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11/T 1078-2024 居民小区"邻长制"自治团队工作规范

DB3211/T 1078-2024 Resident community "neighborhood leader system" self-governance team work specification

江苏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211/T 1078-2024
标准类型
江苏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
发布日期
2024-07-03
实施日期
2024-08-01
发布单位/组织
镇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镇江市社会工作部
适用范围
用于除行政村之外的居民小区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镇江市正益社会组织发展促进中心、镇江市标准化研究中心
起草人:
朱明、陈俊、刘博华、王永凤、张妍、陈寒赟
出版信息:
页数: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080

CCSA16

3211

镇江市地方标准

DB3211/T1078—2024

居民小区"邻长制"自治团队工作规范

TheCodeofSelf-governingTeamsinCommunities

withNeighborhoodChiefSystem

2024-07-03发布2024-08-01实施

镇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211/T1078—2024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邻长制”自治团队工作原则...........................................................1

5“邻长制”自治团队组建流程...........................................................2

6“邻长制”自治团队组织架构...........................................................3

7“邻长制”自治团队工作内容...........................................................4

8“邻长制”自治团队协商议事工作步骤...................................................4

9监督管理...........................................................................5

附录A(资料性)邻长与网格员、业委会委员区别.........................................6

I

DB3211/T1078—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镇江市正益社会组织发展促进中心提出。

本文件由镇江市社会工作部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镇江市正益社会组织发展促进中心、镇江市标准化研究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朱明、陈俊、刘博华、王永凤、张妍、陈寒赟。

II

DB3211/T1078—2024

居民小区"邻长制"自治团队工作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居民小区“邻长制”自治团队的工作原则、组建流程、组织架构、工作内容、协商议

事工作步骤、监督管理等。

本文件适用于除行政村之外的居民小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居民小区residentialquarter

一般称为小区,是指被城市道路或分界线所围合,建有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物质文化生活所需的公

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3.2

邻长制neighborhoodchiefsystem

由邻长组成的自治团队日常运行的制度和模式

3.3

邻长neighbours

经过本楼(片区)居民选举产生,代表本楼(片区)居民参与小区公共事务的联络人。

注1:邻长职能和传统楼长相比,侧重邻里参与小区公共事务的协调,更体现社会治理中多种主体平等关系的理念。

注2:邻长与网格员、业委会委员区别见附录A。

4“邻长制”自治团队工作原则

4.1党建引领

党员参与“邻长制”自治团队工作过程中,要发挥党员先进示范作用,引导和规范居民参与自治工

作。

4.2民主参与

“邻长制”自治团队工作应该基于居民民主参与的原则,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小区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4.3公开透明

1

DB3211/T1078—2024

“邻长制”自治团队工作应该保持信息公开透明,及时向居民公开小区公共事务的相关信息。

4.4合法合规

“邻长制”自治团队工作应该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进行,遵守相关的法律和规定。

5“邻长制”自治团队组建流程

5.1概述

5.1.1通过在居民小区内每50户左右选举一位邻长,对其赋权赋能后建立自治团队。“邻长制”自治

团队工作具有社会治理成本低、适用范围广、可复制性强、可有效解决较为复杂的公共利益问题的优势。

5.2邻长要求

5.2.1邻长应奉公守法、有正能量、待人热情、有责任心、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5.2.2邻长应身体健康,有独立的行为能力,有时间参与社区事务,年龄不超过70周岁。对于身体健

康,能力强的人选年龄可以适当放宽。

5.3入户走访

5.3.1初步了解居民小区情况,结合社区推荐、走访等形式,招募入户调研志愿者3-5名并进行培训。

5.3.2制定入户调研计划,打印入户调查表及提示便条(用于住户不在时张贴),制作志愿者工作证。

5.3.3提前张贴居民入户调研公告和邻长招募公告,公告时间为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