................................................................4

附录A(资料性)藏品数据对接指标项............................................5

附录B(资料性)藏品著录要求..................................................7

参考文献........................................................................11

I

DB33/T2395—202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美术馆、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杜群、黄涌、杨鉴、金琳琳、杨晓飞、侯雷、龚凤晓。

II

DB33/T2395—2021

公共美术馆数字化服务与管理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共美术馆数字化服务与管理的基本要求、数字化服务、数字化管理、数字化技术支

撑和安全运行保障的内容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公益性的美术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标准。

GB15629.11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局域网和城域网特定要求第11部分:

无线局域网媒体访问控制和物理层规范

GB/T18233信息技术用户建筑群的通用布缆

GB/T22240—2020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

GB/T25068信息技术安全技术IT网络安全

GB/T28452信息安全技术应用软件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GB/T28827.1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28827.2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2部分:交付规范

GB/T28827.3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3部分:应急响应规范

WH/T80美术馆藏品登记著录规范

WH/T81美术馆藏品二维影像数据采集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公共美术馆publicartmuseum

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收藏、展览、研究及公共教育和服务功能,向公众开放的公益性美术馆,包

括纪念馆、艺术馆、院校美术馆和画院美术馆等。

[来源:DB33/T2229—2019,3.1,有修改]

3.2

美术馆之友friendsofartmuseum

由美术馆志愿者、观众群体、支持美术馆发展的单位等构成的群众组织。

4基本要求

1

DB33/T2395—2021

4.1应建立健全数字化服务与管理的制度。

4.2应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数字化软硬件的常态化运维。

4.3应配备专项经费用于采购数字化服务与管理相关的软硬件设施设备。

4.4应对藏品、展览、公共教育和办公等资源进行数字化采集、加工、管理、展示和利用。

5数字化服务

5.1基础服务

5.1.1应建立门户网站,动态发布公告、展览、活动、藏品等信息,支持电脑端和手机端浏览,宜提

供两种以上服务语言。

5.1.2应提供藏品资源的检索、图文展示、动态展示等服务。

5.1.3应提供实体办展的在线申请服务。

5.1.4应提供观众满意度在线评价、投诉受理与反馈服务。

5.1.5应提供电子自助寄存取服务。

5.1.6宜提供馆内的无线上网服务。

5.2观展服务

5.2.1应提供入馆参观的在线预约和入馆核验服务。

5.2.2应提供重点展览的数字导览服务,包括但不限于触摸屏、语音、视频、增强现实、虚拟现实、

混合现实和全息投影。

5.2.3应提供对固定陈列展览和重点展览的在线虚拟展览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全景虚拟展厅、三维建

模全虚拟展厅。

5.2.4宜提供基于移动终端的场馆范围内电子地图导航服务。

5.2.5可利用信息技术举办数字艺术展览。

5.3活动服务

5.3.1应提供公共教育活动的在线报名和核验签到服务。

5.3.2应举办满足不同年龄层次观众群体的在线美育讲堂,提供在线交流服务。

5.3.3宜不定期开发并更新公共教育数字互动项目。

5.3.4宜提供对展览开幕式、学术讲座、学术研讨会和专家导览等活动的在线直播和回放服务,并提

供在线交流服务。

5.4特色服务

5.4.1宜提供“美术馆之友”的在线注册和快速入馆服务。

5.4.2宜提供周边的交通、餐饮、住宿、购物、休闲、游览等线上信息服务。

5.4.3宜利用数字媒体平台与观众在线互动,包括但不限于资讯推送、在线留言、在线问答等形式。

5.4.4可提供参观过程的智能游记服务,通过信息技术记录观众参观时拍摄的照片和视频。

5.4.5可提供馆藏图书的电子借阅服务。

5.4.6可提供文创产品的在线查询、浏览和购买服务。

5.4.7可对藏品、多媒体、学术研究及相关网络信息进行数字归集、标引处理、关联整合和挖掘分析,

提供数字人文知识服务。

2

DB33/T2395—2021

6数字化管理

6.1基础管理

6.1.1应对日常办公业务进行数字化管理,支持办公业务在线流转、审批和即时沟通。

6.1.2应对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进行数字化管理,实现分类管理、检索和下载。

6.1.3应对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化管理,实现检索、查阅和下载。

6.1.4应对固定资产进行数字化管理,实现登记、查询和盘点统计。

6.1.5应对楼宇、设施设备和安全运维进行数字化管理。

6.1.6宜对馆藏图书进行数字化管理,实现登记、编目、检索和统计。

6.2藏品管理

6.2.1应与藏品资源共享平台实现数据对接,共建共享藏品数据库资源,数据对接指标项见附录A。

注:藏品资源共享平台是通过公共美术馆之间的藏品数据共享,实现藏品信息的综合性利用,具有藏品征集、信息

查询、数据统计、日常维护、出入库管理、馆际展览交流、科研合作等功能的软件系统。

6.2.2应实行一件藏品一个登记号,建立与藏品管理制度相适应的数字化管理机制,包括藏品实体和

藏品信息管理。

6.2.3藏品管理系统应设置藏品信息登录、查询、统计、出入库和盘点等功能。

6.2.4藏品信息著录完整,采集文字信息应符合WH/T80的规定,采集图像信息应符合WH/T81的规

定,藏品著录要求见附录B。

6.3展览管理

6.3.1应对展览申请、评审、实施和结项等业务流程进行数字化管理。

6.3.2应关联展览与藏品的数据资源,实现统一利用。

6.3.3宜建设数字化展览分析系统,实现展览、展厅和展品的智能分析。

6.3.4可建设数字化设展布展系统,实现在线的设展和布展。

6.4公共管理

6.4.1应对美术馆志愿者信息进行数字化管理,实现报名、审核、考勤和统计。

6.4.2宜对“美术馆之友”信息进行数字化管理,实现注册审核、查询和统计。

6.4.3宜对美术作品保藏环境进行数字化管理,实现监测、预警和分析。

6.4.4可对美术馆的相关网络信息进行采集、分析、过滤、监测、检索和管理。

6.4.5可对文创产品进行数字化管理,实现素材管理、研发设计、销售查询和统计。

7数字化技术支撑

7.1基础架构

公共美术馆数字化服务与管理架构应自下而上,由基础设施层、数据层、支持层、应用层和展示层

组成。

7.2基础设施层

7.2.1应为上层提供信息化设施支撑。

7.2.2网络设备、结构、布缆、组网等应符合GB/T18233、GB/T15629.11的要求。

3

DB33/T2395—2021

7.2.3主机、存储、安全设备应符合GB/T25068、GB/T28452的要求。

7.3数据层

7.3.1应为上层提供数据支撑。

7.3.2数据资源库应包括但不限于藏品数据、展览数据、公教活动数据、观众数据。

7.3.3业务数据库设计(表、字段、键等)和流程管理(数据的读取、校验、审核等)应保证数据的

一致性、完整性和安全性。

7.4支持层

7.4.1应为上层运行提供工具支撑、功能支撑、服务支撑。

7.4.2工具支撑由统一的开发工具组成,应利用中间件技术连接不同系统,集成各功能模块。

7.4.3功能支撑应提供统一的用户管理、权限管理、行为审计等基础功能。

7.4.4服务支撑应对提供的数据服务进行管理维护,对服务建设提出要求,并给予针对性解决处理。

7.5应用层

依托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实现面向观众、单位的相关服务“一端集成、全省共享”,包括

但不限于藏品、预约、会员、导览、公共教育、展览展示和互动体验等服务。

7.6展示层

直接面向观众与美术馆工作人员,为不同年龄层次的观众、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提供美术馆数字资

源的使用和交互方式,应支持不同终端,包括但不限于电脑端、移动端和展厅互动屏终端。

8安全运行保障

8.1数字化服务与管理系统应达到GB/T22240—2020中6.4规定的二级以上网络安全等级保护要求。

8.2应建立服务的安全响应和反馈机制,受理安全性相关提示、咨询和建议。

8.3数字化服务与管理系统运行、交付和维护应急响应应符合GB/T28827.1、GB/T28827.2、GB/T

28827.3的要求。

8.4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对关键数据应采用容灾备份。

4

DB33/T2395—2021

AA

附录A

(资料性)

藏品数据对接指标项

表A.1给出藏品基本信息。

表A.1藏品基本信息

序号指标项数据类型备注

1藏品名称varchar(300)必填

2原名varchar(300)必填

3范围一级varchar(40)必填

4范围二级varchar(40)必填

5类别一级varchar(40)必填

6类别二级varchar(40)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